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475  
标签:教学论文
什么是语文优质课(人教版必修)
 怎样的课才算优质课?

                

一、从学生的反响,看语文老师的课堂是否优质。

我是刚从学生时代出来的新教师,平心而论,当初语文老师上课给我们讲什么主题思想、段落大意等内容在脑海里早已一片空白了。印象中最喜欢的是语文课,老师给我们读文章,讲故事,了解了很多新鲜东西,最没劲的也是语文课,老师总是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很细小的词汇,然后左品味,右体会的,最后一定要概括个主题出来,很枯燥乏味。想不到今天做了语文老师,问问学生,最喜欢是语文课,可以听听故事,可以笑一笑,但是有时候最无聊最乏味的也是语文课。由此可见,几十年的语文课给学生的感觉也没有多大改变。

原因何在?说起来可能一晚上也说不完。但其中有一个最基本的因素便是我们的课堂呈现有没有直击学生的心灵,没有让学生享受到一种阅读后的兴奋与快乐?至少表情上应该有所变化。

试想,一篇非常优美的文学佳作,让一个只会按照教学参考照本宣科的老师去讲,文本解读按照教参肤浅而面面俱到,课堂设计老三段,再配上昏昏沉沉的语言,更甚者,学生还要战战兢兢对付老师随时发动的突然袭击,这样的课堂不要说学生受不了,我们老师去听课也受不了,我是体会过听课的辛苦的,而学生大约都要听三年,不是在受着精神折磨吗?

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最直观的榜样,我们的课堂应该追求直击学生的心灵,这是我从几天的省初中教学研究会得出来的。这次一共听了十二节课,虽然在直击学生心灵上并没有真正完成,但他们的文本解度、课堂设计、课堂沟通能力等等都非常高超、他们的语言精炼、机敏、明确、诙谐,忽而大开大阖,气势磅礴;忽而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我想这样一个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语文学习一个潜移默化的教育。

但是,这些课堂同样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文本解读出现了新的支离破碎,整堂课就是纠住那几个词汇不放,体会来体会去的,太小了、太细了,学生学得很累。文本读和课堂设计,但个别老师自身的激情不够,没有随着教学内容或深沉或明快,或悲或喜,首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首先自己认为做人应该如此,才能让学生信服应该如此。还有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课大部分是上给专家看的,就像是一个地方的招牌菜,而不是普通的家常菜,难免有做作,修饰过多的问题,因为我看不到学生听完之后的表情变化,始终是漠然。当然这些有种种原因,也有我是观众的缘故,观众永远比演员要高明的。这仅仅代表我的个人意见。那么,从听了这么多课之后,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有几个值得化力气的关键。

二、几个值得化力气的关键。

文本解读篇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唯教学参考书是从,因为自身功力不足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在文本解读上往往沉溺于比较肤浅的旧有观念。比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不满现实,表现高风亮节,而不明白陶渊明身上的贵胄情节对其影响之深,以及五斗米在那个时代里到底是怎样的水准。立意的陈旧与肤浅,往往使久经课堂的学生上课前就明白了一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树立远大理想,学会坚强的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之类的套词似乎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的。而学生对于这些比较空的说教已经茫然了。

笔者在认真听了12位名教师的上课后,结合自己的理解的,觉得要加强文本解读,提升教学立意,觉得以下几点方式可以提高文本解读,不妨兼举些例子加以说明,敬请大方之家斧正为盼。

用文化背景解读文本

用文化背景来解读文本就是把这个文本放在具体的文化环境里,站在文化的置高点来解读课文。

金华四中的陈晓英老师在解读《刷子李》的课文时,把它放在民俗文化这个大背景下,她用冯骥才的博客推荐了《俗世奇人》、《神鞭》等一系列文章,引起学生对民俗文化生存现状的关注。笔者认为如果她能够把立意放在民俗文化下这些艺人的生存状态上似乎更能打动人,课文中就有这么一句:“倘若没这个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在展现民俗文化下艺人的高超技艺的同时,关注其充满坎坷甚至背后有点苍凉的生活更能引起心灵的触动。

温州的杨聪老师他在教授《云南的歌会》的时候把课文的立意放在对生命的思考上,阅读过沈从文先生的著作的人都知道沈先生是追求一种独特、自然、渴望鲜活生命又略带忧伤的审美素质。突破了平常语文教师总是立意在对民间文化的赞美。但笔者认为杨老师在阐述沈先生文章中表达的对独特、自然、鲜活生命的追求是做到了,但到底沈先生写作中是否带有忧伤,值得商榷。因为我认为读沈先生的文章不应该读得这么热闹的。

用内在的思想突破文本

这就是说语文老师能够从文本中的原本思想来新翻杨柳曲,打破陈旧的立意。这其实比用文化背景去解读文本更难,因为它面对着的是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势。在这次听课中有幸听到几个精彩的。

比如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廖冠老师在讲授星新一的作品《喂——出来》,把立意放在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从“洞”中窥视世人,窥视社会,窥视自身,从而喊出人类的思考与担忧。这比一般的立意在破坏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危害,告戒人类敬畏自然来得高明的多。星新一的这篇文章绝不会是简单的要告诉人们要注意环保的,更多的还在关注人性与社会。这个从其许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出,有一篇《强盗的苦恼》,也是关注现代文明对人性的扭曲。

比如临海的林彬老师上的〈海燕〉,这是一篇革命时代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的经典著作,如果不尝试着突破文本的话,那只能停留在对革命者的歌颂与赞美,对资产阶级动摇派的讽刺,那么这样的立意是很难走进学生的。而林老师在处理这篇课文的时候寻找经典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革命可以渐行渐远,但人生的苦难和拼搏永远存在,同样需要每一个在人生暴风雨中的人们做一只海燕,这样的立意就容易贴近学生的心灵。

在聆听名师课堂的时候,觉得有几位的立意虽然有所创突破了,但还是不够深入。比如琦君的〈春酒〉,三位老师虽各有各的高招,但殊途同归,最后都归结为作者思乡情节,对那种温馨美好的人情美的童年的怀念。但是,对家乡的怀念可以回来啊,为什么琦君到死了还是没有回来?就算回来,是否还是当年的琦君呢?这里有作为一个文化边缘人的辛酸,也有物是人非的感慨。比如胡适写的〈我的母亲〉,作者立意在对母亲的感激之情,但没有考虑到为什么受过西方教育的胡适对于母亲过去的体罚方式并没有什么异议,反而充满感激?这是单纯的长大了就理解了,还是跟母亲是当家后母的身份有关呢?如果能就这个对比比较强烈的问题进行探讨,是不是更能突出胡适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呢?


展开全文阅读
以育人立足文本

在我看来,不管怎样的文本解读,如果不适应我们的学生,那最好的解读也是只是书斋里的文本,做学问可以,教学生不行。语文具有工具性也好,具有人文性也好,最后归结的一点还是在于一个“育人”。贴近学生的实际,借助他人的或者虚构的人生故事让生活在阳光下或者暴风雨下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就好了。语文是为人生的,我不大喜欢那种为了设计唯美而唯美的课堂,真正的课堂美,应该有真和善作为它的内涵。这次听的叶世标老师的〈五柳先生传〉立意就在“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刘新颜老师的〈雪〉立意在面对人生的困境我们该怎么办?〈水调歌头〉立意在“学会旷达的面对生活中的别离”。这些立意都是不错的,很贴近学生的实际。

但是,简单的说立意要以育人为目的,同样会碰到许多的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怎样?转型期社会到底应该育什么样的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依然有效等等,比如教育上就有一个范滂难题,一方面,我们希望学生单纯天真善良,并保持这种美好的本性;另一方面,又希望他们懂得世故,懂得自我保护,不被人事的丑恶伤害。那么。有时候在立意的时候就碰到两难的问题,权衡之下,还是告诉他们历史的真实吧。(虽然我们知道的历史不一定全是事实。)何况,他们已经在诸多的电影电视中领略过了,学校,毕竟不是象牙塔。关键是,知道人性的黑暗后,你该以何种态度去面对?这才是真正需要老师去教会学生的。

以上就是关于文本解读的几点思考,我同样认为任何一种方法在叙述其优点的时候,自动就带来了一些缺点,比如放到文化背景下去解读,是否会存在任意拔高主题的问题存在?把每一篇文章都归纳成一个文化是否有必要?会不回反而弱化了对文本的解读呢?还有这个求新求变,如果刻意的去抠一个字眼,然后发掘出“微言大义”,有点捡芝麻,丢西瓜了嫌疑。文本的解读还是要根据具体的课文进行具体的分析,这就好比一根领带,再怎样创新,总不能长到拖地,宽到当肚兜了。一句话:和谐是最高境界。

课堂设计篇

        光有好的文本解读还只是停留在教学的预备阶段,教学的过程是文本解读通过课堂或者其他的方式用语言等多种媒介传播给学生,再由学生内化为自己的智慧或者才能。因而,一个好的文本同样需要一个好的课堂设计,能够贴近学生实际,巧妙又能明确、明白、明了的表达出来。

        从大的方面来讲,按照新课标要求,课堂的设计大多是安装导入,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细节,延伸拓展这几个方面,最后归结为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此次衢州之行所听到的12节课除了极少数老师没有延伸拓展外,大多都是按照这个模式来的。但大的模式可能一样,其中的细节设计却更能见出名师风采。

        由文章的文眼或者重点字词设计课堂

        这种课堂就是设计者抓住了整篇课文的文眼,或者一个字词,生发,最后把含盖了整篇文章,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廖冠老师设计的《喂——出来》,就抓住了“洞”这个字,把课文分成现洞,探洞,填洞,结尾再是漏洞,分别用四幅漫画表现出来,整个文章结构就很清晰了。陈晓英老师的《刷子李》,抓住“然”字,把“黑衣白点”的故事全部勾勒出来的,在学生复述的时候就可以抓住这条主线。杨聪的〈云南的歌会〉就抓住文章写的有没有意思,这“意思”两个字为主线,以“生命”为重心,以“活”为切口,因为这篇文章中作者两处提到了“意思”,教授者就问学生这样写有意思吗?等问题展开了全文。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抓住“无眠”,到小序,由小序的“兼”字引到上阕中的“高处不胜寒冷”,再扩展到下阕,整体结构浑然一体。由此,想起实习时期,指导老师上的一节课〈雷雨〉,老师就设计了两个问题: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鲁侍萍爱不爱周朴园,引发学生不断的找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把这篇课文就解决了。可见,能不能抓住文章的一两字,提纲挈领能够决定课堂的成败,这也得以于老师对文本充分的解读和思考。

        借鉴理科的方法设计语文课堂

        这种课堂设计是非常大胆的举动,目标就是把课堂上的非常的严谨,教会学生使用各种语文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的出现也说明了并不是热闹的语文课堂就是好的,严谨的语文课也是一种尝试。比如宁波东海实验学校的童红霞老师在设计〈大雁归来〉的时候很严谨的从“观赏大雁飞翔——聆听大雁的声音——感受大雁的心声”再加以总结,每一部分都很严谨的找词语然后分析,在设计中也没有拓展和延伸。更能说明问题的是龙油第三中学的李红老师她在设计〈春酒〉在品位细节的时候采用数学中的例题法,教师先打出一段文字,在旁边加以批注,教学生怎样去朗读,然后让学生课后模仿着去做其他部分。这种课堂容易产生的一个问题是缺乏气氛,如果任教的老师也没有激情的话,课堂会很沉闷的。

        以阅读来设计课堂

        这个方法适合于诗歌教学,或者是散文诗。象林彬老师的课基本上整堂课都在读,先学生在背景音乐下读,感受环境时候齐读,认识海燕时候反复诵读,解读其他海鸟的时候反复细读,然后老师在音乐声中背诵课文,最后学生又齐读最后三节。像这种散文诗性质的,诵读是唯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能力的活动。让诗歌在诵读中流淌,在诵读中显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的诵读型问题,这是对诗歌做为一种完形存在的尊重和理解。语文课可以没有分析,但不能没有诵读。就像有些专家说的,初中的文言文是可以不用教的,但一定要让学生不停的读,每一次读都要有不一样的方式,以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从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到有情有味,每次的阅读都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以“断尾法”来设计课堂

        这适合在公开课使用,所谓“断尾法”就是先删去课文的结果,比如廖冠老师设计的《喂——出来》,给学生的文本就是没有结尾的,他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续写小说的结尾,以求连贯性,最后出示文本的结尾,让学生就这两个结尾进行一次对比,讨论为什么会设置这样的结尾?那对课文的理解就加深了。跟这种方法相反的就是把课文在编辑过程中删掉的话加上去,让学生去讨论这样加上去与没有加上去有什么区别,通过比较往往能有所启发。

        按照文章结构设计课堂

        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了,就是按照文章的结构顺序纵向推进课堂,先从简单的问题逐步深入探讨。刘新颖老师的〈雪〉就是按照课文结果分成江南的雪特点和北国雪的特点加以比较说明,从而感受鲁迅的精神。湖州四中的沈旦老师在设计〈我的母亲〉时,按照母亲对胡适的训练和做人的影响两个部分设计课堂。叶世标老师的〈五柳先生传〉按照品鉴五柳先生的高趣到人生态度再到感受不受名利影响的思想境界。这样设计的课堂结构清晰,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以上是关于课堂设计的几点概括,我认为任何的一种朴实的或者花哨的课堂设计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实践教学目标,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有所收获。同时,在设计课堂时候应因体裁和文章风格作相应的安排,比如小说等故事类的文本可以尝试用“断尾再续”的课堂设计;诗歌类、文言类的适合上成诵读课;说明文、议论文可以用借鉴理科的方法设计的比较严谨。一个原则就是课堂设计的办法大体要去文体相适应。


展开余文
课堂沟通篇

        如果说课堂设计是预设性的,那在课堂沟通方面就包含了生成性的内容。一个好的课堂设计,却没有好的课堂沟通,那么再好的课堂设计还是写在纸上的,无法传达给学生。因此,课堂沟通的有效度是教学相当关键的一步。而在课堂有效沟通方面,老师最多使用的还是课堂语言,因此,一个老师课堂语言的丰富情况将对其课堂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好的文本导入是基石

        语文课的导入很重要,好的导入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快的融入课堂。从我听的12节课中,大体是以上几种导入方法:

以诗词导入,〈雪〉以新加坡作家江天的〈鲁迅赞—有一个人〉导入“有一个人/当我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也变得坚强李”;李红的〈春酒〉以:“每逢佳节倍思亲“导入。

以故事导入:〈大雁〉归来讲述利傲波德的故事引入;〈喂——出来〉以一个没有结尾的故事导入(有一个人发现了一个洞,他有一天把自己的秘密放进了洞,轻松的走了、、、、、、)

以介绍作者的生平和照片导入:〈我的母亲〉就是先介绍下胡适的生平,展示其照片,〈水调歌头〉以苏轼的生平引入课文学习。

以学生家乡的故事或者家乡话导入:毛一晴的〈春酒〉先老师说了一句衢州话表扬了学生,然后由学生向会场老师问好,再引到为什么家乡话我们听起来这么亲切呢,因为它是地道的,带有家乡的风土人情,从而引出琪君怀念〈春酒〉怀念的是地道的家乡人情。〈五柳先生传〉从衢州的“烂柯山”说起,指出这个故事发生在魏晋时期,最后引出同一时期的五柳先生。以散文性的优美的语言作为导入:〈海燕〉的导入就是一段比较优美的文字。

        从以上归纳的导入方法来看,导入有一条原则,就是自然大方,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讲究有机拓展是手段

        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和延伸语文教学中必要的一个手段。但是,课堂的拓展也不是无限制无目的的加以延伸,否则语文课很容易成为历史社会课或者考据课。拓展还要讲究有机,何谓有机?就是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内容。这样的延伸概括起来大约有四种:

1、背景资料,像胡适的〈我的母亲〉需要介绍胡适写作的背景,〈水调歌头〉也要介绍苏轼写这首词当时的情况。教授〈唇酒〉总要介绍下琦君的写作背景。

2、作者的思想情感。这类资料大多都是作者对自己文章解读时留下的,比如五柳先生的〈杂诗〉对课文的理解有帮助;〈云南的歌会〉沈从文先生自己留下的话:产生这样的山歌实有原因的,如没有一种特殊的环境、、、、、、。〈我的母亲〉里面提到胡适〈先母行述〉:“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生勤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远诀,乃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3、名家的材料。〈春酒〉讲授中提到余光中是〈乡愁〉;〈五柳先生传〉提到的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对五柳先生的评价。

4、老师示范性的材料。这主要是李红老师的〈春酒〉中用了一个示范性的段落批注,借此让学生尝试学会这个方法。

        问题设置由易到难,步步深入。

       在与学生沟通中,问题设置非常重要,过大的问题学生无从回答,那么有效的沟通就很难完成,所以,在问题设置的时候尽量抓住关键性的又比较小的,学生有话可以说的问题,从容易到困难,逐步深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比如〈五柳先生传〉,问题从“文中写了五柳先生那些爱好,你是如何看待这些爱好的”到:五柳先生的“高”表现在哪里?最后到品评这个人物形象,体会隐藏在娴静背后的痛苦与不平。〈海燕〉一文中首先设置划出海燕活动的环境,很容易的一个问题,接下去就是找出海燕的表现,作者对她的情感是什么?然后一个字或者一个句子表达你对海燕的情感,最后要求学生写下对乌云、狂风和雷电说什么?

      在问题设置上,最后一个环节往往都是需要学生创作的:才〈春酒〉的短信征集游子思乡的内容,;喂——出来〉的续写结尾;〈雪〉中的模仿江天的诗歌写一首。〈刷子李〉中的模拟成刷子李的弟子复述课文,写作诗歌(你从茫茫人海中走来/朴实得如同你手中的刷子/一袭黑衣,诠释了铮铮诺言/一手绝活,演绎了永世精彩/一番教诲,书写了人生传奇/于是,我明白了_______)。以写作作为问题设置的最高要求也是体现新课程标准对课堂的要求。

        最后,在预设问题时一般要准备两个以上,如果借班上课的话,肯定要面对三类班级,一类是好学生发言的,中等生和差生不发言。一种是中等生和差生发言,好学生不发言的,另一种是差生发言,好学生和中等生不发言的。在事先总是要考虑到这个因素的。

        课堂生成是关键

        一节优质课的关键在于课堂的生成,这是真正对老师驾驭课堂能力的考验,也是评比优质课的关键。在这次的听课中,有几个课堂生成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比如杨聪老师模拟了一个QQ聊天的场景,围绕歌会的自然环境描写有没有冲淡主题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天人合一” 的思想在支持着沈从文先生。

      〈雪〉里面,在探讨北方的雪预示着什么的时候,有两种答案,一种是反映了作者的孤独心境,一种是肯定了顽强拼搏的精神的重要意义。学生往那个方向理解,老师就往那个方向解决问题。同一篇课文就得出了不同的主题思想。这就考验了老师能力的时候。

      〈春酒〉里面,面对学生有人回答现在是酿不出春酒的,有人却回答只要心中有乡情是可以酿出来的,也是生成性问题。这个时候如果老师单纯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学生,那这个环境是失败的。我认为可以肯定春酒是有可能酿出来的,但就算心中有乡情,毕竟物是人非了,那蕴藏在酒里面的乡情是肯定没有的。还有〈水调歌头〉从“无眠——小序——兼——上阕——下阕”, 中间的引导不断的用名言引导。

        结尾能无声胜有声  

        综观12节课,从开始到结尾都安排满满的,老师抛出问题,学生就回答,这样的话学生就没有时间沉下心来好好的思考,因而我是主张结尾留5分钟让学生静默沉思的,整节热闹的语文课并不见得就好,像中国古画中的流白到更有一番意境。杨聪老师他在课堂的最后用多媒体战时结尾的时候是全体人员都保持安静的,而其他很多老师却在喜欢在轻音乐朗读上面的内容,这有时候就破坏了音乐和文字共同营造出来的温馨气氛。所以,我主张让语文课的结尾无声胜有声。

    结语: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

        上海的著名教师钱梦龙说:刚当教师的时候,我总是在想我喜欢不喜欢某个学生;现在,我常常问自己:学生喜欢不喜欢我。确实,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体,如果学生喜欢老师了,就会积极配合上课,这样的课堂会很流畅。

        要想让学生喜欢,那么受学生喜欢的课堂是最直接的,一堂能让学生喜欢的课应该奉献给学生的评文、析景、融情的完美结合,是一个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兴奋和快乐的过程,是每个学生在老师眼中是那么重要的沟通与交流。

        

         后记:本文的一些观点并非个人原创性的,很多都是听了专家讲评以及跟其他老师交流中认同的观点,在此班门弄斧,不准确处尚多,请大方之家有雅兴一一指正!

 

                                                                      

 
标签:教学论文 什么是语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小说教学方法例谈(人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游杜甫草堂(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