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507  
标签:教学论文
亦庄亦谐,庄谐并重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幽默的艺术(语文版必修)
 亦庄亦谐,庄谐并重

――浅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幽默的艺术

南雄市油山中学  钟海山

摘 要:教学幽默是爱心和智慧的完善结合。一堂生动幽默富于磁力的好课,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充分准备,甚而需要教师花一辈子的心血。语文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是一门主观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发挥语文这门特殊学科的优势,关键要在教学中多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语文教师只有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有目的地研讨艺术化的教学方法,研讨教学幽默的理论与作法,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产生磁力效应。幽默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使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实证明幽默运用得好的教师往往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生。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不善于幽默,具不具有幽默感,能不能充分发挥幽默的力量,已成为衡量教师的教学机智与良好的教学口语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来说,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常见的幽默类型有“反常”、“含蓄”、“曲折”、“夸张”四种,而教学中运用幽默常会有以下作用:激发兴趣、解难答疑、煸动激情等。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幽默  艺术 

英国学者M•鲍门指出:“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的更好。”[1]法国著名演讲专家海因兹•雷曼麦曾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易让人接受。”那么,何谓幽默呢?1989年版《辞海》解释是:“英文humour的音译。”,它的意思是人的言谈、举止有趣而意味深长。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技巧、方式;有人认为它是一种素质、能力。而我们所说的教学幽默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幽默感,是教师运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的富有艺术性的行为方式。“幽默是一门艺术,教学幽默更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教学幽默在语文课堂的运用是教师个性智慧的闪烁,是“寓教于乐”的机智。”[2] 

一、 语文课教学幽默的基本特征  

教学幽默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体态幽默和言语幽默来表现的,而言语的幽默更为重要。“语文课堂中幽默的语言是语文教师思想、气质、才学、视野和灵感的结晶。它像一个精灵。能使语言于瞬间闪烁出耀眼多彩的火花。”[3]语文教学上的幽默,应是指语言和举动的机智风趣,能使学生在听到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时开心大笑或会心微笑中领悟教师深刻的意旨。《美国中学生讲授法》中提到:“幽默不仅不会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而且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地记下了更多的概念。”这就是说,幽默的价值,不只是在引起学生的兴趣,驱除疲劳,而且可以帮助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前苏联教育家斯特维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语文教师调动幽默因素借助多种手段,把喜剧因素融进语文教学之中,就使语文课产生了教学幽默。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目的,语文教师相应的就应具备幽默感知和幽默创作能力,也就是具有感受、欣赏和创作教学幽默的能力。他不同于一般人对幽默浅层次的感知。他的幽默感知能力应高于普通人。当然,他也不必具备喜剧作家那种很高水平的创作能力,无需构作洋洋洒洒的鸿篇巨著,他是在把语文教学作为审美对象的态度下而做的一种轻松的调侃、点滴的幽默、灵机一动的滑稽,这是一种“轻”幽默。语文课的教学幽默要借助作为艺术手法的幽默手段,同样是以“笑”为其主要特征形态,同样表现为温文尔雅、委婉轻快、既不粗浅,也不过于辛辣、刺激,而是富于哲理和饶有意蕴。有时三言两语却又妙趣横生,有时片言只语,也会令人忍俊不禁,让人在笑声中明其智、悟其理,和艺术幽默所不同的是,语文课的教学幽默总是与语文知识结伴而行,是语文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总是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服务,且总是以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为其根本目的。其语文性决定了它以充分调动语文学习内容的幽默因素为主,同时又由于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又可以采集生活中的幽默,并对之加工改造,使之符合语文课堂情境,适合教学需要,其认知性决定了它是让学生在笑声中进行认知活动,在认知活动中伴随着笑声。其育人性决定了它不应该是粗俗的,而应该是健康的;不应该是油滑的,而应该是一种亦庄谐以庄为主的轻幽默,同一般幽默一样,也是一种心理的暂时解脱和心灵的松弛,一种压迫被移除的快感。

二、语文教学中常见的幽默类型

1、反常

“反常”就是一种幽默,这种“反常”,表面看来,它违反了习以为常的生活逻辑,而实质上,它又遵从常性,受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制约,因而说,它是“反常”的,但不是荒唐的。幽默大师卓别林在很多影片中的精彩表演就是如此。语文教材中,很多名篇正是采用了这种“反常”的幽默笔法而使作品更加脍炙人口。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和《故乡》。孔乙己的性格和杨二嫂的性格也是“反常”的,狂人的“反常”则更加有目共睹。就是因为有了那个病态的社会,才产生了鲁迅笔下如此众多的反常人物。从这一点看,这些“反常”人物的出现于那个时代,则又该是十分自然而相当“正常”的。鲁迅先生正是运用了这种艺术创作中的以“反”衬“正”的幽默笔法,入木三分地揭露那个“反常”的病态社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努力从这些名作中借鉴幽默的手法,把课堂教学搞得绘声绘色。如教授《孔乙己》一文时,在板书课题之后,提问学生:“孔乙己的名字叫什么?” 学生们会马上回答:“孔乙己。”再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们稍加思索,也会回答:“是他的绰号”。再接着提问,“孔乙己读了一辈子的书,为什么连名字都没有?”同学们面对这一“反常”现象,就会沉默深思。教师在这种情绪中开始讲述课文,教学效果是非同一般的。同篇课文的结构上,还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孔乙己有脚吗?”学生们愕然了:“当然有啊!”再接着问:“孔乙己在离开我们的时候,是用脚走去的吗?”学生们便肃然了:“用手。”然后教师总结到:“孔乙己就是这样用这一双手走了,走了,走出了这个怪异的社会,结束了他的一生。”随着话音把黑板上的“孔乙己”擦掉时,学生们也由默然而戚戚然了。孔乙己也深深地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展开全文阅读
2、含蓄

适度地含蓄也是一种幽默,也能产生出幽默的奇效,令人回味无穷。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学习那种“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虑,寄正于馀”(刘勰《文心雕龙》)的含蓄而又幽默的方法,在课堂上尽量不要应用照本宣科,平庸呆板令学生乏味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去寻找一种含蓄而又幽默,妙趣横生而又余味无穷的教学方法。

如在教授白居易的《卖炭翁》一诗时,教师可针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入手提问,在卖炭翁来说,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气变暖,然而这位卖炭翁得把解决衣食生计的问题寄托在卖炭得来的钱上,所以“心忧炭贱愿天寒”。所以在冷得瑟瑟发抖时忍希望天气变得更加寒冷,表现了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深刻揭示“官市”本质的目的。比起一般教师采用翻译——解释——中心的教学程序来说就要好得多。再如在教学《孔乙已》时,可提问学生:孔乙已喝酒时“排出”九文大钱,是很阔气的表现吗?非也,它精妙绝伦,如木三分地刻画出孔乙已这个拮据窘迫而又迂腐穷酸的读书人形象。

从以上事实证明,这幽默而含蓄地提问,都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增加求知的欲望,对准确把握知识,深刻理解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3、曲折

“曲折”也算是一种幽默。一般指在写文章时,注意婉转有致,变化多姿,让文章别开生面,异峰突起,达到动人风趣,开人视野的效果。莫泊桑的《项链》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由借项链到丢项链以至于负债、还债,女主人公由喜到悲,结尾不仅使女主人公目瞪口呆、啼笑皆非,使读者也感到出乎意料,回味无穷。诗文贵乎多变,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还可以从诗文的云谲波诡中悟出些许多道理。如在上朱自清的作品《背影》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刻画人物,应当写人物的正面肖像,而朱自清先生却写了个‘背影’,这里走弯路了吗?”这一问既幽默又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再如教授冰心的《小橘灯》时,可提出,文中写“小姑娘瘦瘦的苍白的脸”,用苍白写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行吗?学生先是认为“不行”,随后又认为“行”,结论是“深刻”。这种从曲折中见幽默的教法,有一种以反求正的作用,正好比关紧闸门,截住水流,这样能够积聚更多的功能,一但闸门打开,大水变会汹涌而出。

4、夸张

带着谐趣的“夸张”也是一种幽默。在一本《幽默寓言》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有一个私塾先生认识一个“川”字,一次学生去求教于他,他就想找个“川”字来教学生,不料翻了几页书都没找到,后来他突然发现书中有个“三”字,“他就骂到:我找不到你,原来你倒卧在这里睡觉”!;世上也许根本不会出现上述故事中的情形,但经过讲故事人的“夸张”,便在幽默中埋下了深刻的生活哲理。另外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守株待兔”、“东施效颦”等,都是古代哲人幽默智慧的结晶,如果抽掉了这些故事中合理的“夸张”,这些故事恐怕早就埋没于浩渺的历史长河里了。正因为有了这些合理的“夸张”,才使之发人深省,我们进行语文教学时,同样可以从中得到很好的启示,正确认识幽默的价值所在,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三、幽默在教学中产生的效果 

“幽默作为一种重要艺术风格,合理地运用于实际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需要教师真正掌握教学幽默艺术本质、功能、使用方法、培养途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教学中恰当巧妙地运用.”[4]幽默的教学方法可以产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1、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好”是掌握知识的重要前提。那么,使学生产生好这种兴趣的动因是什么呢?心理学告诉我们:幽默恰是有效的诱发这种学习动因的重要的要素致意。兴趣激发出来,教学效果便会相应的增强。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传唱千古的诗词美文,为了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化的兴趣,可先介绍文学家的一些趣闻轶事。如在学习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先讲这样一个典故:一日,欧阳修出游,碰上一位自命不凡的“大诗人”李黑,李黑见到路边有一棵树,诗兴大发,吟道:“路边一棵树,两个大丫杈。”一时没了下文。欧阳修听后,便续了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李黑一听连连叫好。一会儿又看到河边跑来一群鹅,又诗兴大发,吟道:“远处一群鹅,扑通跳下河。”欧阳修听了一笑,见他又没了下文,不由随口吟道:“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李黑听后大喜:“两人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听了,不等他苦思,忙接上两句:“修(羞)已知道你,你还不知修(羞)。”这样一调动学生的情绪和课堂的气氛,学生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怀着对古典文学浓郁的兴趣去学习了。 

2、激活学生思维,增强记忆力。

从心理上说,幽默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动力之一。美国近年兴起的“笑学研究”证明,人在笑时候,生理机能会发生多种变化,如脑垂体释放某种欣快物质以减轻痛苦和烦恼,给人以兴奋的感觉;动脉在收缩后变得松弛;肺部受压力增加,心跳加强以吸引大量的氧气;内分泌系统分泌出新的激素等等。(1)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家西尔瓦诺•阿瑞提完全赞成这样的结论:“笑与幽默由于有益于身体而应受到欢迎。它们能恢复平衡、稳定血压、为血液充氧、按摩维护生命的器官、刺激循环、促进消化、放松肌体,发生良好的感受。”(2)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一味布道式的分析讲解,使学生脑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兴奋不起来,时间一长,学生便慢慢趋于沉睡状态。如果此时教师“幽默”一下,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注意力相对集中,记忆力也就会随之加强。

3、改善师生关系,增强教师魅力 

无数事实证明:轻松健康融洽的心理环境能使人产生轻快感和责任感。我在初上讲台的时候,面对五十多名陌生而又拘谨的学生,我用幽默的语言讲了语文科的特点,也许被我幽默的语言所感染,学生也变得活跃起来,从而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为以后的语文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英国《新卡克西顿百科全书》中指出:“幽默还含有宽恕、调和与均衡之意。”由幽默引起的笑声能填平师生之间地位的差异,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消除师生之间心理上的隔膜,建立起亲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缺乏幽默感的教师往往方法简单、粗暴,会使师生情绪对立。我班有两个同学老爱睡觉,我说“某某同学,课堂上没有看见你抬过一次头,某某同学,课堂上没看见你睁开过一次眼睛。”同学们就望着他两取笑他们,两个学生不好意思,以后就好多了。这样善意的批评使学生很容易接受。“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幽默的老师,也就比较容易接受老师所传授的教学内容。 

4、优化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能力 

幽默是一个人具有乐观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是开朗个性的反映。同时也是聪明才智的一种体现。如果老师经常在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艺术,则会使学生受到影响,开启心智,激发灵气,在愉悦、和谐的环境中,形成乐观向上的个性和幽默的品质,使他们不断进取,促进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教师必须磨砺思想、修养个性,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幽默品质和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因为受到学生知识水平的局限,教师使用幽默语言也就受到限制。要以学生“懂”为原则。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自然恰当地使用,过渡只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必须建立在自己学科的基础上,必须以导川归海为目的。否则,一味追求趣味性,便会成为无聊的插科打诨,坠入庸俗与荒诞,从而失之轻浮。正如狄德罗所说,幽默的目的在于“使德行显得更为可爱,恶行更为可憎,怪事更为触目”《论戏剧艺术》。幽默"成在舌耕,功在思考"。只要教师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素材,认真总结、思考,从中发现幽默之处,一定会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总之,教学幽默是一种含蓄而充满机智的教学艺术.运用好这一艺术手段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融洽师生关系,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运用教学幽默应做到:服务教学、掌握分寸、庄谐统一、精心设计、内容高雅。”[5] 

参考文献:

[1] 、M•鲍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 

[2]、 林健美,《让幽默教学走进语文课堂》,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 》,2004年05期 

[3] 、万新华 ,《幽默艺术》,《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06期。 

[4]、 李克军 ,《幽默教学》,《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3年01期。 

[5] 、王德清,《中国教育学刊 》,2005年07期

 
标签:教学论文 亦庄亦谐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师说(苏教版高一必修)
下一篇:《鸿门宴》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