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254
标签:
备课资料
砌而不堆——《训俭示康》教学镜头(网友来稿)
张大勇
在疏通文句后,我问道:“本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请举出实例。”
“事实论证和事理论证。”学生很快举出了实例。
这时,一名学生突然大声说:“司马光用例啰嗦而且片面!”
敢给大家挑刺。虽然这是个没有料到的小插曲,我还是赞赏地请该学生起来陈述见解。
“这篇文章共五段,却有四段都是事例论证,举例烦琐,而且所举例子都是些达官显贵所为,有失全面。”
或许是受了这名学生敢为天下先的激励,学生纷纷加入挑刺的行列。
“对。司马光所举例子出现的官职就有群牧判官、相、参政、掌书记等。他们中不少人还有谥号或封号,像文靖、文节、莱国公等,却没有一个平民百姓,其用例没有普遍性,因此说服力不强,论证欠严谨。”
“把后两段删掉,文章更简洁精悍。”
……
我没有直接表态,而是“旁敲侧击”:
“作文用例一般讲究角度,看本文所用事例角度有何异同?”
学生看书,思考。
“一、二段是从自身和自家的角度写的。”一个学生发言。
“这样写是不是自我标榜?”我追问。
沉默。我提示道:“文章写作动机是什么?”
学生恍然:此文是训诫儿子的,现身说法才有说服力。
“李沆、鲁宗道、张知白三例分别是从居室、饮食、家风三个不同的角度着笔。”学生又有新发现。我予以肯定。
“而且这几则例子偏重于选取人物节俭行为和典型语言,而后文石崇等几例侧重奢靡所造成的后果。”学生补充道。
“李沆等三人是当朝人物,石崇等则是前人。这说明节俭流美,奢侈误人,古今一理。”
“李沆等三人的例子是详述,而石崇等人的例子文字简洁。它们不仅角度不同,而且写法各异。”
我顺水推舟,“看来,司马光在例子的选择与表达上费了一番心思。用例这么多,也是有其良苦用心的,让我们揣摩一下司马光的心思吧。”
“司马光身居高位,深知官宦子弟最易陷入奢靡而不自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所以司马氏反复申说,以引起司马康的重视。”学生讨论后归纳如上。
“由此,我们不是很容易推出司马光用例只论官宦而不谈平民的缘由了吗?”
“原因有二。一是富家常奢侈,平民多节俭;二是司马康乃丞相之子。这样用例恰恰具有针对性,更具说服力。”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至此,学生无不击节称道:司马光乃大家也。
【点评】在未对文之要旨作分析前,学生难免会对司马光的行文用例产生疑问。教师和学生就此展开了颇有意思的探讨。这番讨论不仅使学生把握了全文的结构,体会到文思的精妙,同时也给学生作文以一种启迪。
(刊于上海《语文学习》)
作者邮箱: zhangdy69@tom.com
标签:
备课资料
砌而不堆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优化教学模式,着意实用能力(网友来稿)
下一篇:
对话教学与课堂运作(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