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440
标签:
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中自学课的探索与实践(教学论文)
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的阅读应当从主观上获取一种体验,凝聚成就感,这种阅读的成就感,是在阅读过程中,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某种心理需求的满足。阅读教学应由记忆性的被动学习转向探究性的主动学习,并以此引导学生在独立的探究中,自觉积累,自由感悟,自在审美,自主学习,发展健康的阅读个性,逐渐形成健全人格,并力求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展求异思维、创新精神,使学生在阅读个性化与阅读共性化的互补互促中,提高创新性阅读能力。
当前语文自学课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急功近利,由课文直接进入问题,缺乏必要的感性积累,这大大降低了阅读的信度、效度和审美感受。阅读结果是功利心态下产生的似熟非熟的催熟的青涩果实,是生吞活剥,是食文不化,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滋养和能力提升。
“三四五”教学规范将学生自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纳入课堂教学改革体系,这体现了一种完整的教学观念,是对“我要的是葫芦”的、头痛医头的狭隘观念的突破与补救。在阅读教学中,自学是学生走进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获得独特审美体验的第一步,是文本投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时间,学生能否荡起和谐的第一屡涟漪,能否与文本形成共振共鸣,自学是至关重要的一部。语文教师应该老老实实的遵循认知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把自学作为一个入门,作为一个铺垫,为课堂语文学习突破重难点做好积累性和方向性的工作。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般按照解决语言障碍;了解作者及背景材料;熟练朗读课文;思考感性问题;发现提出问题的步骤安排学生进行自学。
一、查一查,解决语言障碍。
字词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字词不会念、不会写、不理解意思,语文学习根本无从谈起,语文自学首先抓好字词学习。首先,先不要急于把导学案发下去,不能把本文的重要字词直接呈现给学生,而要学生自己浏览课文挖“地雷”,标画解决识记这些字词,可以查工具书,也可以问同学和老师(笔者认为,严格要求学生查工具书独立解决效率太低,不如群策群力,有效利用学习资源)。这个“地雷”是因人而异的,每个同学标画的字词也不完全一样,往往是越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找的越多,越是能力弱的同学找的越少,正好与实际情况相反。对此有的老师很气愤,很苦恼,常常指责“你连个字词也找不出来吗?”。面对这种情况,我是这样解决和补救的:下面各组以组长为主把你标画的字词在小组内交流强调一下,要具体到这个词的读音、书写或解释上,其他同学补充。这样四五个人在一起,既有参与,又有收获,导学案上的练习作为检查之用。在字词学习中,我还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一个字词,往往是学生能够正确的读,但是不能正确的书写拼音,比如:韵母“in”和“ing”、“ui”和“iu”、“ei”和“ie”、“in”和“en”不分,“克扣”的“扣”写成“ko”,“光辉”的“辉”写成“huei”。这应当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不管考试是否涉及,我们应从对民族语言、民族文化负责的高度担负起拼音教学的任务,只有这样,字词学习的信度和效度才会真正提高。
二、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要求第一条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我要求学生在自学中课文须做到正确、流利的朗读。“朗读是与普通话联系在一起的,同时与感情密不可分” 文本语言是静态的、无声的、冰冷的、僵死的,只有通过朗读,它才能被激活,成为有声有情的,有生命有活力的,生动的跳跃的音符,编织成优美的风景,流淌出炽热的情感,叙说着感人的故事,点燃那智慧的明灯。这些,非朗读不能及也。朗读无论是对于学生眼下披文入情,进入文本;还是长远的培养语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都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在自学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这个环节,我认为尽量不要给学生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只要让学生认真的,无任何功利目的的去读。我们要给学生明确一些具体的朗读要求,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一些老师往往会对学生提出要声音响亮,节奏正确、感情充沛等等这样一些模糊的概念要求。这基本上没有什么效果。指导学生朗读首先要结合文本做到具体化,比如《散步》一文,叙述语速要舒缓,孩子的语言要活泼,最后的主旨句要读的深沉。比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语速稍快,重音突出,读出气势和力量。要求具体到某个段落、某个情节,要具体到一些可以领会,可以操作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有示范朗读,或用录音,或用多媒体,或教师范读,给学生一个形象可感的标杆,以便纠正错误的朗读习惯,提高朗读能力,更好的感知文本。
三、想一想,感知文本。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面解决文字障碍、朗读课文,都是为拜访文本做准备,做铺垫,思考文本,才是真正揭开文本面纱的起点。此时,教师应该遵循不同的文体规律,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阅读记叙文,就要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等等;阅读说明文,就要想一想: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怎么说明的,什么顺序,有哪些说明等等;阅读议论文,就要想一想: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怎样证明这个观点的等等,通过想这些问题,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因为是学生自学,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从实际出发,要注意文本的篇幅和难易度,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忌问题不易感知,太深奥,以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学生自学《阿长与<山海经>》,我就只给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围绕阿长写了哪些内容?自习课上,学生解决完字词,读完课文,剩余的时间也就只能完成这一个问题了,如果在提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本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自学《老王》,则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了。另外给学生提问题,教师要把握准哪些可以独立思考,哪些有讨论的价值和必要,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四、找一找,提出独到发现和个性问题。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自学阶段也应该是学生问题丛生的阶段,教师要倡导个性化阅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有独到的发现,提出自己的困惑,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如同游览一座花园,欣赏一处美景,要有一颗发现美的心灵,边走边看,边看边想,边想边记,所到之处,都留下自己的脚印,所看之景,都投入自己的心灵。可以将你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批注,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以《荷花淀》为例:可以把描写老头子的语言、肖像、动作、心理活动的句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环境描写标画出来,有的可以打上重点符号,并在书旁注上自己的评点。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锁定目标,集中注意力,心领神会。教师还要注意利用自学反思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发现给予展示,对问题给予解决,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肯定和鼓舞。
展开全文阅读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学过程查一查,读一读,想一想,找一找,坚持学生能做的事老师坚决不做,学生尽量读(看)课文,自学生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研究课文的结构特点、摘录好词佳句,提出疑难问题,是预习的主要任务,而“默看--查问--朗读--摘抄--思考”,便是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步骤。
标签:
教学论文
阅读教学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2009年山东卷高考优秀作文及点评(曲阜师大附中语文教研室主任刘洪涛)(人教版备课资料)
下一篇:
《金色花》教学过程(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