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467  
标签:教师随笔
栖居的诗意
廖笑() 

    如果说,人由灵魂与肉体构成,

    那么,人生则由人与房屋构成。

    

    栖居的语义正是这样被房屋(House )所确定的:首先是某种物

质的外壳,它必须具有狭隘的封闭性和完整性,以求容纳被栖居体

(人)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其次,它的形式在被栖居体存在与死亡

的两极之间(从母亲的子宫到泥土的坟墓),以房间(Room)的具体

存在所体现。

    我一直这样认为:每一栋房屋(House )都在时间里以缓慢的速

度死去,因为被栖居体(人)正在时间里死去。所以,房间(Room)

永远是准确体现人的生命历程的某个部分。

    许多年前,我在乡村度过了我的童年。对于那个时代我有关文字

的几乎全部记忆都来自我的语文老师,他是五七年的右派,擅长写一

些朴实但却热烈的爱情诗歌。这些诗歌在当时全公社的知青手里秘密

流传并在一些有月光的夜晚被他们在小河边反复朗诵。我对他一直怀

着无法解释的崇拜之情。在年幼的我看来,将那些我基本上能够认全

的汉字排列出那样激动人心的效果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但很可惜的

是,他在不久以后的一次武斗中凄怨死去,被工作组定为罪恶的,恰

恰是他那些“煽动知识青年乱搞男女关系”的诗歌。在他死亡的第二

天,我悄悄的怀念了他,方式是在他居住过的房间前窥测了他生前的

个人世界。这其实是我在8 岁时所能表达的幼稚但却是全部的内心悲

切。

    他的房间坐落在一个荒芜的风化岩上,坡上稀疏的生长着黄荆丛。

眼前的景况让我意识到他应该是一个被世界抛弃了很久的人,不过,

这仅仅是空间意义上的被抛弃。实际上,每个人都最终会被时间所抛

弃,只是有些人会比其他人在时间里留下更多的痕迹。我踮起脚长时

间的站在窗外窥视他的房间。房间的墙上裱糊着发黄的报纸,一张石

头桌子上堆放着大量的书籍——这是他有别于他人的唯一标志。墙角

有一些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红薯,还有一盏马灯吊在木板床的床头。我

猜测我的老师在夜里一定经常倚着床头读书,或者,写作那些让他送

命的诗歌。在这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浸透了他的信息。那天窥视的结果

是我强烈的感受到了这房间所弥漫的期待的气息,仿佛这房间的主人

走了之后,房间也就随后死去,成为一种变了形的物质,唯有主人回

来之后,它才会被重新注入生命。房间是简陋的,我的老师也相当贫

穷,当然,简陋与贫穷仅仅是旁观者的看法和评价。最基本的事实是,

人与房间所构成的世界是完整的。因为它的完整,简陋的房间与豪华

的房间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在容纳幸福的命题上,它们也同样没有区

别。我相信穷人的幸福与富人的幸福是等同的,被世界所接纳的人与

被世界所抛弃的人的幸福也是等同的。它们之间的唯一区别是在他人

的关注目光中产生的,而不是来自自身的感受。

    我知道我在以后都将无法再见到他。我的老师以一种深刻的面容

忧伤而迅速的掠过我童年的记忆,并悄然的影响了我对命运的认识。

但是那天我已经见到了他的房间,也就进入了他生命的某个部分——

实际上,这就已足够了。

    在陌生人的房间,我们可以看见他的生活;在熟悉的人的房间里,

我们可以看见他的秘密。房间是生活的某种载体,它和生命一样,衰

老得特别快。一个房间一经建成就处于缓慢变为废墟的过程当中,时

间无时不在侵蚀它,同时被侵蚀的,还有栖居于房间的人的肉体和灵

魂。这是一个关于放置的命题:一方面,时间给予了人寻找幸福的机

会(物质),另一方面,时间也替人保存了生活的遗产(精神)。但

人永远无法真正拥有时间,正如一个在河流里顺水而下的人不可能真

正拥有这条河流一样,只可能是河流拥有他。人只能够短暂的生活在

时间里,象征性的占有一部分空间(房间)用以栖居。这是人关于存

在的坐标,那些无法拥有这种空间意义的人是世俗的卑贱者,因为他

无法为自己的生命定位。放置是一种暂时的处理手段,在时间里,所

有的幸福都会最终消失。幸福是一种外在意义上的感受,它存在于他

人的目光和记忆里,而视觉与记忆力是最容易在时间里腐败的物质。

    一个冬天的黄昏时分,我去一栋旧房子看望一个朋友。但朋友已

经搬家了,我见到的是一栋几乎变成废墟的空壳。我在门缝里张望了

一下室内的最后情况。我发觉时间已经在里面显示了它的形状。我看

见了许多废弃的物品:纸盒,旧木凳,碎玻璃等等,它们一旦从原来

的秩序中跌入尘埃,就失去了生命。它们再不会与主人的生活组成一

个整体,它们是主人生命的某种残骸,携带着主人遗留的秘密,被时

间湮没。一束夕阳的黄色光线从阳台射进了室内,许多细小的灰尘在

光线中绝望的飞舞,我相信它们是时间的碎末。我的朋友搬进了新的

栖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他重新有了一次生命的历程。但他旧的一

部分死去了,留在这房间里。时间正在结束某种东西,我看见了一种

封闭的完美,因为它是一部分世界结构的完成状态。它将一去不回。

    一个房间在变成废墟的过程中,我是某一瞬间的目击者。但我不

是旁观者,因为我了解房间主人的部分秘密,所以我是参与者。我甚

至看见自己身上有些东西正在随这房间一起死亡。

    任何物质的最后场景都有一种深刻而残酷的美丽,它衬托出一切

活着的物质和生命的神圣与珍贵。一个变成废墟的房间是暗示人的未

来生命景象的象征物,它具体的演示了人的生活过程。它是人的生命

中最珍贵的景观之一,我们没有理由忘记它。

    这就是我们栖居的诗意所在

标签:教师随笔 栖居的诗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知识分子的贵族心态
下一篇:略谈“公共型”的知识份子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