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305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用法。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4.学习古人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吗?直到现在双方的冲突仍在持续,残酷的战争使得多少无辜的人流血死亡、骨肉分离!然而有这样一场战争,它没有炮火,没有硝烟,它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就使强大的敌军不战而退,继而化敌为友。那就是发生在春秋时期弱小的郑国与强大的秦国之间的一场特殊的战争:烛之武退秦师。关于这场战争,左丘明在《左传》中用很少的笔墨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家作品简介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的作者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祥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史实。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三、背景简介
四、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全文围绕哪一个字来写的?如何理解这个字?
明确:“退” 说退
第一部分:为何退?
第二部分:如何退?
第三部分:退的结果。
五、具体研析
(一)为何退?
1、原因: A表面原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B根本原因——称霸扩张的需要。
2、第一段除交代原因外,还有何作用?
明确:为下文说“退”秦师作铺垫。
3、如何理解秦师攻郑?
(二)如何“退”?
1、(1)亡郑有害
(2)存郑有利 灭郑:阙秦利晋
(3)晋忘恩负义
(4)晋贪得无厌
2、烛之武打动秦伯的原因何在?
讨论明确:秦与郑并无过节,秦晋围郑,除秦晋是军事联盟外,主要是秦伯想从灭郑中捞取好处,而烛之武似乎处处为秦伯考虑,指出灭郑秦国不仅得不到利益,反而会削弱自己,这深深打动了秦伯。
(三)、“退”的结果
a秦与郑盟
b晋亦去之
六、讨论探究
分析:烛之武人物形象
讨论明确:顾全大局、有卓越的外交才能、爱国……
七、重点字词语法归纳
(一)重点实词
鄙:鄙远:把……当作边界(名词作动词)
肉食者鄙:鄙陋
封:东封郑:把……当作边界(名词作动词)
西封:疆界
(二)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以 (2)敢以烦执事: 拿,介词
(3)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4)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三)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 (驻军,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使动用法)
(3)越国以鄙远 (远地,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四)特殊句式
(1)以其无理于晋 介宾短语后置
(2)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3)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八、作业
课后练习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烛之武退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让作文教学变得有趣、有效(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下一篇:
沁园春.雪(人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