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案例
阅读:5002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济南的冬天(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展开描写,并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鲜明的印象及感受的写法。
2.体会文中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学习形象生动的描写景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并引导他们培养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本文多角度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难点:领悟作者在具体描写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春天是昂扬向上的,她不仅带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带来希望和力量。说到冬天,北方的人们一般习惯在它前面加上修饰词——“冰冷”或“严寒”;说到冬天,人们会想到那肆虐的北风,骇人的寒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北方的冬天,给人的印象是“萧杀”的,可能会令习惯于温暖的南方的人们惧怕而却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济南的冬天”却完全没有了那种寒冷,那种肆虐,那种萧杀,而是一个“温暖”的宝地。可能我们都没有在冬天去过济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感受济南冬天的温馨,观看济南冬天的美景;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预习导学:
1、应掌握的加点字的读音。
贮zhù蓄 镶xiāng边 发髻jì 水藻zǎo
看kān护 济jǐ南 澄chéng清 伦敦dūn
2、解词:
安适:安静而舒适。
慈善:原指仁慈、善良,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本课指温和,合人心意。
澄清:本课指清亮,透明。
贮蓄:存放、积存。
空灵:美妙无穷而不可捉摸。
学习导入: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整体感知:本文的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它的“温情”,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第五段写冬天的水色。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自然,推进自然。
研读赏析: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一个特点。作者是一个在异国他乡漂泊了六、七年之久的知识分子,当他重新回到祖国,从内心迸发出的爱国之情自在常理之中,而这种真情实感通过爱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表露,就更觉亲切、深沉。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重点讲解:
1、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的?
文章从三个方面写济南的冬天。先通过对比,总写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赞美济南是个“宝地”。然后紧紧抓住这一点,使笔下的种种景物跟这“温情”天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晴朗的济南冬天的图景。写济南的山,由济南的地理环境想象小山充满温情,分别写了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写济南的水,写出水的温暖、澄清和多情,充满赞美之意。文章就是由这样几幅画面组成,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
2、本文语言准确、生动,且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试举例揣摩。
本文语言准确、生动,作者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值得我们仔细揣摩。比如,同样是写雪,落在树尖上的是“顶”,落在山尖上的是“镶”,山坡上的是则用“穿”,山腰上的则是“露”,既符合各自生动的特点,又避免了重复。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生动贴切地表现了济南冬天的特点。如:把小山比作“小摇蓝,用来比喻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
拟人的句子更多,明显的透露出作者的情怀。如,“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既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而且给人以美感,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展开全文阅读
难点突破:
本文还运用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你能举例说说吗?
本文用大量文字描写济南的冬景,却处处流露出作者深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有时是写景之后直接抒情,如“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等,是直抒胸臆的句子,直接表达喜爱与赞美之情;有时是创设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一“晒”一“睡”一“醒”,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表达出作者喜爱的真情;也有的虚实结合,展开想象。如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形象地描写出景物的外形特征,而且饱含喜爱之情。
当堂达标:
一、文学常识填空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______,原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人,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_______和_______。其主要作品有小说《 》《 》,话剧《 》《 》等。
二、揣摩下列语句,说说划线的词语好在哪里。
1.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老城”本是无情物,作者却说它们“睡着”,还能被春风“唤醒”,赋予老城以人的灵性,把这一个老城写活了。
2.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着一“镶”字,就好像是山尖、小雪有意为之,而且好像是巧匠的妙手,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两个“卧”字,与前边的“暖和安适地睡着”相照应,传神地画出了小村庄和小雪的神态,就好像它们都有灵性一样。
4.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三字将水人格化了。水是那样多情,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到了冬天仍然“不忍得”冻上,仍然充满着春意。
三、结合课文,选取适当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对比喻和拟人修辞方法的知识。可以采用替换法,将使用了修辞方法的语句改为一般的表达,比较一下下列例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第二组:(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第三组:(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能力提高:
五步点击:
1、认识一个字:“看护”的“看”是一个多音字,在这里读kān,而在“看见”这个词中读kàn。
2、掌握一个词:“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安适的意思是安静而舒适。这里用安适这个词,把老城当作人来写,是一个褒义词。同义词有安静、闲适、舒适等。
3、品味一句话:“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句话中用“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样子和情态,仿佛是写活物,活灵活现。
4、揣摩一个点:运用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如把山坡上斑驳的色彩,说成是“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秀美动人;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情态可掬。
5、背诵一联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小池》,意思是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没有一点声音;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将树阴投入水中,明暗斑驳,清晰可见。
拓展延伸:
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的语言俗白洁净、倪凝练优美。在反复朗读本文的基础上,请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进行仿写,下面就请你小试牛刀、大显身手一番吧。
中考链接:
1、考题示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伦美奂。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像的驰骋。
品味下面句子的精彩之处。
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选自《2003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2、考题分析:本题着重考查语言的品味与赏析,品味语句可从语言的表现力、表现形式等方面着手,也可从句中精妙的词语着手,结合文意说明句子或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如这一题可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着手答题。
3、考题答案:运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花的繁多、绚烂。
标签:
教学案例
七年级教学案例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案例
济南的冬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心在流血——纪念英雄杨济源同学
下一篇:
行道树学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