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618
标签:
教学论文
让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成为我们教学的指挥棒(人教版教学论文)
“两主双效”的教学理念,在我校已经探索实践一年多了,在第九周举行的四节“两主双效”的观摩课活动是又一次这种教学理念的成果展示与深层次有益的探索。这四节课,给我的教学理念的转变起到了指出问题,促进有益探索与更新教学观念的引领作用,所以我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无上的感怀。因而听课后,我从听课、观视频教学实录、参加教研组评课等方面,都进行了的深入的思考与反思,颇有触发,颇有感想,现粗浅表述如下,欢迎各位同人批评指正,参与商榷。
一、重新认识“两主双效”教学理念。
“两主双效”的教学理念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效率、教学效果。这个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以 “两主双效”的教学理念追求教学方式的最优化,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最佳结合,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学效果(质量)的最佳化。这个理念我们可以通俗地表述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高度灵活、高度精心、高度指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高质量地在40分钟的单位时间里高效地学习教学内容,并在学生内心产生深刻的启发,同时为学生创造课后学习的最大效能。如此说来,这种教学理念必须反对两种教学行为,一是满堂灌,一言堂;一是削弱老师恰当精妙点引一味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学内容的“放手”课堂。偏重这两种教学行为的任何一种教学行为,都是不好的,都会削弱最终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因此,结合四节“两主双效”观摩课的教学展示,我们不得不发现,在实践“两主”双效教学理念的时候,必须抓住课题、学生、教师三个教学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这一理念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
二、“两主双效”教学理念实施的关键因素分析
上面已经说到实施“两主双效”教学理念的三个关键因素是课题、学生、教师。下面分别来分析一下。
(1)课题
这里所说的课题,指每节课要教授的教学课题。为什么在教学活动中要把它放在第一位呢?因为不管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都始终围绕课题展开,并且课题的类型决定了老师应该多讲或少讲的问题,老师应该怎样讲,才能让老师得心应手,学生心领神会,融会贯通,教学效果最明显的问题。比如语文中有些难懂的古文,不多讲学生能懂吗?经典美文、诗词、抽象的说理文,不深讲细讲,学生能明白其妙吗?又比如理科中那么多难点,老师不多讲行吗?再比如一些识记知识很多的学科,少讲不行吗?等等。这都说明老师在一节课讲多或讲少,不是由个人意志决定的,而首先应该有课题的类型决定。所以,要贯彻好“两主双效”的教学理念,必须首先非常熟悉和吃透教材。
(2)学生
把握课题这个关键因素后,必须审视和分析的第二个教学关键因素是学生。学生这个教学因素,这个教学的主体,是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批改的主体。这一主体,必须在吃透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深刻体察。这个深刻体察,主要包括学习心理的深刻体察、知识结构的深刻体察、学习方法的深刻体察、思想境界的深刻体察。学习心理的深刻体察,就是挖掘新时代学生的心理,比如喜欢老师幽默传授知识,喜欢新奇的多样化教学传导方式,喜欢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等,这一体察是调动学生主体,增强教学时效性的重要前提。知识结构的深刻体察,是把握学生知识结构、实现知识新旧过渡、求新知、掌握新知的关键环节。只有这样才能让教法合理,才能让新知识的传授到位自然,才能让学习效果明显。学习方法的深刻体察,是指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然后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次序,让学生以较快的方式掌握老师在课堂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比如学生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是什么,然后教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会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诗歌鉴赏,而不是教师硬塞给鉴赏结果。思想境界的深刻体察,指的是教育教学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而且还包括一种思想的教育与启迪。也就是通过一堂课让学生在做人做事上应该产生一种思想认识的顿悟,进而促进一种自悟式思想行为践行。事实上,教育的作用主要在将来,换句话说,学习结果的重要不及学习自悟能力重要。通过这样的深刻体察,为教师备好课、讲好课、指导好课后学习,具备了先知的有利因素。
(3)教师
吃透了教材,熟悉了学生,剩下了最具课堂效果决定作用的因素就是教师。教师是所有教学行为要产生真正效果的主导,这个主导怎么发挥作用,怎么又推动主体发挥作用,就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要做好导,首要的是吃透教材和熟悉教学对象,这样才会做到课堂教学的有的放矢。其次,根据对对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准确把握,确定合理的教学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指能明确体现重难点,教学方法与手段得当,并且二都能体现既调动学生主体,又落实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这里就必须考虑老师确定某课题讲什么怎么讲怎么激发学生学习的问题,这里自然就要考虑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的问题。这就要求在教学设计这一教学环节中必须做好各教学资源的恰当取舍。最后,上课实施教学设计,体现40分钟教与学的效率、效果。作为教师在上课中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指挥好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既体现教师高屋建瓴的导,又体现学生激情满怀的高效学习,从而追求教学的最大效果。在这里,一要体现教学的个人魅力,二要体现教学设计的精当直播,三要体现教学过程的从简从要从独,四要体现激赏学生的交流评价行为,五要体现教学的从时从效。这次观摩课活动中,唐老师的课既体现了幽默风趣式的长者派教学风格,又体现了具有教学内容独创而娴熟的教学技艺;董老师的课既体现了上课时饱满的阳刚之气,又体现了逻辑严密的教学特质;梁老师的既体现了极力凸显教学主体的强力推进,更体现了教学多媒体课件从简从精从用的教学追求,使多媒体课件真正成了教学的辅助手段——多媒体只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展示者而已;周老师体现了课堂教学洗练自然,流程清晰,问题设连贯自然的教学风格,又体现了年青教师特有的干练活泼的教学追求。这四节所表现的这些亮豁之处,无疑是对“两主双效”教学理念深刻理解的精彩展示,也是“教”方综合素质在体现“两主双效”上示范性表现。这不得不说明,教师这个主导是“两主双效”理念实施的核心。
展开全文阅读
三、“两主双效”教学理念追求的效率、效果
当课题、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最佳结合,相得益彰,按“两主双效”教学理念来说,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率与效果。这个教学效果,我觉得是学生掌握知识明确并心领神会,同时是掌握了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本次活动的四节课均体现了这样的课堂教学特征。至于效率效果最大化的问题,还须每个老师去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去不断实践不断探索。
四、“两主双效”教学理念实施的困惑与质疑
“两主双效”教学理念所说的最大效率、最大效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标准,还是比较模糊。我想首先应该是课堂上听懂并深受思想启发。如果连这一点也不能保证,光有“喧哗与骚动”(反对课堂教学中的“目标秀”、“探究秀”、“多媒体秀”、“能力秀”是无所谓效率和效果的,光有超40分钟的延时课更是与效率效果无缘。其次应该是根据学生对某一门课的课后学习时间的多少来衡量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但这一点在““两主双效”教学理念里并没有明确提出来。这就使效率与效果最大化,缺乏了具体制度的制约性。也就是如果一个自习学生只能完成2道题,这算不算教学效率与效果最大化?或者上课老师讲的题,学生全能听懂,而课后不会做题,这算不算教学效率与效果最大化?另外,尽管“两主双效”教学理念确实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与方式的转变,但这无疑“喧闹”教学理念轮回“质朴时效”教学理念的表现。并且“两主双效”教学理念是刚进入探索阶段,并不能放之四海皆准,正如赵主任在评课引言中说:“这四节课对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具有引领作用和启发作用,但他们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不以模仿,否则会邯郸学步。”所以我们在教学理念的转变中既要吸收“两主双效”教学理念的优点,又要避免其不足,尽心探索寻找适合自己又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双基,启迪学生心智的教学模式才好。
五、“两主双效”教学理念实施的启示:让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成为我们教学的指挥棒
不管任何时候,我们在教学时都应相信这一句话:让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成为我们教学的指挥棒。一代伟人邓小平在论述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孰优孰劣”时说:“不管是白猫,还是黑猫,抓住老鼠的猫,就是好猫。”我特别欣赏这句话。我想,作为老师的我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等进行转变与追求时,一定要记住这句话的真意,并让“教学效率,教学效果,成为我们教学的指挥棒”作为课堂教学和后辅导教学的行动指南。
孔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我也就不多说了,因为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因为本人才疏学浅,不善言辞,因为言多必失。最后,希望我们用不懈的探索冲破自身教学的黑暗天幕,寻找光明,拥抱自己和学生教学幸福的明天。
标签:
教学论文
让教学效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坚持学习•学会反思(教学论文)
下一篇:
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人教版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