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877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教学预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重庆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07级 孟小湲
教学目标:
1.学习用“三境美”鉴赏法赏析诗歌。
2.通过朗读、品析、联读等方式感受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用“三境美”鉴赏法赏析诗歌。
教学过程:
1.导语(课前播放《送别》轻音乐)
同学们,课前的音乐相信你们都很熟悉,曲名叫——《送别》。谁能告诉我这首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或者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送别友人,依依惜别之情)——离别之情。
刚才我们用耳朵听,现在请同学们用眼睛仔细看,一会儿还要请你们用嘴巴说你看到了什么。(播放《人间四月天》中徐志摩在康桥求学的影视片断)
(生也许会答:看到了正在学习的徐志摩(就此穿插作者背景),看到了康桥清澈的河水,看到了河流两岸奇特的建筑物……)
康桥很美,那舒缓如天籁的流水,那青葱的草坪,那雄奇的建筑都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美的感受。难怪诗人徐志摩会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可是,徐志摩却不可能在此安身立命。而此次再别,将是永远。诗人的情感是细腻而丰富的,让我们看看,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是怎么抒发他的离情别绪的。
2.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不加字减字。
2)小组讨论诗歌的节奏停顿及情感处理等朗诵技巧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小组代表再与其他小组代表交流意见。参考意见:
情感的变化:
依依不舍的感伤——沉醉在优美的景色之中——想起将至的离别,伤感不能自已,——释然,将依恋藏于心中
对应的节奏处理是:
缓慢——轻快——沉重——舒展
在全班达成共识后,做好各处标记,然后齐读课文。要求读出节奏的变化,音调随之起伏。
3.自主合作探究
过渡句:“一首诗歌如同一个小小精灵——精巧却个性突出。你觉得本首诗歌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各小组讨论,请代表发言。可能的角度有:
1)结构的前后呼应。轻轻的、悄悄的(造成节奏上的回环)
2)修辞巧妙运用。比喻的运用:杨柳——新娘,清泉——彩虹。
拟人:夏虫——沉默 顶真: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新奇,别致)
3)倒装的使用。轻轻的我走了,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悄悄的我走了 (突出,强调,押韵)
4)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通过景物描绘抒发依恋惜别之情。
5)词语运用精当。轻轻的、悄悄的——体现一种宁静,即是环境的,也是作者心灵的。
油油的——旺盛的生命力
6)音韵:
押韵:娘——影——漾 摇——草 潭——泉 虹——梦
停顿的变化与节奏的回环,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停顿的变化
“轻轻的我走了”一节与“悄悄的我走了”一节句式的重复造成节奏上的回环。
请生齐读课文,送入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娴熟、自然的表达技巧。
4.品味鉴赏
1)词语鉴赏——“沉默”
过渡语: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在古代的诗词中,有许多描写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与生一起回忆——)
柳永的《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苏轼的词《江城子》——"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过渡语:
这些诗句的共同特点在于“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人们常用"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评价诗。意思是字面上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
正如同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能引起我们很多的遐想。
又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抽象的愁情化为形象的东流春水。
总之,能让我们产生深沉阔远联想的诗就是好诗。也就是说我们欣赏诗要调动我们知识的积累,联系我们已经知道的那些形似神似的诗词来理解新诗。
写得好的诗都是对人生活经历的提炼和升华。换句话说,我们也可以通过生活的桥梁达到诗人心灵的彼岸。
你能不能结合自身的经历或见闻,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说你对这“沉默”的理解呢?
(生交流,师随即点评)
过渡语:我们结合自身感受,进一步地理解了文字背后作者饱含的深情。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同身受的理解,再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2)整体鉴赏
过渡语:诗歌是文学王国里最美的精灵,它的美可以分为三个境界。
境界一:意象美(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新娘般的金柳——惊艳之美
油油的青荇——勃发之美
彩虹般的清泉——炫目之美
星辉中放歌——梦幻之美
境界二:意境美(意象就是组合意象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艺术境界)
(请生用优美的句子具体描绘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意境)
新娘般的金柳——惊艳之美
油油的青荇——勃发之美
彩虹般的清泉——炫目之美
星辉中放歌——梦幻之美
夕阳——云彩、金柳、青荇、清泉——葱绿与金黄
月夜——星辉——璀璨光耀
境界三:意蕴美(意蕴就是文学作品里面渗透出来的理性内涵,是作者精神境界的体现)
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着力描绘自然景物——对生命的热爱与赞美
轻轻的、不能放歌、悄悄的——有节制地宣泄情感,达观
笔下景物超俗的美感——唯美的审美价值
展开全文阅读
总结:品读一首诗歌,理解意象就如同站在金字塔的塔基上,进一步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你就算攀上了塔腰。要真正立于塔顶,“一览众山小”就得把握诗歌的意蕴。这才算真的懂了诗。
3)生再次自读。要求送进情感,读出意境,感受意蕴。
5.拓展迁移
过渡语:我已经替你们敲了鉴赏之门,下面请你们用“三境美”鉴赏法去走进另一个诗歌精灵——《送别》的美丽世界吧。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意象美:(联系诗文,感受其古典意味)
古道长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连天芳草——“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晚风拂柳——“杨柳岸,晓风残月”
夕阳西下——“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意境美:(请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组意象组成的意境)
意蕴美——以经典的分别场景,抒发离怀,表达相知相惜的怜惜之情的意蕴美
6.归纳总结
过渡语:《再别康桥》和《送别》都很美,但它们的又有各自的特点。下面请你们对比填写“精灵”名片,把它们区分区分。
精灵名片
诗歌题目 《再别康桥》 《送别》
写作原因
情感基调 留恋 不舍 惜别
抒发对象 致——康桥
写作风格 唯美
过渡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取舍,对这两首风格迥异的作品,你们更喜欢哪一个呢?(学生举手表示)
让我们用声音来演绎一场离别吧。请准备朗读你选择的诗歌。首先请选择《再别康桥》的同学以一个即将离去的游子的身份,畅读不舍之情。(师与生共读,通过手势,表情,声音进行朗读引导)
游子即将离开,看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们按捺不住惜别的感慨,于是长吟出深沉的《送别》(示意选择《送别》的学生朗诵,通过手势,表情,声音进行引导)
9.作业设计
(在生即将读完《送别》时播放《送别》歌曲(有歌词版)
过渡语:今天我们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读,用情说,用心感受了离别。离别这一个小小的精灵,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钻进我们的心扉,唤起了我们藏在记忆深处的回忆。相信你也曾经经历过离别,课后,我们不妨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我的感受,创造一个表达自己心声的精灵。可以以是诗歌的形式,也可以是散文等其它形式。只要融入的真情实感,你的精灵一定就是有血有肉的,生活传神的。稍后将评出五位最美精灵,用黑板报的一个专栏展示出来。
10.板书设计
精灵名片
诗歌题目 《再别康桥》 《送别》
写作原因 离别
情感基调 留恋 不舍 惜别
抒发对象 致——康桥 致——友人
写作风格 唯美 朴质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再别康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琵琶行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学案例)
下一篇:
《再别康桥》教学预案说课稿(人教版高一必修说课)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