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515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乐在其中》(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乐在其中(教案) 

  

教学要点: 

    1 疏通课文,积累有关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二练习三练习四) 

    2 正确理解孔颜的“安贫乐道”(练习一) 

    3 理解文中比喻句喻体与本体特点,进而准确把握句义。 

  

内容 课堂作业,通过作业熟悉疏通课文 

步骤 

一 导入复习第5课的字词,快速回放有关课件,并提示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有关资料。 

二 要求学生完成第5课练习四 

1 请学生快速在课本上给这段文言文加标点。两分钟后,展示有标点的原文。 

2 要求学生将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写在作业本上;教师巡视,不断鼓励 

3 五分钟后,教师对着原文讲解,让学生订正作业,并展示如下: 

[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景春说:“公孙愆、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各诸侯君王都很害怕,而他们平静地生活的话,天下的战火就熄灭了。”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您没有学过礼吗?男子加冠,那是父亲决定的;女子出嫁,那是母亲决定的,母亲把她送出家门时,告诫她说:‘去到你婆家,一定要孝敬一定要有所警戒,不要违背丈夫的意志!’凭着她恭顺成为正室的,也不过是妻妾女人的方法。而大丈夫应该具备天下大仁,守着天下的大礼,实现天下大义。得志时,要听从民众的意志,不得志时,也独自坚守自己的仁义道德。……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逐段展示原文与译文,并对其中重点词语加以提示 

三,收缴作业,让学生预习第6课,完成课后练习二 

(一)学生在课本上将习题中例句翻译出来;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二)十分钟后,教师讲解习题,并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二 文言文基础知识 

1 指出下列各句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君子食无求饱。  “无”通“毋”,“不要”的意思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要”通“约”,“约定”的意思(也可作;“简约”理解)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辟”通“避”,“避开”的意思 

而谁以易之。  “而”通“尔”,“你们”的意思。 

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除草”的意思。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彫”通“凋”,“零落”的意思 

今女画。 “女”通”汝”;“画”通“划”。 

举直错诸枉。“错”通“措”,“安置”的意思。     

2 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1)与 

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翻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共同分享。(介词) 

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翻译:是君子的人吗?当然是称得上君子的人。(语气词,表疑问) 

于予与何诛? 

翻译:对于宰予还能责备他什么啊?(语气词,表疑问)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翻译:而且与其跟从躲避人的人士,……(连词,表选择) 

富与贵,人之所欲也。 

翻译:富裕和显贵是人们所追求的。(连词,表并列) 

(2)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翻译: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   (介词)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翻译:不会因为尧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灭亡。(连词,表因果关系) 

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 

翻译: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介词,表被动关系) 

何为其莫知子也。 

翻译:凭什么说没有人了解呢?(介词) 

为不能听,勿使出境。 

翻译:如果不能听从,那就不要让使者出境。(连词,表假设关系) 

  

第二课时(2007年3月13日 星期二) 

内容 分析课文要点,正确理解孔颜的“安贫乐道”苦乐观。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到“快乐”的话题 

二 课文分析 

(一)板书课题,追问,“乐在其中”这个“其”是指什么? 

(二)精读第一节,板书,物质生活,讨论如下: 

1 “生活”中的“生”在课文中是指什么?“活”又是指什么? 

(明确:分别是“食”“居”;“事”“言”。) 

2 既然“食”“居”“无求”,那么应该“求”的是什么呢? 

(明确:应该求的应该是“道”,用课文中的话来表述就是“就有道而正焉”。) 

3 第二自然段与第一段是什么关系? 

(明确:是例证与被例证的关系,第一段说的是一般性的道路,第二段用颜回这事例加以证明。) 

4 第二段写到了“乐”,为什么要写“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颜回的“乐”在哪里? 

(明确:写这些贫寒的生活条件,正是为了反衬出颜回的“乐”而“不改”,也正如后来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他的乐应该“乐”在心中“有道”) 


展开全文阅读
5 在课题旁板书“安贫乐道”,问,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乐在其中”的“其”就应该指什么? 

(明确:“其”就是指心中的“道”,和面对贫寒的生活境遇而能坚守这个“道”。) 

(三)精读第二节,板书,精神境界,讨论如下: 

1 学习有哪三种境界,请结合自己谈谈你对这三种境界的理解。 

(明确:三种境界是“知”“好”“乐”,这三个境界是一个比一个高。) 

2 具有这最好境界的人,被称为“智者”和“仁者”,课文分别选用了什么作喻体? 

(明确:分别选用了“水”和“山”。) 

3 选用“水”和“山”为喻体,是利用喻体事物的什么特点来突出主体的什么特点? 

(明确:“水”的特点就是“流向大海”而且“遇到阻断”便会发出“响声”最后,仍然向前,这就突出了“智者”执着乐观;“山”的特点是“风雨不动”,“国破山河在”,无论人事有多大的变化,但山仍然岿然不动,这就突出了“仁者”对心志的坚定不移。) 

(四)精读第三节,板书,快乐的情境,讨论如下: 

1 用“肉味”来对比,除了说明孔子很高的艺术欣赏水平,更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 

(明确:还是为了说明孔子在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抉择中首选精神,同时还说明他的从容淡定。) 

2  “乐亦在其中矣”中的“亦”是与上一段哪句呼应的?这“其中”具体指什么? 

(明确:与“不图为乐之至斯也”呼应的,这“其中”具体就是指“反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也就是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就能睡,很知足能够“安于贫寒”。) 

3 用“浮云”比喻不义的富贵,突出这种富贵的什么特点? 

(明确:突出这种富贵可望不可及,无法把握,容易失去的特点,是身外之物。) 

4  “不义而富且贵”中的“而”字是表顺接关系呢?还是表转折关系?为什么? 

(明确: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可以有不同的回答。第一种答,表顺接关系,因为“不义”这种手段和“富贵”这种结果,在中国的现实社会本来就存在因果关系, “义”与“富贵”似乎本来就不能统一,所谓“为富不仁”也是一个明证。第二种答,表转折关系,虽然现实社会中“不义”与“富贵”似乎有一种天然的因果联系,但是从孔夫子的伦理道德上讲,两者本应该排斥,也就是说“义”与“富贵”应该统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这种道德原则的表述。不管怎么说,在中国,即便今天,似乎也还没在实践上让“道义”与“富贵”统一起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善良的“君子”们,只一味高喊着道德教育的口号,希望人通过道德修养就能“克己复礼”,恰恰忽视了社会法制的建设,没有能够在实践上让“不义”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不义”的行为一旦发生,社会就能让这个“不义”之人“家破人亡”,那么,就不会有人再那么“理直气壮”地通过“不义”的手段,来谋取“富贵”。) 

(四)精读第四节,板书,角色的选择,讨论如下: 

1 这节中,孔子说到哪两种对立的社会角色? 

(明确:入世者和遁世者。) 

2 这两种人在作为上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明确:前者投身社会,积极为善,后者洁身自好,消极避世。) 

3 对这两种人,用“见”“闻”二字来界定,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明确:对第一种,孔子说“见其人”“闻其语”,言外之意就是说,这种人能够做到;而对第二种人,孔子却说“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言外之意是说,这种人其实做不到。孔子这样界定,其实是鼓励学生选择第一种角色。) 

三 归纳全文,完成板书如下:(略) 

  

四 归结性地讨论课后练习一,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一   学习课文,思考回答 

1 孔子教导我们在做事与说话两个方面,应该有怎样的方式? 

答: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是说,做事要脚踏实地,要勤快灵活;说话要谨慎,不要信口开河,想好再说。对此,我以为,做事确实要如此,但说话,尤其是作为学生,还是要大胆说,不要怕说错,要真诚,不要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2 “贤哉,回也!”在课文的第二段一前一后两次出现,这个句子与一般的句子语序有什么不同?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写? 

答: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表达了孔子对学生颜回的赞叹。 

3 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一谈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 

答:“知之”、“好之”、“乐之”,是学习的三种境界,也可以看作是做事的三个层次。一般的了解,自然比不上喜欢的做得好;只是喜欢,又比不上把它当作快乐的人;乐于去做则是最高境界,把做事学习当作最好的享受,没有理由做不好。但以我的经验,要做到“乐之”,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自由”,另外,还需要有“成功”。当然,不论“自由”还是“成功”,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整心态获得;应该学会自我解放,自我认同。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乐在其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君子三戒》读后感(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敏而好学》教案1(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