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543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敏而好学》教案1(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敏而好学(教案)
教学要点:
1 疏通课文,完成文课后言基础练习题(练习二)
2 在自读基础上学习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练习三)
3 结合学生提问,深入品味课文语言,理解其思想观点,并能给予评析。(练习一)
内容:课文预习,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疏通课文,完成相关练习。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到“学习”的话题
二 学生自读十分钟,教师巡视,并逐段展示,原文与译文
三 分小组,将课后练习二中的所有例句,准备抢答。
四口头翻译习题中例句,并回答有关文言句式方面的提问,逐句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二 文言文基础知识
1 翻译下列各句,看看它们与现代汉语语序有何不同
① 贤哉,回也!
译:颜回是多么贤德的人啊!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
(明确:这是一个主谓倒装句;不过现代汉语中也有大量的句式,其实它们都是为追求一种表达效果而“临时”倒装的,这和语法上讲的那种“常态”的倒装是不同的。)
② 何以谓之“文”也? 译:为什么称他为“文”呢?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介宾倒装句;宾语“何”前置在介词“以”前面)
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译:不能培养道德,不能研究学问。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宾语前置句;宾语“德”“学”通过结构助词“之”分别前置在介词“不修”“不讲”的前面)
④ 莫我知也夫! 译: 没有谁了解我啊!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否定句的宾语前置;宾语“我”前置在动词“知”前面)
⑤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译: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子路”后置在动词“问”后面)
⑥ 蚓无爪牙之利。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
追问:这个句式有什特点?(明确:定语后置;定语“利”后置在中心词“爪牙”后面)
2 辨别下列各句中虚词的用法
(1)焉
必有忠信如丘焉。译:在那里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兼词,相当于“于此”)
焉知来者之不今也?译:怎么知道后来的人就不如现今的人?(疑问代词)
就有道而正焉。译: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代词,代“正”的宾语)
我无能焉。译:我没有能够做到。(语气助词,可以不译)
人焉廋哉。译:人哪里能隐藏得自己呢?(疑问代词)
(2)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博学而无所成名。译:学问渊博,因而不能在任何方面来成就名声。
后即为人所制。译:后来即被人所制服了。
所在皆是也。译:(这种情况)到处都这样。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的强盗攻入以及发生意外情况。
五 收集学生质疑点,整理如下:
文科班
2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是骄傲的口吻还是谦恭语气?(杨杏萍)
2 4 孔子说“毋意”,却说“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这“必”不是“主观揣测”吗?(周玉冰)
4“抑为之不厌”能译成“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吗?(葛璎萍)
6孔子提出的“四绝”,彼此有什么联系?(黄裕鑫、杨杏萍)
8为什么说“过”与“不及”都不好?(杨杏萍)
8“师也过”,何为“过”,为什么“过”就不好?(杨子)
9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实质上是要告诉学生什么?(杨滢)
10孔子回答学生追问“何为其莫知子也”,是不是答非所问?(杨杏萍)
10孔子为什么发“莫我知也夫”的感慨?(吕超雯)
10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是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杨子)
11孔子在《季氏》九里把人分成几等这与他的“有教无类”不矛盾吗?(黄裕鑫、杨杏萍)
11“民斯为下矣”中是不是表现了孔子对下层百姓的歧视?(周玉冰)
理科班
6《子罕》四中的“意”“必”“固”“我”四个词意思有何差别?(吴穗波)
6孔子提出的“绝四”,一般人能做到吗?它与“敏而好学”有什么关系?(郑映红)
7孔子为什么感叹听他的话并努力去做的只有颜回一个人?(谢丹)
11孔子虽然否定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但真有这种人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又要说?(吴穗波)
第二课时(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内容 复习相关的文言基础知识,解答学生质疑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
二复习虚词的用法,通过练习题的例句,归纳“焉”和“所”的一般用法,板书如下:
(一)焉
1 作兼词,相当“于此”,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2 疑问代词,相当“何”, 如 不下虎穴,焉得虎子。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展开全文阅读
3 语气词或词尾,可以不译,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4 一般代词,相当“之”,如,就有道而正焉。
(二)所
1 用在动词性词语前,代指动作涉及的对象,如,所见所闻。
2 “无所”连用,表示全部否定,如,无所顾忌。
3 “有所”连用,表示部分肯定,如,有所进步。
4 “所以”连用,表示原因,相当于“之所以”
5 “为……所”连用,表示被动关系,如,不为所动。
三 细读课文一到六段,解答学生质疑,讨论如下
1 第一段孔子向子贡解释孔文子为什么取谥号为“文”,他说了八个字“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那么这八个字其实包含了学习三个方面,请你用三个词语六个字加以概括,并说说三者的关系。
(明确:可以概括为“聪明”“好学”“谦虚”。三个方面的关系是,第一是天质水平,第二是兴趣爱好,第三是求学态度;一般地说,一个天分高的人常常会不好学,而孔文子却好学,无疑就能取得很高的学问,而学问高的人又常会骄傲自大,瞧不起学问或身份比自己低的人,可是孔文子却能不耻下问,这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2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是骄傲的口吻还是谦恭语气?(杨杏萍)
(解说:第二段孔子实际上说了两句话,这是前一句。那么两句话是什么关系呢?他表意的重心在哪一句呢?很明显,两句话是转折关系,表意的重心在后一句,强调自己只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所以,从整体上看,说话的口吻是谦恭的。等于说,我“忠信”水平很一般,即便算高一点,那也仅仅因为我更努力好学而已;言外之意就是要告诉学生,如果要有高水平的道德,也不难,只要像我这样勤奋好学就行。)
3 在第三段,孔子说了自己哪四点忧虑?这四点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孔子的四点忧虑是,修身、进学、徙义、改过。前两点讲的是研究学问提高修养,彼此又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后两者是说实践问题,徙义,就是践行仁义,但在实践过程中难免犯错,所以就有了最后的改过。而前两点与后两点的关系,又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4孔子说“毋意”,却说“必有忠信如丘者焉”这“必”不是“主观揣测”吗?(周玉冰)
(解说:这样把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提问非常好,有些事孤立的看,我们不能发现问题,但只要联系起来思考就发现矛盾了。确实的在《论语》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前后矛盾的言说,这充分说明这部所谓的经典本身缺乏完整的系统,没有严密的逻辑。但是我们还要注意,我们一般说逻辑矛盾,应该是指在同一论域的同一个话题,也就是考察一个人说的话是否矛盾,要和他说这话的具体的时间空间联系起来,脱离了具体的时空语境联系,我们就很了解言说的确切含义,如果把人家在不同语境说的话放在同一时空来说,那很可能是断章取义。《论语》本身就是编者“断章取义”编辑而成的语录,其中留下许多言语的空白,需要后人去填补。每个人所处的立场不同,学养见识不同往往就会“填补”不同的东西,引申出不同“意义”,这是我们学习时特别需要谨慎的。至于这两句话,很明显其语境不同,孔子说 “必有忠信如丘焉”如此肯定的语气是对已然事物的肯定判断,其实要强调的是,要达到自己一样的“忠信”道德水准并不难,这里表现出来的倒是孔子一种谦虚的精神。而后文那个“毋意”是学生对孔子的评价,说他不主观推测,强调他凡事能从客观事实出发。这和前面说的“必”完全属于不同的话题,所以,不能说彼此间是矛盾的。)
5 “抑为之不厌”能译成“不过是学习和工作总不厌倦”吗?(葛璎萍)
(解说:课本上这样翻译很显然是不恰当的,至少原文中的“之”和“厌”没有落实或理解错了,而且从整个译文看,它与下句意思充分了,下句的“诲人”不就是这里说的“工作”吗?而这里“厌”译成“厌倦”,下句又是“厌倦”,这样翻译不是太让人“厌倦”吗?事实上,这里的“之”就是代指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所谓 “仁义道德”,而这里的“厌”就是“满足”的意思,是这个词的本义。整句话可以译成:实践它我从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把它传授给别人我从不感到厌倦。)
6 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学习保持这样的心理状态好吗?
(明确:这是类似于竞技时一种极其紧张的心理状态。如果把这种状态理解成一种只争朝夕的努力拼搏的精神,固然值得在学习中保持,尤其在我们还暂时难以摆脱的应试性的学习,但如果我们把学习当做自己一种生活方式,那么就没有必要如此紧张,我们更应该以一种从容的甚至审美的心态进行学习。)
7《子罕》四中的“意”“必”“固”“我”四个词意思有何差别?(吴穗波)孔子提出的“四绝”,彼此有什么联系?(黄裕鑫、杨杏萍)
(解说:从课本注释上看,这四个词似乎没有多少差别,同学们能够由此追问这正反映了我们质疑水平很高。这四个词的意思,我的理解和课本注释基本一致,分别是“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成见”“唯我独是”;孤立地看它们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如果能联系其言说所针对的情况,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就很清楚了,而且各自的侧重点也就明确了。前两“毋”,是针对“事”说的。“毋意”是说“事前”不主观臆断,而要从客观情况出发;“毋必”是说“事后”不绝对肯定,要留有余地。后两“毋”是针对“人”说的。“毋固”是说,对于别人包括权威者的成见要会变通,不拘泥教条;“毋我”是说对于自己的观点也不能自以为是,别人的批评反对要能容纳,并善于吸收其中正确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
四归纳小结:要比较确切地理解“论语”,就要尽可能联系“言说”的语境。
第三课时,(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
内容 继续解答学生质疑,最后归纳课文有关学习方面的观点,并加以评析(练习一)
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三的翻译和练习四的句读。
步骤
一 导入 由口头作文引入
二 继续质疑解说,讨论如下:
1 孔子提出的“绝四”,一般人能做到吗?它与“敏而好学”有什么关系?(郑映红)
(解说:这“绝四”也许是孔子平时对学生提出的四个要求,也许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认为老师之所以成功,恰恰就是这四点做得不错。但不管怎样说,它毕竟是一种主观要求,“毋”就是“不要”也即不应该的意思,显然是对四种人们容易出现的失误性的行为作出禁忌性的要求,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人们要能克服四种不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要一般人完全做到,也就是完全克服这些缺点当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孔子也未必真的完全做到了,但用圣人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又是孔子甚至可以说中国仁人志士的传统习惯了,所以,孔子提出这样的标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至于它与“敏而好学”的关系,如果我们联系一下荀子的《劝学》,明白了在儒家学者看来,所谓的“学习”就是“金就砺”“木受绳”,也就是孔子说的“克己”,“修身”,不断的克服人性的弱点缺点,最后借助“外物”“绝江河” “致千里”,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敏而好学”与这“绝四”的关系了。所谓“绝四”本质不就是“克己”“修身”的四个要求吗。)
3孔子为什么感叹听他的话并努力去做的只有颜回一个人?(谢丹)
(解说:这既可以做肯定性的解释,也可以从否定的意义上来解读。从肯定的角度说,颜回是一个道德修养很高的人,真正达到了孔子对学生的要求,而孔子之所以这样赞赏他也许正是要为其他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从否定的角度看,其实孔子这是一声哀叹,他的那一套没有市场,或者说他对学生提出的标准太高的。站在今天的教育立场看,我也以为孔子也只能是哀叹,要求学生勤奋努力或许还说的得过去,可是把“语之而不惰者”即是“听话”作为好学生的标准就很成问题了;应该说,孔子的这样的学生观在今天教育中仍产生着很大的负面的作用。)
展开余文
3“师也过”,何为“过”,为什么“过”就不好?(杨子)为什么说“过”与“不及”都不好?(杨杏萍)
(解说:孔子这里说的“过”是以其“中庸”为标准的,但这又是一个很靠不住的标准,正如我们平时说的“恰到好处”的“好处”完全是由说话者说了算的,中国充斥了这样的标准,因此中国就有一个话语权的问题。这里我们暂且不深究了。所谓的“过”就是“超过”了标准,而“不及”就是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孔子是讲 “中庸”的,有人说中国文化精髓就是一个“中”不走极端,所以超过这个“中”不好,没有达到这个“中”也不好。对此,我是很反感的,正是因为这个只能由权势者说了算的“中”,总是把最广大的劳苦百姓挤压到边缘上挣扎着,让我们这个苦难的民族也长期处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中。现在我们还有不少这样“中庸”性的话语霸权,比如什么“特色论”,比如什么“结合论”都是忽悠百姓的。)
4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实质上是要告诉学生什么?(杨滢)
(解说:孔子在这里说这话要告诉学生的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是为了去炫耀。要学生向“死无对证”的“死人”学习,不要受身边“活人”的诱惑。)
5孔子为什么发“莫我知也夫”的感慨?(吕超雯)孔子回答学生追问“何为其莫知子也”,是不是答非所问?(杨杏萍)孔子说“知我者其天乎!”是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杨子)
(解说:这是因为孔子在政治上找不到出路,没有人相信他那一套,他想极力推行所谓的“仁政”来改变当时那种礼崩乐坏的动荡局面,可是他几乎到处碰壁。孔子对学生的回答不能说是答非所问,因为他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是说自己的人生道路是自己选择的,而且自己所达到的境界又是一般人无法企及的,他说“知我者其天乎!”确实把自己看得很高,他是“世上最强有人的人”又是“那个最孤立的人”。)
6孔子在《季氏九》里把人分成几等这与他的“有教无类”不矛盾吗?(黄裕鑫、杨杏萍)“民斯为下矣”中是不是表现了孔子对下层百姓的歧视?(周玉冰)孔子虽然否定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但真有这种人吗?如果没有为什么又要说?(吴穗波)
(解说:把人分几等与他提倡的“有教无类”的原则,在语言表达上显然是矛盾的,而且他说“民斯为下矣”也确实表现了他对下层人民的歧视和森严的等级观念,但是他把人作如此划分,主要目的还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所以尽管“生而知之者”他自己也做不到却还有说,我想他有两个意图,第一,让真正聪明的人又一个“发展空间”,第二,要压压学生中的傲气,让他们老老实实做“二等或三等”的学生,而说“民斯下矣”则为了警示不好学者。很显然孔子这里把争做“人上人”作为读书的功利目标,对以后中国的读书学习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三 归纳课文的思想内容,讨论练习一,展示如下:
思考·探究一 熟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对于学习,孔子及其弟子提倡什么态度?这些态度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答:孔子及其弟子提倡的学习态度,归纳起来有如下
⑴ 好学不倦 (热爱) ⑵ 不耻下问 (虚心)
⑶ 实事求是 (求真) ⑷ 聚精会神 (专一)
这些其实是从学习动机、目的、方法、态度等方面加以概括的,对于今天的学习自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第一点,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有的人学习热情几乎丧失殆尽了,作为一时还不能摆脱这种压迫的我们来说,要千方百计“解放”自己,自我激发学习热情就显得特别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建议从两个方面努力:第一,把目光放远点,着眼思考自己一生发展的需要,从而超脱高考功利性;第二,寻找学习成功的机会,发现自己的长项,发展自己短项,多做纵向的自我观照,在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的同时,刷新自我,进而在自我欣赏中激发学习的热情。
2 你怎样理解孔子的“生而知之”?
答:孔子把“生而知之者”视为“上也”,其实只是提出了一个学习终极追求的圣人境界而已。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不承认自己达到了这种圣人的境界。这大概有两个意图,一是给自己和学生一个可以永远追求的不变目标,二是可以使自己和学生始终保持一种不骄不躁的虚心向学的精神。不过用这种永远也达不到的境界作为激励人的目标,很易给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失落感,甚至会感到这“崇高美好”的理想,其实就是一个欺骗。从另一方面说,用这种虚伪的境界去“激励”后来者,又很容易使人变得虚伪,背离事实求是的“求学”正道。
四 课堂作业
(一)完成练习三的翻译,写在作业本上
思考·探究三 把《宪问.三十五》 《先进.十六》 翻译成现代汉语。
[原文]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原文]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 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份,子夏不足。”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二)完成练习四,做在课本上
思考·探究四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 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曰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 王操也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译文: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练了十天却不另学新曲子。师襄子说:“你可以学新乐曲了。”孔子说:“我已学会了乐曲,但节奏的技巧还没有掌握。”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掌握了节奏的技巧,可以学新乐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 “你已经领悟了乐曲的思想感情,可以学习新曲子了。”孔子说:“我还不能想象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从你的弹奏中,仿佛看到有个人正在严肃地沉思,安然地在高处瞻望,胸怀着远大的志向。”孔子说:“我也想象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了:他有着黑黑的面孔,高大的身材,目光凝视远方,好像是个王者,正在关注着四方。除了周文王,还有谁能是这个样子呢!”师襄子离开座位,向孔子行了再拜之礼,说:“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敏而好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乐在其中》(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
哀江南(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