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05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水巷深处》教学设计(语文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2.通过多种途径阅读感受母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型选用

说读课型

    教学过程

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整体感知。(20分钟)

第二步:读课文,说句子,揣摩语言。(30分钟)

第三步:读课文,说特点,理解鉴赏。(15分钟)

    教学流程

第一步:读课文,说内容。

1、通读全文,思考: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什么?

2、按下面的句式说话:

这是一个              的故事。(要求:从不同角度概括)

教师示范:

这是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教师说明:从故事主题的角度概括)

学生说话:

①这是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教师点评:从故事主要情节的角度概括)

②这是一个小巷深处的故事。(教师点评:从故事发生地点的角度概括)

③这是一个弃婴长大后明白母爱而悔悟的故事。(教师点评:从感情变化的角度概括)

④这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妇女用卖冰棍的微薄收入,收养弃婴的故事。(教师点评:从生活艰难的角度概括)

⑤这是一个养母含辛茹苦养大弃婴的故事。(教师点评:从母亲艰辛的角度概括)

第二步:读课文,说句子。

1.读句子。(找出课文中的描写句,反复阅读,体会句子的作用)

2.复习描写方法:

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按下面的名式说话。

“               ”这句话,用       描写,表现(刻划)了            。

教师示范:

第1段:“据说,那个季节……打着旋”这句话,用环境描写,表现“我”当时处境的艰难,为下文瞎眼英姨收养“我”作铺垫。

学生说话:

第2段:“于是,英姨麻利地……怀里”这句话,用动作描写,表现母亲收养“我”的果断决定。(教师点评:麻利、叩击、央求,动作描写,表现果断。)

第4段:“有人说,……改好了”这句话,用侧面描写,表现了母爱的力量。(点评:用别人的话表现母亲的行为,是侧面描写母亲。)

第6段:“夏天,母亲就如同一尊雕像……早已辨不出色彩来”这句话,用外貌描写,刻划了母亲含辛茹苦的形象。(教师点评:写外貌,抓住皮肤、指甲、衣服的颜色,突出“黑”的特点,刻划人物形象。)

第7段:“可她总是生气地说:‘……好生读你的书去。’”这句话,用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学习的关心,母爱的无私。(教师点评:表面生气,实际关心。)

第8段:“吃我的冰棍吧,……跟我阿莉一样”这句话,用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为我的成长而高兴、自豪。(教师点评: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

第11段:“她依旧满面春风……时间”这句话,用语言描写,表现了母亲博大的胸怀。(教师点评:“我”不回家,引起母亲内心深深的失落与痛苦,而母亲却无怨无悔。)

第13段:“终于,她点点头……向厨房走去”这句话,用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理解,对我的深爱。(教师点评:女儿已经开始厌恶她和这个家,她却“点点头”,多么深沉的爱啊!)

第25段:“在风中,她无助地……又光又亮的竹棒”这句话,用外貌描写,表现了母爱的无私、伟大。(教师点评:略)

第27段:“我的视线……长长的人形”这句话,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悔悟、自责。(教师点评:略)

第28段:“在风中……又仿佛在等候”这句话,用外貌描写,表现了母亲的痛苦而坚强。(教师点评:略)

最后一段:“妈妈……那条深深的小巷”这段话,用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悔悟、感动。(教师点评:略)

第三步:读课文,说特点

1、默读课文,找出文章选材、表达、语言、结构、感情等方面的特点。

2、按下面的句式说话。

这篇文章的特点是             。

教师示范:

这篇文章的特点是:语言朴素、感人。

学生说话:

①这篇文章的特点是:选取生活琐事表达情感。(教师点评:搬新家、改性情、送学费等)

②这篇文章的特点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教师点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描写等,还有正面、侧面描写)

③这篇文章的特点是:线索清晰,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教师点评:由相依为命到厌恶,由厌恶到悔悟的感情变化。)

④这篇文章的特点是:在结构安排上过渡自然。(教师点评:由厌恶到悔悟的过渡)

⑤这篇文章的特点是:感情真挚。(教师点评:悔恨、感激之情发自内心)

课堂小结

1.学习目标:学习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刻划人物形象。

2.学习方法:①概括内容  ②品味语言  ③了解特点

板书设计

小巷深处

林  莉

读课文                                              


展开全文阅读
说内容                             环境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读课文                             人物描写   语言描写

说句子                             心理描写

                                                                  

                                             正面描写

读课文                                       侧面描写

说特点                                              

 
标签:教学设计 七年级教学设计 语文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水巷深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课前三分钟练字,作文得分的另一途径(本站论坛专稿)
下一篇:微型散文写(陈祥书)(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