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514  
标签:教学论文
对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点认识(必修教学论文)
 对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点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合作学习逐渐步入我国教育的中心舞台。早在我国《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里,就已经闪现着合作学习的智慧与光辉。而置身于21世纪课改的春风呼唤着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大胆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一些陈旧理念,合作学习也随之“闪亮登场”,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学习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

(一)合而不齐

    现在不少的课堂,合作的呼声很高,但是只是一种表面上的、程序化的合作,整堂课“一帆风顺”。问题只要一提出,教师“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在教室来回巡视。几分钟后,各学习小组推选出一“代表”作小组陈词。最后,教师“抵掌而笑”:“同学们,这位同学说得怎么样?”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好!”教师顺理成章的说道:“嗯,非常好!” 这种煞有介事的“造作”只能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表面现象。事实上,合作学习小组不是纯粹的交友小组或娱乐小组,而是一个协同共事的团体。要引导学生学会在相处中保持和谐,尤其要让大家争取共同进步,而不是几个“代表”与“典型”的较量。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担任一个角色,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主体的情感因素和兴趣,在角色中感悟,在合作中互相评价、帮助,很好的体现了课文的语境,保证了全员参与、合作研读的实现。从改善人际关系入手,吸引学生在团体激励的氛围中确立新的学习动机,乐于与他人合作,善于与他人合作,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获得强大的学习推动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与进步的快乐。

   (二)学而无获

    一个滑稽而可叹的现象是:课堂中一些很明显很简单的问题也浓妆艳抹。比如学生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女蛇”质疑,提出问题:“老师,那有没有‘美男蛇’?”如果这样无多大价值的问题也堂而皇之地成为合作学习的话题,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背离合作学习的本义和初衷。无疑,没有具体内容的逻辑认识和引导,学生的合作往往成为“盲人摸象”。只有以教学为主渠道,从实践中反思,实施合作的“教”,合作的“学”才能实现其功能目标。因此,除了事先要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外。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合作予以观场的观察与指导。以确保合作学习的方向性,让“合作”与“学习”共同生长,有所收获。

二、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绝对不应该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但也要尽可能多地严格要求学生”。只有这样,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才能真正有所着落。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的广大教师应当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合作中学习,教师不再以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权威的形象出现,而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由传统的“权威——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参与”的关系。其角色行为表现为:建立一个接纳支持性的宽容课堂气氛,以便和学生平等对话,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和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

  三、合作学习的铺路石——小组活动指导

(一)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

    小组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在一起活动,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与人相处。小组成员间的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组活动的成败,学生之间如果不能有效交往,就无法开展活动,也就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指导学生正确对待小组成员间的冲突,以有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二)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小组的活动,让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相互依赖并意识到每个成员都成功,整个小组的活动才能成功。因此,教师应该激励学生责任性的形成。要让学生体会到相互的学习、支持、帮助的不可或缺,树立共同的目标。“众人拾柴火焰高”,学生能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价值以及对整个活动成功的意义,不仅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且要依靠他人的特长特别是集体的智慧,做到资源共享,交流合作,从而为活动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因此,借助教师的指导,容易激发起小组成员的责任感,有效地运用个人的经验,把个人目标和小组目标的实现联系起来,相互支持,彼此配合,碰撞思维的火花,体验创造的快乐和活动的热情,共同努力完成小组活动。

四.合作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合作学习的运行机制之一在于学习方式的转变,而学习方式的转变策略之一则依赖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学问学问,有“问”方才有“学”,中小学生缺乏问题意识由来已久,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问题意识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效。因此,要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的转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从开发批判性思维入手

    问题意识培养要抓住“牛鼻子”——着重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就是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打破常规。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认知结构,用自己的独特视角,来审视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大胆诘问任何现成的东西。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在不断的质疑问题中去体会: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或不需要问,什么样的问题才有价值,怎样去求异思维,怎样“于无疑处见疑”等等。有时学生难免会说出个别逾越了“道德底线”,或有悖于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想法,这时教师应该说“不”。这是问题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展开全文阅读
(二)从“敢问”到“会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要简单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学生一旦动起来了,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一堂课甚至几堂课都解决不了,这时候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文本的切入点。教师不能将所谓“标准答案” 硬塞给学生,而应该为他们搭建一个个“脚手架 ”,让他们自己一步步攀登去达到目标。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支架。

五、在问题中合作,使合作学习充满动感

(一)学生的“问题”:与教师合作 

    铃声响起,语文老师走进教室,微笑着摆摆手,开始上课:“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欣赏陶渊明诗歌的代表作《归园田居》,请靠黑板的同学板书课题和作者名字,请熟悉作者的同学给大家介绍陶渊明。”说完自己也找个地方坐了下来。一位同学起立介绍了陶渊明的简单生平,描绘了他的理想世界桃花源;老师起立,给同学们背诵了《五柳先生传》,补充魏晋时代的社会面貌和陶渊明的官场生涯;一位同学讲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课就这样开始了。

    接着,一位同学朗读《归园田居》。同学们指出读音和停顿的错误和不足后又自读,边读边想诗中的画面。

    几位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动地描绘了所想象的画面:远山近水,绿树炊烟,鸡鸣桑树,牧童横笛。老师进而让学生们想想,陶渊明为什么喜欢这种未必好的农村生活。这引起了对陶渊明所选择的生活道路的争论,很快形成两种意见,一种赞成陶渊明的选择,认为他是远离污浊,解放身心,活出自我;一种批评陶渊明的软弱和逃避,并且为逃避而自我安慰。两派意见各有代表,引经据典,唇枪舌剑。进而老师也走上前,赞扬同学们有自己的不同见解而且持之有故,谈了自己“仅供参考”的观点。最后同学们在音乐声中诵读课文。

(二)教师的“问题”:与学生合作

    鲁讯在《故乡》的末尾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一下子了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鲁迅先生这里所说的路,真正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学生又领悟到:“希望是靠人们的共同奋斗才得实现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笔者却话题一转:“其实地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是给他们传统的思维注射了一支兴奋剂,他们迅速开始思考:我所说的意义角度是什么?面对这种思维的“碰撞”,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迅速达成共识:人需要个性化、创造的生活,要善于开拓创新。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启迪。

(三)教学的“启示”:互动的合作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教师要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贵在指导。对于语文教学,要坚持摒弃对课文讲透,肢解课文,照搬教参,把教参的结论硬塞给学生的行为。要打破以讲为主的课堂格局,尽量使学生自求了解,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与训练。语文学习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己观察、自己写作。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感知、领悟、吸收、内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意义上说,作为教师,要挑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设制问题情境。牵一发而动全身,把学生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和重点横向、纵向甚至反向展开、拓宽。诱发学生思考与争辩,去探幽寻微。

    诚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重在教师的“导”,妙在学生的“思”。不仅要教会学生认知,更要教会学生思维和审美,而且是个性化、人格化的认知,创造性、策略的思维,诗意性、浪漫性的审美。

 
标签:教学论文 对语文教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万紫千红总是春(高三教学论文)
下一篇:浅论李清照的词(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