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938  
标签:教学论文
2010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命题趋势与备考方略
宁夏石嘴山市光明中学特级教师 尤屹峰

      宁夏西吉县西吉中学特级教师 赵炳庭

      由于“语言文字运用”题形式灵活自由,创新度高,容易出彩,成为了试卷改革的“试验田”,因而,很受高考命题人的青睐,每年也都有一些“靓题”出现。从这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看,“语言文字运用”题是整个高考语文试卷中时代感最强、变化最繁妙、样式最灵转的一道风景,尤其是新课标题。因此,“语言文字运用”题像“风向标”一样,特别受老师和考生的关注。

      “新课标”《考试大纲》对“语言文字运用”部分规定了9个考点5个层级。通观近几年的考题,基本覆盖了所有考点。但从试卷考题透露的信息可看出,试题不求覆盖所有考点,几个考点综合命题以检测考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已成为考题的命题趋势。如2009年全国卷(Ⅰ)19题,让考生从构形角度说明“沈阳全民读书月”活动标志的创意。该题只要考生回答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徽标的构成;二是这样构图的寓意。寓意要联系主题活动进行合理的想象,表达时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并在字数上作了限定。这道考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既要求图文转换,又要求考生联想;既要准确把握标识的创意,又有字数限定。跟以往的图文转换题相比,难度是直线上升。它一题多考,既考查了考生的形象思维,又考查了考生提炼、概括信息的能力;既考查了考生的知识面,又考查了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大概这就是高考语文试题考查中的“变”即创新之处。而高考语文的最大变化则是紧贴时代,紧贴高中生的现实生活,其根本导向在于引导中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让中学生明白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渗透在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引导语文教学走出泛政治化、离开语言文本架空分析的泥淖。从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可以看出,高考命题人的命题用意是显而易见的,这或许就是语言文字运用题依然保持着本质上的“不变”(即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原因。

      下面试根据考纲、高考试题类型和自己的教学思考,提出高考预测和备考建议,仅供备考师生参考。

      ▲字音识记、规范汉字书写

      『预测』新考纲明确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A)。

      通观2007-2009三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字音和汉字书写的考查呈现缩减的态势,2009年多套考题已不单独设题,如福建卷等,新课程“宁海卷”三年都未设题,考题采用了多样化考查形式有的两个考点整合考查,如山东卷;有的两个考点都考查,如天津浙江卷;有的只考查一个考点,如江苏只考字音,安徽只查字形。

      字音的考查多集中在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难读字、习惯性误读字等上,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考查普通话常用字的识记能力。

      字形的考查重点集中在常见字、常用字、常写错的字等字上。试题大多集中在考查在词语和具体语境中辨识别字特别是同音字和同形字的能力上。

      “正确书写现代汉语常用规范汉字”是新课标考纲的一个新要求,作文部分又明确提出“不写错别字”,“每一个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由此看出,高考对考生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要求提高了。 『备考建议』 在复习备考时,要正确识记汉字的字形,要把字的形、音、义结合起来理解识记,这样同音(近音)、形近的字就能根据意义区别而不会用错。对成语务求了解它的基本意思,才能辨析出其中的错别字。复习时可收集平常易出错的词语,进行归类辨析,帮助记忆,尤其在作文批阅中要注重并加强汉字书写的规范训练。

      ▲标点符号使用

      『预测』考纲提出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要求,能力层级分别为D级和E级,但2009年18套考卷中,只有山东设“标点符号正确的一句”和湖北“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的考题,“宁海”等新课标考题,在作文评改中,有“错一个标点扣1分”的严格要求。这一考点复习备考的重点应放在以文言文断句形式考查句间停顿的把握,或与病文修改兼顾,或与作文标点正确运用结合考查。

      『备考建议』让学生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注意用法容易出错的标点符号,如选择复句分句间不能用问号,句末才能用问号。有时两个标点同时使用,也容易出错。这些常见情形,要善于归纳比较。标点符号运用起来有很大的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词语(包括熟语)使用

      『预测』历年高考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是必考点,虚词的运用是常考点。从高考所涉及的题型看,设题形式不外乎两种:一是词语填空,一是词语运用。前几年在虚实并重、熟语领先之后,近几年实词为主,成语领先又出现回头势态,只是命题形式有所出新。

      词语运用的选择填空题在高考中重点考查近义词的选用和辨

      析。命题点通常落在词义的大小、轻重、褒贬等差异上,反映在词语使用的对象、范围的不同以及与上下文的照应等方面。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从07年至09年的全国卷每年均有一道题成为固定的题型。主要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D和E级。高考对词语的考查,已经完全抛弃了以往对语言静态的分析,而是组合在一起考查成为主流,尤其辨析成语正确使用成为考查热点,以考查学生对成语(熟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命题重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即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等四个方面。


展开全文阅读
      『备考建议』在备考中,重点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落实:一是重视积累,强化训练。在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借助大量的阅读实践,加强语感体味,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二是要重视识记并理解成语的意义。要把握好它的整体性特点,弄清成语语素的多义性,了解感情色彩的三栖性,把握成语运用的对象、范围的适应性以及超常运用的特殊性,防止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望文生义。三是要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正确使用词语,除了对词语本身的含义、功能等把握外,尤其要在语境中准确解读与把握。

      ▲病句辨析

      『预测』对病句的考查,似乎成了各地命题人的“宠儿”,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主要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和E级。从题型看,99年以来开始只采用“辨析语病的综合考查”式,其命题特点有以下几种:一是覆盖面广,考点均匀分布,尽量涵盖多种病句类型。如09年全国卷(Ⅰ)、卷(Ⅱ)都分别考查了“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其中对“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的考查频率较高。二是取材贴近生活,时代感强(包括内容和文字),涉及的话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09年全国卷“引起世界关注的甲型流感病毒”、“上海举行的发展论坛”“引进优秀人才”等热门话题。三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病句语病典型,尽量避免争议。所选语料大都见诸报章杂志。在语言发展极快、新词与语病都层出不穷的今天,尤其要规范语言,使其健康发展。因此,2010年高考“语病辨析”作为必考点的地位不会改变。

      『备考建议』在组织学生备考时,要通过大量的实例训练,让学生具备较强的语病辨析能力。首先,要有比较敏锐而准确的语感;其次,要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再次,要熟悉常见的语病类型和病因。除要掌握《考纲》里规定的六种语病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外,还应注意句中可能出现的六类成分:两面词、否定词、数量词、代词、关联词和并列词组。最后,备考训练要得法和有效。

      ▲压缩语段、扩展语句

      『预测』压缩语段要求对一个长句、一个自然段或一个句群、几个自然段的信息作筛选、提炼、整合、删减,使其表意更加简洁明了。它是从思维的角度考查考生语言的概括能力的。筛选压缩信息为现代社会所急需,应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提取关键词,这是时下人们常用的一种获取信息的形式,已成为一种广义的压缩。所考查的能力以概括、归纳、整合为重点,取材贴近当代生活,尤其应关注反映科技、考古、艺术等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在2010年的高考试题中将会继续保留这一题型,而在题型设计与语言材料的选择方面将有所改变,可能会设计最能体现综合性特点的题型。

      扩展语句是将一个词、几个词、一句话或给定一种情境,让考生按要求扩展成表达更为丰富生动,表意更加复杂明确的语言运用方式,主要考查考生丰富的想象、联想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和E级。

      『备考建议』由于“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这个考点涉及的语言知识点较多,训练的能力又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既要注意梳理把握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文体知识(如掌握句子结构特点、各种修辞手法、各类文体的语言特点及各种表达方式),还要注意在训练过程中掌握压缩语段、扩展语句的一般类型和操作的方法要领。如通常压缩语段的方法有:筛选信息,舍次取主;抽取主干,摘中心句;融合语意,贯通题旨,去掉代词等方法。扩展语句主要是在主干词前后加修饰、描写语,加细节、加代词等方法。此外,还要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和加强精美文句的朗读与背诵。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预测』句式仿写是高考重点考查的题型之一,也是语文考试中的热点。它主要考查仿写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近几年来,仿用句式的考题类型大体上分为三种:一是仿照一定的句式,另写一句话;或以“ⅹⅹ”开头,写句式相同的句子。这种题型占的比例最大。二是结合给定的语境续写一段话。三是按照提出的要求进行解说或写对联。仿用句式除了考查句式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外,也对修辞的运用进行检测,甚至可以说没有不涉及修辞的仿写考题。譬如09年全国卷(Ⅱ)第20小题,题干中“金钱”“友谊”“人生”是在“人生状态”这个专题下引出的。在审题时就要弄清仿写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要求,然后依次按选定话题确定内容,加入修辞三步来写即可。在考场上要迅速展开思路,就要调动相关知识储备。譬如就写作专题,可展开“句式”“语言”“主旨”三个句子;就书法专题,可展开“运笔”“间架”“气韵”三个句子;就苏轼专题,可展开“俸禄”“官职”“生命”三个句子……

      『备考建议』句式仿用重点在“仿”,主要采用“依葫芦画瓢”的形式,从多层面、多角度考查。这个考点是高考中的常考点,最近几年出现比较频繁。在2010年高考中也会作为固定题型考查。因此,在复习备考中要熟练掌握仿写题解题方法与技巧。如审清题干,明确要求;剖析例句,注重结构;合理联想,完善表达等。同时在训练中不仅要注意一些传统题型,而且要关注试题发展的新趋势、新现象。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预测』近年来,此考点仍然沿袭过去的命题思路,即运用一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进行句式仿写,能力层级属于D级。它一般包含两个知能点:一是修辞手法,二是句式运用。题型仍然采用表述题的形式。因为这种考试形式,对于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检测学生的思维方法,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譬如:09年全国卷(Ⅱ)阅读题第17题,考查文章最后一段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这样写的好处。回答本题时,要首先明确本题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然后再结合语段得出:①通过拟人手法,可以使岳桦由谷底到峰顶、由平凡到卓越的过程更加生动形象;②通过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桦的内在气质得以揭示和提升。如09年全国卷(Ⅰ)卷(Ⅱ)、海南(宁夏)卷第17题,这些综合性的表述题,不但考查了修辞,而且考查了句式,还考查了学生对事理的认识。

      运用指定或暗示的修辞方法进行仿写造句,使高考语文能力考查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题型对语言技能的训练具有很高的价值,真正体现了智力考查的因素,预计它仍是2010年高考题中的“保留节目”。

      『备考建议』在备考训练中,必须围绕综合运用句式、修辞来提高表达能力这个核心展开。①强化训练,注重表达能力。首先必须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常用的8种修辞方法。②加强提高审题能力的训练。一要切实把握题干要求,主要是句式类型和修辞方法方面的要求;二要对提供的情景内容深刻理解,从语境氛围、语意关系、语言特点诸方面综合思考。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预测』2007年教育部命题中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是2008年《考试大纲》新增的语言表达方面的内容。2008、2009两年的全国卷,卷卷皆考,其中语言的连贯是重中之重,能力层级为D级。其命题特点:〈1〉涵盖了影响语言连贯的三大因素(保持话题统一、合理安排句序、运用言语的呼应与衔接);〈2〉早年着眼于考查“保持主语一致”和“合理安排句序”两方面。近年则着眼于考查运用语言的呼应与衔接。〈3〉日趋偏重综合性的考查,即一道题中同时考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连贯手段。如09年全国卷(Ⅱ)第4题,以“中国结”为说明对象,重点阐述其发展过程。首先,从总体上肯定其价值,选择4,然后追溯其历史326,15说明其功用。由此可断定答案为D项。完成这道题首先要整体把握语段,具体了解段内层次,从而确定句序。还可借助于文中有提示作用的词语,如本题中的“此外”“同时”等词。

      『备考建议』全面复习并清晰了解保持语言连贯的各种衔接手段。如话题和陈述角度是否保持一致;句序安排是否合理有序;是否注意处理好言语的呼应与衔接。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注意积累全国高考卷中出现过的题型,并灵活掌握解题思路与技巧。如解主观排序题可把握“通读文句,大体把握”“根据印象,回头审视”“找过渡句,辨关联词”等环节。解“择句归位题”可采用“三看一连”法,三看,即看结构,看对称,看韵律。一连,即把结构相同相似、字数大抵相等、具有对称美和韵律美的句子连在一起。

      语言运用表达题考查的是“写”,“写”的内核却是“思”。让“写”在“思”中飞翔,是高考语言表达运用题成功备考的一条重要方略。具体而言,第一,要加强审题训练;第二,要强化语境意识;第三,要关注社会生活。紧扣“思清”“理明”“写准”三个关键词。此外,在复习中要立足常规题型训练,打好基础,巩固其“本”,那么,即使在高考中遇到新题型,也就能以“不变”应“万变”了。

      
标签:教学论文 2010年新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教师要学会经营自己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