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059  
标签:教学论文
解读整体把握,实现长文短教(必修教学论文)
 帮子

目前,我们的课程设置安排的语文教学课时并不少,可是面对新课标教材,我们仍为教材容量大、难度高而困惑于教学进度的缓慢和时间的不足。语文教材有的选文较长,教学目标的定位越来越杂,如何在最少的时间,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我们认为“整体把握”或许是一条努力可行的途径。

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准确解读课标“整体把握”的要求,而后寻求实践突破。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灵活切入,导而有法,才能实现长文短教,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我们又该怎样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呢?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烦琐和肢解,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效率呢?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老师要转变观念,要用“片言居要”“要言不烦”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切忌面面俱到。抓住这些“点”、“线”、“面”,同时拓展到全篇,就能顺畅地实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我们认为在教学中不应以分析、讲解全文为主,而是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实现该讲则长,该略则短,从而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下面以课为例,从四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实践和探索。

1、课题着眼,研读整体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如《伟人细胞》教学中老师可以在出示题目时将伟人写大一些,将细胞写小一些,让学生猜测为什么这么写?大伟人和小细胞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去整体把握课文,而后抓住“大”和“小”去感受男生贾里的三次失败和一次成功。而后问学生“贾里本事这么大,可不可以写小一点?这样抓住题目书写的不同作为研读的支点,学生不仅了解了故事的大概,更从“大”与“小”中感受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道理: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 

2、抓住中心,统领全篇 

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或者重点句,如: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很多教师都喜欢抓住中心句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其实,中心句的作用远不止概括主要内容,有些中心句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将这个句子的理解和课文思路、中心思想有机糅合在一起组织教学,就可化繁为简,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直达教学目标。例如《伟人细胞》一文中爸爸的话:“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得成大事!”既是本文的中心句。抓住这一句就可以深入理解贾里的三次失败和一次意外成功的根源,更有助于分析贾里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和特点,还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和影响。

3、提炼线索,一线串珠 

以情节线索作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能引起学生在学习上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开篇教学此类课文时,一般可以在了解故事大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情节的精彩处对全篇质疑,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不能就此放弃精彩情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突破重难点。如理解《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于勒这个线索人物,表现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盼”和“躲”的不同态度变化。以菲利普夫妇的表情的变化为切入点,引发出两个主导性问题,“菲利普夫妇为什么会变化”来牵动上下文的学习。通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给学生带来一个感情的震撼——亲情,从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这样就起到了对课文聚集、感悟、内化的作用。 

4、搜集信息  加以整合  

搜集信息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的源头活水,信息也可以作为指导学生阅读的切入点。这就要求老师设计的问题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是一问抵许多问的主问题。当然,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提倡引导学生大胆提问题。但是学生的信息一般都比较琐碎肤浅,这就需要老师做适当地引导,将学生的多个小问题,整合成一个能够推进阅读的“大问题”。如《故乡》一课,让学生课前搜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中的“我”和小朋友的童稚性格,从而引入课文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人物形象的信息搜集,根据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指导学生概括出最能表明闰土性格的词语,还可以在课文中去找依据,得出思考的结论,达到导读结构上的优化。

5、互助学习,探究延伸 

在长文短教中,学生分小组进行互助讨论学习,教师引领学生合作探究。这一点,我认为在长文短教中,尤其显得必要,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新课标语文教材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在课文中设计一些学生合作探究的问题。因此“学习小组”要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对于学生阅读来讲,互助、合作、探究是架设在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交流的桥梁。因此,我们老师完全可以将学习小组活动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假设“如果于勒富裕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又会怎样呢?”让学生和文本对话,按照课文情节的发展过程编故事。“在资本主义社会,子女十八岁成年,就要独立,自己发展,父母几乎不在经济上给予资助,何况兄弟之间呢?”让学生与社会人物对话,了解社会。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与文中的人物对话,与人物交流,这样让学生学会思考、积累、提问、拓展、延伸,从而为学生的课后进行延续留下空间。 

我想只要我们老师能深入地理解课文,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握课堂,多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深入理解新课标的精神,长文短教,提高效率这个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长文短教,老师“教”的时间压缩了,相应地,学生“学”的时间就增加了——他们在阅读时就有时间进行感受、进行理解、进行欣赏,进而真正感受学习语文是快乐的、幸福的。

 
标签:教学论文 解读整体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会(人教版教学总结)
下一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修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