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1458  
标签:备课资料
《雁荡山》不宜作教材(网友来稿)
赵芳远

      《雁荡山》一文选入语文教材已经好几年了。有的参考教材说它“脉络清楚、结构谨严、引人入胜”。(见1980年第6期《语文教学通讯》孙炘同志《<雁荡山>篇章浅析》)有的说它“文笔简练,自然浑成”、语言“流畅”、“美不胜收”。(见河北省教研所编《语文教学参考资料》)种种赞颂之辞,时有所见。细读全篇,笔者对这些溢美之言却不敢苟同。

      平心而论,这则“笔谈”,从内容上记叙了雁荡山由不为人所知到被人发现的经过,描述了它特有的地貌形态,推断了形成这种奇特地貌的原因,特别是提出流水冲刷侵蚀作用的理论,比国外早了几百年,这在中外自然科学发展史上,无疑是一则重要资料。学习这些,对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青年人的民族自信心,以及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勇于探索精神,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写法看,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但是,若作为一篇典范性的文章让学生学习,它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下面从三方面说明:

      一.有些词语太冷僻,如“阿罗汉”、“诺矩罗”、“贯休”等,在古今汉语中使用率太低,学生学了以后基本上没用,教师讲课时却要费不少话来解释:这是“双基”(词语)方面的缺陷。

      二.语意矛盾,语句混乱,有些过分简略的句子,意思不明确。如:

      1、开头说“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紧接着就引“西域书”及“唐僧贯休”诗中的记载,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讲课的人只好说,作者说的“自古图牒”指官方的正式记载或地理学方面的专著,不是泛指一切图籍或出版物。这种解释只能算作替作者圆谎,未必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2、前边说过“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后边又说“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前后重复,内容和语句均无新意,行文不简洁。

      3、“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在引述别人记载中突然插进了这一句,这是记谁所见?有的参考书上说:这是作者记自己在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查访浙东温、台地区时“亲自考察雁荡所见”(见河北教研所编语文“教参”高中二册197页)但此句下紧接“后因伐木,始见此山”,“伐山取材”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的事,比作者到这里早了六十多年,可见这一句不会是记录作者的亲见。且下段开头明明有“予观雁荡诸峰”,那才是记自己亲身考察见到的情况。那么,这一句中“前瞰”和“未知”的主语是谁呢?教书的人只好补一个无确指群体代词“人们”或“前人”,才能讲得通(“前瞰”的主语也可看成上句的“芙蓉驿”,则为拟人手法、亦可通。但不如把“芙蓉驿”看成处所状语好)。从语气看,这几句确实像作者记自己所见,即“前瞰”和“未知”的主语是省略的第一人称代词。但与下句中的“后”字发生矛盾,那就只好把“后因伐木”讲成不是祥符年间修玉清宫那一回,却又无任何根据,且“始见此山”明明与开头说的“方有人见之”是一回事,不会在沈括来此之“后”。因此,“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八字在这里出现,除语句不简洁外,还与上几句发生矛盾,造成意思上的混乱。这类似于古代册牍中的“错简”情况。

      4、第二段首句,“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这里是说,“雁荡诸峰”、“穹崖巨谷”,“皆包在诸谷中”,这个特点与其它山岭不同,因此,“不类他山”四字放在“皆包在诸谷中”后较好。不然,易被误解为“皆包在诸谷中”的主语是“他山”,此句则成了“不像其他山岭那样,都被包围在诸谷中”,这显然不是作者的原意。

      5、“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句中,“彼”、“此”的指代对象,从上下文意看,一说“土”,一说“石”,土指成皋、陕西大涧中的立土,石指雁荡诸峰。这是无疑的。但从全文及本句语气看,本文重点写“雁荡”,是近指;成皋、陕西的土涧,是连类举例,是远指。此句若改为“彼土此石耳”,更合理,语气更顺。

      以上是逻辑和章法上的缺陷。

      三.本文第一段,旁征博引,既引西域书,又引贯休诗,还拉上了谢灵运,这些材料的准确程度如何,姑且不谈。(有材料说,谢灵运有写雁荡山的诗)就从处理材料角度来看,如果承认本文的重点是探讨雁荡山的成因,则这些材料均与主题无关。作为“随笔”、“笔记”体的“笔谈”,作者完全可以这样写,但作为教材,让中学生学习、模仿,则大不合适。有的参考材料把这当成优点详细分析,更未必恰当。学生作文若写成类似情况,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罗列许多,教师批改时绝不会赞同,为什么“名家”的文章就非得赞颂不可呢?看来,这也是一种“迷信”思想的表现。以上是选材和剪裁方面的缺陷。

      基于以上几条理由,我认为:本则“笔谈”的内容,可在简介作者时提及,作为我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成就介绍给学生;或者在历史课、地理课中讲述。但本文不宜选作中学语文教材,因为它缺乏典范性。其实,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优于此则的条目还很不少,何必非选这一则不可呢?

      (原载1982年第4期《语文教学之友》)

      (赵芳远,1936年生,河北省柏乡县人。邢台学院中文系教授。退休前,参编过十几部专业参考书和《现代汉语新词典》等公开出版物,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近百篇各类文章;退休后,有百余万字的史志文字及古文今译类书稿,如《<本草纲目>选译》、《<后汉书>新译》等,在海峡两岸正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作者邮箱: JANSD@YAHOO.CN

      
标签:备课资料 雁荡山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101句经典语录(必修教学总结)
下一篇:漫议《谭嗣同》的教学(网友来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