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581
标签:
备课资料
漫议《谭嗣同》的教学(网友来稿)
赵芳远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充满悲壮色彩的杰出人物。他那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而不畏艰险的一腔浩然正气充塞天地;他那为了“变法而流血”“清自嗣同始”的掷地作金石声的豪迈语言响彻九霄;他那为了理想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彪炳汗青,将永远激励后人为了振兴中华而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高中语文课本节选了梁启超写的《谭嗣同传》,这实在是一份难得的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备课,现将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一、关于本文的出处。
本文是梁启超写的《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节录。原文最初刊登在清光绪二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公元1899年1月22日)出版的《清议报》(梁启超亡命日本时主办)第四册上。时距谭等遇害四个月。后收在《饮冰室合集》中。原文连“论”在内共分9个白然段。课本上节录的是3—6段。
二、与本文有关的时代背景。
①清末,那拉氏专权,政治极端腐败黑暗。她为了给自己庆六十大寿,把练北洋海军的经费挪用于大修颐和园。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日本向清廷开战,清军大败,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量割地赔款,以求苟安。
②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潮影响的知识分子,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他们出于忠君、爱国的思想,力主变法维新,求强图存。康曾多次上书光绪皇帝,阐述自己的主张。甲午败后,更联合在京应试的千余名举子,“公车”上书,造成一定的声势。
③光绪皇帝为巩固和加强扩大自己的君权,以及避免列强瓜分中国的危险,同意变法。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诏定国是,推行新政。到当年八初六日(9月21日),太后重新“训政”,仅103天的维新运动就以失败告终。这一事件,史称“百日维新”或“戊戌变法”。
④谭嗣同是戊戌变法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他父亲谭继询是湖北巡抚),青年时游历了近半个中国,博览群书,接受了儒学、墨学、佛学以及基督教义等各种复杂的思想,但救亡图存、报效国家是它的基调。前此一年,他在湖南力倡新政,很有声望,因此被荐进京,成为变法骨干。政变发生,康梁逃亡,他岿然不避,以身殉道。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浩然正气和那个时代先进人物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
三、节选部分内容简析:
节选的这部分包括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谭嗣同被召进京,受到重用,以及“军机四卿”的作用。“扶病入觐”表现了他对新政的积极态度。“奏对称旨”,说明他的观点同皇帝的想法一致,这是他受重用的基础。“超擢”,果然被破格提拔。这一方面表明光绪帝推行新政的急切心情,同时也从侧面写出了谭嗣同的才干。“实宰相之职也,夹注的这一句,表明他们职务的重要性。接着用追述句,对比说明四卿入军机后的作用。由于他们,使光绪帝与变法领袖康有为交换意见更较前迅速、及时,正面的效果是皇帝“锐意欲行大改革矣”;反面的效果是“西后及贼臣忌益甚”,表现了矛盾双方斗争日益尖锐化,激烈化。末一句“未及十日而变已起”,是这种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且引起下文。
| 第二段,有三层意思:
从开头到“益知西后与帝不相容矣”为第一层。先补写一句对“皇上无权、西后阻挠”这一客观存在的现实,谭嗣同起初尚不相信,表现出他政治上的单纯和心地的善良。但很快就通过事实了解到真情,反映出他认识的逐步深化。:
第二层由“二十九日”到“初二日复召见”。写在斗争进一步激烈化的情况下,皇帝采用谭的建议,恩结袁世凯。传出“衣带诏”,“朕位几不保”让臣下“速设法筹救”等语,反映出这个傀儡皇帝多么可怜:他岂止是“无权”,时时都有“无位”、“无命”的危险。“捧诏恸哭”写出了他们对皇上的忠诚、关切以及理想面临破灭危险的痛苦,也表现了文官的无势与无能。因此才找武官求助。一惯搞投机,表面上“力主变法”的袁世凯,被荐给皇帝作“缓急时或可救助”的依靠对象。初一日,召见“特赏侍郎”;“初二日,复召见。”反映出情势的紧迫、皇帝的焦急,矛盾斗争的激化。这一层表现了谭对皇帝的忠诚。对变法的热诚及皇帝对谭的信用。
以上两层略写。
第三层由 “初三日夕”到段末。详写谭与袁的会见经过,重点写两个人的对话,也插写二人的关键动作和神态。这一层是本文的重点,人物性格表现得十分鲜明、突出。详见下面的评点。
第三段写谭嗣同不避斧钺、视死如归、决心以身殉道唤起国人的光辉表现。他劝同志出走“以图将来”,白己却“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 确实是个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铁铮铮的硬汉子。托付书稿表现他坚信自己主张的正确,愿把学说留给后人以扩大影响。在危急万分的情势下,仍然想“谋救皇上”,其忠可悲,
其志可嘉,其情可悯。他坚决拒绝别人的苦劝,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末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掷地作金石声的铿锵语言,动天地而泣鬼神,为山河增色、为民族增光。谭翻同的名字将永近彪炳史册、光耀千古!
第四段写谭嗣同壮烈献身的经过。“春秋三十有三”。正是英年有为的时候,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观者万人”,表明“六君子”就义影响之大。“君慷慨神气不少变”,再次突出他视死如归,从容就义时的镇定勇敢,“呜呼,烈矣!”作者难以抑制自己强烈的痛惜赞颂之情,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展开全文阅读
这四大段文字,记叙了谭嗣同入京参与新政及被捕遇难的经过,赞扬了他为挽救国家危亡而慷概献身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四、课文第二段第三层原文评点(方括号中为评点文字,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初三日夕,〔傍晚,天尚不太黑〕,君径造〔勇往直前。不避后党耳目。情况急迫,不怕险恶,身入虎穴〕袁所寓之法华寺,直诘袁曰〔单刀直入。显示了谭的性格直爽、胸怀坦白、光明磊落。但也暴露了他政治上的幼稚,阅历太浅、不懂斗争策略〕:“君谓皇上何如人也?”〔试探对方是否“同志”。但问话未免迂阔:这问题当时谁敢不从正面回答?〕袁曰:“旷代之圣主也。”〔回答得体。尽管言不由衷,却符合了谭的需要〕君曰:“天津阅兵之阴谋,〔以“谋阴”称对方举动,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君知之乎?” 〔第二句问话就直接实质性问题,焦虑急迫之情可以想见〕袁曰:“然,固有所闻。”〔他在天津小站练兵,又是高级将领,此问题难以否认,不能回避。但答话仅此一语,并未表态,倒反有等待下文,试探对方的意思〕君乃直出密诏示之〔对人信任的太快、太深、太诚了!此君的坦率性格、磊落态度,太可爱也太可悲了〕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救圣主即救新政,救国家〕,惟在足下,〔天下安危,系于一身〕,足下欲救则救之!”〔假设出第一种情况,话尚未完,是商量,不是恳求〕又以手自抚其颈〔慷慨激昂之态如在目前。读至此,使人联想到荆轲刺秦王前见樊于期的那个场面〕曰:“苟不欲救,〔假设出另一种相反的情况〕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誓与新政共存亡,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可惜不幸而言中了!〕可以得富贵也”〔这是反激法,此法对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往往有效,可惜面对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 〕
袁正色厉声〔面对谭嗣同的慷慨激昂,生死不顾,一副想拼命的架势,老袁此时不演戏不行。立刻装模作样,一本正经、表演的有‘声”有“色”,袁贼真是老奸巨猾〕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以反问作答,十分有力〕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他是“知己知彼的〕救护之责,非独足下。〔此一句既吹捧对方,又表示白己的义勇。大伪似诚,大奸似忠,,句句在理、不容对方不信。〕若所有教,仆固愿闻也〔谈锋一转,又深入一层,要探听对方底细〕。”君曰:“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将挟兵力以行大事。〔这些老袁心里都清楚。他“愿闻”的不是这个〕虽然,董、聂不足道也;天下健者,唯有足下〔这是皇上“恩遇”、倚重袁的主要原因。这种对力量的分析,袁贼了如指掌、比谭清楚得多、他“愿闻”的更不是这个〕,若变起,〔设想以后势态〕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健者”敌“不足道”者〕保护圣主〔这是新政的“主心骨”〕,复大权〔指全部君权〕,清君侧,〔指顽固派、守旧派物官史,此指宫外〕,肃宫廷〔此指宫内,当包括西后在内。以上三项是帝党想达到的目标,是推行新法的前提,也是斗争的焦点。如此重要的机密内容,缺乏斗争经验的谭嗣同,竟合盘托出!这才是袁世凯“愿闻”的内容,他试探的目的达到了。〕指挥若定,〔连如何指挥都想到了〕不世之业也。〔再正面加以鼓励和估价。在袁身上寄托了全部希望,可谓破釜沉舟、孤注一掷〕。袁曰:“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传号令以诛奸贼〔表示他要借君命以行杀伐〕,则仆必从诸君子之后,竭死力以补救。”〔态度诚恳而坚决。君子可欺之以方,不容谭不信〕君曰:“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对袁,荣关系有所了解,有听顾虑、故有此问〕袁笑而不言。〔此中大有深意:似乎是讥笑对方不了解内倩,只看了表面现象。实际上他难以否认这“素厚”的事实,又难以一语剖白自己的“心迹”,只好以假装的笑容来遮掩自己的胆虚。城府极深,一面也在思考对策。〕袁幕府某曰:〔此时正需要这种“帮闲”(实际上是帮凶)角色出来解围〕“荣贼(称“贼”以表示立场正确,与荣不是一丘之貉〕并非推心待慰帅者〔先总驳一句,否定“遇足下素厚”这一责问。下分述理由〕昔某公欲增慰帅兵,荣曰:‘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盖向来不过笼络耳。〔以民族之“异”掩盖阶级立场之“同”,把“素厚”之实偷换为“笼络”之名。理由之一〕即如前年胡景桂参劾慰帅一事,胡乃荣之私人,荣遣其劾帅而已查办,昭雪之以市恩。〔笼络手段〕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此乃荣贼心计险极巧极之处,〔举实例以证明,理由之二。揭露荣禄即为袁剖白、辩解,〕慰帅岂不知之!”〔又与袁打招呼,以求主人首肯。此人真不愧袁的幕宾,心领神会,巧舌如簧,代为掩饰,不露痕迹。使不谙权术和机诈的书生深信不疑〕君乃曰:“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皆大奸雄、比拟贴切〕待之恐不易与。”〔上虑解除,又生一虑,事体重大,能不耽心?〕袁怒目视〔假戏真作,必须拿出看家本领。作者很注重画“眼睛”〕曰:“若皇上在仆营,〔他表示对皇上唯命是听,绝对服从〕则诛荣禄如杀一条狗耳。”〔驳“不易与”。表明自己是“健者”,鄙视荣禄之情溢于言表,更易使老实人深信不疑。〕因相与言救上之条理甚详〔此句略写,一笔带过。但可以想见,一方推心置腹,一方心怀鬼胎,袁一定又从谭口中诱出不少有价值的“情报”)。袁曰:“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此中真情谭君哪能清楚?〕事急矣〔实情〕,既定策,〔袁是明暗各一策〕则仆须急归营〔急着什么?〕更选将官,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袁贼急需找借口脱身,以行其大事〕乃叮咛而去。〔分别时、谭是满怀希望,谆谆嘱托;袁是满腹奸诈,虚与委蛇〕时八月初三日夜,漏三下矣。〔再次郑重地记下这关键时刻。由“夕”至“夜”,可见密谈时间之长〕至初五日,袁复召见,〔此时皇帝亦被蒙在鼓里。可能初四日皇帝又从谭那里得到了造访袁有关经过及会商的密奏〕闻亦奉有密诏云。〔估计又是嘉奖和重托。袁此时,一人系天下之安危,他是这场斗争中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他本来可以成为建“不世之业”的历史功臣,但反动本质决定了他终于成了背叛新政,卖友求荣的千古罪人〕至初六日,〔距密谈仅三天,距奉诏仅一天〕变遂发。〔后党布置妥当矣。袁氏立一大“功”。〕
以上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当时的形势,反映人物性格:谭的直爽、坦白、勇敢、急切、老实迂阔与袁的老谋深算、阴险奸诈、虚伪狡猾、都表现得相当充分,对比十分鲜明,也穿插了少量动作描写,情态刻画,更使这场面富于戏剧性。
五、木文的写作特色
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传记文学要求实事求是地朴实无华地记叙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和基本思想。梁启超和谭嗣同是变法中的“同志”,是结识了好几年的至交密友,彼此相知甚深。变法失败,梁逃亡日本。当年冬,他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戊戌政变记》,满怀深情地为殉难的“六君子”作传,材料翔实,内容可靠。他遵循了传记文学的原则,“文直”、“事核”,没有空洞的赞扬,过分的夸饰,而是客观地如实记叙人物的言行,让他们自己展示个人的性格和品德。本文写谭、袁对话场面,口气酷肖,情态逼真,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生动具体,直可呼之欲出。此段文字溶传记与文学于一休,深得《史记》叙写历史人物的要旨,真不愧为大手笔。
传记文学要特别注意剪裁。因为人物一生经历复杂,事件繁多,决不可不分主次地堆砌罗列,详略要处理得当,要选择最主要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和品德的事件和言行详加刻画,其余的节略或一笔带过。本文一、四两段较略,二、三两段详写。详写段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言、行精心描述,事件的经过略写。如二、三段中的事件基本按日程排列,但并非每日必写。详写了初三夜访袁场面及初九日的话动和言行,这些都对表现人物很有用处,余皆略写。详略得体,剪裁得法。
展开余文
全文以记叙为主。也间以少量描写(如人物动作形态)和议论(如首段对军机四大臣重要作用的评论),字里行间,都倾注了作者深沉的感情。 如写袁世凯“正声厉声”“笑而不言”、“怒目视”等情态,跃然纸上,他心怀杀机却装模作样,以其老奸巨猾反衬谭的诚厚可欺,此描写重在暴露袁的阴伪。作者与谭分手时,
“遂相与一抱而别”,寥寥七字,饱含了多么复杂的感情:鼓励、惜别、依恋、永诀……多少心腹话,尽在一抱中。我们仿佛听到他们彼此的心脏在“咚 “咚”地跳动,仿佛看到他们的双眼都满含着激动的泪花。这是挚友的决别,也是战友的壮别。这真是历史性的镜头。“卒不去,故及于难”七字,作者的惋惜、赞叹之情也隐含其中。在记叙中,作者的政治态度也十分鲜明:“西后及贼臣忌益甚”, 对西后,他碍于军臣名分,未敢加贬义词;对那帮顽固守旧派官僚,他直接冠以“贼”字,痛恨之情溢于言表。这种写法,就是寓一字之褒贬的春秋笔法。
六、教学本文注意事项:
①讲解本文,应密切联系中学历史课的有关内容,可适当介绍有关人物和历史背景。但此类内容应简明扼要,应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不要扯得过远,冲淡了语文课的特点。
②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名杰出人物。在“戊戌六君子”中,他的事迹最为突出,他“横刀向天笑”,杀身以成仁的壮烈献身精神是值得歌颂的。但他赤膊上阵不懂得“韧”性战斗策略的具体作法则未必值得仿效。他是封建时代末期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世界观是复杂的。对谭的赞扬要恰如其分.不要忽略他时代的局限性,不可与今天的共产主义战士相提并论。
(赵芳远,1936年生,河北省柏乡县人。邢台学院中文系教授。退休前,参编过十几部专业参考书和《现代汉语新词典》等公开出版物,在各级报刊上发表过近百篇各类文章;退休后,有百余万字的史志文字及古文今译类书稿,如《<本草纲目>选译》、《<后汉书>新译》等,在海峡两岸正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作者邮箱: JANSD@YAHOO.CN
标签:
备课资料
漫议《谭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雁荡山》不宜作教材(网友来稿)
下一篇:
《红楼梦》知识大荟萃(限于高中用)2(苏教版高二必修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