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师随笔
阅读:726  
标签:教师随笔
语文课堂教学中唤醒生活经验法和吹毛求疵法的实践运用浅谈(必修教师随笔)


岷县三中   米永丰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唤醒生活经验”法   “吹毛求疵”法   实践运用

摘要      

     本篇文章笔者主要是利用一堂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来阐明“唤醒生活经验”法和“吹毛求疵”法在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可行性以及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实际功用。目的在于,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略尽绵薄之力。

正文

“唤醒生活”法指的是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思维,面对语文课本中的选文进行实际应用价值的感悟和运用的一种教学法。学生既有经验的是否调动以及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高低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效果优劣。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先是从解决生字词入手到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结束。每一册语文课本,收录文章大多都在二十篇到三十篇之间,像这样程序化,纯粹的知识教授不免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学生产生该情绪的根本不在于教师的授课内容,而在于课堂上未能唤醒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未能将将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支配,以至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是被动的,而且也不可能将每篇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都记忆下来,即使能记忆下来,面对如今快速的知识更新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导致整节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十分疲倦。

要改变上述课堂的弊端,就必须要将传统认为应该老师拥有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并且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到教学真正的要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现举笔者的一堂实际的课堂教学为例。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语文课本(非实验版)第五组中有一篇文章叫《鲁滨孙漂流记》这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鲁宾孙漂流记》这本小说的缩写。

在授课之前笔者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给定材料的思考题。材料是这样的:

在国外当一个人年满十八周岁,就意味着成人,那就得学会独立生活。假设现在大家都已年满十八岁,父母亲让你们带上适当的干粮,只给一元钱的资本,外出创业,十年后用自己打拼的资本干一些事业。

问题是:你们打算如何创业才可能成功?

课堂一开始,笔者让学生们举手表达课外所准备和思考过的问题。这时,举手的只有一位学生,他回答道: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附近打工挣一些钱储蓄起来,等到恰当的时候,再购买小鸡,进行饲养,购买小麦种子进行种植。不断的学习小鸡养殖技术和小麦种植技术,最后成为养鸡专业户和小麦种植大户。

这位学生刚一说完,同学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并且不等老师说“举手”已经有十几位同学又将手举了起来,眼睛中充满了渴望表达的热情。课堂气氛一下子沸腾了。这时,笔者又向同学们提问:“刚才这位同学的创业计划有什么破绽?”过了几分钟,两位同学举起了手,其中一位向这位同学发问道:“你为什么没有利用那一元钱呢?”这位学生说:“这一元钱是父母给的,我要还给父母。”教室里一片寂静,笔者这时顺势提问:“你什么时候还?”“等我成功了。”“成功了,就只给父母还一元钱吗?”这位同学沉思了起来,其他同学开始说了,“给父母买营养品。”“给父母买房子。”“给父母买——”教室里沸沸扬扬。这时笔者总结:

我们给父母还一元钱的同时,最好带上真诚的感恩。因为我们是带着父母的牵挂成就了我们自己的事业。其实,从现在起,我们就应懂得感恩。父母的心中,不论我们成功与失败他们对我们的爱都不会变。

然后笔者继续提问:“我们用一元钱创业这件事,和第五组中的哪篇课文在内容和意义上相近?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鲁滨孙漂流记》”。接着找了几位平时课文朗读不流利的学生朗读课文。课文朗读结束,笔者不是直接切入讲解,而是运用“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在词典中的解释为“故意挑毛病,找差错。用于贬义”笔者在该文中的侧重点在于“故意挑毛病,找差错,”而无“贬义”色彩。)法,告诉学生们,这篇文章中有许多“漏洞”,谁能找出来?学生们一下子举起了十几只手。找到的“漏洞”中笔者认为有意义的问题现在列举如下:

1.课文中说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难道就没有生过一次病吗?如果生病了,那他是用什么治疗的?

2.鲁滨孙为什么要救一个野人?

3.为什么偏偏就在这艘英国的船上发生了叛乱?

4.为什么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六年,却枪里面还有子弹打死了追赶“星期五”的野人?

5.为什么其他的那些野人们再没有追赶鲁滨孙?

6.为什么鲁滨孙不带些人来到荒岛上居住,最后又回到了英国?

以上这些是所有问题中在课堂上引起了强烈争议的。当学生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疑问和看法时,笔者不是用自己的思维一一回答,而是用“谁肯帮助这位同学?”的办法让同学之间进行补充理解,在适当的时候笔者进行总结或深入讲解。

对于问题1,笔者和同学们一起想起了中国的神农尝百草的神话故事,让同学们回到原始洪荒的年代感受人类生存的艰辛,进而深刻理解了人类生存意志的坚韧。问题2,笔者在同学们的热烈讨论中提出了“良知”一词,同学们马上恍然大悟似的懂的了做人的起码品格。当一个人的生存境况达到了底线,这时才能真正看出其“良知”的有无,鲁滨孙在“良知”的驱使下,在自己的生活都十分艰难的境况下,因为“星期五”是个弱者,他便毅然作出了援救“星期五”的壮举,这对每一个人来说都应当是一个启发。问题3,笔者提出了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有高于生活的这一特质。因为是六年级教材,不宜于给学生讲授太多的诸如小说的定义、特点等过于抽象的知识,所以告诉他们,写真正的文学作品是允许合理的虚构的。问题4,在同学们的讨论中,经过笔者的一步步引导,联系到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火药的发明方法及配料,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明白了一般猎枪所使用的“子弹”。问题5,我和学生们一起想起了在野人充斥的社会中,他们不会立刻意识到一个文明人的到来等一切可能的答案。问题6,笔者用嫁接的办法,将鲁滨孙对文明的依赖和对自己祖国的牵挂移转到了中国传统游子对家国的思念和牵挂。让学生们在幽深的故国文化中得出了一个直白有深刻的结论:祖国是我们一个人一生无法淡忘的牵挂。


展开全文阅读
笔者在同学们独立提出的种种问题面前,一阵阵的欣喜,有些问题就根本不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所预料得到的,这样的课堂对学生对教师都是一种唤醒和超越。来自于选文之外的、课程标准之外的信息和思考大大拓宽了课堂教学的内涵,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意料之外的,学生听到的是学生最想了解到的。“教学相长”这四个字的真正意义在这样的课堂上才得到了最佳诠释。

总之,教学改革是一场革命。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实践运用的这两种方法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如有举一反三之妙,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迎来动人的春天。在这两种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中,实际上就是把足够多的时间都交给学生,其实,就等于把真正的课堂自由还给了教师自己,学生对于课堂时间的自主支配和教师对课堂时间的自由把握和引导,必将成就最有意义的课堂教学。

 
标签:教师随笔 语文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先秦诸子选读《无端崖之辞》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李清照《漱玉词》中忧伤情绪的载体浅解 (必修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