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448
标签:
备课资料
理线穿珠首尾圆合——《齐物论》结构艺术谈(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郑州大学文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孔留根
摘要:《庄子》结构如神龙飞天见首不见尾,《齐物论》作为庄子认识论的重要篇章,结构更如九曲黄河,千纠百结,难于把握。本文分析其结构重在根据寓言的分布特点,并关照论证思路,将其归结为闭合式串珠结构。
关键词:庄子 齐物论 结构
《齐物论》乃内篇中的名篇,体现着庄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极高的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张默生誉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然历来解庄者存在重哲学而轻文学,重内容而轻形式,重字句而轻篇章的倾向。王璟琳《试论庄子散文的艺术结构》① 认为:“《庄子》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艺术结构比较完整的散文著作。”“有三种结构形式,即并列相承式、一本多茎式和链式”。清代屈复《南华通•齐物论》②篇末总评:“千变万化,一线穿来,如常山之蛇,首尾击响。”归纳而言,《齐物论》之篇章脉络,,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寂然暗流,浅滩涡流皆处处可见。“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脂砚斋评《石头记》的这一批语用在《齐物论》上最恰当不过了。
关于本篇结构张默生《庄子新释•庄子研究答问》③认为:
《庄子》全书的文体略可分为四等。第一等作品,在形式上,约可分为甲乙两类:甲类是先总论,次分论,无结论的;乙类是先分论,次结论,无总论的;如《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秋水》《至乐》《达生》等篇便是。本篇文体,与《逍遥游》同,自篇首至“此之谓葆光”为总论,以下各段为分论。惟此篇总论过长,当分若干节读。
陈鼓应将全篇分为七节:第一节,劈头提示“吾丧我”的境界,接着写“三籁”,述自然的音响。第二节,评“百家争鸣”——学派间的争论,以至众人役役,迷失自我。第三节,指出学派辩论、人物争论,乃由“成心”作祟。第四节,归结到“道通为一”;再提出“以明”的认识方法。第五节,再度申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第六节,列举三个寓言故事,引申前义。篇末第七节,列举二则寓言,“罔两问景”喻“无待”之旨。“庄周梦胡蝶”写“物化”之旨。
二人在结构上的理解都有独到之处,但张说过粗,而陈说过细。他们只关照到了本篇内容,而没有看到本篇形式上的特点。本篇中的寓言故事分布很有规律,只在首尾两端,而中间一则没有。我们可以根据寓言在本文中的分布情况来看文章结构,这样既能照顾到内容,又能关照到形式。据此本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子綦谈“三籁”总领全文,重在申明“丧我”之境。开篇寓言在全文中的作用有四:第一、引子作用,相当于诗经中的“兴”,由“吾丧我”引出“以明”的方法。以“三籁”的各种声音引出有成见之人的各种情态。第二、比喻,“三籁”比喻下文三种不同境界的言论。第三、明意,“吾丧我”即道家追求之最高境界。让人物具有俯瞰众生之势,给读者以泰山压顶之态,高山仰止之感。既增强了说服力,又为下文指点世人,评点各家造势。如果没有寓言,而是庄子自己出来说话,其说服力会大打折扣。第四、照应,与文末庄生梦蝶之寓言形成呼应之势。中间则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谈“丧我”之境。
第二部分即中间单纯说理议论之内容,重在阐述“以明”之理。本部分可分三层。第一层紧承前文“三籁”之说,描摹百家争鸣的种种情态以及庄子对这些做法的批判。指出固执于是非者的结果是“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第二层重在分析“以明”的认识方法。该层可分三节来读,首先分析了造成各家争论不休的原因是“成心”,即既有的是非之心。而人们产生是非成见的原因皆因不能用“以明”的方法观照宇宙万物,这是首提“以明”。接着庄子从事物具有的相对性和流变性上论证“以明”之正确性。第三节,又从事物具有的统一性以及自然宇宙的无限性上进一步论证“以明”的正确性。指出“道通为一”的境界。至此,庄子已经将“齐物”“以明”的认识论阐述的非常清晰。但庄子在论证无是无非,否定百家争鸣的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悖论之种,既然宇宙是无限的,是非是相对的,凭什么说你的观点是正确的?第三部分就是解决这一悖论的。“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巧妙过渡。“虽然,请尝言之。”是说这里谈的并不是对宇宙真正正确的认识,而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说一说认识宇宙的途径方法,便将这一悖论轻松化解。接下来再从事物的相对性与流变性上更深一步申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并提出认识宇宙的最高境界就是“大道不称”的“葆光”。
第三部分指后面五个寓言故事,重在指出物化之境。这五则寓言分承解说前两部分之内容,以使说理更形象化,更易于理解。前三个故事承说第二部分,“尧问舜”,言放弃成见,包容一切。齧缺问王倪,言“无知无不知,不知为真知”之理。证前之无是无非。瞿鹊子问长梧,描述体道之士的生死一如观及其精神境界。也是解说前之悖论,前说万物没有统一标准,人无法认清宇宙万物,一切说出来的都是成见,而庄子却喋喋不休说了一堆,然后用这个故事,说明自己之说也仅仅是一孔之见。后两个故事照应第一部分,“罔两问景”,喻“无待”之旨。“庄周梦胡蝶”,写“物化”之旨。“物化”对应“丧我”,“无待”对应“天籁”。
全文从“吾丧我”写到“莫若以明”,再到“物化”,形成清晰的思路,构成本篇说理之主线,前后共六则寓言故事如同镶嵌在主线上的珍珠,且首尾相应,可称之为“闭合式串珠结构”。达到了哲学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
注:①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一期第23页.
②《青照堂从书摘》
③张默生著,张翰勋校补,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参考文献:①庄子注[M]. [晋]郭象.中华书局,据台湾文渊阁藏本《四库全书》影印本.
②南华真经口义[M]. [宋]林希逸.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③南华真经新传[M].[宋]王雱. 中华书局,据台湾文渊阁藏本《四库全书》影印本.
④庄子新释[M]. 张默生著,张翰勋校补,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⑤庄子今注今译[M].陈鼓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4月第1版.
⑥《庄子》结构艺术研究[D] 贾学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标签:
备课资料
理线穿珠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陌上桑(语文版七年级教案设计)
下一篇:
教育的智慧(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