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总结
阅读:719  
标签:教学总结
合作学习——激发语文兴趣的源泉(人教版教学总结)
 

语文教学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观念没有完全贯彻落实,在语文教师的各种教学论文、经验材料中,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的理论阐释与实例说明比比皆是,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挤占“主人”的时间、逼“主人”就范、刻意追教“教”的完美、重“教法”轻“学法” 、盲目追求教学进度、忽视教学反馈信息等无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这不符合素质教育对语文学科的要求,也反映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淡薄。这说明从理论上认可的东西,并没有真正融入思想深处,因此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不自觉地从教者利益出发,还是头脑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潜意识在支配教师行动。 “诱思探究”是救治这些弊病的一剂良药,它既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以学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为例,实现如下安排的诱思探究教学:

l、课前诱导,成立学生备课小组,参与备课。小组成员先和其他同学阅读教材,发观教材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或疑难问题,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教师的教学设想发表意见,提出看法,使教师的教学有的放矢,切合实际,避免无效劳动。

上新课前,可以请学生听一首歌《杜十娘》,想一想歌的旋律是怎样的,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感情?学生能够感受到旋律是舒缓的,结合文本知道这些有助于表现主人公不幸。 了解这首旋律舒缓感情悲伤的歌取材于明代拟话本中的优秀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欣赏这样的小说时,不把小说中的人和事当作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和事。能带着感情和小说中主人公同悲喜,带着思想去思考,能做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感悟生命的思想者。大家对本文的结局疑问多多,对于主人公的结局学生很不理解,认为杜十娘可以有很多的选择,这就是本文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有大家在预习中逐渐得出的。

2、课中诱思,主体参与主战场。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实践不少于20分钟,教师讲析不多于20分钟,以前属于教师的活动,现在学生都可参与,自学自悟,质疑答问。

听写生字生词、注音、记笔记、写作业是经常进行的书写,作文课上完成作文的基本的写作。这里的“写”还包括写板书。传统语文课上,分析课文的板书是教师的专利,在“诱思探究”课堂上,教师“一统天下”被打破。板书可以由学生设计,由学生写到黑板上,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概括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意识。课上还可以写发言提纲、作文提纲、小作文、片段作文等。例如其中让学生课堂上概括《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情节并且写下来。学生选出印象深刻的文段朗读,体会感情,然后总结写作得出结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通过人物、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国子监的学生叫李甲和京城名妓杜十娘两个人一见钟情,杜十娘本来就有从良意,遇到李甲后,她便想办法赎了身,跟着李甲回家。在回家途中懦弱的李甲不敢把十娘带回家去见父母,听信了孙富的挑拨,把十娘卖给了孙富。当十娘得知此事后,悲痛欲绝怒投长江。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情投意合----用计赎身----孙富离间----怒投长江”的发展线索。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

如果把《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情节看成一串美丽的珍珠项链话,那么情节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是颗圆润的珍珠。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时就发现了许多。大家讨论比较感兴趣的问题:1、李甲为何抛弃杜十娘?他大悔痛哭是对杜十娘有真情吗?2、 杜十娘为什么要攒百宝箱?为什么不在故事的开始就把百宝箱 的秘密告诉李甲?又为什么要连百宝箱一起沉? 3、如没看到孙富,杜十娘和李甲会白头偕老吗?4、为什么文章末写李甲重病,孙富暴死? 

大家讨论线索“百宝箱”,“百宝箱”不是一个简单的道具,是小说构思的精华所在。“百宝箱”的存在,凸现了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百宝箱”使小说弥满了金钱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状貌;“百宝箱”丰富了小说的悲剧意蕴,“百宝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形成叙事节奏,杜十娘与李甲的爱情因为金钱而一步步受阻,同时因为“百宝箱”又一步步使阻碍化解,直至走向最后的悲剧;“百宝箱”是个“秘密”,情节发展过程中,作者只是掀开一角让读者窥探,最后才把“秘密”公开,“秘密”公开之时,所有的疑问便涌现出来。 

    大家质疑: 作者在小说的结尾为何让杜十娘选择死亡,这样做值得吗? 

学生谈谈看法: 1、杜十娘的死亡是多余的,她那么有钱,完全可以追求新的生活。2、“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生命如此可贵,哪能说不要就不要。

学生大都认为杜十娘的做法匪夷所思,到底如何看待呢?

学生合作探究《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投江前的情景,思考杜十娘当时的心情,杜十娘的心情---怒: 杜十娘怒投珠宝、怒斥李甲、怒骂孙富,最后怒沉百宝箱。对于一个把拥有真情作为人生目标的她来说,李甲的出卖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毁灭性的。她绝望了。自杀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偏执,因为决定结束生命并不是什么小事。作为个性刚烈的杜十娘来说,她偏执的是真情,她宁愿用死来抗争和示威,死的行为可以说是她怒到极点的表现。 

学生对于这样的结局并不满意,大胆假设,就给杜十娘另设一个结局,

拓展联想: 根据生活阅历、知识积淀,发挥想象,给杜十娘另设一个合情合理的结局。 1、杜十娘取出她百宝箱中的银两,用高于一千两的价格又把自己赎出来后,一个人归依佛门。2、杜十娘接受了李甲的忏悔,和李甲从归与好。3、杜十娘自己过着富足的生活,不再追求爱情婚姻。 可以设计出很多拯救方案把杜十娘从死亡的悬崖边拉过来,可以显示学生都是极富爱心的人,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1、时代不同。2、价值观不同3、中国封建史上,从来没把人当人看,更没把女人当作人看。她们未嫁要贞、夫死要节、遇暴要烈。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到〈〈桔子红了〉〉中的秀禾,她们都为自己的幸福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女人的命运大多以悲剧收场。根据此,学生总结出本文的主题:通过杜十娘的悲剧故事,写出了一个下层妇女的合理的美好的人生追求,在这追求中塑造了一个美的灵魂,同时以一种深沉的义愤表现了这个美的人生追求怎样被毁灭。全文寄予了作者对追求幸福却被迫牺牲性命的妇女的同情,对背信弃义的纨绔子弟和破坏他人幸福的阴险小人的憎恨。


展开全文阅读
造成杜十娘悲剧的真正原因: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象杜十娘这样的风尘女子,在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的重重包围下,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剧的发生,是必然的,是一个社会悲剧。 

    对教材的分析与阐释在传统语文课上往往是教师的特权,在“诱思探究”教学中,这个权利为师生共有。教师不是将教材蕴含的道理、意义、情感、思想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去推导,从而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学习的收获,而不是教师硬塞给他们的条条。 学生自己总结一课书的要点,如中心思想、人物性格、写作特点、段落大意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总结一个阶段的学习收获。学生养成总结的习惯,学会总结的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习战果十分有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可以引导学生关心别人的进步,发观别人的长处,帮助学生明辨正误、是非。就教师设计的问题或同学提出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有故事情节的教材内容编排课本剧,学生可以深入钻研教材,提高学习兴趣,增长多方面才能,也可以收到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3、课后实践,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如互批互改作业作文,设计检测题或阶段复习题以备交流,课外阅读,课外写作,写周记、日记,参加社会实践。课后参与的首要作用是复习课内所学知识,其次是巩固课内训练所得的技能,再次是扩大学生阅读量、写作量,以强化读写能力。还有一点即是引导学生参加社会生活,了解国家政治、经济、教育等发展情况,提高观察、倾听、交流等项交际能力与分析、辨别的思维能力。例如学习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之后, 拓展阅读书目 1、《玉台新咏》 中的《孔雀东南飞》; 2、蒋防的《霍小玉传》 ; 3、曹雪芹的《红楼梦》; 4、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小翠 》、《婴宁》等; 5、鲁迅《祝福》 6、贺敬之《白毛女》 7、《桔子红了》等, 统观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我们看到很多象杜十娘这样不仅外表是美的,内心更是美的女性形象。她们只不过为了追求“人“的完美,却毁灭了,此情此景让人感到有点震撼。〈〈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不过是想抛砖引玉,希望学生在以后的阅读中,能够和主人公笑声交响在一起,泪水汇流在一起。他们身上的那种对于“人“的完美的追求会影响正在成长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一定可以成为“精神世界的美食家,感悟生命的思想者。”

教师“引路,开窍,促进”。教学的大主意还是由教师拿,课时的大致分配、每节课的程序设定、教学流程的调控、问题的设计、讨论后的集中等还需教师掌握。教师以情激情,激发学生对每一篇教材的喜爱之情,让学生喜欢每一节语文课。用肯定的热情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教师的动作、语言、精神风貌乃至脾气秉性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主体性学习特别需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气氛,以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同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要真诚友善,以永久的人格魅力将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学生在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中遇到解不开的疑难,认识处于“愤悱”状态时,就需要老师大显身手了,启发诱导,探索研究,以致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素质教育反对教师事必躬亲,反对教师包办一切,反对将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反对将学生视作表现自己教学完美的陪衬,反对将学生置于为教师完成教学进度服务的配角地位。在实施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中注意全员参与,人人发展,不是以往的“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注意学生全面参与,综合提高,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三维教学目标;注意学生要全程参与,不断进步,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使其获得全面发展。诱思探究教学理论引导教师真正的在素质教育的轨道的行进,使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不但丰富其知识,更加健全其人格,昂扬的为中华的腾飞奋斗。

 
标签:教学总结 合作学习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浅谈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人教版教学总结)
下一篇:观察一个人写话----作文教学(语文版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