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总结
阅读:551
标签:
教学总结
2010年山东卷语文点评(教学总结)
2010年山东卷语文点评
于海生
今年试卷难度不大,侧重考察学生的基础与能力,其主要特点有:
1、扣准热点又不紧靠热点:同上年无论是语言运用还是现代文阅读,以至作文,处处都见到时政热点的影子不同,今年试卷中都涉及国庆、上海世博、地震、气候异常,但大都不直接与热点相关,而是选取与热点相联系的内容。尤其作文、现代文不在与热点紧密相连,降低了押题、猜题的几率。
2、强烈关注人文、人本,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延续上年文化气息、诚信、人格的塑造等内容,在关注人的外部环境的同时,关注人本身的发展。现代文小阅读谈论人生境界,诗歌和概括题关注人的品格,新闻阅读提倡世间大爱,作文则关注人的优缺点、长处与短处,从过去关注人的外在困境(春来操自青)、关注社会,继续延伸到引导考生思考认识自我、认识他人。
3、题目稳中有变,强调语文能力。整个题型同上年基本保持一致,没有偏怪难题。语言基础题为常见题型;诗歌鉴赏选择托物言志诗,内容难度不大;名言名句以大纲背诵篇目为主,加上人们熟知的先秦诸子和《诗经》名句,考查了初中知识;语言运用在概括类题目上略有变化,强调了整体阅读,加强了能力考查,其余多为考试常见题型;文学类文本阅读没有继续选择散文体裁。但有几个变化值得注意:(1)文言文阅读改变了考察明清笔记,但选文选择了故事性较强的内容,尽量降低了阅读难度。(2)标点题考查了标点的基本用法,强调了基础。
4、探究题目更强调了文本内的探究,意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新闻的探究注意考查考生的阅读准确性——结合背景。但需要注意,在限制文本的同时,可能正在逐渐失去探究的活力。
5、体现语文味,重视语文内涵的挖掘。“古稀”兼考文化常识,诗歌和概括注重传统意象的挖掘,小说阅读考查名著节选,作文能够展现学生阅读的深度。
6、具有宏大的全球视野,取材尤其是现代文阅读不再局限于山东,地域涉及北京、上海、江苏、河南、美国、俄国,题材涉及报纸、笔记、名著,彰显大山东的全球视野,有助于引导学生放眼全球,博观而约取。
7、作文体现了转型期中国存在的一些道德问题,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思想的深刻性作为大多数学生,要想将本作文写好,需要选好角度,深入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可以写全面得看待人的优缺点,也可以写如何对待别人及自己的优缺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
在2011年的备考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目光要多投向社会,关注社会热点,积极思考社会与人生的热点问题,让自己平常脑中有物,考试才心中不慌。
2、注重夯实基础,像“扪心自问”“顺遂”、“膨胀”、仿句等题目,都是课本或者平常练习中常见的内容,只要平常基础练习扎实,将题目做好就没有问题。
3、注意研究题型的相互融合,像词语成语题合一、概括与总结合一等,这类题目考查容量大,往往对考生的要求提出更高要求,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素质。
4、注重审题,像实用类文本阅读探究题注意紧扣注释答题等。
5、广泛阅读,重视文化知识,提高语文修养。
于海生
标签:
教学总结
2010年山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高效课堂”尝试之心得(教师随笔)
下一篇:
窦娥冤(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课程名称:
高中议论文快速构思(40分钟写满800字)
课程形式:12节课,14个word文档打包下载
是否收费:收费
有需要的,请添加尹老师微信13958889955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