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324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湖心亭看雪》教学详案(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一、导语

大家知道,学习语文有一大好处,足不出户却能坐观天下景。今天,我们来共同回顾一下文人墨客笔下的西湖胜景。

还记得白居易笔下的西湖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那么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 

请看夏日西湖: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诗人心中有一份炽热,那么他笔下的西湖就风光艳丽;

再看林升笔下的西湖: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人心中有一份崇高,他笔下的西湖就深邃幽深。

可见,拥有不同的情感世界就能看见不同的西湖。今天,让我们步入清代文人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朗读、品析、背诵。朗读美文,品西湖雪景,析作者情,熟读成诵。

三、整体感知

1.第一次朗读,要求读得沸沸扬扬。

第一次朗读,请同学们各自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沸沸扬扬。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借助课下注释自行解决。

在朗读中,你注意到这些字词的读音了吗?

2.第二次朗读,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请大家一起读。

3.第三次朗读,要求读得停顿恰当,层次分明。读好文言文,不仅要字正腔圆,还要停顿恰当,层次分明。请同学自由默读课文,用“/”划出句中停顿,用“//”划出段内层次。

你能准确读出这些语句吗?

你能说说每段层次吗?请男生读每段第一层,女生读每段第二层。

4.第四次朗读,要求读懂字意,读通语句。

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用组词法朗读课文。

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你能辨别出这些词语的意思吗? 

第一组:   一小舟            上下一白            

 第二组:   是日更定         是金陵人

第三组:  上下一白          强饮三大白而别

第四组:  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  第五次朗读,要求读出问题,读出理解。

  自由朗读,读出你的疑问,读出老师的问题,文中哪一个字最能概括张岱形象?

解答:“痴”

深入:1作者描写舟子说这话的时候用的是“喃喃”,“喃喃”怎么解释?表现了舟子的不理解! 

2模仿舟子的表情神态,读一读。

3“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痴,不慧呀。张岱的“痴”体现在哪里?用原文句子回答。

四、赏读

(一)行“痴”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分析如何不寻常的?

不寻常的环境:大  三  写雪的来势之猛、持续时间之长。 绝  从听觉的角度写出湖山封冻,人与鸟俱噤声不出,“绝”字传出了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冰天雪地、天寒地冻、万籁无声;

不寻常的时间:“更定”即黎明破晓之时

不寻常的举止:“独往湖心亭看雪”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之间是否矛盾?细读这里,我们发现它与结尾的舟子前后不统一

比较:这幅看雪图,让我们联想到哪句诗?(唐人柳宗元那首有名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较两篇诗文,在描写手法上和作者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抓三个相同字比较。

两个绝字相同吗?描写的角度相同吗? 一个从视觉角度说的,另一个从听觉角度描写的,寒意更胜一层。

  江雪中的“独”反映了柳宗元失意于政治孤单寂寞的情怀。而在张岱这里,虽有有舟子同行却犹如不存在,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换词就是遗世独立、超凡脱俗 孤芳自赏  特立独行 独来独往

雪一是烘托渲染人物的作用,后是诱因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写照。

(二)景“痴”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独特的举止,只为独特的景色。那天清晨,他看到的湖心亭的雪景是怎么样的?请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景色。

现代散文家黄裳评价这句话说:“描写西湖风景的人也可谓多矣,可是谁又曾用精炼至极的笔墨如此凸现地勾画出山水的精英?”细读这句,你认为哪些词语最富表现力?最传神?

两个“一”字意思相同吗?有什么妙处?“一”是最小的数字,也是最大的数字。这两句一整体一局部,对照鲜明。

去掉三个“与”,形成“天云山水,上下一白”,效果一样吗?

这四个“与”并不多余,它让“天、云、山、水”四个景物融和在了一起,造就了天地苍茫磅礴浩渺的大场景。连用三个“与”字,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有了一种动态的融合美,如果去掉,“天云山水”就好像有了明显的界限似的使四种景物一下子全都活动了起来。 

量词置换成“”例如:一眉新月一钩残月一叶扁舟一线希望一缕花香

“一痕”写出了作者视野的开阔;“一点”显得亭子在湖中小巧玲珑;“一芥”让人耳目一新;“粒”字更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夸张之语显得贴切自然,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天地的空旷,人物的渺小。由“痕”到“点”到“芥”到“粒”,量词一个小似一个,给人一种天地之大,人物之小,人生天地间茫茫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展开全文阅读
“而已”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这苍茫的夜景折射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时,你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一滴水之于浩瀚的大海,一粒星之于深邃的天空,一座山之于连绵的峰峦,一棵树之于无边的森林……你会体悟到:宇宙何其阔大,人生何其短暂!“天人合一”

    白描手法:白描也叫素描,原来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简炼的墨线勾描人物和各种景象特征,突出其神韵。请看我们的课文插图,即是白描。运用到文章描写上,就是抓事物特征,用寥寥数笔传神再现,"有真意,去粉饰,”相当于“淡妆”。

对照这幅插图,再一起背诵这宁静清绝寄托作者感慨的景观。

(三)事“痴”

读到这独特的雪景,让我想起了一段赏雪的佳话。“东晋有个叫王子猷的,曾在大雪之夜心血来潮,驾舟拜访朋友戴逵天,当天亮到了朋友家门前却折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回去,他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世说新语•任诞》)

恰恰相反,张岱无意却遇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人。有人说,他们是志趣相同的知音。有人说他们只是道同志不同的过客。你的观点呢?细读文章,结合词语分析。小组内讨论,等会亮出观点,畅所欲言。

观点:“知音”——“喜”“强饮”“客”

      “不是知音”——“拉”“强饮”“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见余,大喜”,写出雪中相逢、巧遇知己的惊喜。“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的感叹表现了他们相互之间的赏识,有一种人生难得一知音的感慨。“吾道不孤”!欣喜之余,“拉余同饮”。“强饮三大白”的“强饮”,是说本不能饮,但在此时、对此景、逢此人,不得不饮。为了不辜负自然的美景,为了不辜负知己的盛情,勉力而为,痛饮三大杯。金陵客赏雪,是二人结伴同行,而且还带上了好酒,谈诗论文的同时,“一樽还酹江雪”,何等洒脱快乐、旷达豪放!足见此二人胸襟开阔、心情开朗,与其说是来赏雪,不如说是来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那种无拘无碍的君子之交。意外地见到“我”这个不速之客,他们是“大喜”、强邀,热情爽朗,坦荡真诚。他们对“我”一见如故,完全接纳,是一种很容易与人沟通的性格类型。相形之下,张岱虽然表现出了一种值得称道的风雅不俗的情怀,但也流露出了他的清高自傲、我行我素,缺少一点海纳百川的胸怀。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也许是大雪三日的奇景,也许更定的寂寞,也许是客居他乡的落寂,也许是朋友相聚的豪情,在茫茫的一片雪景之中,他们相遇了,但仅仅是相遇,而后彼此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五、悟读

作者看雪有太多的不寻常: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不寻常的际遇。那么,“痴”字的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张岱呢?请你用“好个______________的张岱”的句式评点张岱其人。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自负与自赏

“知人论世”,结合课下注释1关于作者简介,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

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号陶庵。出身仕宦世家,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清兵南下灭亡了明朝,他入山隐居、著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这部散文集,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的挽歌。“是非成败转头空”,没有希望,没有期待,惟有哀怨,惟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

文中开头有个词语也点出了独特的时代烙印。“崇祯五年”

鲁迅评价明末小品文:“明末的小品虽然比较的颓放,却并非全是吟风弄月,其中有不平,有讽刺,有攻击,有破坏。”

六、论文知世

《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读着张岱的痴行,也许你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孤独的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了,就到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依。例如:

其实,我们身上也不缺乏这种孤独的气质:  例如独往海边观潮,独在雨中散步,独处一室听音乐,独仰望星空遐想。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

和张岱同时代有一位文人叫张潮,他曾经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因阅历之浅深,所得之浅深耳”。一定还有更多的滋味,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地感悟吧。最后让我们动情地来朗诵《湖心亭看雪》中句。 

刘冬冬

标签:教学设计 八年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教学设计 湖心亭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简.爱》导读 (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学论文)
下一篇:《观舞记》简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