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311  
标签:教学论文
诗歌鉴赏之渔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四川省盐亭中学 向玉洪

      授人以渔而不授人以鱼,大方之家如是说。怎样教学生鉴赏诗歌、准确解答诗歌鉴赏题?

      不加强引导一味的片面的强调多读,这是涸泽而渔。

      钻研命题人设置迷惑的手段过分注重应试技巧分析,这是缘木而“渔”。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渔?掌握诗歌自身的规律,要多读更要巧读。

      规律一:语言凝练

      赏诗自语言始。诗的语言十分凝练,词、句的组接往往打破线型结构,跳跃大,联系不紧。音乐性强,词、句排序常常不依语法。因此解读诗歌必须小处着眼,字斟句酌。当然字斟句酌并不是说不管整体,恰恰相反,局部分析离不开顾后瞻前。

      1、辨多义

      例(1) 贾岛《题李凝幽居》(1998年高考题)首句“闲居少邻并”,“少”是“年少”还是“数量少”?从题目看,既为“幽居”,当解为“数量少”;再说,从与第二句“草径入荒园”对应情况看,也以讲成后者为宜。

      例(2) 赵师秀《约客》(2000年高考题)三、四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过”是“住”还是“过了”?很明显,之所以解为“住”是受了现代汉语(口语)的影响,犯了以今释古之错。

      例(3) 杜甫《漫成一首》(1999年高考题)首联“江月去人 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风灯”是“有罩子能防风的灯”还是“江风吹打桅灯”?这是首绝句,只要懂得诗歌格律,便知“风灯”应与“江月”相对,故“风灯”应为偏正结构,因此解作前者。

      2、调语序。为合格律,古诗常颠倒词序。对此,大可以今释古(用今之语法去理解)。

      例(4)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按现代汉语语法,语序应调整为“动----宾”式,即“望中(原)犹记四十三年(前)扬州路烽火”,这样就易于理解了。

      例(5) 杜甫《漫成一首》第三句“沙头宿鹭联拳静”其实是“鹭联拳静宿沙头”,第四句“船尾跳鱼拨剌鸣”,按观察顺序则为“拨剌鸣鱼跳船尾”。

      3、明对象。只有明确了诗歌的描写对象(主体),才能由表及里进一层品味。

      例(6) 杜甫《登楼》首句“花近高楼伤客心”,“客”指谁?是一般游客,或诗人自己?联系末二句“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可知是诗人在“怜”在“为”(咏诵),而非一般游客。再联系写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的第五个年头,也可推知“客”为诗人自称。

      例(7) 艾青《我爱这土地》(1997年高考题)有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指“喻体‘鸟’”还是“诗人自己”?分析诗的构思,第一节以鸟自喻,总领全诗。紧扣鸟对土地的感受抒情状物是全诗的结构主线。最后一节诗人才从比喻的境界返回现实。由此可知,“我”是“诗人 自己”,进而可知,此为诗人直抒胸臆的点题句。

      规律二:手法独特

      手法是诗歌抒情表意的手段。正如蝉声能远是因其凭借了“居高”,要读懂诗歌真正登门入室,离不开对表现手法的分析。下面仅谈谈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1、抒情方式

      例(8) 李清照《如梦令》(1995年高考题)。全词通过主人公和“卷帘人”的问答,表现主人公对风雨之后海棠的 关心,暗含着词人对春的眷恋和惋惜之情,分明是借物抒情,而非“直抒胸臆”。只有看到这一点,才能进而领会词人的言外之意。因为许多诗作写得含蓄委婉,所以古人也说“诗无达诂”。

      例(9)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2001年高考题),全诗写送别,明明尾联写“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直抒送别之情,故评此诗“十分含蓄地表达”就是错误。既为直抒胸臆,就不应再作引申发挥。

      2、虚与实。写实之外,诗歌常写虚(相象或感受)。分清虚实,有利于准确把握诗歌意旨。

      例(10) 杜甫《登楼》颔联“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前句向空间拓展视 野,后句就时间驰骋暇思,整联主要写所见(实),唯“变古今”三字是所感(虚)。若忽略了这一点,不仅看不出颈、尾二联“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与它的联系,更难以揣摸出诗人借古讽今,感叹当今主昏(代宗李豫重用宦官)臣不贤(宦官专权)的深刻用意。

      3、对比与衬托。对比是两相对照不分主次;衬托又分正衬与反衬,以客衬主,突出主体。

      例(11) 陆游《诉衷情》(“当年”)下阕:“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胡未灭”与“鬓先秋”,“ 天山”与“沧州”形成时空、事理的反差,强烈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壮心不已的豪情。这正是对比的功力。

      例(12) 杜甫《戏为六绝句》用“轻薄为文哂未休”的“尔曹”来反衬“王杨 卢骆”,突出了“初唐四杰”在诗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误将反衬当对比,则难抓住诗人褒扬的主体,出现理解的偏差。


展开全文阅读
      规律三:意境深厚

      无意境不是诗。读诗并非纯理智活动,品赏这充满画意诗情、情境交融的境界应该是赏诗活动的高潮,除了以理解内容为基础,还需鉴赏者胸有整体,调动情感,发挥想象。

      例⒀ 臧克家《海》(2001年高考题)。全诗用平实的语言,从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四个方面写出了诗人对大海的感觉。什么感觉呢?诗中未明言,但纵观全诗,由远及近,从昼至夜,层层铺叙,以“耳边传来了你有力的呼吸”作结,从中我们可感到诗人对大海,对大自然壮观景色的惊喜。若说“表达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则显得很牵强。

      例⒁ 苏轼《卜算子》(“缺月”)一词,有人评“表达了作者不计进退出处的乐观豁达情怀”。分析全词,上片渲染孤寂气氛,以孤鸿自比。下片写孤鸿不肯栖寒枝,宁栖“沙州泠”。贯穿全词的是"幽"、“独”、“孤”、“惊”、“恨”、“寒”、“冷”等主观色彩甚浓的字眼,明明是苦闷、落寞,哪里来的乐观呢?再联系词人谪居黄州的处境,设身处地,你能乐观吗?还可联系作者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可推知,谪居中的苏轼是不曾豁达的(《前赤壁赋》也只是词人的自遣之词,纵有豁达也是转瞬即逝的)。

      凝练的语言,独特的手法,深厚的意境应是诗歌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掌握了其中规律,依乎天理,顺其自然,诗歌鉴赏的难题是能破解的。

      
标签:教学论文 诗歌鉴赏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剪裁个性与班级管理(教师中心专稿)
下一篇:辨清扩展关系,准确掌握成语音形义——例谈成语复习(教师中心专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