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1286
标签:
教学论文
重视文本细读,凸显核心价值(谈文学经典教学)a href=http://ruiwen.com/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宁化六中 许兆河
进入高中学涯后,高中语文展示了越来越广阔的文学空间,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进入了中学生的视界,如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是一个摆在高中教师面前的问题。是否要引导学生对经典作品进行深入地研究?如何对文本进行透彻地分析?教师自身的文学功底和研究的导向性成了制约高中语文文学类读物的教学的瓶颈。同时,能否把我们的语文课变成文学研究课,对于我们的学生是否会显得有点揠苗助长,这也是我在高中教学的困惑。教师在组织每一堂课时,是否都有考虑每篇文本的语文价值和核心价值,其定位是否合理?是不是所有文本都得细读呢?很多人提出要做学者型的语文教师,这是一种很理想的但有点不切实际的愿望。教师的素养和对待教学的观念也决定了有些做法,不要太好高骛远,要力求实际。我们把中学语文的教学拔得太高,把自己的能力拔得太高,显得有点天真。这不是自卑,而是自知,我们有的教师盲目否定教材的参考价值,片面重视自己的阅读体验的导引,对很多人的研究都挥动大棒,妄加贬斥,这是不明智的。比如说刘心武对《红楼梦》的研究进入死胡同,传统的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太落后等等。还有教研中言必称希腊,言必称主义,几个空洞的主义替代了教研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我认为很多做法值得商榷。
我对于《文学理论》研究非常肤浅,理论的空洞性和自身学识的贫弱也让我显得力不从心。就让我结合文学研究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谈谈对文学经典的教学是如何引导的。
一要通过文本细读引导学生获取独特的阅读体验。
韦勒克对于外部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种搜求材料,考据事实的方法并不是没有用处,然而仅仅靠材料的搜求与事实的考据并不能揭示文学的根本问题,因为“真正的文学研究关注的不是惰性的事实,而是价值和质量。”现代主义文论的主流,一反传统文论强调外部研究的思路,把研究的重心置于文学本身,它们要求高度重视作品的语言,形式,结构,技巧,方法等属于文学自身的因素。那么我们对于经典的解读中,引导学生了解“外部研究 ”的内容是否毫无价值和必要呢?明智的的教师,对文本的研究已经开始传向,重视内部研究。而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应该也在内部研究上。那么对于名著的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呢?
我们先得明白什么是语文文本细读, “文本细读”作为现代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最早是由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活跃于英国和美国的大学以及文学批评界的新批评派提出来的,他们对文本细读作过详细的甚至有些烦琐的解释;他们还用自己的实践提供了细读的范例。“新批评”文学流派所强调的文本细读,其主要的观点一是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二是强调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文本内部组织结构上,放在细节的解剖上,放在对语言价值的追求上。语文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吸收了“新批评”的一些理念和方法,但并非完全照搬。语文文本细读可以有三种理解:一是把它看作一种文本研读的方式;二是把它看作一种文本阅读态度;三是把它看作一种引导学生阅读的语文教学方式。细读要掌握方法,要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这就是文本细读的重要内涵。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文章,就这相关章节,其文本核心价值在什么地方呢?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鉴赏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形象,培养学生同中求异的比较阅读能力
2、欣赏课文人物出场描写的艺术,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从课文本身看,本文主要写贾府人物出场。人物出场的顺序安排极具匠心,不是大家一起上,而是有先有后,把王熙凤安排在贾母等人之后,把贾宝玉又安排在最后,让一个重要人物,一个主要人物,先后在聚光灯下一展风采。另外,作者写人物出场,描写详略得当,虚实并用,笔墨轻重也各有不同。其中对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浓墨重彩,着意渲染,写得特别精彩。教学重点是通过比较研究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描写,来鉴赏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另外,我觉得本文叙述的视角变化也是很值得引导学生去分析的。比如,整篇文章人物群像和贾府的环境描写基本是从林黛玉的视角来看的,而对于林黛玉自己的介绍,却有两类视角,一类是众人眼中的林黛玉,还有一处是贾宝玉眼中的林黛玉。
如研读“王熙凤和贾宝玉的上场”,讨论:
(1)两人进门都是先声夺人,但声音是否一样?两人都迟到原因是否一样?——凤姐的“先声”是笑,宝玉的“先声”是脚步声。凤姐的迟到是为了突出自己,是刻意的安排;宝玉的迟到是烧香迟了,事出有因。
(2)这两个人的进门方式有何不同?这种不同可以看出什么?——凤姐是被媳妇们围拥着进门,众星捧月,可见权势炙人,地位高人一等;宝玉是单身直入,仆人在前面笑,主人在后紧跟,青春爽快之气扑面。
(3)对于这两个人的进门,林黛玉的感受如何?——对王熙凤感到诧异、惊奇,对贾宝玉是猜测、想像。因惊诧,所以相见时不敢怠慢,因猜想引起内心震动,对前者敬畏有加,与后者灵犀相通。
研读“人物亮相”,讨论:
(1)宝玉和凤姐对自己穿戴的态度是否一致?作者通过这身穿戴告诉了我们什么?——宝玉对自己的包装不甚看重,所以一进门就立马卸装,并因之招来贾母的批评。凤姐的包装是主动追求、刻意为之的结果,好让贾府的荣华富贵、自己的地位权势、自己的审美趣味、自己的张扬个性都在这一身包装里展示出来。
(2)王熙凤和贾宝玉的美有何不同?——宝玉之美,健康、整洁、明艳、多情,让人想起春花、满月、旭日,吹面不寒的杨柳之风。写王熙凤的神貌,笔带贬意,“丹凤眼”“柳叶眉”中有俏丽清秀,“三角眼”“吊梢眉”里透刁钻和威严。
(3)贾母对王熙凤的玩笑说明了什么?你如何看待《西江月》对贾宝玉的评价?——贾母对王熙凤的玩笑说明了贾母对王熙凤的喜爱,同时也可以看出王熙凤泼辣的个性。《西江月》对贾宝玉的介绍采用了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表现了贾宝玉叛逆的个性。
二,通过核心价值的探究深化阅读的认识。
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又在哪呢?郑桂华老师在《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一文指出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一句话,尽量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判断什么样的内容是一篇课文里的“语文核心价值”,可以从四个维度考虑:(1)具有语文特点。即关于语文的知识、语文技能,或者说只有通过语文课才能学到的知识。(2)具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这种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能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3)具有统领性。从这一特点出发,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的内涵,走进作家的世界,建构起对文章丰富意义的认识。(4)便于上升为“类概念”。即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同一种语言现象。
展开全文阅读
如,《红楼梦》的教学我们还可引导学生研读重要人物出场后的“正式表演”,讨论:
(1)王熙凤初见黛玉时有几个动作?意图如何?
——三个动作(携、打量、送回),既表示对黛玉的亲热关心,又显示对贾母的尊重。
(2)王熙凤初见林黛玉时表情有几次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能说说原因吗?
——喜-悲-喜,表情变了两次,悲喜全冲着贾母而来。
(3)从王熙凤在黛玉面前说的四句话中,你能看出点什么?能把四句话和下面的分析对号入座吗?
—— 既表爱心,又表忠心;双方兼顾,滴水不露 (1)
善于逢迎,巧于机变;一石数鸟,皆大欢喜 (2)
事无巨细,无微不至;明表关心,暗显权势 (3)
有条不紊,指挥若定;讨好取巧,不露声色 (4)
(4)宝玉见到黛玉有哪些表现,这些表现与王熙凤的表演有何不同?
——宝玉是看罢发笑,笑罢“话别”,“话别”后取表字,取字后摔玉,完全是率性而为。王熙凤的作秀是“政治手腕”,最大的特点是“假”;贾宝玉的根本特点是“真”。
(5)宝黛都是初次相见,两人表现有何不同?——黛玉是一见便惊,想法藏在心中;宝玉是看罢发笑,笑罢就说。黛玉是不敢说,她寄人篱下,谨慎自尊,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他人耻笑了他去。宝玉骄纵惯了,潇洒自在,有话就讲。
又如《老人与海》(节选)的教学,其核心价值是透过海明威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的对话的独特语言风格,体会其语言特点。并引导学生从大量的人物内心独白中,分析他们对表现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作用。总之通过文本细读的导引,可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又如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赏析,也可以通过文本细读,来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核心价值应该是第二段中有关琵琶女的动作神情和音乐效果的描写的分析,明确诗人是如何表现琵琶女弹奏时的“声”与“情”的。当然,文中几处与“月”有关的诗句也是很值得品味的。我们只有把握核心价值,进行文本细读的导引,让学生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三,注意阅读的功用性的引导,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当文学作品成功地发挥其作用时,快感和有用性这两个基调不应该简单共存,而应该交织在一起。文学给人的快感并非是从一系列可能使人快意的事物中随意选择出来的一种,而是一种高级的快感,是从一种高级活动即从无所希求的苦思冥想中取得的快感。我想,作为一个教学者,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必须用一种正确的健康的心态去阅读,甚至要采取“悦读”的方式,去获取最有益的东西。阅读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去学会解读文本,解读社会和人生。一个阅读兴趣被调动起来的学生,他可以视阅读为人生之必须,如饮芳醇,如品佳茗,一日不读,浑身便不自在。那么阅读中可以培养哪些能力呢?有人把阅读能力归类为(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能力。(3)朗读、默读的能力。(4)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5)初步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们要让学生能够多角度的获取,比如文化层面的,文学层面的,人生经验层面的。哲学的史学的社会学伦理学等等方面的知识。也许一篇文章,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生存状态,它不单增加你的文化素养,还可以提升你做人的品位,使你能做个有涵养的人,精神生活充实的人。对于名著,有人是这样界定的:什么是名著,怎样才能称之能力。我想这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能力。作为一部文化经典,读者从中获取的价值一定很为名著,如何才能成为一部名著。在《怎样读一本书:获得自由教育的艺术》中,阿德勒提出了六条识别伟大名著的标准:
11、伟大名著可能拥有广大的读者,它们不只是在一两年里畅销,而是经久不衰地畅销。
22、伟大名著是通俗易懂而不是晦涩难解的。它们都是讨论有关人的问题的基础性著作。
33、伟大名著是永远属于当代的,它们永不会因思想的变迁或学术见解的改变而显得过时。
44、伟大名著最有可读性,它们让人钻研不尽,是启发智慧永不枯竭的源泉。
55、伟大名著永远超越每一个人的头脑,最有教益,最富启迪。
66、伟大名著堪称是“世界性文学”,它们所讨论的是那些在人类生活中意义重大但悬而未决的问题。
因此,从以上的标准中可以看出,所谓的名著就是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积累的文化思想的结晶。它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它经历了长时间的考验,通俗易懂,并得到了众人的认可,使人百读不厌,最富有教育意义。它论述了出人生有待解决的问题,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所以对学生进行功利性的引导,对于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是极为有力的。
参考资料
《文学理论》
《文本细读 潜心会文》
《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
标签:
教学论文
重视文本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怎样充分发挥中心学科组的作用
(教师中心专稿)
下一篇:
构建和谐课堂,打造多彩语文
(教师中心专稿)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