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500  
标签: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以《定风波》为例,优化教法(人教版高二必修教学论文)
关键词    课堂效率  检测  聚焦  优化  作家   作品

摘要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好的教学方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出学生的潜力。笔者经过认真教研,再加上多年教学实践,总结出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那就是科学地预习、复习,进行比较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自己学习,实现叶圣陶先生言“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正文

    面对日益发展、不断变化的语文教学新局面,要想紧跟新课改的步伐就必须以教学研究为先导,以教研促教学,加强教法的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个老话题,又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教学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下面以《定风波》为例就检测和比较教学两方面谈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

一、在检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锁定预习、复习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一般导入新课后,往往这样表述:今天我们学习《定风波》,首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然后或请学生到黑板注音,或请学生读全诗,或请学生介绍一下作者。所谓重点处理,也只是教师再重复讲讲而已。接着便说:好,预习就检查到这里,我们接着学下一课内容……如此预习,效果让人质疑。从新课改的理念看,难道预习仅仅就是理解、积累词语,查查作者吗?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

预习检测要有层次性和差异性。叶圣陶先生言“教是为了不教”语文教学更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预习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训练形式,预习就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由于学生个性不同,兴趣各异、能力有别,再加上科目多,时间紧,不愿主动学习,惰性大,因此在设计习题时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学生为本,考虑将预习内容合理的分配给学生,进行分层预习。

经典预习内容设计案例

《定风波》预习设计目标:

1、识记本词中的疑难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诵。 

3、体会词中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

4、学习词人开阔旷达的胸襟,从容面对人生风雨的气度

预习内容设计:

1、读准字音         如:同行      吟啸        一蓑烟雨

2、读出情感:           词语的抑扬顿挫                 文3、句的舒缓轻重

4、划出停顿,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按照自己的理解,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

    5、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 请学生举例说明。

设计意图:

1、帮助学生识记文中出现的疑难字词。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提高学生对这首词自主的

4、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和探究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

分层教学使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智力素质的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这样做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避免了一些内向的学生从不回答问题,而一些外向性的学生却一直垄断着课堂。当然这样做,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复习检测要强调教学目标的时效性。在课堂上,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三维教学的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尤为重要,但从课改实验区的整体上看,“三维”教学目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还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关注了前两个方面就弱化了另一方面,而关注了后两个方面又弱化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复习检测来强化这一目标。

在检测方式上,应该将笔试与各种形式的的考核结合起来。笔者以《定风波》为例浅谈。

可以口试。请所有学生合上书本,找一位同学背诵第一句,然后按照座位或学号等请第二、第三位……依次背第二、第三句……学生必须在非常熟练的程度下才能接上上一句。这样真正的节省了时间,又达到了检测的目的。

可以笔试。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试题。可以在小纸条上写上各种题目,每个纸条上一个题目。这样每个上黑板来的学生虽只做一题,但全班同学却学会了所有的题目。例如:

纸条1   请默写《定风波》的上片     

纸条2   东坡为何不躲雨

纸条3   用一句话介绍苏轼或他的词

纸条4   你欣赏这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吗

纸条5   你将如何面对身边的“风雨”

当然也可以开卷笔试式。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可以翻阅有关资料,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或者学生设计好问题请其他同学回答。对于话剧或戏剧等文体还可以让学生编成小型剧进行表演等。

检测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方式更是对学习方向的指向,他是学生短期学习的指挥棒。通过上述做法既可以节约上课时间又能够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在提倡三维教学目标的今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住“三维”目标的实现程度以便更好的提高课堂时效


展开全文阅读
二、在“比较”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聚焦作家、作品。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提高认识,分清是非,语文学习也不例外。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课堂上向学生输入的信息,只有在一定的信息背景下,才有可能变换储存,再输出。尤其是诗词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如果能带领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扩大信息量,相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可以把该作家与其它风格相近的作家进行比较,也可以把该作家的作品和新学的作品进行比较。

风格相近的词人进行比较。诗词虽篇幅短小,但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为了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在教学中,笔者曾尝试着将同一风格的诗词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作了比较欣赏,以期在“存同”的基础上“求异”。这一方法同样也可用在苏轼和辛弃疾的词风上。

苏轼以他豪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改变了晚唐五代词家婉约的作风,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辛弃疾又继承发扬了这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词风,创造了更为雄奇阔大的意境,更是生动突兀,笔酣墨饱,气势飞舞。在豪放旷达的艺术风格上,二者有其相同的一面,那就是他们的词中,都饱含着浓烈的奔放的豪情,表达了词人的对生活无比热爱和豁达的乐观态度,以及要求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

但同样的豪放风格,在东坡词和稼轩词中,又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别。苏词的豪放风格,跳荡流溢着自由奔放,乐观开朗。他的那种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和变化不测的篇章结构紧紧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苏词豪放的浪漫主义的艺术特征。他对生活的乐观,对理想的热烈追求,使他的词总是那种活泼自然,动荡跳跃,慷慨激昂,铿锵作响。例如《定风波》,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一语双关中,流露的是对人生的淡定和从容,宠辱偕忘的旷达情怀。而辛弃疾因政治理想和社会现实的矛盾,妥协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决定了他的词没有也不可能有苏轼词的那种空旷洒脱的风格。因此,辛词的豪放风格,常常饱含着辛弃疾所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个性。例如《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此人以“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抒国恨家仇,沉郁悲壮。诗词风格的相近是指主要倾向,在相同中,通过比较,我们不仅能体会不同,还能更好的理解彼人彼诗。

当然,我们还可以把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这样更能有效地把握作品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在课堂教学《定风波》时我们读了苏轼的《卜算子》,回忆了《赤壁赋》。学生在理解两首词的情感基调和创作风格中质疑:苏轼命途多舛,旷达之气何来?黄州是他人生中的一杯苦酒,是黄州成就了苏轼还是苏轼成就了黄州?综合上述问题,我们因势利导,指导学生运用比较鉴赏,联系延伸,将苏轼的黄州创作与他个人经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联系起来,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苏轼的词作,体会苏轼作品中表现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魅力。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风波》,一个屡险如夷,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大自然的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关照,是一种通达,是苏轼经过巨大打击后灵魂的升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到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是宠辱不惊,是泰然处之。

    一个是孤独寂寞的苏轼,一个是乐观豁达的苏轼,恰好回应了我们已学过的课文《赤壁赋》里主客形象。苦难降临,是让痛苦寂寞吞噬着我们的心灵,还是勇敢面对化解苦难?主客问答,实际上是作者内心的告白,是心灵的反省与超越,是心灵的丰富与成熟。

在探究教学中,学生的灵魂还受到了洗礼:苦难往往是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培养旷达超拔的人格,定会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合适的位置,达到崭新的境界。 实践表明,这种“比较”教学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和深度,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好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在不同的因素组合中自如地驾驭不同方法的能力,以“随机应变”为每一节课赋予不同的魅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审视自我。

参考书目

《新教育》                            朱永新

《上好课有效技能》                    孔凡哲

《活页文选》                          宿州二中校本培训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定风波》为例,优化教法

王倩华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

                   

 

王倩华

标签:教学论文 高二教学论文 提高课堂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陈情表》教案(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下一篇:调用感觉器官发掘学生的写作潜能(粤教版高三必修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