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4142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
课堂教学设计Ⅰ
一、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认识中国人民选择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的必然性。
2.学会分析课文的思路和论证结构。
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习课文运用大量事实说理的写法。
4.学习课文严密、概括性强的语言,理解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所起的作用。
二、难点、重点分析
1.课文是针对什么重大问题展开评论的?
分析: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基本胜利,人民共和国即将诞生,这时少数人在建立什么样国家的问题上观念糊涂。本文作为政治论文,就是针对这一重大思想认识问题展开评论的。
2.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分析: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是“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3.课文可分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
分析:课文可分三部分。第1段为第一部分,这一部分提出要论述的问题: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战斗武器。第2~5段为第二部分,这一部分阐述了100年来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艰难经过。这一部分可分两层,第2段为第一层,将中国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作比较,阐述中国人为何从俄国求得真理的原因;第3~5段为第二层,阐述了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即两大阶段),并在阐述这两大阶段中经历的过程后加以总结归纳和评论。第6段为第三部分,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结论——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走社会主义道路。这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4.课文第2段将中国和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作比较,比较的结论是什么?
分析:相同点有两点:一是都是封建主义的压迫;二是先进的人们,为使国家复兴,艰苦奋斗,寻求真理。相似点是两国经济和文化都落后,中国更落后。
5.课文分析了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特点各是什么?
分析:第一个阶段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结果却一次次碰壁,一次次失败;第二个阶段是明确了要“走俄国人的路”,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6.课文是如何运用大量事实说理的?
分析:课文紧扣论点,举出大量事实。如第3段,举出鸦片战争失败后,先进的中国人迫切地向西方学习的情形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步与成功的事实,证明维新派“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的观点;第5段则列举了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大量事实,尤其是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的合作,二次大战苏联的胜利和帝国主义的削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解放战争的基本胜利等有力地证明了“走俄国人的路”这一观点的正确。通过正反对比,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7.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1)用大量事实说理是本文的显著特点。用事实说理即通常所说的举例论证或事实论证。事实是论据,理是论点。用事实作论据证明论点是常用的论证方法。本文中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第一阶段的论点是,“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论据是:①国内——对外派遣很多留学生;对内废科举,兴学校。②国外——一只有西方国家在进步;日本学西方有成效,中国也得学。第二阶段的论点是:“走俄国人的路”。论据是:国内——孙中山的三个“欢迎”;蒋介石把中国拖到了绝境;共产党领导人民驱逐日寇、打倒蒋介石,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国外——二战中以苏联为主力军,打败了三个帝国主义,两个削弱了,一个国内危机深重。这表明,资本主义开始走下坡路,而马列主义在苏联取得重大胜利,中国自然要“走俄国人的路”。
(2)叙述简明、概括力强的语言特点。议论文中的叙述与记叙文的叙述要求不同,议论文的叙述要求简明,高度概括。如:开头一段中“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一句话概括了党28年的斗争经历,何等简明!其中“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就包含了国外的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美帝国主义(间接);国内的蒋介石国民党武装及大大小小的反动军阀,如阎锡山等人的军队。党内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王明的左、右倾机会主义,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他们都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极大的损失;党外的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如无政府主义等等。九个字概括了多少内容啊!又如第3段列举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四人,概括了中国近代史上太平天国运动、变法维新运动、辛亥革命等寻求救国真理的重大事件,可以说是一部旧民主主义革命史。又如第5段从“1919年”起至段末共11句话,概述了中国现代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简直是一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这些概括性很强的叙述语句,给文章立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根据。
展开全文阅读
(3)语言严密,用词准确。语言严密指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无懈可击,它往往借助于使用起限制或强调作用的词语这个手段来实现。如“洪秀全……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介宾短语“在……以前”限定了“一派人物”寻找真理的时间;另一个介宾短语“向西方”则强调了他们寻找真理的方向。没有这些限制和强调,他们与共产党人寻找真理便没有区别了。用词准确除了使语言严密外,还有使语言深刻有力、生动形象等作用。如“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迷梦”是沉迷不悟的梦想,不可能实现却深信它能实现,不同于“美梦”(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不说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人认识到学西方的道路走不通,而说“打破了”“迷梦”,极为形象。又如“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告准的普遍真理”一句,“真理”前面加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两个定语,形容真理不论用到什么地方都是正确的、适用的。深刻地表达了马列主义这个真理既然对各国都适用,那么自然也能救中国的道理。
8.难句解析:
(1) 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也只是在这时”强调说明只有在十月革命爆发、中国人和全人类对俄国人都另眼相看之时,中国人寻求真理的方向才发生了变化,由“向西方”转向俄国,经过俄国人介绍,找到了马列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2)在22年的长时间内,蒋介石把中国拖到了绝境。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夺取政权,勾结内外反动势力在中国实行法西斯专政,到1949年被推翻,长达22年。“拖到”是口语,“绝境”指没有出路的境地。这两个词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蒋介石陷国于绝境,是民于水火的祸国殃民的罪行,表达了对蒋介石集团的憎恨,感情色彩强烈而鲜明。
(3)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康有为幻想建立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并希望以“不忍心之心”为基础,用改良渐进的方法去实现这种社会。但是,他“没有”找到,这是实情,“不可能”找到,这是科学的论断,因为康有为走的是维新变法,学西方的路,而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指引的正确道路。
(4)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句中三个加点的词是按照客观规律排列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产生”是从无到有,这好理解。“增长”是由少到多,指数量的增加,这也好理解。为什么还要加上“发展”呢?“发展”不就是“增长”吗?“发展”也包含有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等意思,但同时还含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即由量的积累而产生了质的变化。即对学西方走资本主义道路由怀疑而发展到否定,认识上有了质的变化。
(5)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之后,进行了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这里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在……之下”起限制作用,明确告诉人们,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取得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胜利。“基本”在这里指“大体上”,是就解放战争而言的,是限制“胜利”的。解放战争从1946年7月开始,当时人民解放军已横渡长江,占领反动派的都城南京,解放了上海、杭州、南昌、武汉、西安等地,正在向南方和西北各省大进军;已消灭国民党军559万人,尚有150万人需要肃清。所以只说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因在当时还不是全面的胜利。它是紧接着“解放战争”而言的。前面说抗日战争胜利了,这里说当时尚未结束的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是非常贴切的。
三、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已是公认的真理,可是,对这一真理的认识,却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探索过程,多少仁人志土上下求索,为此献出毕生精力甚至宝贵的生命。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将使我们了解中国人民为寻求救国真理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增强我们对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看注释,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
(三)阅读分析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明确:
全文共6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全文所要论述的问题;第二部分(第2~5段),具体分析论证了提出的问题;第三部分(第6段),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四)研析课文(第l~3段)
1.阅读理解第1段。
讨论题(1):这段提出了全文所要论述的什么问题?
明确:第1段即第一部分,提出的问题是:我们党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了28年,终于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武器。
讨论题(2):文中“武器”比喻什么?
明确:用“武器”来比喻马克思列宁主义。
2.阅读理解第2段。
讨论题(l):中国与“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有哪些相同或近似之处?
明确:第一,两国深受封建主义的压迫;第二,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而中国更落后,第三,“先进的人们,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寻找革命真理。”(要求学生画出有关词语)
展开余文
讨论题(2):为什么作者要把中国与俄国作比较?
明确:因为“中国有许多事情和十月革命以前的俄国相同,或者近似”。通过对两国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从而明确中国人决心“走俄国人的路”不是偶然的,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由此引起下文对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艰难历程的回顾。
3.阅读理解第3段。
讨论题(1):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第一阶段是指哪一段历史时期?代表人物有哪些?
明确:第一阶段是指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失败)至20世纪初这段历史时期。其代表人物有: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
讨论题(2),这个历史阶段的人物救国观点是什么?文章列举了哪些事实对此进行阐述?
明确:这个历史阶段的人物救国观点是:“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为了阐述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大量事实。国内方面,大量吸收西方的新道理,向日、英、美、法、德等国派遣大批留学生;废科举、兴学校。国外方面:认为只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先进的,尤其是日本向西方学习有成效。
讨论题(3):本段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在段中各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头一句总领下文,结尾一句总结全段内容。“总分总”式,条理层次十分清晰。
(五)研读课文第4~6段。
1.阅读理解第4段。
讨论题(1):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结果怎样?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明确:
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以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其结果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多次奋斗”,“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指导学生画出关键语句)这说明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走不通。
讨论题(2):中国的面貌何时才起了变化?原因何在?
明确:正当中国人怀疑、徘徊的时候,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新纪元的曙光。“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因为俄国的十月革命使“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2.阅读理解第5段。
讨论题(1):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第二阶段是指哪一段历史时期?“先进分子”的观点是什么?作者列举了哪些事实作论据来进行论证?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明确: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中国人民进入寻求救国真理的第二阶段。“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来观察国家的命运,“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便成了这个阶段的观点。为了阐述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国内国外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事实论据。国内方面:1919年发生了“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和俄国人对中国的帮助,进行国共两党合作;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驱逐了日本帝国主义;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国外方面,以苏联为主力军的反法西
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倒了德、意、日三个帝国主义大国,削弱了英、法两个帝国主义大国;而在战争中没有受到损失的帝国主义大国——美国,其国内危机很深重。这些事实论据都强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讨论题(2):第5段与第4段之间是什么关系?
明确:第4段是讲中国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即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救国真理;第5段是讲变化的具体情况,那就是中国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前者是因,后者是果,是因果关系。
3.阅读理解第6段。
讨论题(1):这一段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明确:第6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由上文的分析,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讨论题( 2):为什么说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唯一的路”?明确:因为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使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所以说这是“唯一的路”。在当今世界上,霸权主义者妄图分裂中国,妄图在人权等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我们必须与之斗争到底。
(六)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本文通过回顾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总结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指出中国“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革命先辈们是如何不惜艰辛寻求救国真理的。这种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继续艰苦奋斗。
2.语言运用:本文是典型的政治论文,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语言艺术。这种语言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l)语言准确,严密;(2)概括性强,富有感情。(以上两点结合课后“揣摩”运用题四、五、六作具体分析)学习与掌握这些语言技巧,对我们今后写作政论文大有裤益。
课堂教学设计Ⅱ
一、教学目标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二、难点、重点分析
(同“课堂教学设计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快速精读测试。
1.第1自然段提出了全文所论述的问题是什么?
答:
2.第2自然段的段意是什么?
答:
3、第3~5自然段把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分作哪两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4.第6自然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
5.根据以上理解,完成下边的论点论据提纲。
(l)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20世纪初)
①论点:
国内:
②论据
国外:
(2)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第二阶段(俄国十月革命以后至1949年)
①论点:
国内:
②论据
国外:
测试记录:
快速概括与提炼11小题用时:__________分钟
快速概括与提炼速度:__________题/分钟
快速概括与提炼正确率:____________%
快速概括与提炼效率:____________题/分钟
(二)激疑质疑。
1.关于“构架与思路”。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民学西方的迷梦。②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③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④多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⑤国家的情况一天比一天坏,环境迫使人活不下去。⑥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⑦第一次世界大战震动了全世界。⑧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⑨过去蕴藏在地下为外国人所看不见的伟大的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宁、斯大林领导之下,像火山一样突然爆发出来了。⑩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
展开余文
(1)划分本段层次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④|⑤③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本段在文章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答:
2.关于“训词与析句”。
(l)下边的每组句子中,①比②的表达效果好,说说为什么。
①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学生呢?
②为什么帝国主义国家老是侵略中国呢?
①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
②怀疑产生了,增长并发展了。
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十月革命爆发,向中国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哪些是起强调作用的?这些词语为什么能使句意严密?
①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趔的一派人物。
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党领导之下,在驱逐日本帝国主义之后,进行了三年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③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
④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
⑤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⑥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
⑦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3.关于“鉴赏与评价”。
(l)课文中有较多的叙述成分,在叙述中往往带有感情色彩,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试举例说明。
答:
(2)在议论文里,常常需要概括叙述。课文第5段中“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只11句话,却概括了中国现代史。
①这11句话概述了哪些重大事件?
答:
②概述中还插入一些评论,试举出一两处。
答:
(三)精读导引。
第1题:
(1)首先搞清此段属于哪种结构类型。类型槁清了,层次就容易划分得更准确。
(2)着重思考此段与上下段的关系,从而体会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第2题:
(l)从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上去考虑。
(2)这些加点词语,起限制作用的范围清楚,起强调作用的程度恰当,因而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严密。
第3题:
(1)体会带有感情色彩的叙述成分,对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作用。
(2)本题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具体理解本文概括叙述的作用及其语言特点。
(四)疑难讨论。
第1题:
(1) C(2)过渡作用
第2题:
(1)第一组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而深刻的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伪善面目和丑恶嘴脸,含有讽刺意味。而②句则浅直平淡,表示效果差得多。
第二组①句是承接关系的复句,层次清楚的表明了“怀疑”由无到有、由浅入深的变化过程。而②句表示“怀疑”发展变化的层次不如①句清楚。
第三组①句用比喻(一声炮响)形象的说明了十月革命使全世界人民震惊和觉醒的划时代的巨大影响。“送”,雪中送炭,满足了迫切的需求,表达了欣喜之情。而②句的“传播”则有被动接受的意味,表达效果差。
(2)①限制。“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限定了“寻找”的时间;“向西方”,则说明了他们寻找的范围和方向,使句意非常明确。
②限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明确告诉人们取得胜利的唯一条件是党的领导。“基本”则是说,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只是刚刚起步,而建设新中国的任务还很艰巨,要任重而道远。
③强调。“没有”找到是实情;“不可能”找到是科学的论断,因为康有为走的是学西方的路,而不是马列主义所指引的路。
④强调。“只要”强调无一例外,表明学西方心情之迫切。
⑤强调。强调说明只有在十月革命后,中国人和全人类都对俄国人另眼相看之时,中国人寻求真理的方向才发生了变化。
⑥限制。“一齐”就是全部、一下子。
⑦强调。“唯一”,强调在中国除了建立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之外,别无选择。
第3题:
(1)“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渲染了当时热烈的时代气氛,表露了作者对这些不辞辛劳、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进的人们积极精神的赞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表达了久旱逢甘霖,雪中得煤炭的喜悦欢欣之情。“孙中山欢迎十月革命,欢迎俄国人对中国的帮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一句称赞孙中山联俄联共的新政策。
(2)①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孙中山联俄联共;孙中山逝世;蒋介石发动政变夺取领导权;蒋介石发动内战,把中国推向绝境;抗日战争胜利;解放战争基本胜利等。
②有孙中山联俄联共的原因(或背景)——“在绝境里”,蒋介石祸国殃民的罪行——“把中国推到了绝境”,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情形——“国内危机是很深重的”。
[快速精读测试参考答案]
1. 中国人民找到了马列主义这个战斗武器。
2.把中国和十月革命的俄国比较,为下文得出“走俄国人的路”结论打下基础。
3.第一阶段,新学派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第二阶段,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走俄国人的路。
4.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5.(l)①论点:“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
②论据:国内,对外派遣很多留学生;对内则废科举,兴新学。国外,只有西方国家进步,日本学西方有成效,中国也得学。
(2)①论点:“走俄国人的路。”
论据:国内,孙中山在绝望中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表示“欢迎”;蒋介石上台,把中国拖到了绝境;共产党领导人民驱逐日寇,打倒蒋介石,解放了全中国;国外,苏联为主力军,打败了三个帝国主义大国;两个削弱了,一个国内灾难深重。
【小资料】
一、背景。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作者注明的写作时间是1949年6月30日,并附有副标题——“纪念中国共产党28周年”。此文写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当时,开始于1946年7月的人民解放战争已经进行了三年。整个形势,正如毛泽东同志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不久以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阴谋被揭穿以后,人民解放军即已奋勇前进,横渡长江。国民党反动派的都城南京,已被夺取。上海、杭州、南昌、武汉、西安,已被解放。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各路野战军,正在向南方和西北各省,举行着自有中国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大进军。三个年头中,人民解放军共已消灭反动的国民党军559万人。截至现时为止,残余的国民党军,……只有150万人左右了。肃清这一部分残余敌军,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已为期不远了。”“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在这个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回顾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批判反动派的谬论,澄清种种幼稚的糊涂的思想认识,指明了新中国的发展方向——建立人民共和国,走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篇节选的内容,位于《论人民民主专政》的前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艰难的寻找,才找到了救国真理,认清了到达“大同”,“唯一的路是经过—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节选部分提出的这一条结论(历史的结论),是原文的思想核心。
二、文题。
“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这个标题,是教材编者加的。它概括了节选的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其特点,一是全面,因为课文总结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寻求真理走过的艰难历程,不只是讲中共建党以后的情况,所以标明“寻求者”是“中国人民”,用语准确严密,二是贴切,“寻求”表明探索之难与久,“救国”表明几代人追求的目标,“真理”则表明了文中所论的历史的结论;三是简练,用一个主谓短语当“道路”的定语,使整个标题的结构成为偏正式的(定语十中心调),显得紧凑,比拟作“中国人民是怎样寻求到救国真理的”要好一些。
三、体裁。
《论人民民主专政》是一篇比较长的政治论文,简称“政论”,亦称“政论文”。本篇课文系该文的节选,内容相对完整,大体上可以权且当作一篇“政论”来看待,来阅读。
不过,节选毕竟是从长文中割下来的一小部分,它只是相对完整和独立而已。教学中,要注意妥当地选用有关的术语,尽可能不取“这一篇政治论文”之类的提法,改说“这一段政论文字”或“从长篇政治论文中节选出来的这部分内容”为宜。
四、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俄国L人阶级和农民在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五、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1917年11月7日21时45分,该舰官兵按照列宁的起义计划,发出攻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的第一炮,宣告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1923年该舰改为练习舰,1948年移交列宁格勒纳希莫夫海军学校,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物,停泊在列宁格勒市内的涅瓦河畔。
六、孙中山生平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1894年在日本组织中国同盟会,被举为总理,多次发动武装起义,相继失败。辛亥革命爆发后被选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攫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孙中山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后又改组国民党为中华革命党。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遭到失败。1919年,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称中国国民党。1921年,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不久被广东军阀陈炯明迫离广州。在绝望中,孙中山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吸收共产党人参加国民党,使国民党有了生气。1924年底,孙中山北上与北洋军阀段棋瑞谈判,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病逝。
七、有争议的问题。
反复阅读本篇课文,总是隐隐地觉得,从“文章”(或曰章法、布局谋篇)的角度看,第1自然段与后面的五个自然段的连接不那么“顺”。
通行的“教参”认为,第1自然段是本篇的第一部分,它“提出本文要论述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得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战斗武器”(着重号系引者所加)。“本文”指什么呢?若说是指原作《论人民民主专政》,明显不妥;大概是“本篇”之误,指的是这一篇题为“《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的课文。
唯此,那么“本篇”所节选的内容,侧重点不在于专讲中共的28年历史,而在于讲100年来中国人民寻求真理走过的艰难历程——这才是“本文(篇)”所要论述的问题。
为了分辨疑难,有必要通读毛泽东同志的原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把“局部”(课文)放回到“整体”(原文)中去,作全面的考察。
《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第1自然段,是全篇的一个引子:“1949年7月1日这一个日子表示,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28年了。……”接下去,以一个人的成长为喻,申明中共已是进入成熟阶段的政党,它也有“衰亡”的一天,那时人类将进到“大同境域”,等等。
第2自然段,即课文节选的:“我们党走过28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我们要和国内外党内外的敌人作战。谢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他们给了我们以武器。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本段第一句又说“我们党走过28年了”,承上,是前一段第一句的反复,——从行文上看,都有扣住本文副标题“纪念中国共产党28周年”的作用,是人题、点题之笔。就启下的方面而言,第2自然段领起了其后八个自然段(即该文第3~10自然段)的内容。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从第11自然段开始,罗列若干种反动的错误的论调,摆出来—一批驳、澄清,属于文章的展开部分,即起、承、转、合之“转”。那么,第2~10自然段,可以看作是“承”的部分。
下面,具体分析该文第2~10自然段。
这九个自然段,本身大体上也是按起、承、转、合的思路安排的。
第2自然段是“起”,总说28年的战斗历程,我们党靠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武器”。
第3自然段是“承”:与俄国人作比较,总说中国“先进的人们,为了使国家复兴,不惜艰苦奋斗,寻找革命真理”。这一段,已经略有“转”的意味,启下的作用更为明显。但段中毕竟含有“中国人找到并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武器,很不容易,也绝非偶然”这样的意思,所以大体上可以看作具有“承”的功能。
第4~8自然段是“转”:宕开,转而从100多年前说起,追溯“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其中,第8自然段与第7自然段文气连得很紧,但课文没有选入它,现把它补录出来:“一切利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曾经留恋过别的东西的人们,有些人倒下去了,有些人觉悟过来了,有些人正在换脑筋。事变是发展得这样快,以至使很多人感到突然,感到要重新学习。人们的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欢迎这种善良的要求重新学习的态度。”
第9、10自然段是“合”:“合”在何处?其一,是直接照应第2自然段“起”的内容和语句。第9自然段开头说:“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接着就进入政治斗争,经过曲折的道路,走了28年,方才取得了基本的胜利。”其二,是总结中共28年的基本经验,即阐明中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使用“武器”的过程中有哪些最为宝贵的收获。作者接着说,“积28年的经验,如同孙中山在其临终遗嘱里所说‘积40年之经验’一样,得到了一个相同的结论,即是:深知欲达到胜利,‘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到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其三,在第10自然段,作者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具体分析那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论述在中共领导下,“到现在为止,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尤其突出和强调了在“唤起民众”方面,与孙中山不尽相同的主张——“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建立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也是对第7自然段中所说的“唯一的路”的进一步说明。就全文的布局谋篇而言,第9、10两个自然段,亦有引发下文(“转”)的作用。
综合以上分析,应该明确,第2至10自然段在全文之中,担负着“承”的任务,它本身是一个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部分。
因此,有三条意见简述如下:
第一,节选的时候,最好把这九个自然段一并选入,让学生见到作者的相对完整的一段思路和“章”法。(古人有字法、句法、章法、篇法之说,其章是指篇的一部分内容,可参阅元代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第二,倘若认为初中的课文(政论)不宜太长,则亦可从这九个自然段中,再“节”一段更小的“章”,但应以选出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一段文字为准则——比如,只选《论人民民主专政》的第4至7自然段,即从“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到“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第三,现在教材所作的节选,以及“教参”对课文结构的解说,尚有可商榷之处。主要问题是,(1)课文头一个自然段没有人题(指课文标题),一定说它提出了本篇课文“要论述的问题”,多少有点儿勉强。(2)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对“中国人民寻求救国真理的道路”的“归结”,亦即是对它之前三个或四个自然段的内容的“归结”,从文章布局来说并不包含课文头一个自然段(原文的第2自然段)。一定说它“归结全文(‘全文’当为‘全篇’之误),得出结论”云云,同样多少有点勉强。(3)问题的根子,出在编者节选的这一“刀”,似乎是切得匆忙了一些,有考虑欠周密的地方,以致我们在分析这篇课文结构的时候,总感到不顺手,难以自圆其说。
(谭承业)
标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教学设计
中国人民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人类的语言
下一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