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2216  
标签:教学论文
怎样上好语文课(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怎样的一堂课才算好课,许多教师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想的往往是“怎么教”的方法问题。然而,研究表明,仅仅停留在教学的探索,停留在教学程序、教学方法上做文章,作用是有限的。这样容易形成一种观课评教的不良导向,导致教师去追求往往很难移植的“教学模式”,有的还蜕变为个人的“教学艺术”表演。我认为要上好语文课可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材料”的选取要合宜

如果没有合宜的教学内容,就很难上成一堂成功的课。合宜的教学内容涉及一系列的问题,我想最起码有两个要求: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要有意识,即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并且知道自己为什么教这些内容;二是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相对集中,因而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由此,在选择、取舍教材时,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文本制宜,因目标制宜,他可以千变万化,千姿百态,不拘一格。

二、自身“学养”是基础

作为一位教师,自身的知识积淀远比教学技巧更为重要。施教者本身的知识面、知识量直接决定着他的文化视野和学科功底。一堂好课,从施教者的角度看,应是两种必需素养的融合——思想和艺术。视野和思想来自学养,施教者学养不同,引领学生达到的境界是迥然有异的。学养深厚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往往既到位,又不乏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能给学生高屋建瓴的引导、启迪和提升。好的教师他本身就是一扇窗,无论他讲多讲少,如何去讲,他的视点都是高的,他的课能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是学生通往更广阔世界的一扇窗。

新课程背景下,好课将越来越属于学养深厚的人,仅凭施教技术——尤其是应试技巧生存的人,将面临真正的危急。学养从哪里来?当代著名画家张大千先生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作画尚且如此,为师,更是如此。

三、“吃透”教材是关键

吃透教材,表现为“广、准、深、巧”。广,一是将文本放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之中去学习,让课有广度──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等都可以信手拈来增加文本底蕴;二是拓展延伸,扩展视野。准,对语文新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数:一个目标(语文素养),两个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四个学段(1-2、3-4、5-6、7-9),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与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深,是对教材理解深,教师对文本应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深刻的体悟。巧,一巧在设问;二巧在选准突破口;三巧在问题来自于学生。

四、以“文”为本是根本

李海林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中心就是“学生与语文的接触”,语文教学的一切设计都是围绕“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来进行的,语文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接触”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完成这个过程。没有实现“学生与语文的接触”就没有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就不是一堂好的语文课。

怎样上好属于自己的语文课?是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要思考的问题。让我们远离功利,远离亦步亦趋,远离浮躁做作,为孩子们、为语文,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平心静气地、聪慧睿智地探索适合本地实际、适合学生实际、独具特色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改之路吧!

 

杨静

标签:教学论文 怎样上好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合理整合课程资源,正确解读文本内容 (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下一篇:课本掘金 -----妙采巧撷课本写作素材 (鲁人版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