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2177
标签:
教学论文
坚持全面发展实施因材施教
----兼论科学的教育思想
鸿铭
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一位教师成功的教育实践除了应有良好的师德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其教育实践必定是在科学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必定有一套符合学生认识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否则,其教学就不会成功或不甚成功。因此,要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功,教师就应努力确立科学的教育思想,并在运用上切实下足功夫。
先进的教育思想既是对古今中外教育思想的概括与总结,又具有指向未来,培养新一代人才的超前性特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克服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继承已往教育思想中合理的精华部分,吸收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把只教书不育人的教育实践活动转变为既教书又育人的教育实践;把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育实践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发展智能的教育实践;把只靠教师灌输的教育实践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教育实践;把只局限于课堂的相对封闭式教育实践转变为课内外相结合的开放式教育思想实践……要实现以上转变,牢固确立全面发展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要。
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应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全体魄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就需要向学生实施全面发展教育。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明确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也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我们的学校教育应当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应在指导思想和教育实践中切实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学校办得好不好,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不高,主要看学校是不是向学生实施了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能单纯看升学率。那种单纯追求升学率的教育,不是现代教育的特性,有悖于人格塑造的多元性要求,有悖于现代社会对人才多样性选择的现实。现代教育的质量观就是在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调动学生潜在的、各具特性的能力和兴趣,并给予充分的发展。
这是现代教育质量的最基本内涵。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指的是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和教师工作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 个学生均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努力克服那种认为经过层层选拔淘汰之后能够金榜题名的学生才是人才的陈腐的封建教育科举制度遗留下来的错误观念。因此,我们在教学改革时,应该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能只顾少数学生升学考试。
第三,要树立新的学生观。传统的学生观把学生看成只是被动消极的教育对象,学生在这种教育氛围中,不可能自由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克服传统教学中用分数强迫学生学习的做法,应当改革注入式的方法。要把学生看成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小培养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一个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要真正落实科学的教育思想,还必须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条教育、教学原则。它的基本含义是:在按照统一的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时,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施既有统一要求、又能区别对待的教育。从哲学方面来分析,实行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前提下,学会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地把握学生发展过程中个性和共性、个别和一般、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
这些原理反映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的统一要求和区别对待具体地、辩证地结合起来。多年来,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强调共性要求多,照顾个性发展不够。目前,特区普通学校中“中等生和后进生”面较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以下两个方面是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的:第一是学生的智力、意志、品质、兴趣及兴奋点的差异造成学生学业发展的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学校教育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特点的分析,并加以分类分层对待,学生个性不能给予充分尊重和调动,那些普遍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的亮点,在这些中等生和后进生身上还没有闪现出来就黯然了。在统一目的和要求的学习成绩面前,他们一步步矮化,然而,在今后的社会大舞台上,他们不一定不闪光。教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就是要求兼顾对不同类型、不同层面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同时特别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及特长,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各方面需要的人才,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健全的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未来发展的合格的各级各类人才。
在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过程中,要着重确立科学的教学观,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渗透。教师应确立的教学观有:第一,整体观念,即用整体观点指导课堂教学。在教学活动中,课堂内外是一个整体,教与学是一个整体,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各种因素的积极作用,使它合理组合、和谐发展,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二,重视学生和学法的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作用,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作用,使教师的教学真正由“主讲”转变为“主导”,充分挠掘“导”的内涵,又注意丰富“导”的形式的延伸和运用,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使他们在教学中不再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探索者。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就在“导”字上、学法上下足功夫。第三,发展能力的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第四,审美与情趣观,即是把情趣和美的因素带到教学活动中,要借助情趣和美感等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愉快学习。
展开全文阅读
在培养跨世纪的“四有”人才的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中,教师是雕塑人类灵魂的专家。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当一大批有优良的德才素质,而且具有娴熟的表现这些素质的技巧的教育工作者成长起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就有了很大的希望。
标签:
教学论文
坚持全面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探究
下一篇:
坚持激励,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