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导学案设计
阅读:1720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管仲列传》学案(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探讨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管仲形象,了解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探讨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管仲形象,了解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讲解法   讨论分析法

教学时数:第2学时

教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掌握重点词语与句式

翻译下面四个句子

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2、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3、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4、岂管仲之谓乎?

 

二、再读文章,思考并讨论:

1、管仲作为一国之相,取得了哪些政绩?(筛选信息)

2、讨论:管仲任政相齐取得政绩的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

3、从哪些方面来写“管鲍之交”的?你认为管仲是怎样的人? 

4、鲍叔牙是怎样认为的?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5、管仲这样的人才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探究

清代李晚芳《读史管见》中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司马迁为何要为管仲列传?从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怎样的感情?

练习: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尝与鲍叔贾          ②鲍叔不以我为怯        ③故其称曰 

④下令如流水之原      ⑤知与之为取           ⑥管仲因而伐楚 

⑦孔子小之                   ⑧匡救其恶 

2、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A 所识穷乏者德我欤 

B 而心目耳力俱穷 

C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D 穷凶极恶 

3、与“三仕三见逐于君”句式不同的一句是(   ) 

A 管仲囚焉 

B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 子孙世禄于齐 

D 吾幽囚受辱 

4、与“知我不羞小节”中的“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 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B 吾从而师之 

C 鲍叔终善遇之 

D 吾妻之美我者 

5、对“召忽死之”翻译正确一项是:( ) 

A、 召忽死在这件事上 

B、 召忽为公子纠而死 

C、 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自杀 

D、 召忽因公子纠失败而被杀身死 

6、联系全文来看,对管仲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司马迁以史家的眼光看待管仲,不论其著书,而言其轶事,写鲍叔对他的谅解其实是借鲍叔牙来突出管仲的贤才。 

B、司马迁记叙管仲轶事,赞扬了他的才干和功绩,突出了他的民本思想和政治策略。 

C、孔子瞧不起管仲,是因为管仲不勉励桓公行王道,竟助他称霸。 

D、管仲作为齐国的名相,顺民意,精于谋略,善于因势利导为政,政绩显赫;但作者认为管仲是一个不识时务之人,他应该帮助齐桓公实行王道,而不是霸道。

补注:

“桓公实怒”二句:是说少姬(即蔡姬)曾荡舟戏弄桓公,制止不听,因怒,遣送回国。蔡君将其改嫁,所以桓公怒而攻蔡。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左传•僖公三年》(伐蔡在“僖公四年”)。

“管仲”二句:《左传•僖公四年》载:齐桓公伐楚,使管仲责之曰:“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古代祭祀,用裹束成捆的菁茅过滤去渣。包,裹束。茅,菁茅。按:责楚包茅不入贡于周室,这是齐伐楚的借口。事又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桓公实北征”两句: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山戎(北狄)伐燕,燕告急于齐,桓公因伐山戎,至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送桓公进入齐境。桓公说:“非天子,诸候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之地与燕,并让燕君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召公,是燕国的始祖,周成王时为三公,“治西方,甚得兆民和。”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

“于柯之会”四句:齐桓公五年(前681),伐鲁,鲁将曹沫三战三败,鲁庄公请献遂邑求和,桓公许,与鲁会柯而盟。将盟,曹沫以匕首劫持桓公于坛上,威胁桓公归还“鲁之侵地”,桓公先是被迫答应,继而“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沫。”这时,管仲劝桓公不要图一时“小快”而“弃信”于诸候,失天下之援”。于是尽“与曹沫三败所亡地于鲁”。“诸候闻之,皆信齐而欲附焉”。见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卷八十六《刺客列传》。

 

晓风

标签:导学案设计 高二导学案设计 苏教版高二导学案设计 管仲列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三语文散文阅读(教案)(苏教版高三教案设计)
下一篇:《管仲列传》教案(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