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杂文参考教师随笔
阅读:2453  
标签:教师随笔
五四思潮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对一种反誓反省


朱学勤

    欲从太史窥春秋,勿向有字句处求。

                                   ——龚自珍

    若惊道术多迁变,请向兴亡事里寻。

                                   ——冯友兰

    大凡思想史、学术史任何一次时风转向,都是由两种力量共同作

用化合而成的结果:纵向上思想史、学术史内部的推陈出新,横向上

相应时期社会变迁造成的外力拉动。纵向矢量与横向矢量的交互作用

形成一个力点,这一力点,往往就是某一时代思想史、学术史的定位。

如果这一观点大致不错,那么,或许也能同样说明某一时代思想与学

术的内部关系?

    这种关系大致是三种组合:或者思想重于学术,思想排斥学术;

或者学术重于思想,学术排斥思想;或者思想与学术有机结合,相互

补足,相互促进。

    我私心以为,大陆学界的八十年代属于第一种情况,思想重于学

术,尽管有成就,但毕竟是片面成就,并不健康;九十年代按目前趋

势发展,则可能出现一个相反的十年——学术重于思想的十年。尽管

已经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就,而且还会继续取得更为可观的学术成就,

但是,如果没有思想支撑,单方面的学术成就,毕竟是跛脚成就,同

样是不健康的。有鉴于此,王元化先生在他创办的《学术集林》第一

辑上提出了这样一个说法,希望看到“有学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学术”。

这一提法,或许能补救两方面的偏颇。

    以上是我的基本想法。至于问题之由来,可能要从余英时先生的

一篇讲演词说起。

    (一)如何看待目前对五四的反省

    一九八九年,余英时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作了一篇题为《中国近

代思想史中的激进与保守》讲演。大陆中青年学人传阅这篇讲演时间

较晚,大约在一九八九年以后,但发生的影响却与日俱增。于此类似,

林毓生先生《中国意识形态的危机》也是在一九八九年以前已经译入

大陆,但是发生影响也是在一九八九之后。

    接下来就发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余英时与林毓生两位先生一个

是文化保守主义,一个是政治自由主义,两人师承不同,学术倾向也

不同,他们反省五四的出发点与归宿更不同,但是,作为一种外来学

理,他们在大陆的传播遭遇却是殊途同归——

    首先,他们对五四的批评性反省在大陆一九八九以前不被注意,

一九八九以后同时走红;

    其次,迄今为止,他们两人之间的学理差异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

注意,于此同时,大陆学界的兴趣热点却始终集中在他们在学理形式

上的这一相同点——即对于文化传统的保守主义态度。

    就我个人阅读的范围而言,林先生著作为大陆知识界某种保守化

倾向所用,与林先生师承海耶克一贯坚持的自由主义学理相比,出入

甚大,两者捏在一起,有点生硬。之所以发生这种局面,多半出于大

陆学人的误读,桔过淮则枳。这一点,从他最近一次来沪讲学,再三

强调要区分五四精神与五四理念,后者可以反,前者反不得,可以得

到佐证。至于余英时先生的遭遇,可能稍微复杂一点,既有误读的地

方,也有没误读的地方。但是,如果我们认真体会一下他对近代历史

传统的保守主义态度与对当下现实的非保守主义态度,这两者之间有

着多么大的差距——在那篇讲演以后他曾经就后一点多次提及甚至多

次声明,我们似应该坦率承认,大陆学界一些具有保守主义取向的朋

友,还是误读了不少余先生。尤其在他再三声明的那一关节点上,误

读出来的那层含义,恐怕是一厢情愿,甚至是南辕北辙。

    在这里,为了有助于说明问题,我不得不打一个看上去不伦不类

的比喻——余、林二位学理进大陆,有点象当年马克思主义进中国。

    早在十月革命以前,马克思主义已经为李提摩太第一次介绍进中

国,但是并不被当时的知识界注意。后来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

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马克

思主义才大行其道于中国。不能小看了这个“一声炮响”,它是桔能

过淮的必要“物质”条件。一种外来思想能否过河生根,并不是从思

想到思想的自繁殖过程,它是需要非思想的“物质”条件的。这种

“物质”条件,往往就是类似于这个“一声炮响”的强力,以及这种

强力造成的整个知识界对精神读物选择取向的急剧翻转。

    余、林两位先生对五四的批评性反省,也是在另一种“一声炮响”

之后,在大陆遭到了相同的传播命运:在此之前养在深闺无人识,即

时有识,识者亦少;在此之后方才突然走红,形成了不读余、林不能

谈五四,不具保守主义学理也不能谈五四,谈了也被人视为肤浅的一

时风韵。余、林两位先生对五四的反省,能够受到大陆学界如此欢迎,

首先自应归功于两位先生学理独到的客观价值,满足了大陆学界在思


展开全文阅读
想风行十年以后必须补进学术的内部转换需要;其次似也不必讳言,

确有另一层非学术因素造成的社会变动之外力拉动。

    这后一层因素尽管与学术无关,却又实在重要。它是全面理解九

十年代大陆学界何以时风变换的一个至为重要的关节点。否认这一层,

就如否认前一层学术因素一样,既不公正,也不诚实。否认这一层,

就如在一个时空两维世界中抽掉了空间横轴,剩下一个在学术史纯粹

时间中单向顺延的一维世界。有没有这样一个一维世界呢?我是很怀

疑的。我很赞成这样的提法——要维护学术史的尊严,不过,维护尊

严的前提,首先是维护学术史的真实。一个两维坐标,抽掉其中的任

何一维,都是不真实的,用来描历史,历史会走形,用来说现实,现

实会歪曲。

    我觉得,马克思留下的那句话并不陈腐,至今还管用:“批判的

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余英时、林毓生文本恰逢其会,实乃大幸——非如此,腾不出一

个新的阅读空间,他们对五四的批判性反省,就难以进入大陆思想界。

然而又是大不幸——如此一来,学术史上经常见到的对于外来学理的

生吞活剥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余、林二位先生以揭示五四一代误读

外来学理的历史教训而被大陆学界激赏,然而,揭示误读者本身也逃

脱不了被误读的命运。这五年来,是轮到他们自己被误读的激流席卷

而去。只是这一次误读,比上一次进步,多了一层“后现代”的味道。

调用当下最时髦的解构主义一个语式,叫做:“所指”虚化,“能指”

滑动——余、林文本原来有明确规定的“所指”被悄悄虚化了,余、

林文本提供的学理“能指”则悄悄滑动起来,而且是向相反方向滑动,

最后竟被锁定在一个相反对象上!两位先生海外有知,面对这样一个

张冠李戴的局面,恐怕也是啼笑皆非吧?

    说得坦率一点,当时那种情况,余、林两先生的外来学理,在很

大程度上,成了大陆一部分朋友内在心理变化的催化剂。对历史事件

如五四评价的改变,当然有学术史本身推陈出新的正常发展因素,但

是不必讳言,也不是没有另一层因素在起作用——改变对历史事件的

评价态度,是为了改变对现实状态的评价态度。在这种心理背景下,

才会发生学界中人竟也指鹿为马的误读——一场“能指”与“所指”

的背离,甚至是完全反转的可悲误读。我们不是经常批评八十年代对

外来学理多半出于误读吗?确实有这种弊病。令人遗憾的是,九十年

代同样存在这个被批评的弊端。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九十年代的思

想阅读史本身就是从一场误读开始的。

    可见,我们需要反省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五四需要反省,八十

年代需要反省,九十年代对五四与八十年代的反省本身,也需要反省。

    这种反省之反省,可以从林、余两位先生的原初文本开始。余英

时的那篇讲演,以及他在《二十一世纪》上发表的其它文章,如“待

重头,收拾旧山河”等,或忧思深远,或言简意赅,十分耐读。但是,

他过分强调知识分子思潮变迁在本世纪中国社会结构巨变过程中的责

任,我私心以为,也是造成上述误读现象的诱发因素。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余英时的那篇讲演后来收入《中国文化与现

代变迁》一书,从题目到观点有很大改动。不过,改动后的余英时观

点并没有引起注意,原来的文本留在大陆学界的影响,已经成为客观

存在,而且至今不衰。出于这一原因,原文本还是可以成为讨论的对

象,只是以下我所引发的讨论,与其说是与余英时先生商榷,勿宁说

是与余英时原文本的大陆读者对话而已。

    我的讨论从两个方面进入。一方面是历史事实,一方面是治史方

法。前一方面我的基本疑惑大致如下:

    第一,从一九一九到一九四九,如果暂不作价值判断,仅就事实

过程而言,是观念的影响大,还是事变的影响大?

    我以为观念打不过事变,事变远大于观念。这个道理就和枪杆子

打得过笔杆子一样简单。马克思的名言前面已经引用。我们来看看毛

泽东怎么说。毛泽东总结这段历史,说的是大白话,但是大白话或能

化解学术自我扩张形成的思想神话。他说的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而不是其它。尽管毛泽东在海峡两岸的评价迥然有异,但他毕竟是一

个笔杆子来得、枪杆子也来得的人物,恰好还是一个五四思潮中登上

历史舞台的人物,生平又以嗜好历史与善于使用思想先导而出名。作

为过来之人,他深知这段历史中的山水沟坎与与利害深浅,由这样一

个人来总结这段历史,以及这段历史中“思变”与“事变”孰轻孰重,

或许比我们书生论政更能勘破个中底蕴。

    如果觉得上面这句话还不够分量,那么,毛泽东六十年代初接见

某日本代表团所说的另一番话,就更应该说明问题了。当时,日本来

访者为侵华战争道歉,毛泽东以他特有的语言风格说,我还要感谢皇

军,没有皇军进来,我还下不了山。此话没有收入《毛泽东选集》,

但是大陆知识界几乎尽人皆知,是一句相当有分量的话,算不得戏言。

    由此,是否可以考虑在反省五四的同时,想一想西安事变呢?如

果一定要举出一个与五四“思变”相比较的历史“事变”,西安事变

最为适当。

    我以为,从一九一九到一九四九,一个张学良,胜过一打陈独秀。

    第二,从一九一九到一九四九,从五四发源的知识分子左倾化思

潮能不能对这一时期的政治巨变负责,甚至负责到底?换句话说,有

没有这样一列思潮史的直通车,劈开这一路上种种的政治风云、社会

动荡、国际变局、乃至军事上的战略决战,从五四的天安门,一直开

到十·一的天安门?

    我是学思想史的,但我实在不敢奢望,一股政治思潮,两、三群

知识分子,四、五种激进报刊,能有如此长驱直入、颠倒乾坤之魔力!

知识分子有这么大的力量吗?没有。历史没有这样便宜。在这方面,

我倒沾染了一点保守主义态度。

    此话可从两头说。

    一头是五四激进思潮的始作俑者,如陈独秀、瞿秋白。

    陈独秀的作用确实是扭转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进

中国铺平了道路。但是他的政治遭遇及晚期思想变化,却不能忽视。

我们可以读一读进入四十年代以后他的私人信件,以及这一时期他总

结早年思想弄潮与中年政治挫折的其它文字,或许能够体会这一历史

隐衷——他能够也必须对五四思潮负责,却不能也无力对以后的政党

政治负责。

    瞿秋白的思想生命是从在俄国旅行发出《俄乡纪程》开始的。如

果没有《俄乡纪程》那样的文学化政治读物,十月革命那“一声炮响”,

或许在当时的左倾青年中还产生不了那么大的诗化魅力。中国近代激


展开余文
进思潮有很大一部分动因要归功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学化历史性格

(——在这里,如果依保守主义言路,是可以批评瞿秋白及中国知识

分子的文学化历史性格。但是依此言路,五四思潮不也可以“转嫁”

一部分责任给新文化运动吗?因为后者文学革命之泽被,已经给前者

准备了文学化的社会氛围。这种情况与法国大革命之前整个知识界的

文学化十分接近,这一点可参见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三编

第一章。因此,新文化运动并不象目前保守主义者珍视的那样“干净”,

它与保守主义者所疾视的五四思潮之间,有一层脱不了的干系)。瞿

秋白的政治生命比陈独秀长,陈独秀出局以后,他能够取而代之,延

伸入中国共产党上层的路线方针之争,似乎要对政党政治负责了。但

是这种政治生命比陈独秀只不过多了三、五年,而且更不能遗忘的是,

此后不久,他那种半被己方遗弃半被对方毙杀的政治结局,以及在那

种状态下写作的一篇《多余的话》。瞿秋白《多余的话》实在不多余,

它触及到思潮史与政治史之间的要害枢纽,是判研观念性影响与政治

性实体两者孰轻孰重的珍贵文献。这一文献也许比陈独秀晚年的那些

私人信件更能够提示后人注意这样一个事实:

    作为一种观念力量的政治思潮,起初作用于知识分子,与后来发

展为一种思潮政治,变为政治力量出现于政治舞台进入政权角逐,其

间有严重差别。

    对此,余英时先生在他另一篇文章《陈独秀与中国激进思潮》中

有所触及,但是余英时那篇讲演在大陆的读者似乎还没有给予足够的

重视。我想强调的是,一种政治思潮的代表人物,往往不能代表这种

思潮政治,甚至有可能相反,他前期是这种政治思潮的带头羊,后期

却是这种思潮政治的替罪羊。从政治思潮到思潮政治,期间必有新的

力量出现。这种新的力量对于早期的思潮人物会有一个重新选择的过

程,或者是改造性的吸收,或者是把拒绝改造者如陈独秀、难以改造

者如瞿秋白,统统排除在外。如果说在政治思潮阶段,越是思想的,

方能够越是政治的,思想的力量(责任)大于政治的力量(责任);

那么到了思潮政治阶段,情势就倒了过来,越是政治的,方能够越是

思想的,政治的力量(责任)大于思想的力量(责任)。

    政治思潮的传播阶段,靠的是笔杆子,如果要批评这个时候的知

识分子——如余英时所批评的五四激进思潮,只要批评在理,怎么批

评都不过分。但是在此之后,政治思潮已经演变为思潮政治,政治力

量,甚至是枪杆子——武装起来的政治力量已经成为决定性的力量,

这时如果还要批评,似乎就不应该继续揪着知识分子揪着思潮观念不

放了。否则,就会张冠李戴,不能服人。因此,后人之评价,无论是

表彰,还是责难,必须厘清界限,既不能让后期贪揽前期之功,也不

能让前期为后期负责。浅白一点说,如果让毛泽东提前承当陈独秀前

期传播政治思潮之功,或让陈独秀继续为毛泽东后期思潮政治的结果

负责,能够说得过去吗?

    这一头是从五四激进思潮内部演变说起,说明政治思潮与思潮政

治有联系,但是更有差别,似应仔细区别,不能打统账。另一头,则

可以从四十年代中后期大陆再度出现左倾思潮说起,如闻一多、李公

朴等一批教授名流,看看这种思潮在中国一再出现,与思潮外部社会

因素的横向拉动是否有密切联系。

    如果说陈独秀、瞿秋白是从左倾走向右倾,甚至是背叛了左倾—

—俩人后来在一个时期内皆被恶缢为中共叛徒;那么闻一多与李公朴

则提供了一个对位而立的范本——从右倾走向左倾,由激进思潮的反

对者变成激进思潮的拥护者,俩人皆为当时的保守主义意识形态所不

容,并为保守主义政权所杀。

    闻一多早年留学归来,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主义,反对共产主

义,在学术上厌恶政治干扰,主张为学术而学术。李公朴不仅早年反

激进,甚至参加过一九二七年四·一二上海清共。这样两个人转变思

潮立场,难道是受五四激进思潮影响、纵向顺延下来的吗?抽去一种

思潮与具体时间具体空间的联系,恐怕说不通。

    如果认为闻一多、李公朴属个人特例,西南联大抗战期间即有左

倾之嫌,那么,我可以再让一步,改换一个群体性的例证。如中央大

学,如一九四七年五月七日该校教授集会通过的要求提高教育经费、

改善教员待遇宣言,其中说到当时的知识分子被迫转向激进抗议的社

会性原因:

    政府以文化教育为一种政争的工具,即所谓“党化教育”与“思

想统治”,这是中外周知无可讳言的事实,……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有

意无意的“思想统治”政策——似乎聪明而实愚蠢的政策,因为政府

一向对有形的柴米油盐尚且不能控制,何况无形的思想!在经济的束

缚和重压下,所得的结果是:迫使文化教育者对政府的极端不满,这

种不满的情绪的表现,中央与地方的执政者,统加以左倾为名,以致

民意无从宣达,事实上许多人就趋于极端……

    〔转引自于进《上海:1949大崩溃》上卷第368 页,解放军出版

社一九九三年版〕

    四十年代的那些左倾教授,多半是被学界之外的社会局势所刺激,

逼上梁山,而不是受人误导,错上了那列客观上并不存在的从五四开

来的直通列车。如果说,五四一代人的激进背景有苏俄布尔什维克因

素,那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四十年代左倾教授的精神背景,更多

的是来自早年在英美所受的民主教育。这一点,实在是耐人寻味。

    事实上,类似材料不难寻找。我之所以不避赘累,引出上述文字,

无非是说明:在四十年代后期激进思潮与五四早期激进思潮之间,没

有直接的逻辑顺延。即使有,也没有从横轴方向上过来的横向拉动作

用强大。五四一代中的幸存者、成功者到四十年代已经转入政党政治,

后来的激进中人是在反对过这些人为代表的早期激进思潮以后,被横

轴方向上发生的社会环境恶化所激荡,重新产生了激进抗议的思潮倾

向。能不能抽去两代人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抽去两种激进思潮与各

自时代的横向联系,仅在激进形式上把两股思潮纵向连缀在一起,说

它们之间是纵向的逻辑顺延,而且还要对一九四九年负责呢?我以为

不能这么抽,这一抽,怕是要抽去了基本的历史事实。

    综合以上两头,我只想说明一个事实:

    一种思潮进入某一国家,赢得这一国家激进知识分子的信仰,并

且演变为某种政治力量,这是一回事;这一思潮及其政治力量最终能

否夺得这一国家的政权,这又是一回事。两者之间不能任意划等号。

从思潮滥觞到政权易手,且不说思潮史本身变化多端,千折百回,思

潮的观念因素之外,又不知有多少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社会的

因素,甚至是国际风云变幻的突发刺激,在此其间冲撞激荡,交汇作

用。我们可以说,在某种既定的历史条件下,一种思潮进某国,是必

然的,甚至这种思潮征服这一国家一部分知识界都是必然的。但是,

我们却不能说,这种思潮夺得这一国家的政权也是必然的。

    否则,我们怎么理解这样一个世界历史的基本事实:——马克思

主义在其母国可以诞生却不能获胜,在其创始人居住最长时间的英国

必然流播,也不能获胜;于此相反,作为一种思潮最后能够席卷政权

的地方,为什么是在其创始人最为意外、其思想流播历史最为短暂的

俄国与中国?

    由此可以思考,在知识分子所熟悉的观念、思潮、文化这些视野

之外,是否还有非观念、非思潮、非文化的力量在起作用?后者的力

量实在是大得太多太多了。

    马克思说,武器的批判胜过批判的武器;列宁说,“战争促成了

革命”;毛泽东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且不论其价值判断,作

为事实描述,都是一些道破天机的大实话。实话虽然浅白,却是见道

之语,总比一些绕山绕水的学术神话更富有历史信息量。反过来,让

某一种观念思潮为某一种政治变局负责,这种说法貌似深刻,追思到

底,反可能避免不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这种说法与流行大陆的那

种论证某某主义必然胜利、某某主义必然失败的庸俗史观,除了形式

对立,在实质上又有什么差别呢?

    我以为,无论是为了颂扬还是贬低这种思潮对于该国民族命运的

影响,这两种说法,一种是思想史本身自我扩张形成的学术神话,一

种是出于功利目的的意识形态,都应该为严肃的历史学家所不取。

    以上是就史实讨论,提出两处疑惑,以供商榷,为一个方面。以

下另一方面,从史学方法论层面来讨论,则有如下意见——

    历史不是思想一家的历史,历史学也不是思想史一家的历史学。

思想史的解释是有效的,也是有限的。一个思想史家,既应对本领域

解释的有效性有足够的自信,也应该对本领域解释的有限性有充分的

自觉。

    一部中国现代史,从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到一九四九年的沧桑

巨变,是需要政治史家、经济史家、社会史家、军事史家、乃至国际

关系史家综合回答的问题。其间,思想史家当然可以发言,而且必须

发言。但是,每一领域的专家在参与回答这样一个综合问题时,往往

容易强调他所研究领域的特定对象在整个综合过程中的作用。也就是

说,每一个人都可能发生这种偏向:把一个多元多次方程简化成一个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X ,而且这个X 多半还是他所研究他能解开


展开余文
的那个X.比如说,让政治史家来回答上述问题,他可能会把这段历史

简化成某些政治家的谋略成败史。如果让意识形态专家来解释,那就

更加不堪,他会干脆把这段历史简化为某一学说必然胜利另一学说必

然失败的证明史。使学者们望而生畏的那些意识形态庸俗史观就是这

样出现的。

    但是,在学者们对本领域解释范围产生足够的边界意识之前,他

们也没有足够的理由讥笑意识形态史学观。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尽管

学者史学观与意识形态史学观不同,甚至得出的结论截然对立,但是

学者史学观与意识形态史学观在方法论上却是相通的:都是把历史逻

辑化,把历史简化为某一种因素出现以后,就不断向着这一因素所决

定或者所负责的方向持续演变,直至一个不可改变的结局最终出现的

逻辑过程。他们所不同、所争论的,只是对这个不可改变的最终结局,

给出了不同的价值判断,或者欣喜,或者愤怒。

    余英时学术著作进大陆,据我所知,严肃的学者普遍持欢迎与接

受态度,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感觉他有意识形态色彩。原因何在?

有人归因于他特定的政治倾向。我不想如此简单论断。要求一个有具

体生活环境的思想家不能有特定的政治倾向,就如要求人走出自己的

皮肤一样,这是一种苛求。不能设想,只允许海峡某一边的学者有意

识形态立场,不允许另一边的人有其它意识形态立场。有着这种要求,

或者不自觉地以这种要求作学术判断的人,不仅是不公正,而且说明

他本身的意识形态立场已经发展为意识形态的偏见,那就妨碍了学术

对话的正常进行。我以为,余英时先生对五四思潮的反省,如果说曾

经发生过某种偏差,并不是简单地直接来自意识形态立场。这种偏差,

或许是来自一个更深层次,来自历史学家尤其是一个优秀的思想史家

很难避免的一个职业性偏向,即类似黑格尔式的历史本质主义的偏向。

    所谓黑格尔式的历史本质主义,简略来说,是这样一种历史观:

它能够在纷纭繁杂的历史事实中抽得出一根发展线索,依此排列组合,

历史过程将变得符合人类的认识形式,既有价值目的可以发现,又有

发展逻辑可以解释;尤其重要的是,历史将在整体上,而不仅仅是在

局部范围内能够认识,因而也就能够把握,能够预测。黑格尔式的历

史本质主义对思想史家而言,几乎是一种职业诱惑。一个优秀的思想

家,不一定要读黑格尔,才能产生这种倾向,它完全可以自发地产生。

甚至可以这样说,越是优秀的思想家,越难摆脱这种诱惑。那种满足

于见树不见林的平庸史学家,反而感觉不到这种诱惑。

    这是从历史本质主义的客观魅力而言。从思想家主观这一头来说,

思维的逻辑性多半是思想家的特有秉赋。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当思想

家是以思想史为他的研究对象时,就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在历史中

寻找与思维逻辑性相同的东西,即历史的逻辑性。而能够满足历史逻

辑性的历史材料又多半是思想史的材料,因为思想史的材料往往最具

前后相因的继承性、内在发展的联系性、以及它自身存在形式的逻辑

性,同时,还能满足思想家对思想本身的重视。然而,危险往往就潜

伏在这里:经过思维逻辑的排列、组合与抽象,是能够出现这样一部

思想史的,它能将相应时期的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外交的、乃

至军事的诸多因素象经过磁化的铁屑一样向着一个方向,即思想史的

方向排列,以说明观念逻辑一旦出现以后必然经过的路径。不幸的是,

到了这种时候,真实情况恰恰相反,恐怕只有作者思维逻辑的扩张,

没有历史逻辑的延伸,后者很可能是前者的注入与放大了。

    被余英时先生批评的五四激进思潮,其深层病根恰恰发生在这里。

人类中的少数先知先觉自信能够认识、解释、预测、乃至把握人类历

史,而一旦把握了历史,就象传教士摸到了上帝心坎一样,可以按造

理性设计,大规模地铲除既成社会,重组新型社会。这种历史本质主

义或称历史理性,是西方启蒙时代填补上帝淡出的最大补足物,也是

人类所能产生的最大神话——自我神化。正是这一历史理性的乐观发

现,才允诺给一部分自信已发现这一秘密的思想家以改造历史、创造

历史的权力。在此之下,方有种种大规模破坏传统社会、大规模重建

新型社会的自以为是的合法性。这是五四激进思潮之源头,经过二百

年在欧亚大陆的流变,到中国近代方形成余英时先生所批判的某种意

识形态。在这个意义上说,五四思潮与黑格尔历史本质主义有精神血

缘的联系。近代意识形态如果撇去其下游的庸俗流变,客观承认它在

上游源头还有其学理来源的话,那么,它确实是启蒙时代历史理性的

一个遥远后裔,黑格尔历史本质主义的一个遥远后裔。

    时至今日,经过英美经验主义的长期对峙,以及实证主义的广泛

影响,让一般的西方知识界人士承认下列判断可能已不太困难:

    人们可以有分门别类的专门史,但不可能有一部前后左右能用逻

辑线条拉紧的通史。正如当代哲学家已经习惯说——从本质上说,本

来没有本质;当代历史学家也应该乐于承认——从历史上说,从来就

没有历史。在此以前,人们认为有历史,只不过是把各种专门史的总

和误认为历史,或者干脆说,是把历史编撰学误称为历史。

    但在中国,有两个原因,使人们难以产生上述认识。一是中国的

文化大传统是以历史学为经度基干三千年一贯的文化传统,以至有不

少学者认为中国文化不是别的,而是“史官文化”。这个“史官文化”,

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要在这样一个“史官文化”中,消解

对历史学解释功能的过高估价,极其困难。二是中国近代发育的思想

文化新传统中,从法国、德国传沿过来的欧陆历史理性因素,甚于英

美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因素。海峡两岸的意识形态,在其初始阶段,

都是“以俄为师”,内里却是以法为师、以德为师。这个新传统,更

为顽强地妨碍着人们产生上述认识。

    正是在这个意义说,我完全赞同余英时先生开创的从五四时代开

始反省的思想方向。然而新传统之顽强,不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就事

论事的平面批判就能解决的。甚至即使将批判延伸至某一学科的学理

层面,那种历史理性的思维定势不破除,也未必能彻底解决问题。而

且,要消解这个新传统造成的思维定势,也不是某一方的任务,而是

需要海峡两岸学界人士的共同反省,共同努力。如果把这种反省与批

判限定在某一特定领域,或者限定在特定所指的具体空间,那么这种

反省与批判就有可能搁浅,甚至发生这样的尴尬:被批判者的某些思

维要素改头换面,又绕回批判者自己身上。如五四一代激进人士,正

是因为过高估计思想文化的观念性力量,才接受欧陆历史理性,发生

了被余英时批判的激进思潮。但在七十年后,当我们开始对五四思潮

的批判时,一旦抽去具体的历史情境,以这一思潮的观念性力量,将

一九一九至一九四九凿空打通,这样的治史方式与思维方式,不也发

生了同样的失误吗?从门口扔出去的东西,又从窗口绕回来了。

    我的这些商榷意见,相对余英时先生而言,已经是“马后炮”,

可能无多大价值,因为他把香港中大那篇讲演收进集子时,已作了很

大改动。不过相对那篇讲演在大陆的诸多读者朋友而言,可能还未过

时,故而不揣累赘,在此提出,以就教于持不同意见的朋友。

    (二)如何反省对八十年代的反省

    说完五四,再来谈八十年代,也许会方便一些。因为目前对于这

两者的反省有内在的学理联系,对八十年代的反省,基本上是从对五

四的反省顺延下来的。我很赞成一九九一年陈平原在学术史研究笔谈

上的这样一段话:

    单用“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来概括八十年代中国学界,起码是

不公平的。我更愿意将学风的“浮躁”与“空疏”归结为旧规范的失

落与新规范尚未形成。就好像“五四”大潮中的学术界,同样也是趋

新骛奇,泛言空谈,介绍多而研究少,构想大而实绩小。可这种偏颇,

不用外力干预,学界完全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来解决。

    〔《学人》第一辑第三页,江苏文艺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

    我们都是八十年代的过来之人,既是那个年代的作者,又是那个

年代的读者。那是一个狂飙激进的年代,又是一个泥沙俱下的年代。

对于那个相距仅仅五年的年代,我们每个人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恐

怕都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时至近日,人们

之所以对于八十年代的学术界,发生一种批评性的反省态度,它实在

是有太多的弊端可以说道了。

    因此,这种批评性的反省,是完全必要的,也是有充分理由的。

但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如果这种反省失去分寸,从反省走向否定,而

且是过分否定,恐怕是无益有害,甚至会亲痛仇快。

    坦率地说,学术界目前确实有这样一种过分否定八十年代的流行

观点,而这种流行观点则直接助长着目前重学术轻思想的空气。不错,

八十年代是有“介绍多而研究少,构想大而实绩小”的弊端,类似的

弊端,大凡过来者都可以列举出更多的条条。不过,回首八十年代时,

有一个基本的历史尺度是否不能遗忘?

    ——在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上,八十年代的学术思潮与社会思潮,

是思想窒息将近三十年以后的重新起步。

    如果能够考虑这一大限背景,我们评价这一年代或许有可能保持

一种从容心态,在同情中理解,在理解中批判,方有可能避免现在正

在蔓延的某种苛评。

    当时,一代学人几乎是在毫无继承、毫无依傍的条件下,突然冲

出意识形态的牢笼,出现在一片空白的思想舞台上。我们可以说他们

幸运——如此方能一举成名;我们也可以说他们不幸——如此成名,

注定他们要出洋相,要出丑闻。中国思想史上,很难有哪一代人象他

们这样幸运,也很难有哪一代人象他们这样不幸。即使拿五四一代人

相比,也比他们幸运得多,因为五四一代在冲上新学舞台前,至少积

累有旧学多年的训练。八十年代这一代,可以说是“两大一小”——

船小,帆大,风浪大;而且初航即遇狂风险浪。

    当时,整个社会土壤亦久旱而盼甘霖,患有思想饥渴症。内外交

迫,躁动不安,那样一种青春期性质的学术思潮,遭逢那样干旱的社

会土壤,出现种种令时人汗颜令后人垢病的丑恶现象几乎是难以避免

的。如:精英速成一夜成名、广场演讲暴得大名、学派未立宗派已成,

等等,是这一代学人“幸运”之后必须付出的历史代价。以历史的眼

光看历史,而不是以道德加政治的眼光看历史,出现这些“新十年目

睹之怪现状”,又有什么奇怪呢?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思想史,否则,

就不成其为历史,不成其为思想史。在我看来,除了某些人物的某些

表演将来可以从头细说,所有现在人们能够想到、将来人们能够继续

补充的弊端,都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民族在思想解放年代必不可免的

“思想青春病”。这样的“思想青春病”,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有

过,在法兰西启蒙时代有过,在德意志狂飙突进时代同样也有过。但

是有谁听说,这些民族因为必要的思想反省而否定自己的青春年代?

无论是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还是狂飙突进,他们都没有否定。直到

现在,这些民族还在为自己的年轻时期曾经有过一张长满“青春美丽

痘”的丑脸而自豪。

    在这里,我想套用保守主义的一个逻辑:如果说,五四激进思潮

在轻率否定前人方面走得太远,以至给今天留下那么多的话题,那么

我们自己为什么在反省五四激进思潮的同时,又要重蹈五四的覆辙呢?

能否在对待自己的前人时,有一点真正的保守主义心态呢?

    是的,我们是可以拿九十年代的学术比较八十年代的学术,正象

现在流行的另外一种比较法——说我国的九十年代相比八十年代在经

济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学界中人可以说,“我们的学术成就

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在这里,我只想与持这一观点的朋友商

量以下三点:

    其一,九十年代的学术中坚,大部分不是九十年代的学术新人,

而是八十年代的过来之人。这一过来人的身份,是有多种成分交织而

成:既是那一年代的受害者,又是施害者;既是那一年代的施惠者,

又是受惠者。平心而论,留在国内的这部分人,应该是后一成分多于

前一成分。没有前一个十年的铺垫,就不会有后一个十年的长进,甚

至连目前的学术身份都难获得,遑论其它?这是就人而言;

    其二,就事而言,正如八十年代付出了它的代价,九十年代目前

的这种学术长进也不是没有它的代价。我们失去了八十年代最为可贵

的相对宽松的话语环境,迫不得已,才向细密处精进,而不是向另一

方向发展。这种情况与乾嘉小学代替宋明义理十分相近。当然,就学

术发展的本身逻辑而言,恢宏气象时刻都需要细密补证,而且两者之

价值不分伯仲。如果让八十年代的思想、学术逻辑按其内在规律继续

发展,它本身也会发展出一个细密补证的阶段。之所以出现今天这样

一个局面,有几分是学术逻辑使然,又有几分是非学术逻辑使然?这

一点,陈平原的那段话已经说得十分明白。八十年代在学术史的逻辑

上并没有一个需要,需要这样的九十年代来否定自己。八十年代是在

非学术的层面上被外来的强力打断的,而不是在学术层面上被自己的

逻辑否定的。

    其三,就情势而言,如果拿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比较,以此之长

比彼之短,是一种比法,可以比出“骄人的学术史成就”;如果换成

以此之短比彼之长,我们能够比出“骄人的思想史成就”吗?恐怕就

会气短一点。如果公允比较,可以说,这两个十年各自取得的成就,

都不是健全的。但是如果比较各自所处的外部环境及其对于学界风气

的影响,那就应该坦率承认:今不如昔,江河日下。

    思想史也罢,学术史也罢,都是历史。历史的过高解释功能是不

存在的。但是,历史的最低功能却是存在的,那就是它具有医治“记

忆遗忘”的功能。在评价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的学界时风变迁时,

“遗忘”本身是不能遗忘的。这是因为“遗忘”本身已经构成了这一

时风变迁的动因之一,它已经参加了历史。遗忘了“遗忘”,这种评

价就会发生畸轻畸重的偏差。

    我前面说过,大陆学界也有没误读余英时先生的地方。这种误读

之余的不误读,就在于两种“遗忘”的隔海沟通。正是这两种“遗忘”

构成了两种“反省”之间的逻辑支撑。

    前一种“遗忘”,是遗忘了历史上的那个“一声炮响”,以及在

这个形象说法下,所能概括的此前此后种种“炮响”对于知识分子思

潮变迁所形成的外力拉动。而遗忘外力拉动,自然就夸大知识分子思

潮变迁所承当的那一部分历史责任,由此所形成的一幅总画面是变形

的,由此变形画面得出的对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苛责,也是不公正

的。

    后一种“遗忘”,是与被误读者遗忘历史上的“一声炮响”相对

应,九十年代的误读者也同样遗忘他们所处现实中的另外一层非学术

的外力拉动。如果说,遗忘历史上的“一声炮响”,造成对历史上的

知识分子——五四一代人的不公正,那么,遗忘现实中的非学术外力

拉动,就会造成对现实中的知识分子——八十年代一代人的不公正,

以及对自己所处的九十年代学术思潮的动因、状况、成就等不切实际

的过高评价。事实上,这种妄自尊大的过高评价是已经发生了。

    现实中的遗忘心理,需要历史上的遗忘叙述,或作学理支援,或

作心理支援。在这种地方,误读选择被误读,是相当准确的,可以说,

误读不是误读,而是一次正确的“误读”。这种正确的“误读”,不

是在阅读层面上发生的,而是在心理层面上发生的,在这一层面上,

牵涉到知识分子的一个通病:他们通常都会夸大自己所熟悉、或者自

己所制作的思想观念在变革社会中的作用。但是这样一来,也就出现

了一个始料不及的逻辑后果——强迫自己承担本不愿承当、也不能承

当、更不可承当的那一部分历史责任。而那样的历史责任,无论是功

是过,本来是由政治家、军事家、甚至是外交家来综合承当的,如果

说知识分子也有份,那么,至少不是知识分子所能单独负责的。所谓

“一言丧邦,一言兴邦”,即使改成“一思潮丧邦,一思潮兴邦”,

又怎么样呢?只怕是思想史自我扩张的幻觉,或者是政客武夫乱了棋

局方寸以后寻文人替罪的托辞。

    我们再不能养成从纸上讨生活,而且是从外来纸上讨生活的观念

习气了。那是现在被批评的“五四恶习”之一。但是,如果连我们对

五四的批评本身都是从外来纸上批发过来的,那就不是可悲,而是滑

稽了。以“恶习”之后裔批判“恶习”之始祖,恐怕只会越批越乱,

批到后来,是把自己也套进去了。比如说,在这种风气下,由于夸大

历史上的观念作用而造成损害历史的现实后果,会不会应了中国老百

姓的那样一句俗话呢?那句话说得很白,却非常生动,叫做——“搬

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饮水思源,八十年代应该是我们自己的一口井。这口井现在已经

有些污浊,既有当时从底部泛起的泥沙,也有后来从上面泼下去的污

水。作为饮用过这口井的过来人,我们当然有责任过滤泥沙,掏清当

时来不及掏清的井水。但是,我们有没有这样一种权力呢?在已经泼

下的污水上面,再吐上一口自己的痰?

    我以为,没有。

    最后一个问题,即夸大历史上观念因素的作用,与缩小现实中应

该承担的那一点思想责任,二者是否有相反相成的内在联系?

    无庸讳言,二者表面矛盾,内里却息息相通。至少,后者是从前

者找到了一些“前车之鉴”,似乎言之成理:因为过去曾经扩大,所

以现在有理由缩小。而我以为这个逻辑等式不能成立,逻辑前项似是

而非,逻辑后项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种特殊心态寻找到的学理托辞。我

这样说,可能会得罪一些朋友,有些还是很好的朋友。但是,学术乃

天下之公器,作为一家之言,我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说到心理,就和学理一样,也不是不可以讨论。我以为,我们目

前需要的似乎是这样一种平静而又坚定的心理状态:面对历史,有一

分根据说一分话,面对现实,有一分责任,尽一分努力;既不夸大历

史上观念因素的作用,也不缩小现实中能够承担的思想责任。至于这

种心态是激进,还是保守?抑或既非激进亦非保守?甚至是既激进又保

守?所有这些学理上的时髦名词,都是次要的。

    这就引出时下学界一部分朋友议论的另一个问题,我们是否会在

现代、甚至“后现代”的历史条件下,重蹈乾嘉时代?关于乾嘉时代

的评价,有时一个敏感问题。为了避嫌,我在这里避开有激进之嫌的

其他人的说法,最好引用文化保守主义的大师钱穆的一段论述:

    满清入关以后,中国学术全在不正常状态下发展。那时一批第一

流的学者,都抱着亡国之痛,对清政权不肯屈服。他们的行动,毕生

都不自由,只有闭户埋头,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一番彻底从头检讨的

工作,他们自无心于旁骛。第二流以下的因应变局已感不易,更说不

上什么贡献。清代自削平中国各地的叛变之后,又继续兴著好几次文

字大狱,把中国学者的内心自由精神,痛切膺惩,待到乾隆时代,那

时正当西方十八世纪三十年代之后,直到十八世纪之末梢,中国社会

亦算勉强地和平而繁荣了,一般学者,全都死心塌地,驱束到古经籍

的校勘、训诂方面去,不问世事。而那时的西方,正是近代文化上路

突飞猛进的时候,只可惜中国人又如此地白白糟蹋蹉跎过去了。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第二○八页,台湾商务印书馆一九九

三年版〕

    在这里,或可引用另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徐复观论学术与政治关

系的一段平实之论,也许与上述论述精神相通:

    从历史上看,学术思想若与现实的政治处于分离状态,则其影响

力常是局部的,慢缓的。若与现实政治出于对立状态,复无有力之社

会力量加以支持,以改变当时之现实政治,则现实政治之影响学术思

想者,将远过于学术思想之影响现实政治。若在本质上系与现实政治

相对立,而在形势上又须有某程度之合作时,则现实政治对学术思想

之歪曲,常大过于学术思想对现实政治之修正。

    〔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第七-页,台北学生书局一九八八

年版〕

    我们不能苛求大部分人能突破时代环境的局限。在乾嘉时代,绝

大多数的学者选择了朴学、小学的道路,埋首故纸,皓发穷经,为后

来的思想奔腾年代铺垫了大量确凿可信的史料,甚至规范了必须遵守

的学术规范,而这样的工作,在思想奔腾年代往往是最需要而又最容

易忽略的,这也是贡献,而且是令后人肃然起敬的贡献。任何一个思

想家,只要他经历过起码的学术训练,知道青灯黄卷之甘苦,就不会

对乾嘉学者妄置一句轻薄之辞。在某种特定环境中,某种回避现实的

态度,是应该得到尊重的。甚至连回避、软弱、世故、自私这些人性

的弱点——即中国人所谓人之常情,也应该尊重。回避?回避并不可

耻,回避有时是一种审时度势的理性;软弱?软弱也不可悲,软弱是

培养精细理解能力的必须代价;世故?世故也不可恶,世故反映了险

恶世道下读书人惯常的自我保护。甚至连人人切齿却又人人难免的自

私,只要在合理范围,都是应该得到保护的基本人权。

    但是有一点不能遗忘:所有这些心态都会渗入研究状态,以及这

种渗入对于学术史正常发展造成的损害。这种伤骨不伤皮的内在伤害,

当然包括我自己,包括我写这篇文章时内心那种读者或能体察的特殊

心态。我只是不敢把这些人们应该体谅的人性弱点说成另外一副高贵

的样子。比如,把回避说成超脱,把软弱说成迂回,把自私说成无欲,

把世故说成深刻,把形式说成实质,把嬉戏说成解构,把自欺说成勘

破……等等,最后,是把前现代说成后现代,把所有外来学理符号弄

成内在心理的精致包装,把一些迫不得已的形而下生存哲学,涂抹成

另一种形而上的高贵时尚。

    如果是这样,我们的九十年代就不敢恭维了。它可能不如五四,

也不如八十年代,甚至连乾嘉时代都不如。因为我们是用现代电脑抽

换了乾嘉时代尚保留着的古典诚实,我们因此有可能落入一个在电脑

中运行的假乾嘉时代。

                            〔本文发表在广州《现代与传统》〕

                       附录:背景简介

                            刘擎

    当代中国大陆知识界的一个中心话题是所谓“保守与激进”之争。

争议源起于对中国近现代史的不同阐释,而后扩展至涉关中国社会发

展的理想模式,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等众多问题的辩论。上海学者朱

学勤近来在不少文章与谈话中,对“保守与激进”二元模式的简单性

提出批评,并力图廓清由此导致的理论混乱,在海内外学术思想界引

起注目。

    许多学者认为,以“批判传统”为主旨的“激进主义”在八十年

代中盛行,成为文化大讨论中的主流思潮。其典型代表是金观涛的中

国封建传统的“超稳定结构”说,及其流行文化版本——苏晓康等的

电视片《河殇》。他们视“封闭保守”为中国文化的顽症,并暗示现

存的国家社会主义体制是传统超稳定结构的一个延续。激进主义者在

社会发展问题上倾向于“激烈变革模式”,呼吁批判与开放的精神,

也因此设定知识分子的主要责任是社会政治批判。

    早在八十年代后期,就有学者指出“全盘否定传统”的理论片面

性及其政治危险性。林毓生认为,八十年代的激进思潮是“五四反传

统主义”的复苏,而五四的社会政治后果是相当令人疑虑的。余英时

对五四以来的激进主义提出了更明确的批评,在他看来,毛泽东开创

的中国大陆社会政治体制并不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延续,恰恰相反,它

是在外来激进思潮的冲击下全面反传统的结果。这一激进思潮发源于

法国启蒙运动,特别是卢梭的政治哲学,在雅克宾党人的革命斗争中

付诸实践,俄国革命的成功使之成为世界性潮流,并确立了列宁主义

的“革命-执政”模式,在五四中传入中国,被毛泽东等社会“边缘

人物”所利用,最终成为专制意识形态的法理基础。

    余英时等人的保守主义言说阴差阳错地暗合了所谓“新权威主义”

的政治渐进理论,遭到大陆一些“自由派”学者的非议,被看作是

“为现存体制合理化”的保守论调。姜义华等人争辩,中国社会政治

的主要弊病是保守而不是激进。另有论者如许纪霖认为,这场争论因

没有区别“文化保守主义”与“政治保守主义”而导致概念混乱。

    虽然争论本身不了了之,但九十年代大陆的主流思潮已由“激进”

转向“保守”。“超越五四”,“清算八十年代文化热”,“告别革

命”已成为知识界的流行话语。淡漠具体的社会政治关怀,醉心于象

牙塔中的“纯粹学术”,成为相当一些青年学者的新时尚,用李泽厚

的话说,是所谓“学问家凸现,思想家淡出”。

    去年夏天,我在回国研究考察中与朱学勤有过多次长谈,他表达

了对目前盛行的保守倾向的忧虑。朱学勤在他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

国的覆灭》中曾批判反省了卢梭政治哲学及法国革命的激进主义,并

对其当代影响颇为警觉。但他认为“自由理性的批判”是英国政治保

守主义的要义,而这正是当下中国的保守主义者所缺乏的,或者更确

切地说,是他们所回避的。在他看来,九十年代大陆的保守主义复兴,

与其说是学理的成熟,不如说是知识分子角色迷失的征兆,这是1989

年之后的政治幻灭以及商业大潮冲击下学人的尴尬心态所致。这种畸

形的保守主义并不能在更高层面上总结五四精神的丰富性,也不能真

正超越八十年代的文化思潮。相反,它可能圆说某种学术与社会责任

的虚假对立,导致普遍的政治人格萎缩,使中国知识分子丧失他们面

对社会转型时代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因此,如何在今天的中国重建

批判理性主义,坚持现实的社会政治关怀,是当代知识分子所面临的

关键问题,这也是朱学勤目前研究的一个焦点。

    应杜维明教授之邀,朱学勤不久将赴哈佛-燕京学社做访问研究,

他期望自己在此期间能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学理清算。以下这篇

《问答录》或许能帮助有兴趣的读者了解这场争论的轮廓以及朱学勤

对此的初步见解。

                                              〔1997年6 月〕

标签:教师随笔 五四思潮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从“新民”到“立人”:五四启蒙思潮的形成《重申五四精神》之一节
下一篇:思考“五四”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