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621  
标签:教学论文
从《宝玉挨打》看贾政的形象(苏教版教学论文)
江苏省泗洪中学  周道宝

一般人都评论说贾宝玉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贾政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宝玉挨打表现了两者之间的殊死斗争。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不符合作品的真实。关于宝玉的形象,我在《从〈宝玉挨打〉看宝玉形象》一文中有详细的论述。这里,我们再探讨一下贾政的形象,还贾政一个公道。

说贾政是封建卫道士,这真是太冤枉了贾政,如果说贾政是封建卫道士,那么,看看我们今天很多已成家立家的一家之主吧,他们到底能不能比得上我们这位清朝大家族的一家之主呢?如果说贾政是封建卫道士,那我们呢?

凭什么说贾政是封建卫道士呢?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首先看看他是如何对待像宝玉这样的儿子的吧。对不走正道的儿子(宝玉就是不走正道,已具文论述)贾政是不断地教育、训斥,但宝玉仍是我行我素,继而恣意胡为,对待这种不肖儿子,就是放在今天,作为严父,怎能听之任之,不严加暴打?有道是,子不教,父之过呀!贾政打宝玉纯粹是恨铁不成钢!贾政夺过板子对宝玉“盖了三四十下”,棍打在儿子身上,但“疼”却在贾政的心里。贾政打宝玉整个过程,须眉男儿曾五次落泪:“那贾政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子上坐了,泪如雨下……”“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水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贾政听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道……”“贾政听说,忙叩头哭道……” 他在气头上痛打宝玉后,贾母等人到来……“彼时贾政见贾母气未全消,不敢自便,也跟了进去。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再看看王夫人,……数落一场,又哭‘不争气的儿’。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到如此地步。”

我们可以想像得出贾政此时“灰心”“自悔”的神情:低头,满脸不忍的样子。如果说前边怒打宝玉表现出贾政的严父形象,那么此时的表现实在是一位慈父的形象。贾政还是爱他的孩子的。

这是对待儿子。贾政对妻子如何呢?当贾政怒打宝玉,王夫子闻讯后“不敢先回贾母,只得忙穿衣出来,也不顾有人没人,忙忙赶往书房中来,慌得从门客小厮避之不及。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贾政还欲打时,早被王夫人抱住板子……”

如果贾政真是什么卫道士,如果贾政真是什么大男子主义式的人,如果贾政真是当今社会仍有的粗野的家长制式的男子,贾政会干什么?

对,一个王夫人怎能“抱住板子”贾政会怒斥道:“这都是你平日溺爱惯他的结果,现在却来阻拦我,不过去就将你一并打了!”然后一怒之下真的将王夫人和宝玉一并打了。

但贾政不是这样的人,面对抱住板子的王夫人,贾政道:“罢了,罢了!今日必定要气死我才罢!”最终还是被王夫人劝阻(当然,她的劝阻的本领也是高超的),贾政还是住了手。

这说明,贾政对妻子是尊重的。

在贾母面前,贾政绝对是一个孝子。也正因如此,王夫人在劝阻贾政的时候搬出了贾母:“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太好,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母一出现,看贾政的表现:“贾政见他母亲进来,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吩咐。’……贾政听了这话不像,忙跪下含泪说到:‘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起?’……贾政又陪笑道:‘母亲也不必感伤,皆是作儿的一时性起,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政听了,忙叩头哭道:‘母亲如此说,贾政无立足之地。’……贾政苦苦叩求认罪。彼时贾政见贾母气未全消,不敢自便,也跟了进去……先劝贾母,贾母含泪说道:‘你不出去,还在这里做什么!难道于心不足,还要眼看着他死了才去不成!’贾政听了,方退了出来。”

孝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绝不能把她当成封建毒草。看看贾政做的如何?试看今人又有谁能比得上他?

再者,整个贾府的男人,有几人能像贾政那样有责任感,有事业心(当然,这种事业必然带有功名色彩)?

再看看他为人处世,真可谓“端方正直”、“礼贤下士”。

所以说,贾政打宝玉只能说明八旗的家法严格,绝不能看成“贾宝玉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贾政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宝玉挨打表现了两者之间的殊死斗争”。

如果我们稍稍拔高一点,可以这么说,贾政是儒家思想的化身,作为一个艺术典型,概括了孔丘及其信徒的一些共性;他 “谦恭厚道”,教子严格,“泛爱众而亲仁”,“端方正直”、“礼贤下士”、“古朴忠厚”──多好的一个人呀!。

几句文外话煞尾:《宝玉挨打》写得好,好就好在真实。这种经典的现实主义不是还是我们的现实中上演吗?在宝玉挨打那篇文章,由于作品中人物处境不同,他们的表现也各异,人物刻画绝妙得真是无以言传。

 

敬爱的周公

标签:教学论文 从《宝玉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有理念,更要有方法(苏教版教学论文)
下一篇:从《宝玉挨打》看宝玉形象(苏教版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