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2808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论述类文本阅读指导(粤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高考论述类文本的命题思路(能力要求、考点、题型设计)与解题要领。
2. 介绍论述类文本的文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中国考古学中的主流和暗流》的解读,引导学生形成阅读论述类文本的良好习惯、思路以及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
学生阅读习惯、思路以及方法、技巧的培养。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促使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阅读方法。
【学情分析】
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阅读的习惯、思路、方法、技巧等等都不应该是陌生的字眼。但是,学生们对语文的忽视甚至漠视以及本身基础薄弱、语感缺失,就使得他们对本应早已了解、掌握的知识至今十分生疏。这是进行阅读复习的首要难点。其次,“论述类文本”是新高考的新提法,学生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对它就更不知从何下手。这是复习的第二难点。学生的学习难点就是老师的授课重点。因此,讲清论述类文本的来龙去脉,揭去论述类文本的神秘面纱,从基础入手,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思路、方法及技巧的培养是本课的重要内容。
【教学思路】
这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复习的第一个课时,我们认为有必要首先给学生介绍提出阅读论述类文本这一说法的相关政策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07年考试大纲》。然后简单地回顾论述类文本在以往高考试题中的考查方式,在第Ⅰ卷的小阅读中考查:①1999年至2004年有4道客观选择题,例如《铜奔马正名》;②2005、2006年减至三道客观选择题,例如06年广东高考题。接着进行题型预测,再根据《考纲》的要求分析探讨这类文本的能力要求、考点,同时介绍论述类文本的主要特征。再以《中国考古学中的主流和暗流》为例,通过师生共同解读,引导学生形成阅读论述类文本的良好习惯、思路及有效的方法、技巧。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高三开学至今,我们已经复习了三个专题,今天,我们要开始进入一个新的专题——论述类文本阅读。(多媒体显示标题)
二、介绍论述类文本的相关背景知识
1.了解政策依据(多媒体显示《语文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必修课程
……
4.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高考回顾及题型预测(多媒体显示三篇例文)
3.明确《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与考点(多媒体显示《07年语文考试大纲》中的相应内容)
现 代 文 阅 读 (必考)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⑴理解重要概念;⑵理解重要句子;⑶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⑷分析结构,把握思路;⑸归纳要点,概括中心;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4.介绍论述类文本的文本特征(多媒体显示)
主 要 特 征
一、议论性较强
二、观点鲜明
三、材料涉及面广,大多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化学、 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
明确:论述类文本是作者就某个领域的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会用相关的资料去撑自己的观点,所以,议论性强,观点鲜明是它的主要特征。再者,论述类文本的材料涉及面广,它可以是哲学论文,可以是经济学论文,也可以是政治学论文等等。
虽然论述类文本材料涉及面广,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高考考查的毕竟是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要全面、透彻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不须要也不应该从专业的角度去切入,而应该从语文的角度去解读文章。
所谓从语文的角度去切入,就是从字、词、句、语法、修辞、文体、思路结构等角度去解读文章。根据论述类文本的特征,文章一般都有一个鲜明的观点,作者就是从观点出发去论述。所以由对字、词、句和结构等的把握要明确的是文章的中心,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解读《中国考古学中的主流和暗流》
1.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
提示:抓住论述类文本的特征。
明确:作者是就中国考古学的探索方向发表了看法——主流不主,暗流不次。也就是说,在作者看来,当前考古学的所谓主流并非考古学真正应该探索的内容,反倒是那些被所谓主流学者忽视的问题,也就是暗流,才是考古学真正应该探索的。
2.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在老师做示范解读的过程当中,积极捕捉并快速记录老师提到的习惯、方法、技巧和思路,以便解读后一起总结整理。
3.解读示范 (具体过程略)
小结:一口气读第一遍,以题目推测思路,抓住词句提炼段意,一段一中心,整和各段中心明确作者观点。
四、布置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阅读习惯: ①一口气读第一遍;②不在审题上节省时间
阅读方法: 1.紧扣语文角度;2.坚持整体把握原则
技巧点拨:1.作好四个“比较”
2.清楚干扰项设置方式
3.题目之间、选项之间有时可以互解
思路总结:心存考点,一看二找三比四排除,答案在文中,扣紧语文角度不放松。
刘晓丹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三教学设计
粤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论述类文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高一教学论文)
下一篇:
高三诗歌鉴赏复习指导(粤教版高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