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495  
标签:教学论文
解读央视春晚征联(陈祥书)(教学论文)
                       解读央视春晚征联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 陈祥书

    对联是传统的文学形式,也是中华的艺术瑰宝。它既有鲜明的文学性,又有高雅的艺术性。它既可题于园林亭榭,寺院庙宇,又可用于婚丧寿挽,门宅店市。每逢盛大场合,总要拟写对联;特别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春联。正因为这样,2011年央视春晚送出了五幅上联或下联,向社会各界征集下联或上联。细细揣摩,所送的上联或下联很有特色,也颇有难度。现不揣浅陋,解读如下:

    第一幅是下联:五十六朵花开 五色十光六合春。稍稍一看,便可知道:前半句使用了数字“五十六”,后半句将“五十六”拆开嵌入其中。所以,此下联是挺复杂的数字联,不是很纯粹的那一种;因为它不仅有数字,而且还有拆数字。细细一想,前后之间关系密切,还存有一种因果联系;尤其是“五十六朵花”,不光表示“五十六朵鲜花”,还可表示“五十六个民族”。可以说,蕴涵深刻,意义深远。面对下联,中国青年文学家陈铭文对出了上联:九百万方龙舞 九州百姓万家喜。应该说,对得不错;但仔细推敲,还有三点遗憾:一是“龙”是平声,如果用仄声来对,那将会更好;二是“百姓”与“万家”,在意念上有重复之嫌;三是前后之间因果联系不是很明显。正因为如此,可改对如下:九百万方谷穑 九州百业万户旺,或者千百万只兔舞 千姿百态万户乐。如此之后,无论是平仄,还是因果关系,改句都比原句要好。只是“五色十光”是“五光十色”的变序,用“九州百业”来对不是最工,但用“千姿百态”来对就工整得多。再就是用“万”对“六”平仄不符,幸好在“不论”之列。实际上,用“喜”“旺”“乐”来对“春”,虽然做到了仄起平收,但在意思上还不是对得最好,因为“春”与“夏”“秋”“冬”意思才相对。而从四声来看,“秋”“冬”是平声,“夏”为仄声;按仄起平收的要求,只有用“夏”来对,才能对得工整。其实,上联也不一定要理解成“五十六个民族”,也可以就作为一种春景,看作春暖花开;也不一定要用数字来对,也可另辟蹊径,改用方位来对:前后中区域变 前冰后冻中段夏。

    第二幅是上联:《游子吟》《乡愁》《静夜思》《荷塘月色》。为了让大家理解正确,对得工整,此上联使用了四个书名号,表明它是由四个作品名组成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是不会使用书名号的。稍作思考,其意思是,游子低吟思乡之愁,静夜思念荷塘月色;其主语为“游子”,由“游子”发出“吟”和“思”的两个动作。很显然,要想工对下联,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必须由四个作品名组成,无论是文章、诗词名,还是歌曲、电影名,都是可以的。二是必须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也就是前后之间必须意象相通,意思一贯。三是必须以某一对象为主语,统领整个下联。针对上联,新闻时评人陈铭文对出了下联:《昭君怨》《别离》 《红楼梦》 《旅夜书怀》。应该说,所对基本符合以上三点;但细细揣摩,还有一些小问题:一是“别离”与“乡愁”、“月色”与“书怀”对得不工。因为“别离”是动词,是并列结构;“乡愁”是名词,是偏正结构;“月色”是名词,是偏正结构;“书怀”是动词,是动宾结构。二是“旅夜”与上联中的“静夜”“月色”在意思上有重复。三是《红楼梦》是清代作品,《旅夜书怀》是唐代作品,让昭君在清代红楼梦见唐代的旅夜,总有些不合逻辑,不近情理。再一点,从《游子吟》来看,与“游子”相对的应是“丽人”;用“昭君”来对,虽说也可以,但总不是最佳。鉴于此,试对如下:《丽人颂》《野趣》《黄昏恋》《杏谷风光》。《丽人颂》是现代诗歌(文心豪),《野趣》是散文(谢春卉),也是绘画(王慜),还是雕塑(方旺生);《黄昏恋》是诗歌,也是散文,还是电影(导影李溯);《杏谷风光》是摄影。

    第三幅是上联:虎步腾空去 悄然兔耳听春步。此上联由“虎步”到“兔耳”,暗示着虎去兔来的时间更替,蕴涵着先虎后兔的新旧交替。再者,用“虎步” 起首,用“春步”落尾,首尾皆有“步”字,前后互相照应。还有,“悄”是形容词,“然”是形容词词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后主语不同,前者是“虎步”,产生了“腾空”的举动;后者为“兔耳”,发出了“听步”的动作。稍加体会,其意思是:虎年之虎已经迈步腾空远去,兔年之兔已经悄然竖起耳朵倾听新春脚步。不知因为什么,陈铭文先生未对此联。所以,上网查阅了网友的下联,觉得有两幅还不错:龙行跃海来,昂扬蛇首盼云行//梅香扑面来 喧嚣竹爆闻年香。但细细比较,此两联也有小小的不足:一是有些对得不工:“步”本身是名词,“虎步”是偏正结构,而“行”是动词,“龙行”是主谓结构;“悄然”是形容词加词尾,而“昂扬”“喧嚣”是标准的形容词。二是有些不合事理:通常皆说“爆竹”,不说“竹爆”,但讲“爆竹”又不合平仄;因对联最看重意思,故还是说成“爆竹”好。“闻”是动物的行为,“竹爆”不是动物,讲“竹爆闻”似乎也不通;但如果将“闻”改为“传”“递”,那就好多了。大家知道,按照属相排列,兔年之后是龙年,龙年之后是蛇年。依此,可试对如下:龙声伴雨来 倏尔蛇身闪夏声。根据龙虎争斗的说法,依据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可摆脱属相的束缚,进行如下应对:龙声伴雨来 悠矣龟足踏夏声。

    第四幅是上联:百善孝为先 常回家看看。此上联前半为一种哲理,后半为一句歌词。其主要特点是,前后之间为因果关系:因为“百善孝为先”,所以要“常回家看看”。其最大难点在于“孝为先”和“看看”,因为“孝为先”是“孝是第一”,“看看”是动词叠字。有人认为,此上联是一幅双关联,表达了长辈对孩子的一种期望,希望儿女回家看望老人;宜于用儿女的口吻来对下联,表达出儿女的心声和感受。陈铭文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请看他对的下联:一言语难尽 叹归途遥遥。很显然,所对下联确实是用儿女的口吻来对的,反映了回家难的苦衷;但无论是词性,还是结构,二者都对得不好。因为“尽”是形容词,“难尽”是补充结构;“先”是名词,“为先”是动宾结构。“叹”是动词,“常”是副词。“归途”是名词,是偏正结构;“回家”是动词,是动宾结构。“叹归途”是标准动宾,“常回家”是状加动宾。“看看”是动词,“遥遥”是形容词。所以,“叹归途遥遥”与上联根本不对。细细品味,上联也可理解为:前半句是阐释了一种道理,后半句是对儿女的要求。自然,下联也可从长辈角度来对,表达长辈对子女的关爱和牵挂。依愚之见,可应对如下:千良爱作首 日对面唠唠。事实上,“为”跟“是”相对,“先”与“冠”相配;“常”与“日”相应。基于此,可作如下应对:千良德是冠 日对镜瞧瞧;或者千毒贪乃大 日对己省省。按照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理论,跟“百”相对的最好是平声,比如用“千”;但也可以是仄声,例如用“万”。


展开全文阅读
    第五幅是上联:春晚迎春春不晚。此上联属于藏头燕尾格,用“春晚”两字冠首,用“春晚”中间嵌字结尾。“春晚”语意双关,字面上是与“春不晚”相对的“春晚”,实际上是指除夕的“春节联欢晚会”。依据双关,陈铭文先生对了下联:灯节点灯灯红节。粗粗一看,还是可以的。因为“灯节”是名词,也是偏正结构;是元宵,也有联欢晚会。用它对“春晚”,不光词性相同,结构相似;而且表意相类,境界相符。但深入一想,就觉得仍有些不妥。因为“灯”与“春”,“节”与“晚”还是对得不太好。因为“春”是四季之首,“晚”有“夜间”之意。如果用“元宵”来对,那就高妙多了。因为不光“元宵”是名词,也是偏正结构,而且意义相对,意思相应;更为重要的是,“元”有“第一”之意,“宵”是“夜晚”之意。自然,“元”与“春”更对,“宵”对“晚”更工。因而,用“元宵”来对“春晚”,才门当户对,贴切工整。此外,用“红”对“不”,也明显地不工整。因为“红”为形容词,“不”是否定副词,二者词性明显不同。但如果用“无”来对,那就比较工整。根据以上分析,可试对如下:元宵上元元无宵,或者岁除守岁岁无除。前者是说元宵是上元节,闹元宵原本没有夜晚;后者是说除夕之夜,不眠守岁,迎来新年。显然,无论是词性,无论是结构,还是意境,两者都对得很工。但相比之下,后者平仄更工,前者稍有逊色。

    透过以上解读,不难看出,好联首先要对得工。所谓对得工,就是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词性要相同,结构要相似,平仄要相对。但更为重要的,是要联得妙。也就是说,上下联意义要相对,意思要贯通,意境要吻合。因为对联虽然要对得工,但常常是以意取胜。比如武侯祠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平仄并不相合,但谁能否认它是一副好联呢?!因此,好联不光要对得工,更要联得妙。(215101 苏州市)

 

陈祥书

标签:教学论文 解读央视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如何将语文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人教版教学论文)
下一篇:解读2011年央视春晚征联佳作(陈祥书) (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