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作文素材
阅读:521
标签:
作文素材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备课参考(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
关于“话题探究”
本节探究的话题是有关原始素材转换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罗中立的油画《我的父亲》是如何由原始素材转换成作品的?这对我们的写作素材转换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我的父亲》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作者自己的介绍,这一素材是作者从“一位守粪的农民”身上发现的,也就是在生活中直接发现的。表面看来,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创作出杰作。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不如此简单。“除了我平常对农民的了解、接触之外”,这话虽然好像不经意地在文章的开头一笔带过,但我们却不能轻易放过去,因为这里很清楚地说出了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并转换素材的主观原因。试想,一个与农民从不接触,对农民一点也不了解的人,能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和关注农民的兴趣吗?这样的人即使遇到了相同的农民人物素材,也不太可能由此开始继续观察并在观察中不断调整视角,不断发现“意义”,不断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倘若如此,这幅画就没有产生的可能了。所以,这表面的偶然中蕴藏着深层的必然。
这一点,是作者能够敏感地发现素材的至关重要的主观因素,也可以说是作者发现素材必备的心理基础。
具备了这样的心理基础,作者就会带着极大的关爱之心去接触素材,去发掘素材,去发现素材的种种细微之处:“他在雪水中僵硬的动态”,“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一双牛羊般的眼睛”,这些就构成了作者对原始素材的“中心印象”;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活中的、作品中的人物都乱糟糟地挤到了眼前”,这说明作者已经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感情的波澜涌动起来。于是,作者迸发出了“要为他们呐喊”的创作冲动。至此,一部画作即将产生的情感心理基础已经具备了。
但是,“画了守粪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的父亲》”,发现最初素材并受到触动之后,紧接着还需要让自己的原始“触动”不断发酵、蒸馏、过滤,还需要理性认识的不断调整变化,还需要“立意”的不断升华,最后才能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才能达到素材转换的完美境界。
正是因为经过了上面所说的这样一种曲折复杂的过程,油画《我的父亲》才如此真切地画出了中国农民“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皮肤的抖动”,“特有的烟叶味和汗腥味”,“沉重的喘息和暴跳青筋下血液的奔流”,“细小的毛孔里渗出的汗珠”,“干裂焦灼的嘴唇”,“仅剩下的一颗牙齿”等外在形象,才如此深沉地表现出中国农民父亲“淳厚、善良、辛苦”的内在神韵,才具有如此逼视人的魂魄的艺术震撼力!
结合以上油画创作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这一典型事例对我们写作素材的转换有什么启示?“知识导引”里已有了具体概括,这里再强调几点:其一,作者在受到素材“触动”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其二,作者要善于通过“中心印象”去发现并挖掘素材的内在“意义”。其三,作者心中的“立意”要在不断的调整中,使素材得到不断的深化,让素材表现的“意义”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文章旨意。
绘画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
“知识导引”的解读与处理
什么是素材?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资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大千世界里的一切事象,真可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从写作过程本身来看,选材是写作的第一道程序。所以,在素材的转换使用问题上,我们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首先,面对丰富多彩的素材,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善于通过自己的“中心印象”去发现素材的内在“意义”,而且这里的“意义”与自己文章的“立意”应该是和谐相通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由原始“素材”到文中“题材”的转换,才能真正将这些零散破碎的材料引入文章并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也正因为这样,素材一旦被作者有目的地纳入文章后,会发生原本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难以预测的重大作用。这可以说是一条素材转化的基本原则。
比如,发现一位普通“守粪农民”这一素材时,画家罗中立正是通过“守粪农民”那“一双牛羊般的眼睛”这一“中心印象”而发现了中国农民的“淳厚、善良、辛苦”的“意义”,才深受触动;进而产生了“我要为他们呐喊”的“立意”冲动,从而创作了这幅令人震撼的油画。而针对油画《父亲》这一素材,“例文一”和“例文二”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感触,之所以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主要原因就在于两位作者各自的视角不同,发现的素材“意义”不同。在引导学生进行“素材”转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素材”的丰富多彩的“意义”或非同寻常的“亮点”,并以此为“切入点”立出自己要表达的写作之“意”,然后写出自己的文章──而且一定是比较成功的文章。当然,“意义”的发现,“亮点”的寻找,也需要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发现“意义”、寻找“亮点”的能力,也会在不断的变化中得到发展、提高。
其实,与写作教学息息相关的文学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原始素材经由作者的“意义发现”与创造性转换而成为不朽的文章“题材”,进而创造出不朽名作这样的事例,在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不胜枚举。一个原本微不足道的生活人物,一旦被艺术家塑造成为典型的艺术形象,一件原本寻常的生活小事,一旦被艺术家纳入他的艺术作品中,常常会产生化腐朽为神奇、变短暂为永恒的艺术魅力。据周遐寿(周作人)先生的《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介绍,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
如“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此人当年常去鲁迅绍兴故宅对面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口的小酒店里喝酒。他曾经偷过书,并说过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偷书不算偷,叫窃。不过被打断腿的不是他,而是孟夫子的族伯,绰号叫“跛鼓”的。鲁迅是以孟夫子做主要的原型,集中了几个人的特点,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可笑可怜可叹的人物。
展开全文阅读
当然,“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在将原型人物转换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也倾注了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匠心。鲁迅先生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就很具体地道出了其中三昧:“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原生态的小人物,经过鲁迅生花的妙笔,便转换成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里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这也为我们在如何转换、使用素材的写作教学中提供了经典范本。
以上是原始素材转换的两种基本途径:1.提炼和强化;2.文学意义的典型化。这两种情况在中学生写作里都是可以出现的。我们允许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虚构(事实上很少学生没有在自己作文里虚构过),在技能训练方面则更应该注意前者。
“例文借鉴”的点评与交流
[例文一]点评:
《汗水中的启迪》,全文以“总、分、总”的结构来布局谋篇,文章劈头就是一连串急促的追问,陡然掀起文章的波澜,发人深省;紧接着总说素材(画面)给自己留下的强烈的印象──“浑身散发着泥土的气息,眉宇间充满着慈爱、温和、淳朴、辛劳”,这已经深深地抓住了素材的“中心印象”。
本文的开头颇有先声夺人之势。接下去的具体联想,同样紧紧抓住素材的中心印象而向外自然地辐射出去,既扣住自己立意的中心,又适当联系生活实际,很好地转换了原始素材,表现了自己文章的立意。而结尾处的“在沉思中皱起了眉头”一语,暗示了作者由眼前的画面而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足以令人在回味中积极进取。
本文文字练达,富有表现力,尤其值得称道。
但是,高要求来看,本文的内容有些单薄,还不够充实。
[例文二]点评:
《父亲──油画〈父亲〉评价》一文,是一篇感情充沛、热情洋溢的佳作。
文章首先在一种亲切的询问中引出了油画作品,紧接着在强烈的情感中富有创造性地描述了油画内容,形象地浓缩了油画的精华,为下面的具体赏析作了很好的铺垫。然后从“呼吸”“喘息”“神情”等方面展开深入赏析。在赏析的整个过程中,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渗透着作者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至于文末所产生的要为这样的“父亲”、这样的祖国而奋斗的决心,因为有前文的激情做基础,不仅没有丝毫的突兀感,反而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本篇文字,激情飞扬,催人振奋,发人深省。作为中学生,实在难得。
不过,如从纯粹评论文章的要求来看,本文似乎有点“热烈的感受有余,冷静的评价不足”(当然,也要考虑到作者写作的年代)。
[例文三]点评:
《小丑》是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一篇著名讽刺散文诗,写的是一位极其愚蠢而又非常鄙俗的“小丑”,因为别人瞧不起他,于是就想了一条高招,对受大家喜欢的名人名作,统统加以彻底否定,一律进行猛烈抨击。只要有人在他面前称赞什么人,他都对这人给予彻底否定,极尽丑化之能事。最后他竟然成功了,“一个大喊大叫反对过权威的人──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权威了,而年轻人正在崇拜他,而且害怕他”。
像这种自己毫无建树而专靠否定别人而混出一些名堂的人,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人──且都有着各具时代特色、民族特色的不同表现形式。但是,像作品中这位“小丑”这样典型、夸张的真实生活人物,恐怕不大可能确有其人。如此典型、夸张的人物表现,必定是撷取了生活中大量的素材,然后经过作者的集中、加工、提炼,才能塑造出来的。
“写作实践”的具体操作与参考答案
“写作实践”在具体操作上,要紧紧配合着“知识导引”所重点讨论的素材知识和素材转换的特点规律,以其中典型的素材转换事例为借鉴,课前让学生认真预习以后,师生再进行交流。交流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一起讨论所提供的素材给自己留下的“中心印象”,再一起探讨其中与文章“立意”相关的“意义”,然后趁热打铁,让学生任选一个素材(或全选,或就三个素材分三个小组分别来写),在单位时间内(利用平常作文的时间)完成一篇作文,紧跟着教师批阅讲评,最后师生一起总结这次写作实践的经验或教训,力求掌握其中的规律。
第一题,关于读后感的写作
读后感是感想式的议论文,要结合自身体会和现实事例来阐明针对某一文本“读”后悟出的道理。读后感的写作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细细品读原文,把握文章精神。“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能深刻而全面地领会原文的精神,就无从真正激发出有实在内容的感想。
2.在整体把握原文精神的基础上,找出适合自己的“感触点”,也就是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点”去深入挖掘,并用这一“点”去统摄全篇,使感触的内容集中紧凑;千万不要“广种博采”,面面俱到;更不要写成原文内容不分轻重缓急的转述或不疼不痒的评述。
对这个“点”的理解也不要过分拘泥,这一“点”可以是原作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原作的次要内容,甚至某一个情节、一个细节、一个人物(也许还只是文中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一句闪光的话等等,都可以;总之,要真正凸显出某一个亮“点”,然后集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
3.扣紧自己的“感触点”,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万不可出现一些游离于“感触点”之外的枝蔓。
写读后感的重点就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的部分。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也不必太拘泥,这里的生活实际,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总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都可以;但一定要扣住中心,还要具有时代感。
4.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兼顾与叙述、抒情的有机结合。
[参考例文]
照片的主体部分是一张历尽沧桑受尽苦难的脸,岁月早已冷酷地在上面刻满了皱纹,岁月早已无情地干涸了上面的一切润泽,岁月早已残忍地凝固了上面的一切活力,可是,无论多么漫长的岁月,都没有风干那双早已失神的眼睛──那一双历尽苦难沧桑而依然水汪汪的泪眼!不管这眼神中流露出了多少的无奈、无望、无助,那永远的汪汪的眼泪,却分明在顽强地告诉我们:只要生命还没有结束,我就要向苍天,向大地,向人间,不停地控诉!而下面那双早已经枯干了的嶙嶙的双手,仍在紧紧地合拢着,还在做着最后的祈求:仁慈的上帝呀,请还我青春,还我尊严,还我天理,还我人道!那张被纵横交错的丝网紧紧缠绞封闭的双唇,里面分明有一腔鼓动着奔涌着的无穷的张力,要让那干涩的双唇爆发出岩浆石火一般的呼喊:仁慈的地母啊,请还我生命,还我清白,还我人格,还我公道!……
望着这张脸,所有的炎黄子孙,无论是谁,都不能不灵魂震颤,因为她浓缩了整个中华民族的苦难!因为她浓缩了祖国母亲的屈辱!因为她浓缩了一部沧桑中华的百年史!
如果再结合后面血泪横流的文字材料,我们就可以更加了解到许多撕心裂肺的冤魂故事,一腔郁结之气又会跌宕起伏在九曲回肠中,伴着观看照片时的强烈感觉奔突而出,直冲斗牛!
“六十多年过去了,这茫茫20万忍辱负重的女人,她们中的大部分也许已成为永久的冤魂,而活着的,也大多将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深深埋在心底”,一步步地行进着自己“悄无声息的踪迹”。这难言的苦痛,这无以诉说的屈辱,这九曲回肠的冤情,何时是个尽头!
读到这样的文字,任凭你是如何的“太上忘情”,也会泪雨滂沱;任凭你是如何悠然恬淡,也会怒火中烧;任凭你是如何觉远慧能,也会拍案而起;任凭你是如何心如止水,也会血脉贲张!
第二题,这段材料最让我们触目惊心的一点是:“铁丝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支撑开,孔雀想收也收不起来了。”
那从远古翩翩飞来的神秘的精灵,那从神奇的童话里飞来的美丽的“孔雀公主”,那人们心中永远华贵圣洁的象征,那永远色彩缤纷的孔雀开屏,无论如何都不能与这冰冷的铁丝缠绞在一起!然而活生生的现实就是如此!
展开余文
以此作为“中心印象”入手,也就抓住了该素材的“牛鼻子”。
这样的素材,可以用来谴责暴殄天物的野蛮行径,可以用来批判见利忘义的奸商恶行,也可以拿来证明“动物保护法”的及时英明,更可以联想到以下两个话题:“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和“人与自然”的话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
第三题,这也是一则从材料中挖掘写作素材的写作训练,可让学生自由讨论,然后选择他们最有感触的一点,写一篇议论文。
[参考例文]
酷热的夏天,公共场所提供免费饮用水,每个水桶旁只放了两三个塑料杯,喝水的人把杯子高高举起,离嘴二三十厘米,仰着头让水流进嘴里,这样就不会“污染”水杯,可以让后来者放心喝水。
这段材料给我以很大的震动。我不能不从这件日常小事中看到普通的印度人身上良好的人文素养,不能不为他们良好的社会公德所折服。
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但是,这看似简单,实际上也确实不难做到的小事,要真正持之以恒地实施起来,则未必容易。
不妨对比一下,如果这样的公共饮水设施放在我们的某些地方会怎样呢?恐怕这水桶会不时地“失踪”一些或损坏一些;水杯子不准备一大摞也肯定不行,准备了,恐怕许多人喝水的时候不光不会“离嘴二三十厘米”,而且喝完后会随手一扔,又会增加环境污染。
有一位教育家,曾深有感触地讲了自己在国外受到汽车司机教育的故事:他和我国某校校长在瑞典考察教育,一位外国司机为他们开车,途中该校长口中产生一痰,为了卫生他自以为很文明地将痰拿纸包好后悄悄从窗口抛出,然而这位司机从后视镜看到了,司机立即将车停靠到道边;下车跑步捡回我们的校长扔的痰纸,拿回来后放在自己的脚下,继续开车前行。后来陪同的国外教育大臣讲:“我们的司机是宁可脏自己的汽车,也不污染公路和城市!”司机的行为极大地教育了两位教育专家。
一位在长白山旅游的外国少年,身上背着一个装垃圾的袋子,一边观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随手拾拣着地上的塑料袋、饮料瓶、碎纸片……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说美丽的长白山在他心中有着童话一般的神奇,他不想让眼前的这些垃圾污染了心中圣洁的童话。
一位国人在澳大利亚,与一位澳籍华人一起到公海上捞虾,每一次拉上网来,澳籍华人总是拣很少的几条大的留下,其余大部分都再放回大海。国人问:这是在公海上,没有人看得见。澳籍华人说:有些事是不需要别人看见的。
上述的这些事,毫无疑问,都是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小事。然而,你又能说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吗?其实,社会无小事,事事现素质。文明、礼貌、公德心之类的文明修养常常就蕴藏在这些日常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
通过这一件件小事,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社会尚有许多不足。
君不见众人蜂拥而上挤公交车的情景吗?君不见随地抛下的垃圾吗?君不见公共场合有人肆无忌惮地大声喧哗吗?君不见名胜古迹的“某某到此一游”吗?君不见某些“飙车族霸王车”随意闯红灯吗?君不见大街小巷比比皆是的“小广告”吗?君不见盛夏之时的袒胸露背吗?……
总之,这一则素材引发了我极其丰富的联想。当今的中国,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世界在走向中国,中国也在走向世界。那么,在人类的地球村里,我们中国人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世界人面前呢?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必须正视的问题。
“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古人的这一教诲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建议
这一节是全章始发章节,后面的章节是本节的发展与深化。任何教学都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学生在本节练习中可能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不要紧,但教师要注意收集一些典型的例子,以备后面的章节使用。学生对自己的语例会感到亲切,而对同一素材的螺旋式思考会给他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追忆
标签:
作文素材
从素材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容易读错的字(苏教版高三备课资料)
下一篇:
《联想与想象》备课参考(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