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591  
标签:备课资料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备课参考1(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讨论语言表达和民族文化的关系。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语言深刻反映和记录了民族的文化风貌,另一方面民族文化也对语言的意义和形式产生影响。了解汉语和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不但可以从汉语现象透视背后汉民族文化的含义,也能从汉民族文化的角度体会汉语的特点。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民以食为天”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讨论汉语中跟“吃”有关的词语,认识语言所反映的民族文化特点。

一、课堂活动步骤

(1)挑挑“吃”。请学生逐一朗读文段,挑出描写性的句子。根据课文的指导,摘录和“吃”有关的文字,包括“吃”的食品、“吃”的动作、“吃”的状态等等。

(2)谈谈“吃”。讨论跟“吃”有关的描写。比如“姜是老的辣”比喻年纪大的人经验丰富;“蒜头鼻子”形容鼻子像蒜头的形状;“富得流油”比喻非常富裕;“醋坛子”比喻嫉妒心极强的女性;“嚼舌”一般指言语杂碎而且惹人讨厌;而“淡”这种若有若无的味道,可以用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或者经历。可以让学生把这些和“吃”有关的表达换成一般的描写,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3)找找“吃”。请学生再找一些其他的跟“吃”有关的词语,包括用来描写人物形象的,也可以是描写其他事物的,解释它们的意义,分析这些词语的使用情况。

二、相关知识补充

这个课堂活动是从饮食和人物形象的关联这个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中国的“吃”举世闻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人们对“吃、喝”是如此的熟悉,以至于可以信手拈来,加以引申或比喻。汉语中与“吃”有关的词语和用法远远不止课文中提到的这些。例如:“油嘴滑舌”表示说话油滑;“茶壶里煮饺子”表示心里有数;“鸡蛋里挑骨头”表示故意找毛病;“小菜一碟”表示轻而易举;“乱成一锅粥”表示十分混乱;“泡汤了”表示事情失败了;“半瓶子醋”表示一知半解;“露馅”表示阴谋败露;“包子有馅不在褶上”表示有真本事不露;“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表示心太急办不好事,等等。

2.2 补充课堂活动

●“历史的巧合”

公元前200年前后,项羽率五万楚军救援被秦将章邯围攻的巨鹿。他统帅军队火烧营垒,只携带了三天的干粮,渡河后把船沉入河底,以此向士卒表示要决一死战的意志。这之后的公元前49年,在遥远的欧洲,凯撒大帝率部队渡庐比根河时,下令焚舟,以示其不获胜毋宁死的决心。历史的巧合也带来了语言的对应,英语习语“burnone’sboat”和汉语成语“破釜沉舟”的意义非常贴近,几乎可以等价互译。这样的巧合还有很多,比如英语的“spendmoneylikewater”和汉语的“花钱如流水”,英语的“killtwobirdswithonestone”和汉语的“一箭双雕”等。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英汉习语都有这样的巧合呢?大家不妨试着翻译下面这两个习语:“castpearlsbeforeswine”和“eatone’swords”。乍一看,这两个英文习语也恰好和汉语里的某些习语对应,可谓无巧不成书。比如有人把“castpearlsbeforeswine”翻译成“对牛弹琴”,似乎两者都有“把好东西给不能欣赏的人欣赏”的意思,而且“猪”和“牛”都是不懂事的牲畜,比喻没有欣赏能力的人,对应应该是十分自然的。还有人把“castpearlsbeforeswine”翻译成“明珠暗投”,这样的对译似乎更严整。英语习语用“pearl”指“有价值的东西”,而“pearl”的汉语意思恰好是“珠”,“cast”的动作又恰与“投”的动作一致,对应起来岂不是很简单吗?而“eatone’swords”似乎也很容易翻译,“eat”即汉语的“吃”,“words”即汉语的“言”,这不就是汉语的词“食言”或汉语的成语“食言而肥”吗?

其实,不同语言的习语都承载了民族的文化信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英汉习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巧合”呢?上面说的这些翻译中就有许多的“错解”和“谬误”。

“castpearlsbeforeswine”和“对牛弹琴”尽管意义上有相近之处,但却并不完全等同。它们虽然都有“把好东西给不能欣赏的人欣赏”的含义,但是“对牛弹琴”还用以讥笑说话人不看对象。不过,尽管“对牛弹琴”有一定贬义,在语句的感情程度上却反而比“castpearlsbeforeswine”要轻。钱歌川先生对此有一段评论:“你以贵重的珍珠投猪,它不但不知感激,反而要来咬你,等于是‘以怨报德’。中国的成语‘对牛弹琴’,意思就轻得多了,因为牛虽不能欣赏美丽的乐曲,但它并不会对弹琴的人进攻呢。”而用“明珠暗投”来对译“castpearlsbeforeswine”,表面上看似乎也不无道理,其实也不然:英语中的“pearl”一般用来指事物,而汉语习语中的“明珠”则主要指有才能的人,此“珠”非彼“珠”,两个习语也是根本不对应的。

至于“食言而肥”和“eatone’swords”,表面上形近意近,所以非常迷惑人。毛泽东曾著文说:“蒋先生不但食言而肥,而且还派遣四五十万军队包围边区,实行军事封锁和经济封锁,欲置边区人民和八路军后方守留机关于死地而后快。”这是说蒋介石原先同意建立陕甘宁边区,后来言而无信,不履行诺言,而且还采取敌对行动。曾经有人把这段话翻译成“NowMr.ChiangKaishekhasnotonlyeatenhiswords,buthehasgonesofarasto……”。这个表面看来天衣无缝的翻译事实上却是个很大的错误。“eatone’swords”很容易和“食言”对应起来,可是这个英语习语的意思是“收回说过的话,承认前言有失”,而且还带有“羞惭地、不光彩地认错”的感情,这和汉语“食言”所指的“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的意思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当然也不适用于说明蒋介石的所作所为。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习语是语言中的精华。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包含着大量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或严肃、典雅,不仅文约旨博、言简意赅,而且形象生动、妙趣横生,给人美的享受。由于地理、历史、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们与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由于习语受文化制约,所以像“burnone’sboat”和“破釜沉舟”这样基本等价的习语并不是很多见的,英汉的习语一般是半对应或不对应的,有很多习语是根本无法翻译的。所以巧合毕竟只能是“巧合”。


展开全文阅读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外语和汉语中的各种熟语(包括成语、习语),有没有完全对应的,有哪些是意思差不多而使用的词语不同,又有哪些是使用的词语差不多而意思不一样,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2节“补充课堂活动”参考吴友富主编《外语与文化研究》有关内容)

三、课后练习指导

3.1 “小试身手”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包含颜色词的词组或句子进行英汉对译,加强学生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受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的人而言,在视觉和心理上所引发的联想和象征意义也不尽相同,翻译时应该特别注意其中的差异。参考答案:1.英译汉:“blueMonday(倒霉的星期一)”,“redflag(让人生气的东西)”,“whiterage(震怒)”,“whitelie(善意的谎言)”,“whitenight(不眠之夜)”,“yellowjournalism(耸人听闻的报道)”,“yellowdog(可鄙的人)”,“agreenhand(新手)”,“agreenman(新水手)”,“agreenoldage(老当益壮)”,“blackdog(忧郁、不开心的人)”,“blackletterday(倒霉的一天)”,“blacksmith(铁匠)”,“blacksheep(害群之马,败家子)”,“blackleg(骗子)”。2.汉译英:“红白喜事(weddingandfuneral)”,“黄袍加身(beacclaimedemperor)”,“黄毛丫头(agreenhand)”,“白做(getsmallthanksforsomething)”,“黑白不分(confoundrightandwrong)”,“白手起家(startfromscratch,buildupfromnothing)”,“真相大白(comeoutinthewash)”,“开门红(tobeginwell,tomakeagoodstart)”,“红光满面(tobehealthyandenergetic)”,“红娘(match-maker)”,“红眼(green-eyed)”,“铁青着脸(blackintheface)”,“苍天(empyrean)”,“青史留名(stampone’snameonthepageofhistory)”,“黑色幽默(blackhumor)”,“青出于蓝而胜于蓝”(surpassone’smasterorteacherinlearning),“黑帮(sinistergang)”。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语言中数字词语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心理对语言的不同影响。参考答案:以“九”为例。在我国人们之所以把“九”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是因为“九”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可以说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九”是一种神秘的数字,它起初是龙形(或蛇形)图腾化的文字,继而演化出“神”之意,于是中国古代历代帝王为了表示自己神圣的权力为天赐神赋,便竭力把自己同“九”联系在一起。如天分九层,极言其高,天子祭天一年九次。更有趣的是连皇宫建筑都与“九”有关。例如,北京城有九门,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门上饰有九路钉(即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排)。汉语词汇中也常用“九”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此外“九”还虚指多数。《红楼梦》第九回中用“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来比喻贾氏家族族大人多,龙蛇混杂,好坏不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在文娱、体育等词汇中,数字“九”也比比皆是。比如歌曲中有“九曲黄河”,乐器中有“九音锣”,体育活动中有“九柱戏”,兵器中有“九节鞭”,地名中有“九寨沟、九华山、九江、九龙”等。其他数字的解说略。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心理对语言的不同影响。参考答案:如汉文化中的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象征,非牛莫属;而在俄罗斯文化中,马才是任劳任怨的典范;在阿拉伯文化中,坚韧、忠诚和力量的象征则首推骆驼。再以“狮”和“虎”为例。对英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来说,狮子是“百兽之王(kingoftheanimals)”,从“regalasalion(狮子般庄严)”,“majesticasalion(狮子般雄伟)”等词语可以看出,狮子享有很高的声誉。12世纪后期英王理查一世因勇武大胆而被誉为“lion-heartedRichard(狮心理查)”。雪莱在他的诗中也以勇武的狮子比喻英国人民:“Rise,likelionsafterslumber(快像狮子般从梦中醒来)”。难怪英国人会选狮子作为自己国家的象征。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百兽之王”则非虎莫属,从“虎踞龙盘”等成语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等熟语均可看出,在中国人眼里,虎才是“王者、威猛、力量”等的象征。汉语中常用“虎”来形容威猛勇武和雄心胆量,诸如“英雄虎胆、虎背熊腰、生龙活虎”。古时称勇士为“虎赍”,称勇将为“虎将”,称将军在战场的营帐为“虎帐”等等。当然,汉语中的“虎”也有贬义的地方,虎凶猛残忍、冷酷无情,故有“拦路虎、狐假虎威、苛政猛于虎”等。由于汉英文化中对狮虎喻体的不对等,使得同一个喻义需要不同的喻体。如汉语说“虎头蛇尾”,英语说“inlikealion,outlikealamb(来若雄狮,去若羔羊)”;汉语说“拦路虎”,英语说“lionintheway”;汉语说“老虎屁股摸不得”,英语说“Don’ttouchthelion”。

3.2 补充练习题目

一、汉语的称谓语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其中有很多敬辞、谦辞。请看下面这些称谓词语,说说它们的意义。再对比一下英文和中文,看看它们有哪些不同特点。

①敬辞(含有恭敬口吻的词语,它的指向是对方):

海涵,贵姓,令亲,令尊,令堂,令郎,令嗣,

高足,贤契,伉俪,贵府,贵庚,台甫,台端

②谦辞(含有谦虚口吻的词语,它的指向是己方):

家严,犬子,豚子,拙荆,拙室,寒舍,草堂,

不佞,忝列,后进,拙作

二、课文中涉及到许多和饮食有关的词语及用法,由此可以看出,除了课文中涉及的饮食文化以外,汉语中的地位崇拜、家族观念、中庸思想、忌讳与委婉、人情和面子、尊老与忌老等等,也都是汉文化的重要内容。请从中选出一类,看看它们在语言中留下了什么“痕迹”,再看看这方面跟英语或其他外语有什么差异。

三、看看下面这些英语习语或格言,试着说出它们的中文意思。

①goDutch           ②blackcasework

③putonairs④I’lleatmyhat.

⑤givencold-shoulder⑥dogpacks

⑦aspoorasachurchmouse⑧Everydoghashisday.

四、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中词义的褒贬能折射出不同民族的心态。“鼓动”在汉语中是中性词,能用于褒贬两义;英语“agitation”却是贬义词,因为西方人认为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是不可取的。在汉语中,“羡慕”是中性词,有时用作褒义,而“妒忌”则是贬义词;但英文“妒忌”与“羡慕”是同一个词“envy”,可见东方式的妒忌与西方式的羡慕的心理基础是不同的。“保守”在汉语中是贬义词,指因循守旧、落后于现实;英语“conservative”却有稳健、保留传统的意思,否则哪个政党会给自己起名为“保守党”或“进步保守党”呢?请找出一些类似的例子,看看还有哪些说法可以反映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差异。

五、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绝佳的七言绝句,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但如果把它翻译成英文将会是什么样子呢?已经有两位学者做过这样的工作,请看下面的译文,分析两者的异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AFarewelltoMengHaoranOnHisWaytoYangzhou

ByLiBai,translatedbyBynner

Youhaveleftmebehind,oldfriend,attheYellowCraneTerrace,

OnyourwaytovisitYangzhouinthemistymonthofflowers;

Yoursail,asingleshadow,becomesonewiththebluesky.

TillnowIseeonlytheriver,onitswaytoheaven.

②SeeingMengHaoranoffatYellowCraneTower



展开余文ByLiBai,translatedbyXuYuanchong(许渊冲)

MyfriendhasleftthewestwheretheYellowCraneTower’s

ForYangzhouinspringgreenwithwillowsandredwithflowers.

Hislesseningsailislostintheboundlessbluesky,

WhereIseebuttheendlessRiverrollingby.

六、是非问句是汉语和英语中都有的一种句式,但是汉语和英语是非问句的回答方式却不相同。下面句子中,例①、②都是肯定型是非问句,英语和汉语在回答时,用“是”用“不”情况相同;例③、④都是否定型的是非问句,英语和汉语在回答时,用“是”用“不”情况就正好相反。请说明为什么英语和汉语会存在这种差异,怎么看待这种异同。

①你喜欢这种鱼吗?      Doyoulikethisfish?

a.是,我喜欢(这种鱼)。Yes,Ilikethisfish.

b.不,我不喜欢(这种鱼)。No,Idon’tlikethisfish.

②张三现在在跳舞(吗)?IsTomdancingnow?

a.是,张三在跳舞。Yes,heisdancingnow.

b.不,张三不在跳舞。No,heisnotdancingnow.

③你不喜欢这种鱼(吗)?Don’tyoulikethisfish?

a.不,我喜欢(这种鱼)。Yes,Ilikethisfish.

b.是,我不喜欢(这种鱼)。No,Idon’tlikethisfish.

④张三不是在跳舞吗?Isn’tTomdancingnow?

a.不,张三在跳舞。Yes,heisdancingnow.

b.是,张三不在跳舞。No,heisnotdancingnow.

3.3 补充练习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汉语和英语中敬辞、谦辞的比较,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海涵”:敬辞,大度包容(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贵姓”:尊称对方的姓。“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嗣”:尊称对方的子女。“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贤契”: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多用于书面)。“伉俪”:尊称,指对方夫妻。“贵府”:敬辞,尊称对方的家。“贵庚”:敬辞,问人年龄。“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家严”: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犬子”、“豚子”: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儿子。“拙荆”:旧时谦辞,称自己的妻子。“拙室”:谦辞,称自己的屋子。“寒舍”:谦辞,称自己的家。“草堂”:旧时文人用于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之意。“不佞”:表示没有才能,旧时用作“我”的谦称。“忝列”:谦辞,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后进”:谦辞,表示学识和资历较浅的人。“拙作”:谦辞,称自己的作品。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饮食等民族文化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答案略。

三、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英语习语和格言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参考答案:①goDutch(AA制,公平对待);②blackcasework(暗箱操作);③putonairs(摆架子);④I’lleatmyhat.(假如……,我情愿受罚);⑤givencold-shoulder(吃闭门羹);⑥dogpacks(狗仔队);⑦aspoorasachurchmouse(赤贫,一贫如洗);⑧Everydoghashisday.(总有出头之日)。

四、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同语言中褒义词和贬义词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答案略。

五、本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及其英译本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理解。参考分析:第①篇译文是外国学者Bynner翻译的,第②篇译文是我国学者许渊冲教授翻译的。从语言的表现力来讲,两者没有太大差别。而译作的差别就来自于翻译者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对唐诗的理解。这两首译作抛开用词上的不同,有几处意译的不同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是对“烟花三月”的翻译。“烟花三月”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常用的描写江南春天景象的词汇。江南春季多雨,万物苏醒的一片春意多掩盖在朦胧的雨雾之中。而Bynner用了“inthemistymonthofflowers”,也就是说“在雨雾时节的花”。虽然翻译也很传神,但并没有了解这一词语所包含的特定意义。而许渊冲教授翻译成“inspringgreenwithwillowsandredwithflowers”,既点明了春天,又展现了春天的景象。虽然抛弃了“雨雾”这一意象,但对于“烟花三月”的实际含义把握得更准确。二是对“孤帆远影碧空尽”的翻译。这句话的意思是“孤零零一条船的影子消失在天边”。Bynner的翻译是“Yoursail,asingleshadow,becomesonewiththebluesky”(你的船,孤独的影子,和碧空成为一体)。许渊冲教授的翻译是“Hislesseningsailislostintheboundlessbluesky”(你的船渐渐消失在无垠的碧空)。两段翻译都很得唐诗的神韵,都以自然景象来反映离别的愁绪。但Bynner的翻译从字面看更贴近原句,许渊冲的翻译虽然没有出现“孤帆”,但是整句却生动地描绘出孤舟远去的景象。而且许译中用“theboundlessbluesky”来翻译“碧空”是符合中国人的认识的。在中国人的概念中,“碧空”有广阔无垠的含义。三是对“唯见长江天际流”的翻译。这句话是说“只看到滚滚的长江向天边流去”。Bynner的翻译是“TillnowIseeonlytheriver,onitswaytoheaven”(现在我只能看到长江向天上流去)。许渊冲教授的翻译是“WhereIseebuttheendlessRiverrollingby”(在那里我只能看到滚滚的长江流淌)。Bynner的翻译的确在字面上非常准确。但是“唯见长江天际流”在中国人的脑海里形成的景象,是船已经远去了,只看见滔滔的长江水向远处流去。从这个角度来看,许教授的翻译是更简洁更准确的。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有些西方人在翻译时,理解过于直白。相比之下,中国学者就更注重神韵的把握。

 

追忆

标签:备课资料 入乡问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下一篇:《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备课参考2(人教版选修备课资料)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