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教学论文
阅读:1825  
标签:教学论文
想得好,才能说得好——思维品质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
在口语表达中,有的人说话语无伦次,有的人说话有条有理;有的人说话如蜻蜓点水,有的人说话却入木三分;有的人说话机械呆板,有的人说话灵活机智;有的人只能人云亦云,而有的人却能言人之不能言。之所以有这些不同,除了技巧问题,最主要的是思维方式与思维品质的不同,思维方式与思维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口语表达的质量。也就是说,想得好,才能说得好。

(一)思维与语言

思维离不开语言,思维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势态语言等)来表述、传达。反过来思维能力又决定语言运用的优劣成败。无语言的思维不能存在,同样,没有思维的言语也不能存在。

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语言中的词汇非常丰富,有时一个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语言的语法结构有民族性,而思维是有全人类性的。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思维都是遵循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思维在人的表达过程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思维和语言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必须不断地完善表达自己思想的方法。

口语表达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艺术。而想得好才能说得好。怎样正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怎样有逻辑性地安排自己的语言结构,怎样根据具体任务和情境选择自然、理智的节奏和风格,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清晰的思维上。思维是人的智慧中枢。完美的语体取决于表达者的心灵美。而影响语言美的主要心灵特点,首先就是智慧,其次是想象和热情。智慧产生思想,想象美化思想,热情鼓舞思想。以语言点燃人的心灵火花的才干,人人是可以获得的,但必须通过学习和训练。其中,思维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二)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想象

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如果一个人缺乏想象,说话就跳不出事实的圈子,也谈不上有新意。

想象是智慧的翅膀。借助于想象,人们不仅能认识有限的现实世界,而且能够驰骋于无限的现实世界和神奇的幻想世界之中,不但可以回首过去,而且可以展望将来。

当然,丰富的知识与经验是发展想象力的基础。经验愈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当然也并不意味着想象力的丰富程度与知识经验的多少成正比。缺乏独立思考,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人云亦云,因循守旧,将会压抑想象力,成为创造思维的绊脚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法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认为: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通常的情况下,一般人仅仅运用了自己想象力的百分之十五。因此,重视开发想象力至关重要,想象力能展翅高飞,其创造力必将更充分展现。

(三)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对社会或对思维者个人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很复杂,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它既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又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最巧妙的结合,更离不开创造想象的参与。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较活跃,我们都知道,高斯定律就是高斯在学生时代提出来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酝酿期也在中学阶段。青年是一个最少保守思想、最富于想象的群体。中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能进行理论思维,并喜欢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这是思维活跃的标志。在演讲辩论中中学生也往往能提出一些新的思想、新的见解,表现出丰富的创造力。

在演讲、辩论中,无论是从思路还是内容;无论从战略还是战术;无论是从开场的称呼,还是结束的形式;无论是从语言的修饰,还是势态的运用;都有很大的创造空间,都有可出新意的招术,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新异的事物刺激度强,而“喜新厌旧”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正常倾向,我们要发扬大路拥挤走小路、小路人多爬山坡的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

(四)发散思维与综合思维

发散思维

1.什么是发散思维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找几个被试者让他们尽可能多地说出红砖的用途,说出的用途越多、越新鲜,证明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越强。结果有的说红砖可以造房子、砌围墙、铺地、铺路、搭灶头。答案是对的,但可以看出,它只把红砖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只在这个范围去考虑它的用途。这是一般的常规性思维。

也有的人不仅能说出红砖作为建筑材料的作用,还想到了其他的用途,如做锤子、打狗、掷人、压纸、代替直尺画线,用它刹住停在斜坡上的车辆……看得出后一个人比前一个发散思维的能力强。他突破了常规思维。

还有的人比前者更略高一筹,他从分析红砖的特性和要素入手,然后再由各个特性或要素分别扩散开去。如:砖有重量,有体积,有一定的形状,有长、宽、高,还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边是直的,色是红的……于是他就先从重量方面去考虑它的用途。刮风下雨时,用它压住盖在谷堆上的塑料薄膜,肩背着重物太吃力可用另一头悬挂几块砖的办法改成挑,用来压船舱,使船行走平稳,用作敲击工具、攻击武器……同样再从体积、形状、硬度、颜色等一路路地辐射出去,就越来越多。

由于这些思维朝着不同的方向,所以便能通过“转移作用”由已知导向未知,探索到未知的东西。这就是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求异思维等。发散思维就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这种思维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从已知的领域去探索未知领域。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发散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面、想象力,尤其是转移的能力。鲁班从一种能划破手的带齿的草得到启示,发明了锯,这就是转移能力(也叫旁通思维或侧向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理论家的新观点和新创见,主要是发散思维的成果。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可以使说话者思路流畅、长于联想发挥、善于应急变通。

2.发散思维的几种思考方法

提高发散思维的能力是提高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发散思维的方法很多,如立体思维、多路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等。


展开全文阅读
(1)立体思维

立体思维要求人们思考问题时,跳出老框框,不受点、线、面的限制,能从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去思考问题。

国外某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人用六根火柴搭出四个三角形,结果多数人搭不出来。这些人拿到火柴,就急于在桌上摆来摆去,就是搭不出四个三角形来,原因是思维受到了平面的限制。如果他们能跳出“平面”的限制扩展到“空间”,想到“立体”,很快就可以搭成一个三角锥体,而排出四个三角形来。

再例如:用十个铜板,把它们组成“正十字形”。只能搬动其中任意两个铜板,如何搬弄铜板?如果能想到“空间”,利用“立体”的概念,问题很快就可以解决:把多出来的铜板叠到中点的上面,就是正十字形,又对称。如果想不到重叠,不从“利用空间”去思考问题,那你就始终找不到答案。

(2)多路思维

如果说立体思维要求思考者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想开去,那么多路思维则要求思考要善于一路又一路地想问题。这里试举例演示如下(A是思维中心点,B1、B2……是遐想点):

“手”的随想

A──“手”

B1,手的最基本的动作是弯曲和伸展指头,这样简单的动作却让我们领悟到一种人生谋略。处于逆境时,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不妨退一步让危机形势缓和一下,待时机成熟了,便可以大步前进。勾践败兵之后,卧薪尝胆,忍辱负重,终有雪耻之日。适时进退,能屈能伸,非大丈夫不能为也。

B2,手的五根指头长短不一,可从没有人想过要把它们削成一般齐。什么道理呢?天既之,必有其用。正如五个指头虽长短不同却各具作用一样,我们之间,虽有学识、见识、素质等诸方面的差异,但也同样是各有所长,在社会上也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都有可能大有作为。即使眼下身处困境,或尚未被社会所认识,也应当坚定地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B3,手又如一个集体,当五个指头攥成一个拳头时,便可击倒强大的对手。一个班级、一个学校、一个单位、一个国家无不事同此理。全班同学共同努力,会使这个班级充满活力;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会将我们祖国建设成为富强之邦。五个指头握成拳头,就可以印证一句至理名言──团结就是力量。

B4,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是一种平等的意识。漂亮健壮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丑陋孱弱的孩子不也是祖国的花朵吗?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私营企业也同样有资格参与市场竞争。今天,平等已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要求,无论是人权、法制,还是市场竞争,都在呼唤平等,平等的意识终将深入人心,而中国则将会因此而更加充满希望。

这个环节的训练中,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思维的辐射面要宽(思维宽度),二是思考要有一定的深刻性(思维深度)。从思维宽度而言,即B1、B2……Bn之间虽然位置毗邻相接,但是内容上应有一定的跳跃性,每一个辐射点都应是可以独立展开论述的分话题。

又如有这样一篇以《爬山虎》为题的多向思维演讲,其表述要点如下:

A──爬山虎

B1,我喜欢爬山虎(描绘其形态美的语言文字,此处略)。

B2,我赞美爬山虎(赞美其生命顽强的语言文字,此处略)。

B3,有一次,我在大楼一处永远照不到太阳的背阴处发现了茁壮成长的爬山虎,它顽强地延伸到楼顶,终于见到了阳光。

B4,人生途中也常会遇到难见阳光的曲折和阴暗,每个人都应像爬山虎那样,不屈不挠地超越曲折和阴暗,直至重见阳光。

B5,我看不起那些因一时困难便畏缩不前者,更鄙视那些因“命运不公正”“生不逢时”而自暴自弃的人。

B6,我赞美那些生活中的强者,更钦佩那些击败厄运,取得人生与事业成功的“硬汉子”。

这篇讲演虽然也洋洋洒洒地讲了好几分钟,其主题也不能说没有新意和深度,但是,从辐射性思维训练的要求而言,其思维运动的轨迹却不理想,准确地说,全篇只是从“爬山虎”过渡到“人”的时候出现了一次“思维跳跃”,与训练要求不少于四次跳跃相距较大。

(3)旁通思维(也叫侧向思维、类比思维、相似思维或转移思维)

从其他领域离得很远的事物中获得启示,从而产生出新设想的一种思维方法,像前面提到的鲁班由一种可以划破手的草想到锯的制造。

美国的莫尔斯发明了有线电报,开始时远距离传输信号衰减的问题无法解决,后来他由驿站换马联想到信号传输,他想如果沿线设立若干个信号放大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由于这一创造性设想的实验,有线电报不久就成了远距离传输信息的通信工具。

当一个人对某个研究目标孜孜以求,一直悬念在心,他的大脑皮层里会建立起一种优势灶,一旦这种思维受到某个偶然事件的启发,就容易产生与优势灶相联系的反应,这叫做融类旁通。

(4)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即“反过来想一想”,把人们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过来”加以思考,司马光破缸救人就是采用的逆向思维。如果按常规思维,就是想办法把人从缸里拖出来,但司马光却用的是反常的办法──“砸缸”,缸破水流,达到了救人的目的。

在对一个人优点和缺点的看法上,利用这种思维,就可以发现很多有用的人才,一个人的缺点、毛病,换一个角度看或反过来看,却成了优点,可以利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缺点逆用法”。“这山望着那山高”常被人否定,看成贪心不足的表现。如果逆向思维一下,变否定为肯定,做人就是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反而出了新意: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如果不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他就不会有其他的发明;运动员如果满足于一次的夺冠就不会有二连冠、三连冠。

旁通思维和逆向思维,概括地说就是换个角度想一想。这不仅是科学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也是与众不同的个性表达的重要武器。

综合思维

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许多人在一起激烈地谈论一个问题,但是却丝毫没有进展。这时有一个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使人们一扫原先的困惑,对问题有了透彻的、全面的认识。这便是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分析问题。综合思维,就是通过对问题进行客观(每一步分析都有充足的依据,而不是凭着个人的喜好随意加以判断)、全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每种选择带来的结果)的分析,从而得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结论的思维方法。这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组织、有条理的思维。集中思维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很显然,这种全面的思维方式无论是在演讲、辩论中,还是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思维方式。

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分析是认识整体的手段、途径和方法,没有对问题的分析,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不会深入,对整体的认识就不会全面。

综合就是在思想上把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综合起来。没有综合,人们的分析就无从着手,更不能掌握事物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彼此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对整体性的事物综合得越好,就会对事物各部分的分析越深入、越细致。人类的思维活动总是循着“综合—分析—综合”的道路而不断前进的。

抽象就是在思想上把各种对象与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属性抽取出来的思维过程。概括是在思想上把抽取出来的各种对象与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属性综合起来,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中去的思维过程。如我们对各种笔的属性进行比较,抽取出“能写字”,这是笔的本质属性,这个过程就是抽象。当我们把从笔中抽取出本质属性结合起来,推广到同一类事物中去,即不论是毛笔、铅笔,还是粉笔、钢笔等,能写字的工具就是笔,这个思维过程就是概括。抽象与概括是更为高级的分析综合过程。

判断就是肯定或否定某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我们头脑中的任何思想,任何词句,只要其中有某种内容,就一定包含着判断,思维的过程要借助于判断来进行,思维的结果也是以判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推理就是从已知的判断推出新判断,进行推理时所根据的已知判断,叫做前提;从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做结论。推理最主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归纳推理,一种是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这都是辩论中经常运用的方法。

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形式,但创造性首先要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而集中思维是发散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散思维与综合思维实际上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发散思维的意义在于能提出尽可能多的新设想,综合思维在于能从中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追忆

标签:教学论文 想得好,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启功先生传奇一生(苏教版高二选修备课资料)
下一篇:《文章写作与修改》教学建议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必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