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备课资料
阅读:1284
标签:
备课资料
九年级备课资料
韩愈《马说》复习资料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
《马说》复习资料
一、作者作品:韩愈,字退之,唐朝文学家。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世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起八代之衰”
二、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三、字词积累
1、祗辱于奴隶人 祗:只是 2、骈:两马并驾 3、一食:吃一顿 4、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5、食马者 食:通“饲”,喂 6、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犹,尚且 等:等同 一样 8、 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 道:正确的方法 9、 尽其材 材通“才” 10、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11、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通假字积累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可译为“喂,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 通“现”,可译为显示)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译为 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 ”,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一词多义:
1. 食 吃:食不饱 通“饲”: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顿:一食或尽粟一石
2. 之 的,助词:虽有千里之能 不译,后置定语的标志:马之千里者
代词,它,代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 不译,补充音节: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 策 名词,鞭子:执策而临之 动词,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4. 其 它的,代词:策之不以其道 表反问语气,难道:其真无马邪
其实:其真不知马也
5. 以 用:不以千里称也 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6. 能 能够:安求其能千里也 能力:虽有千里之能
划分句子停顿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四、翻译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饲养他,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鞭策千里马,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它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五、阅读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安彦斌
标签:
备课资料
九年级备课资料
韩愈《马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最后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选修)
下一篇:
《孟子--生于忧患》备课资料 备课资料(人教版九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