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1149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案(苏教版高一必修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理解作者被贬永州后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2.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诵读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难点:体会作者在山水游记中寄托的寄情山水聊以忘忧的情怀。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柳宗元(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805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永贞革新”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滴、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2.解题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二、课文预习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2.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字词解释。 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 宴游: 余自为僇人 僇(lù):居是州 居: 是 是州
恒惴栗 恒 : 惴栗 :
其隙也 隙:则施施而行 施施:
漫漫而游 漫漫:
日与其徒上高山 日: 徒:穷回溪 穷: 回溪:
幽泉怪石 幽泉: 怪石:
无远不到 无:到则披草而坐 披草: 披:
醉则更相枕以卧 更: 相枕: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极: 趣: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异态: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未始: 怪特:
3.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字词翻译。 始指异之 指异:
缘染溪 缘:斫榛莽 斫(zhuó): 榛(zhēn)莽:焚茅筏 茅筏(fá):箕踞而邀 箕踞(jījū): 遨:
则凡数州之土壤 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 衽席:蚜然洼然 蚜(xiā)然: 洼然:若垤若穴 垤(dié): 穴:尺寸千里:
攒蹙累积 攒(cuán): 蹙(cù): 累积:莫得遁隐 遁隐: 萦青缭白: 萦:
外与天际 与: 天际:四望如一:向四面环顾,看到的情景都一样。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然后: 特立:
不与培塿为类 培楼(pǒulǒu):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 悠悠: 灏(hào)气: 涯: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究 洋洋: 造物者: 引觞满酌 引觞(shāng): 引: 颓然就醉 颓然: 就:心凝形释 凝: 释: 与万化冥合 万化: 冥合: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向: 未始:游于是乎始 于是: 故为之文以志 以: 志:三、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未始: 攒蹙累积 累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然后
游于是乎始。 于是:
醉则更相枕以卧。更:
到则披草而坐。披: 颓然就醉。就: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向:
故为之文以志。志:。
是岁元和四年也。是:
(2)一词多义。 始指异之。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自余为僇人。
故为之文以志。 (3)通假字:
余自为僇人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C案
四、问题探讨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作者怎样叙西山之游?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 。
4.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 。
5.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6.比较本文与《小石潭记》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A案
五、布置作业: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2、熟读课文,翻译句子(见课本上画线的句子)
网二丫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苏教版高一教学设计
始得西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秋兴八首》(其一)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下一篇:
《师说》教案 (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