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741
标签:
教学论文
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谈高中语文教学 (人教版)
语言文学包含母语使用的规范和技巧,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色彩,是作者睿智见解和个性风格乃至民族文化心理与性格、民族生命意识与审美趣味的体现。这给学习者提供了广阔的思维和审美空间,与学生发展的多元价值取向天然协调。因此,构建起与时代精神和教育使命相吻合的语文“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教学策略,追求“工具性
与“人文性”高度整合,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教育本质的回归。
一、“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
新大纲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确提出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要求。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即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陶冶性情,发展思维,在人类历史文化传承中感受人文精神,扩充文化积累,培养审美意识与能力,在语文学习中认识美、创造美。“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的教学策略,就是在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创新意识、能力,即基础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整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这切合大纲要求,也是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我们知道,选入语文教材的都是有独特表现的优秀文艺作品,或富有语言发现力,能给予学生知识和性情陶冶的各类文章。它们物化着作者的个性审美意识和情趣,在语符、句式、物象选择中蕴含着作者对自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心灵轨迹的别致表现。这些能成为学生审美活动的触发点,成为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教育的契机。高中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既往的知识基础上,透过语符、句式和物象去了解历代文人作者在作品中负载的信息(语言运用技巧、喜怒哀乐的感情、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趣味,特定的时代风貌及哲理蕴涵等),体验从现实生活中超越出来的释放感和自由感,并以联想和想象理解去填补文中的空白,获得超越作者所处时代(或作者创作本意)的感受;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从而形成语言能力。学生以此为基础,再形成更高怪次的审美活动。这种语言知识与人文精神高度整合,既是语文教学的天然优势,又是语文教育价值的取向。
二、“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教学策略的实施构想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学生的健全发展。如何在语文基础知识教育中和谐地进行历史文化意识、时代精神等人文因素的教育?如何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审美创新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笔者认为:
1.提高教师素养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具有文化素养和创新发展能力的重要环境因素
教师角色是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是在教育目标之下,通过对教育内容的选择与传递而实现。教师个体文化起着对学科知识、人文因素的过滤、变通、重组作用,最终成为学生获取精神财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学生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模仿教师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求学生不唯师、不盲从。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与导引作用的地位始终不变,甚至有一定的权威。因此,教师的智能才学、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之大是无庸赘言的了。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习重点就是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认识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悉交织的感情是如何通过对荷塘的荷花荷叶荷得及朦胧月色的描写语言中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对鲜活的写景语言和别致的抒情语言有感觉和理解,就无从谈起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把握,无从去欣赏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造诣,无从了解类似朱自清的知识分子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心路历程了。
任何一篇文章都如此。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有“苏子与客泛舟”一句,为何用“泛”而不用“乘”?这就是引导学生了解“泛”为“漂浮”之义,“乘”为“驾、坐”之义,没有轻飘、浮游之感。用“泛舟”显得闲逸、放纵,与下文“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飘飘乎凌空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纵、凌、飘、仙”相吻合,表现了苏轼潇洒、超脱、怡然的情怀。同时,文中以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表现两种思想的对立,用“江水、清风、明月”三个自然意象贯串映现,或引发遗世独立的遐想,或引启惆怅哀怨的悲情,或喻万物皆具“变”与“不变”的两重性。从中可见苏轼以有作为的生命才有价值的这一“不变”的主观去应对升沉顺逆“万变”的客观环境,感到天地宽阔,无宠辱之羁的豁达情怀。这种认识是在写景写人的语言揣摩品味中获得,是在了解苏轼坎坷经历、认识苏轼洒脱思想和不挠的人生意志后认知的。
显然,没有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文学审美就会大打折扣。如果只停留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就不能深入作品情致理趣的探寻,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审美享受和人文精神熏陶会被架空。因此,语文知识教育应该是“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教学策略实施的基本条件。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是“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教学策略实施的关键因素
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审美资源,对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字型美可以感目,字音美可以感耳,文意美可以感思,而审美、享受美是人的心理趋向。语文教材中多种体裁文学作品,可以优化学生的智能结构,又为学生的审美、创新发展学习活动提供最佳智能条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发掘教材中的美学因素,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体味作者精心构筑起的艺术天地——声情并茂的笔调,刚柔兼俱的文风,长短交错的韵律节奏,雅俗共赏的言语运用等,尤其让学生学会感悟作品的意境、声辞、旨趣。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细腻的笔触,梦幻般的氛围展现着令人陶醉的荷香月色,以静与不静更替的环境衬托着内心的不宁静和思想的矛盾、苦闷。又如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展现胡同文化的方正、封闭的特性和衰落趋势,那地道的京派散文特色,让人在静、柔、滑的笔调中感受作者追求宁静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感悟作者平和、宽容的人生态度,品味作者那雅欲共赏的语言功力。再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者在那一系列色彩鲜明的物象描写中,完美的色彩变化与意象组合成流动的情韵;由眷念到激动,由惆怅到悲伤;艳丽中有幽雅,飘逸中有静穆,浪漫中有伤感,体现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追求,以及离别时百感交集的心情。如闻一多的《死水》,那一系列的美丽的比喻反衬着如死水一潭的社会绝顶的肮脏和丑恶,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极度不满,表现了作者以病态美的方式否定现实的艺术力度和深度。又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虚拟的鸟的形象,袒露着作者诚挚、炽热的爱国情愫,对自由、富强民族的呼唤。……
展开全文阅读
显然,语文教材具有丰厚的审美资源,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掘其中的美学因素,从而获得审美的享受和感悟,把握作者感情主线和精神追求,认识作者的艺术素养和特点,这正是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也是“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教学策略实施的重要环节。
4.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习惯是“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教学策略实施的决定因素
探究就是探讨事物原样、性质、规律等活动。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中切合语文学习的目的、特性和规律,让学生学会探讨学习材料中负载的信息,学会探讨和获取语文系统知识和语文实际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高中生经历了近十年的语文学习,有一定思考能力,虽未能像大学生那样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培养研究意识和初步的探究能力与习惯,是大有裨益的。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习惯的形成,是“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教学策略实施的决定因素,与学生未来的语文实际能力发展甚至人体生命质量直接相关。
语文学习不但强调课内师生的互动过程,更强调课外的延续与拓展,培养学生信息的收集、辨析和处理能力,没有探究精神和能力、习惯,难以真正学好语文。如教材中对浩如烟海的唐宋词只选入七首(第三册),对这一艺术的特征、作者的生平、情感和风格、各流派特点及代表词人、作品中包含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文化,等等,无法在课堂尽说。单是词人在词中的意象选择,就有很大的学习探讨空间。如柳永、李清照词里的秋之花柳、月圆月缺、孤舟空楼、骤雨流水等,无不抒发着词人对爱人情人的眷念难舍和对生活中离别的无奈。苏轼词的大江东流、惊涛明月、英雄美人,无不流露出他功名未成、境遇坎坷的惆怅。秦观对理想和爱情的别致见解,追求爱情质量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之名句,给分别的人莫大的安慰。李煜词中的春花秋月、江水滔滔,诉说着这末代君主无限的哀怨。姜夔词中的黄昏冷月、水波红芍的清冷景象,寄寓着他的今昔感慨和黍离悲哀。……词中的物象选择是如何指向情感的?词人们如何在物象选择描写中含蓄表现对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感叹、焦虑和对人生价值难以实现的悲哀?如何充满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辩和追求?如何体现民族共同的人生态度和自然观念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通览教材中的其他古诗词,从《诗经》到《孔雀东南飞》到《琵琶行》到《雨霖铃》到《一剪梅》到《鹊桥仙》……,去感悟和体味透露着的作者为爱而不得爱的哀怨苦痛,对美满爱情生活的追求这一人类最基本最牢固的心理体验,认识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式的表现。
新教材大量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有血有肉的中国妇女形象,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中国妇女形象体系。她们的性格差异与成因、与当今职业女性的比较、作者的不同表现技巧等等,都可以作为学生课外综合性的延续拓展和品味研究的问题。
教学中教师以自我鉴赏的感受着手,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切入,认识作者如何将特有的景致和自身的感情结合,如何构筑起富有人生意蕴的审美对象和言情述怀的“特区”,体味作品的“文外曲致”,并由点向面拓展,感受作品里物象选择所形成的民族文化意蕴,特别是文人进退仕隐追求中的传统心态和指导思想,从而发展学生自我探讨研究能力和习惯。
除了综合性的探讨外,还可以进行个例的探讨研究。如学了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和《赤壁赋》,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多向的拓展:苏轼的豪放词有哪些,与别的豪放派词人有何异同?苏轼词有什么艺术特点和意义?苏轼面对赤壁之战的历史故垒,在模山范水之际,在与“客”的问答中,在对“变”与“不变”的阐释里,心中的郁结是什么?苏轼的性格形成与家庭教育有否联系,为什么?……再如,古代文人面对晨曦、黄昏、日落、月圆、暮春、深秋、高山、流水、亭台、楼阁等都会呈现出日暮黄昏的“时间病”,伤春悲秋的“季节病”,临江戏水的“亲水癖”,以及登高望远的“追思病”,等等。这些情绪是如何具体表现的?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习惯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某一作品的某一种物象去阅读、摘抄、体味某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再拓展到其他作者的相关作品,以求获得较全面的认识。如学生熟知的李煜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动流”,从词中水的意象——愁如水浩瀚无边、源源不断、翻腾不已,……再拓展到其他作者关于水或与水相连的物的描写,去感受文学作品的亲水表现的意蕴——或美好年华消逝如水东流不逆转;或朝代兴废更替也如江水东流一去不返;或儿女情思柔婉委曲如流水;或人生短促而江水长流自然永恒的巨大反差……这都构筑起柔美的意境,无不是作者生命意识(追求理想和人生价值)、审美情趣(寓情于景物)和文人传统心态(渴望积极用世、施展才华、人生美满而不得的苦恼)的写照。
另外,还可进行一些现代作品的变式训练——续写、改写、扩写,改变文体写作、作家作品的比较阅读分析,等等,让学生的思维探究走向深而广。
显然,立足于教材中的篇目,注重课外的延续和拓展,引导学生走出教材,寻求相关信息,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会呈现辐射状态,慢慢地其学习方法就带有明显的探讨研究性,并具有处理相关信息的素养和技能,获得深厚的人文精神教育。学生就能在“想学”的自我愿望下实现进一步的“会学”,会建构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会审美感知,积累知识和文化素养,最后走向持续发展的“能学”,能发现认识作品的理趣情致,创作性地感受作者对历史的评价,对生活的审视,体验作品中的真善美对人心灵的震撼,并在感知人类文化传承发展中形成良好的人文品格。这些,正是工具性人文性高度整合的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
总之,“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的教学策略是追求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整合,是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和素养的得力方法,是学生能自我持续发展,获得语文教学效果和达成教学目的的有效举措,是带来语文教学新面貌的有效手段。
2.高中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是“知识——审美——人文——创新发展”的教学策略实施的基础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文学教学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和感受文学原着。……我们认为文学教学取得成效的决定性条件就是要热爱语言,感受语言的美。”
语文教学首先是致力于民族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母语教学,这也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根本性区别。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就是揣摩作品的语言、体味作品中提供的审美内容。因此,言语素质和能力成为文学审美活动的先决条件。高中语文教学的能力点就是从揣摩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开始,在感知的基础上,体味语言运用的精妙,把握作者思路和感情,从而掌握表达的技巧,获得审美享受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追忆
标签:
教学论文
追求工具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架心桥,构建和谐课堂 (人教版)
下一篇:
初中语文活动课程贵在“活”而“动”” (人教版)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