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学文摘
》
教学论文
阅读:459
标签:
教学论文
新课改,如此简单!
新课改实验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这期间,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大胆尝试与探索。有的语文课堂变成了舞台表演,有的语文课堂完全让给了学生,还有的语文课堂已经完全抛开了语文课本去课外找材料……这些改革当然是大刀阔斧,但我觉得只要心中有创新意识,教改完全可以简单一些。
一、认真抓好预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它不仅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心理基础,而且能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然而,很长时间以来,许多学生对语文课前预习的认识仅停留在读准字音和弄清词语的低层次水平上,学生从知识到能力、从兴趣到自觉性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因此,必须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在教学实践中坚持让学生写语文预习报告,具体做法是:第一,弄准课文中的音义;第二,作者及课文背景资料查询;第三,读完文章后的心得、评价,包括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及某一类文章的赏析;第四,质疑。每学新课文之前,我都会先将预习报告收上来,把学生在预习中自主学习已经弄通的内容记录下来,上课时一带而过肯定学生自学成果;把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打在投影屏幕上,以供课上有的放矢地解决。每当学生看到自己的问题出现在大屏幕上时,都会异常兴奋,上课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实践过程中,我深深感到学生有着巨大的潜力,教师一定要学会放手。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任何一项规定的有效实施都要以适当考查为保证。
学生欣赏得好的地方,课堂上会予以肯定,疑难问题会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剩下的就是字词、文学常识内容了。为了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我每次都出一点关于字词和文学常识的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最先交上来的组获胜,获胜的小组将有一点小小的奖励。同学们为了不给自己所在的小组拖后腿,课下都很努力。
如果教师某一天比较忙,也可不批改,字词部分等到学完之后,再考查,学生欣赏得好的部分和有疑问的地方可上课时以汇报的方式进行,由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也是一样的效果。
总之,此方法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也使教学目标更实际、更具体,不再是草率地抄抄别人的教案或随意定几条,真正做到“目中有人”,即以学生为主体。
二、抓好几个时间段
现在的高中生由于应试的压力,在九门功课之间疲于奔命,因此最后留给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所以,必须抓住语文早晚读、预备铃响到上课铃响、正课这几个时间段
1、语文早晚读
语文早晚读是除了正课之外很重要的语文时间,时间不算是短,而且是语文的专用时间。如果这样的阵地不牢牢抓住,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就更难把握了。然而,现在语文早晚读的现状是学生从头读到尾,而且还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形式的呆板、内容的单一使得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上语文早晚读。
那么,要让学生爱上语文早晚读,就必须突破形式的呆板,比如我的语文早读就组织过以下内容:写预习题纲,背诵课文,语言表达交流,对对子,名人名言、座右铭交流,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交流,语文小知识讲座,名著名篇介绍,人物介绍,诗歌鉴赏,一周实事盘点、或社会热点评论,已学过的知识点的复习,课文拓展文章阅读……
通过这样的改革,学生爱上了语文早晚读,语文早晚读成了学生汇集课外知识的殿堂,锻炼自己的舞台。
2、预备铃响到正式铃响的这段时间
预备铃的作用是提醒学生准备上课用具、书本及调整上课状态,而实际情况是,对于那些比较自觉、学习有主动性的学生来说,这个时间富富有余,而对于那些比较散漫、学习主动性差一点的学生来说,总是慢慢悠悠,甚至正式铃打了才回到教室,所以这个时间班级的秩序比较混乱。我要求我的学生,语文课预备铃响之前就要坐在教室里,预备铃一响,由课代表起头开始朗读课文精彩片段或背诵名篇佳句。别看只有短短的不到两分钟的时间,但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既使班级秩序得到保障,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上课状态,同时也使语文学习氛围更加浓重。
3、正课
正课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舞台,因此,若要学生喜欢上语文课,那就必须让语文课生动起来,丰富起来,让学生有所得。
我在教改实践过程中,注意了五个方面:
①注重朗读教学
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就要把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区别于其他课堂,我认为语文与其他学科最重要的区别是读和写,学生的朗读实践多是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的,许多离开学校的人回想起学校生活的时候,都会回想起朗朗的读书声,也就是说朗读是语文课的特色,语文课失去了读书声将是多么遗憾啊!
朗读的方式有很多,如自由朗读、听录音范读、个性朗读、互动朗读、点评朗读、检测式朗读,进行多种美读活动,让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层次,读出情感,读透角色,更重要的是读出作者的心声和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微言大义,要让美读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主声音、主旋律。真正的语文朗读,不是泛泛而读,也不是形式上的花样翻新,而是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朗读,体味,点评,指导真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来自学生中的有个性的高水平的朗读濡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②注重生活化元素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联系生活”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语文新教材编写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语文教师,我心中总有着一个美好的理想,希望更多的学生爱语文,从而更爱生活。然而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语文课堂上失去了自己的情感表达,沦为做题机器,从而对语文兴味索然。因此,若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就必须注入生活的源头活水 。
比如:在指导学生研讨人物之前,我会问学生:“当你想了解身边的某个人时,你会怎么做呢?”一下子唤醒了学生感知生活的体验,激发起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又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了学习语文的方法;讲完用夸张手法描绘人物时,我让学生想一想:“如果给赵本山、范伟、姚明等人画张漫画,应该抓住这些人的哪些特征来夸大处理呢?”结果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对此手法的印象也更加深刻;讲完《归园田居》后,我又给学生补充了一些历史上比较典型的隐士的事例,然后让学生总结评价:“你如何看待隐居现象?”同学们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的深度和火花深深震撼了我;我还会将较好的电视节目下载下来跟学生一起看;一起品味励志歌词;探讨社会热点等等。这些活动都是在立足课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有益的生活拓展。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欣赏品味,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处处有语文,避免了语文学习的刻板与僵化。
展开全文阅读
③一课一得,提纲挈领。
面面俱到,则什么都未学到。一线教师都会有感觉,学生对语文课是越来越不重视。我想语文课目标不明确,上过一堂课之后不像其他学科那样有成就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就必须让学生明确知道本堂课要解决哪个问题,或者主要解决哪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整合教材,从头绪众多的问题中,抓住本质,提炼出一个大问题,以达到提纲挈领、点石成金的作用。
比如,我在教授《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时,只重点讲了一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塑造别里科夫的?目的如何?”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人物形象、人物塑造手法以及文章的主题。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学生也感觉到真正学到了东西,很有成就感。
④注重练笔
“多读胸中有本,勤写笔下生花。”可见一定数量的读写是确保写作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我认为应在大量积累性阅读的基础上,分两条腿走路,其一就是利用文本素材,进行课内练笔,其二就是开展各种活动,进行课外练笔。
教材中的课文都是专家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篇章,我不赞成有些教师将语文课本丢在一边另起炉灶。我觉得课文只是一个个例子,用什么样的例子教都是一样的。再说,学生已经定了课本,如果弃之不用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我在备课时,特别注意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或者抓住由教材生发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当堂或者课下模仿或练习写一个片段、一个场景或一篇大作文。例如,学完《我有一个梦想》,我让学生模仿课文的主体部分写一篇演讲稿,题目也是关于梦想方面的;学完《荷塘月色》,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描写一下《校园月色》;学完《我与地坛》,我让学生回忆母亲对自己无微不至、细心关怀的三个片段写下来……通过这些训练,既强化了课内知识,又学会了运用,做到了读写结合。
除了课内练笔,我还会选择课堂上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和最近一段时间内的社会热点让同学们写一些自己观点和看法。比如,一次交流过程中,学生明显表现出了对黑社会头目及对带有江湖色彩的人和事的羡慕及欣赏,我抓住机会让学生写了一篇议论文,话题是“如何看待带有黑社会及江湖性质的人和事”。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写作热情,效果也相当不错,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也及时纠正了部分学生的偏激思想。
总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资源创设情境、创造机会让学生多多练笔,让学生把练笔当成日子过,每天不写点东西就觉得少点什么。慢慢的,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没有了,我觉得这离语文的理想境界已经不远了。
⑤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一节课的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小结,引导学生整理、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使得新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价值,为后继学习和运用它们奠定基础。通过课堂小结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使所学知识条理清晰,帮助学生形成技能,用起来得心应手。
在一节的教学要结束时,我总是带领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得”与“失”,这样可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及时地消化吸收,在课后的复习中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下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在不断总结和改进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三、作业的优化设计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优化的作业学生乐做,乃至能点燃其创作的热情,而那些枯燥的机械重复性作业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达不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有必要按照素质教育的原则,优化作业设计,来促进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升华。
我在教学实践中留过这样的作业:开学第一堂课,我让学生写一组排比句,每句话都要运用比喻手法,话题是语文,然后在语文早晚读时交流,学生写得都非常好;母亲节快到了,我让每个学生给母亲写一条短信,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并祝福母亲节日快乐,有很多家长给我打来电话,说看了孩子发的短信非常感动;《边城》学完之后,我让学生改写课文结局,“假如大佬没有死,回来了,故事将如何发展?”,同学们思维的火焰被点燃,写得生动,写得入理。
总之,教师一定要改变作业思想,高考的常规训练可以进行,但一定要在常规训练之后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为高考,也为学生的一生打好语文基础。
以上就是我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的一点心得和体会,我觉得只要教师心中有学生,以让学生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提高积极性为目的,稍稍花些心思,教改并不复杂,它就简单地存在于预习、上课、作业布置等常规教学环节之中。新教改,如此简单!
杜江
标签:
教学论文
新课改,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语文课堂中不可忽视教师的作用
下一篇:
《游园惊梦》教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