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育新闻教师随笔
阅读:1457  
标签:教师随笔
由南北榜事件看高考分数线


       

      青年时讯     2001-07-27     信海光 

       

           又该是高考录取分数线下达的时候,今年会不会又因为各省分数不同而引发争议?我想一定还会有人提出:为什么北京的分数线要比其他省份的低那么多?什么时候能够达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记得当年笔者参加高考,分数巨高,因为录取规则的原因,被迫到一所地方大学读本科。从那时候起,就开始对分数线不平等愤愤不平,及四年后到北京继续求学,同宿舍全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一打听更是不忿。 

           笔者出自山东,山东的分数线在全国来说几乎已可说最高,往往山东学生到外地读书,一打听同宿舍的高考分数,发现相差极为悬殊,比如,同样的一个分数,在北京则可能上重点大学,而在山东,则连一个专科都不能被录取。不但是在全国,即使在省内分数线也大有不同,记得当年我高考时,分数线最低的胜利油田、济南等地与我所在的地区竟能相差几十分。至于清华、北大这种学校在北京能够成百成百的录取,在山东,则往往一个省只录取几十人。 

           我发现,基本的一个情况是,最发达的地区与最落后的地区分数线最低,除此之外,应试教育越发达则分数线越高。 

           实际上,一国之内,由于经济、文化背景不同而录取分数不同,在中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最有力的例证是发生于1397年的“南北榜”之争。大概的事情是这样的: 

           洪武三十年三月五日,是会试发榜日。这一日,皇榜刚一悬出,群情立即哗然。榜上共录取五十二名贡士,从第一名的宋琮到最后一名刘子信,无一不是江南的考生,北方举子统统落选。三月殿试又取福建闽县陈某为状元,这更加深了北方举子的不满。他们认为主考官翰林学士刘三吾、副主考官白信蹈因自己是南方人,就袒护南方人而压制北方才子。群情激奋的考生,用泥团将高悬的皇榜打得七零八落,随后浩浩荡荡地向礼部闯去。一时间,南京城里糊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片揭帖。 

           朱元璋接到礼部奏报,震怒异常,亲自查问主考官刘三吾。刘已是八十五岁高龄,才学名满江南,是位老翰林,且被朱元璋委以东宫太子老师这一重任。刘三吾对朱元璋说:“北方在元朝的残酷统治下民不聊生,文化受到极大摧残,历数十年来,北方举子文章远不如南方举子,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南北同榜,必然也会出现南优北劣的局面。”朱元璋听后却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刘三吾赶出皇城,也将副主考官白信蹈停职罢官,并亲自找到翰林院侍讲张信,让他主持复查。 

           经过二十多天的锁院查卷后,张信向朱元璋禀告复查结果:“臣已认真查核,发现南北考生成绩相差确实悬殊,就连最末一名的刘自信也比北方的优秀者高出许多,而且以文章定优劣,以才华定名份,是国家的一贯制度。现在北方人的试卷仅能列为第五十三名,但名额有限,不能重新更动。” 

           朱元璋听后则认为是张信故意把成绩差的试卷拿给他看,随即安排刑部调查刘三吾等人的案情。刑部先将刘三吾、张信、白信蹈等统统入狱,严刑逼供,但毫无结果,于是又抓了三方的家人几百,在严刑逼供下终于造出了一个六百多人徇私舞弊的证词,上报朱元璋。朱元璋朱笔一挥,批道:刘三吾、白信蹈是蓝党,张信是胡党。将白信蹈、张信以及同科的试官二十多人,全部凌迟处死。刘三吾因年事已高,流刑充军,所选贡士全部罢黜,其中名列榜首的考生陈某也以行贿的嫌疑问斩,至于受牵连者不下数百人。这年的四月底,将这二十多位考官绑赴刑场执法。 

           于五月初,朱元璋又亲自阅卷评点出六十一名贡士,第一名是河北的韩克忠,第二名是山东的任伯安,六十一名贡士中竟无南方举子一人。黄榜张出,北方举子欢呼雀跃,举国公案至此了结。 

           这就是有名的南北榜之争案。南榜五十二名中无一北人,北榜的六十一人中无一南人。话又回到现在高考,文革之后恢复高考,百业初兴,而咱国家自解放以来各地的经济文化发展就一直不平衡,如果全国实现分数线面前人人平等的话,势必会造成山东、江苏等地囊括高考绝大部分名额,而新疆、内蒙古、川、贵等边远地区颗粒无收。 

           我认为在各省执行不同的分数线以至不同的试题有上述原因。而北京、上海等最发达地区能够享受高考的倾斜,则更多的是得利于其在经济、文化方面所处的优势地位及强大影响力。 

           客观来讲,山东、江苏等高分地区,也不完全是教育发达———他们是应试教育发达,如果一旦全国统一分数线,即使不考虑大局,纯粹从选拔人才角度讲也是不合适的。另外一个例证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的考生即使以差距极大的分数入学,但在大学及以后的成绩,并不见得比山东、江苏学生差。一直有人认为,北京、上海的学生虽然分数较低,但综合人文素养比较高,学生见多识广,自主性强,自立能力强,这是分数反映不出来的。 

           几年前,中国曾经有一些省市实行标准分数制,把各个省的考生成绩排列名次,从满分900分开始依此往下排———从某种层面说,这种制度对掩盖省与省之间的应试教育质量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在北京和在山东,最高分都是900分,从分数看,两者只能自己跟自己比,无法横向比,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制度没迅速推广开。 

       

      
标签:教师随笔 由南北榜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冰心诗选
下一篇:浅谈班主任形象的自我推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