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309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伶官传序》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1、理解识记常见文言词语、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严谨的议论结构。

3、了解作者观点及对人生的启示。

相关知识:

1、关于序

序是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读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本节课要阅读的《伶官传序》是为《伶官传》所做的序。

2、关于作者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3、关于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朝,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包围。庄宗同光四年(926)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旋又单骑逃逸,导致乱军大败。庄宗亲征败回,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著《新五代史》,就此事发出感想,借事论理,指出封建王朝的兴亡不在“天命”,主要在于“人事”。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应该吸取历史的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于表面的繁荣。

基础知识

1、诵读全文,给加点字注音。

请其矢(        )    盛(      )以锦囊    方其系(       )燕父子以组 

乱者四应(      )    伶(      )官        泣下沾襟(     )  盛(      )衰之理  

誓天断发(      )    及仇雠(      )已灭

2、补写名句

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及仇雠已灭 “雠”同“仇”,仇敌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1、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子装  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约:订立盟约 

3、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名词作状语

1、负而前驱 前:向前       2、仓皇东出 东:向东 

3、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4、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使动用法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亡   使动 

形容词作动词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忽微:细小的事情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三、古今异义 

1、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

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 

2、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  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 

3、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人情事理 

四、一词多义 

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2、归

而皆背晋以归梁    归顺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

而其归书也必速    还

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4、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祈使语气)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反诘语气,同“岂”)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还是,表商量语气)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展开全文阅读
2、状语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3、省略句 

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 

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4、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文本探究

一、文章一共四节,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本文结构特征是什么?

见同步学案    本文结构特征:总分总

二、开篇作者提出了一个怎样的论点?为了证明这一论点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据?怎样过渡到分析中去的?

事例论据   过渡句: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三、用第三节中的语句概括庄宗成败的情景,由此作者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可谓壮哉/何其衰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四、作者从庄宗失天下的原因中,进一步作出怎样的推论?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启示:1、小事不小。 2、玩物丧志。3、事在人为。4、以古为镜。

五、本文题目是《伶官传序》,可文中却很少提到有关伶官的事,如何理解?

见同步学案

附译文:

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织口袋里,使人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仍旧把箭收进宗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慨,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到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于是作《伶官传》。

 

张晓东

标签: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伶官传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祭十二郎文》教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下一篇:《拟行路难》学案 (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