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案例
阅读:2314
标签:
教学案例
高一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一教学案例
《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型》 教学案例(苏教版高一选修)
学习目标:(3分钟)
1、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当堂背诵
2、掌握诗歌炼字型习题的提问方式与答题技巧。
提问方式:
(1)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3)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4)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答题技巧:(记一记,2分钟)
(1)准确解释该字在诗词中的含义;
(2)将该字还原于诗词,结合作品展开联想谈谈该字描绘出了怎样的的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什么意境或表达了什么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结合注释自读课本14页《蜀相》一诗,比一比,看谁读得准,读得好,记得快。(6分钟)
2、根据学过的知识从语言特色或表现手法的角度自主赏析本诗,体会诗歌传递的情感,然后与大家交流。(看一看哪位同学理解的到位,6分钟)
3、探究第二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比一比哪位同学思考的最深入,6分钟)
二、精讲点拨
(1)“自”在原诗中是“自然”之意,喻指阶下野草自枯自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空”在这里应该理解成“白白地”“徒劳地”之意,写出了黄鹂音好却无人赏析。(2)作者借助阶下的“青草”、无人赏析的“黄鹂”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慕和功业未成的惋惜之情。
三、当堂训练
1、必做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此题要求考生对关键字的表达效果进行赏析,通常要从词性(如动词、形容词)、修辞、想象等角度结合诗歌进行分析。此题的答题过程是:这里的“网”是动词,网春即把春天留住,用字新颖(简析词意)。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雨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这个想象、比喻非常生动、新奇(赏析修辞并点明情感)。
2、选做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案:“空”字写诗人在暮霭沉沉之中久久站立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本题学生应重点答出三个要点,一是写出了“空”所写的意境,二是此字所表达的情感,三是此字运用之妙。
自行车
标签:
教学案例
高一教学案例
苏教版高一教学案例
古代诗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父亲节——我似乎从未爱过父亲
下一篇:
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探(教学论文)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