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高考复习指导
阅读:727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4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
 第三板块 古诗词鉴赏

§1考纲要求

1.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

2.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2具体考查内容

一、理解思想感情

“诗言志”,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要能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解题指导

1.从诗歌文本出发,不主观臆断。

2.知人论世,了解古诗词常见情感。

(二)古诗常见情感举例

忧国忧民

例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岳飞《满江红》

怀才不遇

例诗: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

羁旅游子

例诗:韦庄《商山早行》

怀古伤今

例诗: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身世感怀

例诗:杜甫《旅夜抒怀》

朋友真情

例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优游闲适

例诗:李华《闲居》

孤寂冷落

例诗: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居作》

二、把握诗歌意象

古诗的意象,不同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一)解题指导。

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2.概括形象特点。

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二)古诗常见意象举例

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折梅:表达别离,赠送寄思。

斜阳: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

残月: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

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

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

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西风: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梅花:表示凌雪傲霜,坚强之意。

牡丹:表示富贵、大方。

荷花:表示清雅高洁,也表示夏季。

兰草:表示高洁、友谊。

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三、体会诗词的意境

古诗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所谓意境,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情”,指是的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

(一)解题指导。

1.描摹诗歌图景,

2.概括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思想。

4.概括意境常用词语。

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

(二)意境的不同表现形式:

1.触景生情。

诗人见到某一景物后,油然而生某种情感。

例诗:黄巢《题菊花》

2. 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些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即“有我”之境。

例诗:欧阳修《蝶恋花》

3.情景分列。

在一首诗中,写景部分与抒情部分分界限很清,但实际上情景融合的。

例诗:杜甫《蜀相》

4.寄情于景。

表面看全是写景,其实寄情于景。

例诗:韦应物《滁州西涧》

5.景略情在。

本是触景生情,但写诗时将景略去,直抒胸臆。

例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三、分析写法技巧。

(一)解题指导

答题时应该包括

1.运用的表现手法。

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二)常见古诗技巧举例

1.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例诗:王维《陇西行》

2.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例诗:辛弃疾  《鹧鸪天•代人赋》

3.衬托我爱语文 http://www.52yuwen.com     中国最大的公益语文教学网站

例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对比

例诗: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

5.比兴

例诗:苏轼《卜算子》

6.用典

例诗:杜甫《贫交行》

7、虚实相生

例诗:杨巨源《城东早春》

8、象征手法

例诗:白居易《白云泉》

9.比喻

例诗: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10.比拟

例诗:秦观《春日五首》

11.夸张

例诗:李白《望庐山瀑布》

12.借代

例诗:朱敦儒《相见欢》

五、揣摩古诗的语言。

(一)部分语言赏析用词举例

1.语言风格用词。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

     2.揣摩诗眼用词。

委婉、含蓄、蕴藉、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

3.答题常用语。

a、用语工整,形象地勾画出……的画面。

b、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c、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的意境,生动形象,极富美感。

d、出了……的过程或生动情景,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切。

e、叠字叠词还增加了诗的音律美。  

第四板块:现代文阅读

§1考纲要求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类作品。

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

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3.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展开全文阅读4.作品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

5.作品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6.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

7.依据作品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8.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技艺和形象的鉴赏

9.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态度的评价

§2具体考查内容

一、科学类作品(社科文、科技文)

(一) 理清思路,归纳要点

科学类文章考查理解能力,主要需要逻辑思维。阅读时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归纳要点是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体现,因此这是设题的重要方面。

(二)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概念)和语句

科学类文章,必然会涉及一些概念或名词术语,或一些抽象或概括性比较强的语句,需要考生做出解释。

(三)理解并推断。

理解文章信息,并根据文章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这是阅读能力另一种体现。

(四)筛选整合概括表述

从04年开始小阅读放在了二卷,有了表述题。表述题的考查内容仍然是以前的知识点,只不过由选择变成了简述。学生在做答时要筛选整合,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二、文学类作品

(一)理清思路:包括梳理线索、把握结构、分清层次。

文章可以看做一个结构。行文思路是这个结构的体现 。

读一篇文章,先要把握话题、主旨,一般来说话题引入在开头,主旨揭示在文章结尾部分。然后就要理清思路,所谓理清思路,实际上就是分析这段在说什么,那段在说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前边对后边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构成一个整体。

(二)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高考的选文大多体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对艺术等较深沉的思考,在确定话题和把握主旨并分析思路后,要分析文章体现的理念与感情。

(三)归纳要点:包括全文的和段落的要点。

归纳要点是每篇阅读必考的内容。在分析思路时我们已经在概括自然段段和各层层意了。但那时的概括缺少全文或全段的背景,在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后则要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概括要点。

(四)写法评价:文章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五)理解词句:根据语境理解特定的词语与句子。

§3 解题指导。

一、现代文阅读的四个意识。

——文本意识:认认真真读文本,重要的是作者怎么说,而不是我怎么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他要这么写(用某个词语、细节、写法)

——话题(或主旨)意识:这篇文章在说什么,为什么说,答题要根据它去想;

——句间关系意识:通过分析句间关系,把握思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统观意识:文章是一个整体,不理解语境就不能真正理解语意。

二、科学类文章解题指导

(一)解题歌诀

认认真真读文本,把握话题与思路。

仔仔细细对文题,发现变化与错误。

分析句意与关系,可知词句与依据。

筛选归纳并整合,简明概括与表述。

(三)常见解题思路

1.如何把握思路 

先通读一遍文本,大致弄清本文的话题是什么,文中介绍的主要概念和相关概念是什么,然后找到观点句、结论句(两者统称为主句),支撑句(相对主句而言,有举例、解释、数字、比方、引用等支撑方式)。还要注意过渡句,理清文章思路。

2.如何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概念)和语句

重要词语往往可以根据上下文可以推知其含义。做题时第一要分清文中讲了几个关键概念,不要弄混;第二找到重要词语所在区间后结合上下句做分析,一般解释就在其中。

3.推断题的要求

(1)文中有根据;

(2)符合逻辑与情理;

(3)注意程度与范围。

4.筛选整合概括表述的思路。

首先要考虑这道题在问什么,也就是在考哪个知识点。一般来说,还是在这三方面设题:

1.表述某个词语或概念的含义;

这种题需要“瞻前顾后找信息”,并有统观意识,也就是根据本文或本段的话题,将整篇、整段、几段一起看。

2.表述某个语句的含义;

    这种题思路与第一种题差不多,解释句子实际还是解释词语,是句中的关键词。

3.表述文章介绍的事物的特点、本质、原理或最新发现。

   这种题最常见。做题的核心在于弄清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的本质或原理是什么,找到最核心的话,寻找其中最关键的词语将其连缀成句。这类题要整合的信息区间往往比较大,要有整段、几段甚至全文统观的意识。因此,还是把文章思路理清,特别是句间关系要搞清楚,分出层次以后归纳的要点一般就会比较全了。

三、文学类作品解题指导。

(一)散文类作品设问角度。

散文类作品常见的设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解说。一般分为三种:

(1)解释重要词语。

注意:①“瞻前顾后”找信息。

②用具体明白的话解释抽象含蓄的词句。

③解释到位,不概括过宽

(2)解释重要语句。

包括

①解释语境含义。

将文本读懂,利用句意和句间关系得出结论。

②解读深层含义。

这种题不只需要把文本读懂,还需要背景知识

解说句子实质上还是解说词语。

③解读思想感情。

这其实比较特殊的解释重要语句题,许多句子作者说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很深的情蕴。这种题的解读要和下边讲的归纳概括联系起来,在把握全文主旨的情况下体会作者在某句话中的情味。

2、归纳概括。

这种问法几乎是每份阅读题都有的,一般分为四种。

①段落要点归纳概括。

第一种是分层概括。做这种题时先要一句一句把段落读完,认真分析这句说的什么,那句说的什么,哪几句可以归为一层,然后提炼出每个层次中的关键词语,做为要点。

第二种是整体概括。这需要掌握本段的中心句,根据中心句概括要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要找一个能够统率全段的语句。

②文段要点归纳概括。

所谓文段要点是指几个段落,出题者往往要求学生在几个段落范围内归纳要点。做题思路和段落要点归纳概括类的题差不多,也是把文章思路理清楚,或者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做为要点,或者将整个文段分出层次,概括层意做为要点。另外,要提示的是,文中的每个段落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是概括的关键处。

③文章主要内容概括。

这种题需要统观全文,根据本文的话题和主旨,根据行文思路概括。

④文章思想感情概括。

这种题也需要统观全文,要特别强调阅读的四个意识。一般来说,反映主题的话大多在文章结尾处,也就是所谓的“卒章显志”。

3、评价。

评价是阅读的重要工作,也是设题的重要方面。一般分为两类。

(1)内容评价。作者在说什么,我们怎么看。

做这种题,首先要把握作者在说什么,也就全文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再谈自己的看法。一般 来说是要同意作者的看法的。

(2)写法评价。

①行文思路评价。

这种题需要平时学的语文知识做基础。题目一般会问“这样的安排或这段(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答这种题首先要看“这种安排或这段话”本身说的是什么,是叙述,是议论,还是抒情,在文处于什么位置,然后看看它们在全文中的地位。如果在开头,一般作用是引入话题,引领全文或引起下文,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在后文做铺垫等等;如果在文章中间,一般起过渡作用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在文章结尾则是收束总结全文,和前文做呼应等等。如果“这种安排或这段话”是叙述则目的在于交待事情的缘由,或者是为下文的议论做基础。如果是议论,则一般是点明主题。


展开余文
②表达技巧评价。

答这种题首先要答出这种技巧在内容上的作用,也就是通过这种技巧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表达了什么感情,然后答这种技巧的效果(具体见下表)。

名称             特点 作用



辞 比喻 生动形象,使特点突出

借代 同上

比拟 同上

夸张 同上,给读者强烈冲击

对偶 语言整齐,有节奏感

排比 语言整齐,有气势

反问 意思更鲜明,感情更强烈

反复 有气势,起强调作用,表达效果更强。





手法

第一人称 直接写见闻感受 现场感强富于真实性

第二人称 可成呼告对话之势 便于直接抒情

第三人称 不受时空限制灵活 角度丰富,叙事角度全面

对比衬托 使要表现的人或物的特点更加鲜明

象征 两事物有共同特征 使抽象的特征表现得形象、鲜明

托物言志 借物抒怀 简单生动的形象,传达深刻抽象的思想

景物描写 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寄托感情

肖像描写 使人物抽象的性格形象地展示

动作描写 同上

心理描写 直接揭示人物内心

语言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

白描 简洁勾勒 准备、简洁、传神,特点鲜明

细描 精雕细刻 使对象纤毫毕现,具体生动地展示其特点

插叙 使内容更丰富,深化主题

倒叙 设置悬念

先抑后扬 在变化的反差中,使意思表达得更充分

③语言运用评价。

一般分为三方面内容:用词、人称、句式。答题思路和表达技巧评价差不多。

(二)小说类作品解题思路。

1、通读全文,概括情节。

先概括情节的主要内容,力求用一两句话把情节概括出来。

要注意的是概括到位,防止概括过宽,当我们根据自己的概括复原小说时,大概还应该是原来的内容。

2、初步分析人物形象。

从人物的外貌、行为(动作)、语言、心理、遭遇、所处的环境和地位、别人对他的态度等方面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内心世界和命运(也就是人物形象)。

要注意的是“分析”,应该从文中的叙述内容寻找分析的依据,并且不能只是对人物进行描述,要有找描述,有评价。

3、理解小说主题。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人物,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要挖掘人物、情节背后的根源,体会作家由本篇小说阐发的对人生、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这其中也有一个概括到位防止过宽的问题。

4、根据主题验证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5、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用来交待人物活动的场所和空间,烘托气氛,侧面揭示主题等作用。分析环境描写时要以上几个方面思考。其中社会环境描写一定要和主题结合起来考虑。

6、对写法做出评价。

写法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包括结构、表现手法和语言赏析。

(1)结构包括:

①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②线索,

③行文安排。

(2)表现手法包括:

象征、对比、夸张、白描各种描写方法和各种修辞手法。

(3)语言赏析指的是分析具体语境的词句的含义、作用和表现力。

注:一般来说,写法评价的设题方式多为“什么描写(情节、安排、细节)的作用是什么?”答这种题一般要从“这样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对塑造人物的作用,对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对情节安排的作用,对揭示环境的作用,对结构的作用,对表达效果的作用”这些角度思考。

第五板块:作文

考纲要求

能根据下列要求进行写作。

1.恰当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2.写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3.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规范。

5.鼓励写思想深刻、材料新颖、有文采、有创意的文章。

 

安杰

标签:高考复习指导 高三高考复习指导 高考语文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3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
下一篇:简评2011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陈祥书)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