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案教学设计
阅读:272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教学设计
写作教案:第一章 写作行为论三、四课时(语文版高一)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的:

掌握构成写作行为的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

教学重点:

构成写作行为的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

教学难点:

构成写作行为的基本要素及运行机制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构成写作行为的基本要素

1、写作主体

所谓写作主体,往简单处说,即从事写作的人——作者。

主体是相对客体而言的,严格意义上的主体,应在活动中表现出充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因此,真正的写作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明确的写作主体意识;二是能够作为主体来驾驭写作行为。

首先,一切写作行为,都必须由写作主体来实施,作者要为整个写作行为确定方向和目标,要创造性地加工客观材料,要赋予客观材料以生命和灵魂,要在写作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控制写作行为,离开了写作主体,写作就无法进行。

另外,写作主体的认识能力、业务水平、道德修养、文字表达能力,都影响到写作的质量、作品的效益。

2、写作客体

“客观世界”是文章写作的本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它属尚未被发现、尚未被开发的原始宝藏,它是一种潜在的写作信息。

客观世界是公正的、客观的,它客观地存在着,时时欢迎着作者的开采。开采点不同,所取得的材料就不同;学识、阅历、态度、眼光有别,所收集的材料就会有别。作者开采的态度越认真、越投入,他开采的矿石就起多。作者开采的眼光越高,他所采集的矿石的品位就越高。

3、写作载体

写作载体,主要指作者进行写作活动的工具,以及写作成果的凝聚物,亦即语言文字符号以及由语言文字符号和篇章结构外化而成的“文本”——文章。

写作最直观的工具是纸和笔。到当代,电脑进入家庭,运用于写作,以往使用钢笔、铅笔写作,每天写上三五千字已很辛苦,而现在运用电脑,每天写上几千上万字已不是大的问题。电脑写作无疑将进一步地变革人们写作的思维方式,推动写作活动的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载体。人们认识客观事物,进行思维和交流,都得靠语言,因此,语言文字是写作更为重要的载体。自人类发明了文字,有了写作,便有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区别。书面语言虽然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有别于口头语言。

写作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是在语言文字基础上形成的“篇章结构”及“文体”。

文章是具有篇章结构的,结构形态是人们组织语言、组织材料、组织思路的基本方式。人类最初的写作,并没有篇章结构的概念,随着写作的发展、社会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才逐渐形成篇章结构的概念,并有了种种不同的结构结构艺术。

文体也是逐渐形成的。人类最初写作,也没有文体概念。随着写作的发展,某些适用社会交际需要的文章样式在写作中反复出现,被人们逐步意识并加以自觉的规范和运用,才形成了文体。文体一旦形成,它就作为一种规范相对固定下来。它往往担负着特定的功能,在特定的领域、范围内使用,并且在用语、选材、篇章结构方面有着相应的要求,写作者必须自觉遵守。

4、写作受体

受体,指的是文章的接受者,包括文章的把关人和广大的读者。当我们拿起笔,意识中马上就会对文章读者、读者要求有一种预测,并由这些预测决定着写作怎样运行;文章写出之后,读者的评价也会直接影响到作者的下一次写作。

写作受体还涉及一个更深的情感因素,它往往引导作者忘我地投入到写作境界中去。

二、写作行为的运行机制

1、客体与主体

客体和主体是相对而言的,写作主体离不开写作客体,写作客体也离不开写作主体。无论是主体对客体的摄取,还是客体对主体的塑造,其中心环节,是主体的阅历。

2、主体与载体

在写作主体与写作载体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主体自觉地操演着语言文字符号、篇章结构、文体;另一方面,载体又以其自身的规律,规范和制约着写作主体。

写作离不开主体,因为一切文章的写作,都要写作主体去操作,但载体也并非是一个随意受主体摆布的客体:一方面,无论是语言文字符号、篇章结构还是由它们组成的文本,都蕴涵着其自身的规律、特点,对写作行为作了内在的规定,如果完漠视或脱离这些规范,写出的文章就不像文章,写作也不成其为写作。另一方面,载体又可以转化为写作主体的一种基本技能,甚至转化为一种创造力,从而使写作主体更加完美娴熟地实施写作行为。

3、载体与受体

载体与受体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双向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载体对受体的引导地、暗示和规范;一方面,是受体对载体的期待、选择与批评,受体从更内在的层次参与了写作主体的创作。

无论是作者对读者的引导、暗示、期待,还是读者对作品的期待、参与、批评,都必须通过阅读来实现。没有阅读,既没有所谓的受体,也没有写作行为的最后完成。

4、受体与客体

受体与客体之间,也存在着一个双身作用的过程:一方面,在接受作品、评价作品和参与 作品再创造的过程中,无论作品属哪一类文体,也夫论属何种创作方法,受体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客观现实生活作为评判作品、参与作品创造的一种潜在标尺,以断定作品价值的高低好坏、产生共鸣的程度;另一方面,广大读者接受作品的阅读过程、阅读现象,很自然地又会构成一种社会现象、客观现实生活,从而开始新的写作行为。

由写作受体到写作客体,其关键环节是评价。

三、布置作业

1、略述构成写作行为的基本要素

2、略述写作行为的运行机制

 

林云

标签:教学设计 高一教学设计 语文版高一教学设计 写作教案
链接: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写作选修教案: 第一章 写作行为论 (语文版高一)
下一篇:写作教案: 第二章 文章载体论1 (语文版高一)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