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504
标签:
教师随笔
尊重学生,从鞠躬还礼开始 (教师随笔)
上课了,我走进教室。
“老师,您好!”同学们鞠躬行礼。
“同学们好!请坐!”我同样以九十度的鞠躬还礼。
同仁从教室门口经过,看见了,课后戏问:你额头起包了吗?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同仁又笑着说:我看见你上课给学生鞠躬都快“五体投地”啦,没必要吧!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的同仁竟以我平等地向学生鞠躬还礼为不屑!在他们眼里,学生向老师鞠躬行礼,天经地义!学生向老师问好,天经地义!而老师,则只需要“微微的”点头微笑,“轻轻的”挥手示意。若同样声音洪亮地向学生问好,同样以九十度给学生鞠躬,则有违常理,就太没必要啦!
我以为:老师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完全平等的,老师应该在思想上、语言上、行动上处处自觉与学生“平起平坐”,平等相待,才谈得上真真正正地尊重学生。
我们时常教育学生,要自尊又要尊重他人;我们时常教育学生,“若要人敬己,先要己敬人”。我们老师就应该以身作则,首先从尊重我们身边的人——我们的学生做起。古往今来,凡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的老师,均是尊重学生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是一个尊重学生的典范。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其中的三人,是应该包括自己的学生的。可见,老师不应“高高在上”,在许多方面还需向学生学习,“拜”学生为“师”。孔子常与其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讨论同出游,弟子记录收集整理其言行成《论语》一书。若不是他尊重学生,视学生为朋友,平等相处,“打成一片”,学生又从何处去记录其传世千古、“诲人不倦”的《论语》呢?孔子所创的“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学原则,正是以尊重学生为基础的。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他的学生布里吉斯等合作研究,在染色体遗传学上发现了连锁、交换和不分开现象,于1933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曾告诫我们:受教育者是独立的人,是有挖掘探讨能力的;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培养、开发这种能力。让我们把口头上的尊重学生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到平时的一言一行上。让我们从此低下“高贵”的头,从“鞠躬还礼”开始做起!
注:该文发表于《四川教育》2000年第7-8期。
作者:毛红宇
毛红宇
标签:
教师随笔
尊重学生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用两只手做事 (教师随笔)
下一篇:
作文教学:用心灵聆听花开的声音 (教师随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