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导学案设计
阅读:3576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课题导入
由本单元的主题“四季”导入
二、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感受济南冬天的美丽
2.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对突出景物的作用
3. 学习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
三、检查预习
1.关于作者老舍
2. 关于本课字词
3.关于有感情地朗读
四、自学过程
阅读课文,解决下列问题,把阅读过程中尚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困惑问题记录下来。
1.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研读1段)4分
2.济南冬天的特点源于什么地形特点?作者又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试举例说明。(研读2段)4分
3.作者按什么顺序写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这段文字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研读3、4段)5分
4.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品味本段生动传神的语言。(研读5段)4分
每小组选一题,按所选问题自主学习。
五、交流评价
1.得到结论后,组内研讨,形成统一意见。派一名代表去板书展示。座位上的同学继续研读其他组的问题。并对他们的结论进行检查,可用彩粉笔在旁边补充或修改。
2.教师对各组学生的结论评价评分。
参考答案:(1)无风、响晴、温暖的宝地 通过对比表达出来
(2)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 拟人手法“睡着”“唤醒”“小摇篮”“低声说”表现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
(3)空间顺序 “山上”“山尖”“山坡上”“山腰上” 含有对济南小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4)温暖 碧绿 “不忍得 ”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灵气,突出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蓝水晶 用比喻 ,宏观描写冬天的济南,纵横结合,立体绘制,五色焕新,意境美好。
六、达标检测
1.举例说明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2.“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下雪的妙处是什么?
3.第二段中加点的字“卧”如果换成“立”好不好为什么?
(先4分钟自学,后自由汇报)
七、课后小结
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写作思路,并板书,学生畅谈收获。
12. 济南的冬天
总写:温晴 对比
山 比喻 热爱
分写 雪 赞美
水 拟人
八、课外延伸
用本节课学到的方法描绘我们身边或你最喜爱的美景。
白梅
标签:
导学案设计
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导学案设计
济南的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信客》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
小说知识要点及阅读指导 中考复习(苏教版九年级)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