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杂文参考
》
教师随笔
阅读:415
标签:
教师随笔
孙膑的真名是膑吗?
丁启阵
电视上在播放国内大制作电影《战国》,没前没后看了一眼,看到这样一个情景:一位貌似爱着孙膑的美貌女子(网络搜索后得知是田忌之女田夕),深情款款地称呼孙膑为“膑”,“膑,我以后还能等你吗?”这让我吃了一惊。我以为,孙膑未必名“膑”,或字“膑”。
膑,字又写做“髌”、“剕”,是上古的五种刑罚之一,即剔去膝盖骨的刑罚。以酷刑名目给自家孩子取名,实属匪夷所思;电影中,身体未残疾之前,已然口口声声自称“孙膑”,这位军事家竟能未卜先知,也太神了一点。
最早记载孙膑事迹的史书,司马迁的《史记》措辞含糊,“孙武既死,后百余年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孙子吴起列传》)不像其他一些传主那样,有“名某”字样。例如,“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因此,历代的论著、辞书,将“孙膑”直接当作其真名,不加辨别的,比比皆是。
但是,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却又有“孙子膑脚,兵法修列”的话。这句话可以给人这样的信息:孙膑之名,系来自其体貌特征,即是一个绰号,翻译成现代汉语,类似“孙瘸子”。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注《古文观止》,在“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下注云:“……膑,刖刑,去膝盖骨。人因呼为孙膑。”一个“因”字(因为这个),表明两位注者的观点是:孙膑之“膑”是来自体貌特征的绰号。《辞海》“孙膑”条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其才能,诳他到魏,处以膑刑(去膝盖骨),故称孙膑。”
一般而言,“因呼为某某”,“故称某某”,指的是,他人称呼其为某某,而非其自称某某。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孙子兵法》作者孙武的后世子孙(晚于孙武一百多年)、出生于阿鄄之间(在今天山东省境内)、被妒贤嫉能的同窗庞涓处以膑刑、在田忌的引荐下成为齐国军师屡建奇功、大败庞涓率领的魏国军队迫使庞涓在一棵大树下自杀的这位孙姓军事家,是一个乐观、旷达之人,在遭受膑刑之后,就干脆就自称(改名)为“膑”呢?毋庸讳言,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是,爱着他的女人,并非嬉笑之时,深情款款地称呼他为“膑”或“瘸子”,这不能不让人觉得奇怪,乃至滑稽。爱人之间,即使不知道对方的本名、小名,也总得有个昵称、爱称吧。
标签:
教师随笔
孙膑的真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把自信擎到天堂的高度——陆波美文荐读(网友来稿)
下一篇:
陶潜:无弦弹琴(陶渊是)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