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类目:首页教学文摘备课资料
阅读:3470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三备课资料
情节的亿与细节的推力——《清兵卫与葫芦》的解读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选修)
《清兵卫与葫芦》系新课标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的阅读课文。本单元探究的话题是“情节”。

《清兵卫与葫芦》的主要故事情节,就是清兵卫由酷爱葫芦到被逼放弃的过程。这个并不复杂的单一情节,作者却写得摇曳多姿,有张有弛,扣人心弦,而其推力则来源于一系列的典型的细节。

情节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情节是针对故事的比较大的波斓来说的,而细节则是大波斓上的一个个小小的结点。短小的细节比情节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是对情节的一点点的补充和落实。情节的变化、摇曳,往往引人入胜,扣人心弦,让人更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艺术魅力,让人更急切地关注人物的命运。摇摆,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一条直线,作家不会让人物选择捷径一口气跑到底,总会在某处放慢速度甚至停下来做点什么然后再回到轨道,抵达的彼岸。这就是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摄人心魄的魅力。小说的人物塑造,就是在情节的摇摆中完成的。小说情节的摇摆展现,就是其人物命运的展现,也是现实生活的复杂性的集中展现。

《清兵卫与葫芦》一文的细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摇摆,真实地展示了人物的个性,深化了小说的悲剧主题。

细节使得情节波澜起伏。一是利用误会生波澜。如:写他“想着葫芦”的一节,先写“忽然眼前看见一件东西,使他吓了一跳。”这就让读者的心骤然紧张,急想知道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接下来揭开谜底。原来是把一个老头子的秃脑袋错看做葫芦了,悬着的心才放下来。但接着又写他“这葫芦真好”的吃惊的心里想法。这让读者又生疑窦,再往下看,原来是因有好一会没看清而产生的幻觉。当读到清兵卫笑的文字,读者也自然笑了。这是误会带来的尺水波斓。二是巧设悬念生波澜。如写教员来访问他的父亲时,“父亲恰巧不在家”的细节。读者虽松了一口气,但又会想如果父亲在家,会怎样呢?父亲回来后又会怎样呢?这自然引起读者关注,激发读的兴趣;增加文章曲折,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这样文中的一个个细节,造成了一个个悬念,使情节波澜丛生。三是宕开一笔生波澜。如写教员看到他在上课玩葫芦时作者没有立即写教员没收葫芦,而转到写教员的喜好,并写了教员到新地的戏院子听戏的细节,这一细节,不仅揭示了教员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的原因,也舒缓了情节,让读者在紧张——舒缓——紧张中产生阅读冲动。

细节使得情节摆向纵深。如教员家访,清兵卫收藏的许多葫芦正挂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因为在“身后边”,才没有被注意,也才有后来的父亲槌砸葫芦的情节。教员没收葫芦来家告状,写出了清兵卫在崇尚武士道传统、压制个性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艰难。写教员没有见到柱子上的葫芦,不仅给其父以充分表演的机会,还充分展示出清兵卫生存环境的恶劣。又如写校役卖教员没收的清兵卫的小葫芦一节。古董店老板横捧竖捧仔细瞧了半天,马上做出一幅冷淡的神气,把葫芦向校役一推:“要卖就算五块钱吧。”这“横捧竖捧仔细瞧了半天”的细节,让校役吃惊,促成“五十块钱”成交的结果。如写清兵卫他在后街发现一个喜欢的葫芦时,他心头发着跳,问了:“这个葫芦卖多少钱?”当得知一毛钱时,他喘着气:“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这一系列细节,则不仅使买葫芦的情节真实,表现出清兵卫高兴—担心太贵—庆幸不贵—担心被别人买去—买得后的心花怒放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又突出了他对这个葫芦的痴迷程度,更为下文写这个葫芦被没收,而痛苦不堪与终被卖到六百块好价钱埋下了伏笔,从而突出了清兵卫在鉴赏葫芦方面的绝佳天赋,可惜这种天赋竟被扼杀了。如果删去这些细节,情节成直线型运行:喜欢——买来。这部分情节就缺乏张力,小说运行平淡,难以调动读者阅读兴趣,一个痴迷于葫芦的清兵卫形象也将大打折扣。

细节使得情节凸显主题。在听父亲与客人谈写琴的葫芦时,他偷偷发笑。行文至此,并没有立刻写他插嘴,而是宕开一笑,插入了他也曾去看的细节:他去看了一看,……“立刻觉得并不见得怎么好,就掉头走了。”这既舒缓了情节,又表现了他对葫芦有自己独到的鉴赏,绝不人云亦云。特别是他还插嘴说:“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的细节,就把清兵卫的个性与对葫芦的独特的看法表现了出来。父亲听了他的话,“圆睁着眼呵叱”的细节,则表现了父亲的专制与看不到儿子的天赋的横蛮,也初步展示了父子之间的冲突。听了父亲的呵叱,“清兵卫沉默了”,这“沉默”则表现出一种无言的抗争,表现了清兵卫执拗的性格。

又如当教员没收他一心热衷的一个葫芦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当教员来家访时,清兵卫“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当父亲砸碎所有的葫芦时,“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这些细节,既生动地表现了他惊愕、害怕、痛苦和绝望的心理和手足无措的表情,又强调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大,也将清兵卫的的爱好与父亲、老师的不理解之间的主要矛盾冲突充分凸现了出来,一方强大无比,一方孤弱无助。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在暗示清兵卫恶劣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设想清兵卫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求个性发展是多么艰难,是需要多么坚强的毅力。孩子天性被扼杀的悲剧性就在这情节的发展中显得更加深重。

总之,小说《清兵卫与葫芦》的情节在细节推动中摇摆,在摇摆中走向纵深发展,从揭示了小说的悲剧性及其悲剧产生的深刻的社会根源。

文旨纲要

明暗双线索: 《清兵卫与葫芦》的情节主线是:(1)发生:清兵卫对葫芦十分爱好,但父亲并不喜欢他的这个爱好;(2)发展:清兵卫买到一个十分钟爱的葫芦,爱不释手;(3)高潮:葫芦在课堂上被教员没收,教员家访后,父亲把其余的葫芦也都打碎了;(4)第二高潮:葫芦被辗转卖到高价;(5)结局:清兵卫改换了爱好,开始以绘画作为新的寄托。

释题: 清兵卫,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的名字,葫芦,是清兵卫钟爱的东西,是故事的线索。以此为题,突出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清兵卫与葫芦”中的“与”可以换成别的词吗?可换成和、爱、热衷、收藏、痴迷等词语。


展开全文阅读
主旨:父与子的矛盾冲突,实际上是表现了“大人”在不理解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天性和天赋的粗暴扼杀,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批评,同时呼吁要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个性健康发展(呼唤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清兵卫与常人的矛盾冲突,表现了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的现状,体现了作者的忧思;而危机爆发后的最终结果,则象征着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的精神追求的曲折胜利,当然,里面也蕴含着新的矛盾冲突。 

 

金章玉句

1.品味加点字的内在含义。

(1)因为他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他每次上街的时候,走过古董店、水果铺、旧货店、粮食店以及专门卖葫芦的铺子或仅仅门口挂着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由于    

【赏析】清兵卫对葫芦“热衷得这么厉害”,所以“每次”“总是”“呆呆”地“望”,哪怕是这个店铺“仅仅”门口挂着葫芦,表现了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

(2)“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急匆匆地说完,就跑回家去。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赏析】清兵卫为了买一个葫芦,“急匆匆”地“跑”,“不多一会儿”,“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表明清兵卫对这个葫芦的喜爱,生怕这个葫芦被别人买走。“跑着回去”则表明清兵卫急于对这个葫芦进行一番改造。

(3)(父亲)听了这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清兵卫又被骂做“没出息的孩子”!他的父亲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槌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

【赏析】清兵卫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最终扼杀了孩子的天赋。清兵卫的父亲还“一个一个”地“砸碎”了葫芦,其实,他砸碎的是孩子的梦想。

2.品味下面句子的丰富含意。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赏析】这是小说结尾的两句话,写清兵卫有了新的爱好。这也象征着个性解放精神的曲折胜利──在压迫之下寻找新的出口。但是,这新的出口也仍然是为压迫势力所不喜欢的。父亲“嘀咕”,就蕴涵了新的矛盾。小说在此戛然而止,无限的后续故事留待读者自己去想像,并在自己的生活中去完成──也许每个人都是一个清兵卫……

                                                                                                                                                                                                                                                                                                                                                                           

修辞探索  

1、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

【赏析】此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带皮”来比喻葫芦的形状,突出他爱好的葫芦的周正与平凡。

2.他脸无人色的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赏析】“脸无人色”,运用了夸张手法,既生动地表现了他惊愕、害怕的心理和手足无措的表情,又强调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大,突出他的痛苦无奈。

3、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

【赏析】此句运用对比手法,写教员对武士道的爱好的偏执,而对小孩子的爱好的压抑,突出了强权的粗暴。

出口成章

1、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句话,注意用上加点的词。

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示例1】小男孩觉得好伤心,就嚎啕大哭起来,一边不停地哭着,一边走回了家,还抽噎的哭。

【示例2】小女孩高兴得跳了起来,就手舞足滔的唱了起来,一边兴高采烈地唱跳,一边来到了树林中,还情不自禁的唱啊跳啊。

2、点评下面这段话。

可是凭校役怎样聪明,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点评】清兵卫花一毛钱买的那只被没收的葫芦最后竟然被校役以50块钱的价钱卖给了古董商,而古董商又以600块的价钱出手了。清兵卫的爱好和不同于常人的独特眼光最终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这说明清兵卫对葫芦有着非凡的独到的鉴赏力、创造力和审美力,这正是他身上的一种可贵的天赋。

作家介绍

志贺直哉(1883~1971),日本作家。1883年2月20日生于宫城县,祖父是相马藩府的家臣。3岁即随父母上京,开始受贵族子弟式的教育。18岁从学于宗教家内村槛三,21岁入学习院高等科,有志于文学创作。1904年发表处女作《菜花与少女》。1906年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英文系,两年后转国文学科,中途辍学。与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共同创办传阅杂志《望野》。创作短篇小说《某晨》《到网走去》,向《帝国文学》投稿被退回。继续创作《速夫之妹》《荒娟》等小说。1910年,与有岛武郎、有岛生马、武者小路实笃、木下利玄等共同创办《白桦》杂志。围绕于这个刊物的一些年轻作家与美术家,对当时主张纯客观主义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不满,要求肯定积极的人性,主张尊重个性,追求个性解放,发挥人的尊严和意志的作用,提倡人道主义与理想主义的文学,形成“白桦”一派。 


展开余文
  志贺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流派“白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1910年发表曾被《帝国文学》退稿的《到网走去》与新作《剃刀》,1912年发表短篇小说《克罗谛思日记》,显示他出众的才华,为文艺界瞩目。1917年发表的著名中篇小说《和解》,写他立志于文学与父亲发生冲突而终于得到和解的经历。作者从此进入创作旺盛时期。《在城崎》(1917)《佐佐木的场合》《好人物夫妇》(1917)等名著,以及历史小说《赤西蛎太》(1917)相继问世。 

  从1921年开始,着手写他生平唯一的长篇小说《暗夜行路》,历时15年之久,于1937年完成。这是他的代表作,写一个孤独的知识分子在不幸的生活中与思想苦闷的道路上探索的历程。主人公时任谦作是祖父和母亲的私生子,在兄弟间一直遭受歧视,在母亲死后,他与祖父及其年轻的妾共同过着寂寞的生活。为立志从事文学事业与父亲发生冲突,婚后又发现妻子不忠,便独自流浪,最后在旅途中病倒。妻子赶到时,只见病床上的丈夫睁开柔和而充满爱情的眼睛。 

  志贺直哉于1918年经过短暂停顿后,重新执笔,以创作上新的成就,蜚声于大正文坛,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的第一人。他对人性作深邃的观察,对于庸俗与虚伪有惊人的敏感与强烈的憎恶。他具有理想主义的热情。1917年的中篇小说《好人物夫妇》,表现了他心境的转移,从生气蓬勃与激越的性格转变为苍劲沉着的态度。 

  志贺的作品大多从自己及和自己有直接关系的生活中取材,是现代日本文学中从自我经验中取材最多的作家。在创作方法上的现实主义的精神,对同时代的日本作家有深刻的影响。 

  志贺一向关心社会事务,在政治上和文学上表现坚贞不屈。早年关怀足尾矿工中毒事件,同情小林多喜二的牺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保持沉默,以示对侵略战争的抗议。后期的作品还有《万历红瓷瓶》(1933)、《台风》(1934)、《早春的旅行》(1941)、《寂寞的一生》(1941)以及战后创作的《灰色的月亮》和《被腐蚀的友情》等。1971年10月21日逝世。

写作背景

1904—1905年的日俄战争后,日本资本主义飞速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接受了欧洲19世纪文艺思潮的影响。属于白桦派的上层社会青年知识分子,摒弃了自然主义文学对现实生活所作的阴暗的描写,充满发挥个性的光明与希望。以1914年所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民主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强烈地影响了日本。日本知识分子对人类光明的理想与不断前进的可能性怀抱希望。白桦派的文学艺术在这种思潮下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大正时期文学的主流,并给以后的日本文学留下深远的影响。

《清兵卫与葫芦》1913年1月1日发表在日本最大的报纸《读卖新闻》上,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日本当时的军国主义和功利主义气氛中,作者本人对美和人道主义的追求,显得非常微不足道、落落寡合,这正与清兵卫的处境相似。作者的父亲爱读马琴的作品,作者用清兵卫对马琴的葫芦不屑一顾的细节来暗暗嘲讽父亲对文学的无知。小说中提到的“云右卫门”,是指桃中轩云右卫门,这是一个表演歌颂武士道的浪花节演员。而“新地”,意思是花街柳巷。作者在此既暗含了对武士道精神的某种嘲讽,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相关评论

评故事

评论一、小说中不经意的每处细节描写,都暗藏玄机,是作家匠心独运。小说中的细节具有刻画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形成摇摆,揭示主旨的作用。

评论二、小说的摇摆具有小说向前运行的张力,推动了小说的运行,使得小说不是毅然决然地向前奔突,而是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呈出犹疑不定的状态。在情节的摇摆中,人物形象、小说主题突兀而出,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

评论三、“摇摆”本身就是一种美,是运行之美。读者随着它跌宕起伏,左突右进,获得全新的审美体验。

    (摘自《语文教学参考》2010年第7期第21页)

仁者见仁

《清兵卫与葫芦》的五重悲剧意义

李宝福

短篇小说《清兵卫与葫芦》收录在人教版课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第五单元,作者是日本近代文学流派“白桦派”代表人物志贺直哉,作品写于20世纪初期,是当时日本反思教育问题的一篇经典小说。依照教材的单元编排意图,解读小说的重点应放在情节的摇摆上,但笔者却以为本篇小说的主题——清兵卫天性被扼杀的多重悲剧意义,更值得深入探究和挖掘。

小说主要介绍的是一个叫清兵卫的12岁小男孩,非常热衷于葫芦(作为一种艺术品,在当时社会较为流行),他对葫芦的热爱,可以说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每次上街,他走过有葫芦的店铺,“总是呆呆地站在门前望”;每天放学,“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上街去看葫芦”;一到晚上,就在家里捣弄他的葫芦直至睡觉,第二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还是侍弄他的葫芦;有意思的是,一次上街时,他竟然把一位老头子的秃脑袋错看成了葫芦,等看清后,自己“也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一边不住地笑着,一边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单纯、可爱之极,更见其对葫芦的痴迷与专注。

一次偶然的机会,清兵卫用一毛钱买得一个约“五寸高”的小葫芦,实在欢喜得不得了,把它带到了学校,上修身课时在桌子底下偷偷“磨擦”,被教员发现后没收。随后,教员家访,父亲做工回来,二话不说把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盛怒之下又砸碎了他所有的葫芦。而唯独那个被没收的葫芦在清兵卫毫无知情的情况下,辗转以六百元的高价卖给了当地的富豪。至此,小说的第一重悲剧意义不言而喻:清兵卫如此热衷、如此富有潜力的艺术天赋被活活扼杀。

那么,谁是凶手?当然,直接的凶手无疑是父亲,他面对教员的告状,在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与痛苦中,采用如此极端的态度对待孩子的爱好,非常具有典型性。当然,我们也据此可以推断:父亲的粗暴恰恰是疼爱孩子的一种野蛮表达。小说的第二重悲剧意义便是扼杀孩子天性的直接元凶竟然是自己的父亲,并且是以爱的名义。当然,父亲一开始对清兵卫的爱好并不是直接反对的,文中有一个细节:“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他爸妈是知道的。”可见他的父母对其热衷葫芦的行为至少是默许的。而父亲态度的转变主要原因是教员的家访。作为教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发展学生的智力水平应该是他的基本职责,这就要求教员应具有较好的综合素养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而小说中的教员却有典型的尚武情结,小说中有这样一个交代:“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平时连走过都不大高兴的新地的戏院子,演四天戏,他倒要听三天。”“新地”是当地的花街柳巷,为了看名伶演武士道的戏,他居然可以如此放纵,甚至于“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会怎么生气”,但是对于同样追求自己兴趣爱好的清兵卫却又是如此的粗暴与蛮横:当发现清兵卫在玩葫芦时,他“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固然不该,但教员如此发狠,却也大可不必,尤其是后半句的咒骂,更有违教师的基本素养。当然,这到底是教员气愤时的诅咒,还是发之内心的经验之谈,我们不得而知。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一个崇尚武力、专横粗暴、缺少宽容、素质较低的人,竟然是学校“修身课”的教员。在这种荒谬的存在中,清兵卫的天性被扼杀也是必然的。这也是小说的第三重悲剧意义:理应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修身课教员却在明目张胆、理直气壮地扼杀孩童的天性与潜能。

除此之外,父亲态度的改变还有一个潜在的因素,便是客人来访时,谈论到葫芦,认定马琴的葫芦才是出色的,并且以此为参考品,而马琴的葫芦文中交代是“又大又长”,这代表着一种社会上的普遍认知,即认为葫芦是以大为美、以奇为美。而清兵卫却不以为然,“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他所追求的是一种“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凡的东西”,即追求一种常态、符合自然规律的美,显然他与社会大众对葫芦的普遍审美标准是不同的,而父亲当然是认同客人的观点的,“什么话,你懂得什么,也来多嘴!”蛮横中亮明了父亲的倾向。由此可见,以父亲为代表的家长、以教员为代表的学校、以客人为代表的社会,都不允许清兵卫有自己的爱好,发展自己的天性。清兵卫要反抗的是家长、学校和社会联合起来的整个成人世界。而清兵卫只不过是一个12岁的小孩,于是当教员没收葫芦时他“连哭也没有哭一声”,只是“面无人色地回到家里”;当父亲砸碎他心爱的葫芦时。他“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专制力量的无比强大和个性生命的十分弱小,注定后者只能成为待宰羔羊,这既是个体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这便是小说的第四重悲剧意义。“热衷于绘画”是清兵卫在强势群体压迫下寻找的新出口,正如鲁迅所说“植物被压在石头底下,只好弯曲地生长”,那么,这到底是新的希望还是新一轮毁灭的开始呢?笔者以为,这固然有给读者看到一丝希望的可能,但当我们深味这“浓黑的悲凉”后,所谓的希望便已被更为彻骨的失望所代替。文章开头一节写到的“正如他过去热衷于葫芦一样”或许就是作者的一个暗咒。小说最后一句“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父亲还是一味压迫而不自知,那又何谈突围呢?成人世界的观念没有改变,新的“热衷”成功几无可能,而在一次次的扼杀中,再有天赋的孩子将来也只能是平庸之辈。

我们再来看看小说倒数第四节,当校役从教员那里拿来葫芦并以五十块钱的价格(文中交代相当于其四个月的薪水)卖给古董商后,有一个细节值得回味,“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笔者以为这个细节是有深意的:教员因“不知”真相,而更能坚持他所谓的“修身”教育,而不知反省;清兵卫也因“不知”而缺少继续走下去的自信和底气。倒数第二节,也有一个细节:“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怨恨用槌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可见他对于扼杀其天性的凶手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与怨恨,当然我们也不能苛责一个12岁的孩子。但是清兵卫的“不自知”和教员的“不自知”,完全关闭了结束这种扼杀的可能之门。这可以看作小说的第五重悲剧意义。但是,也正是因为小孩的“不自知”,更能撩拨我们读者的心弦。毕竟读者是明白的,读者是否会因他的“不自知”而扼腕?这或许也是作者的高妙所在,他在不知不觉中把我们读者也“装”进去了。跳出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这样的安排便是为了增加小说的悲剧性,从而使小说更具振聋发聩的警示意义: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打破这个循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解救孩子。

(摘自《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1年第1-2期第75-76页)

拓展阅读 

阅读课文和附文,说说清兵卫和婷婷的长辈对他们的个性化的行为采取了怎样不同的态度。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谈谈你的看法。

附文:

画家和他的孙女

王奎山

画家有一个六岁的孙女。六岁的孙女口叫婷婷。婷婷也喜爱画画。

婷婷画了一棵树。

他说:“婷婷,你画的树不对。”


展开余文
婷婷说:“怎么不对?”

他说:“树枝不对。”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对呢?”

他说:“树枝怎么能比树干粗呢?”  

婷婷说:“树枝怎么不能比树干还粗呢?” 

他说:“那就不是树了。”

婷婷说:“不是树你怎么说是树呢?” 

他无话可说了。

婷婷画了一只小兔子。 

他说:“婷婷,你画那小兔子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兔子有红色的吗?”

婷婷说:“兔子怎么会没有红色的呢?” 

他说:“你见过红色的兔子吗?”  

婷婷说:“没见过的就没有吗?”

他说:“那就不是兔子了。”

婷婷说:“不是兔子你怎么说是兔子呢?” 

他没话说了。

婷婷画了一匹马。

他说:“婷婷,你画那马不对。”

婷婷说:“怎么不对呢?”

他说:“马有翅膀吗?” 

婷婷说:“马没有翊膀。” 

他说:“那你为什么给马画了翅膀呢?” 

婷婷说:“我想让马长出翊膀来。”

他说:“那就不是马了。” 

婷婷说:“不是马你怎么说是马呢?” 

他又没话说了。  

婷婷还画了一只老母鸡。老母鸡下了一个蛋。那蛋比老母鸡还大。婷婷就拿画去参加西班牙的一个国际儿童画展。结果,婷婷得了一等奖。

画家心里就犯嘀咕:这洋人,怎么跟小孩子没两样儿呢?

                                    (选自《世界文化》2005年11期)

《画家和他的孙女》这篇微型小说写的是祖孙两代之间的个性差异。画家爷爷不理解孙女的绘画,自以为是地对她加以指导,但孙女则不予理会,仍然坚持自己的个性。后来孙女的作品竟然在国际大赛上获了等奖。画家爷爷和清兵卫的父亲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虽然不理解孙女的个性,但他没有强迫孙女放弃自己的个性。也正因为这样,孙女的画才能凭借非凡的想象力和鲜明的个性在国际画展中获奖。同学们通过这种比较阅读,深入思考应如何对待自己的个性,如何对待别人的个性。另外,要注意辩证地对待个性。个性也有好有坏,不能盲目坚持,不能以坚持个性为由拒绝别人善意的批评。

 

陈京龙

标签:备课资料 高三备课资料 情节的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上一篇:《夜归鹿门歌》
下一篇:《说“木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苏教版| 粤教版| 语文版| 北师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教案| 导学案| 说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例|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 教学总结| 备课资料| 德育论文| 作文指导| 中考指导|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学生随笔| 作品赏析| 初中习作| 中考范文| 高中习作| 高考范文| 作文素材| 散文小说| 古文阅读
红楼梦神话孔子庄子李白杜甫苏轼东坡李清照赏析唐诗宋词诗歌鲁迅小说散文文学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