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手机版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教案
》
教学设计
阅读:8022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醉花阴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四)
于晓杰
使用时间 2011年5月 20 日
教学目标
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理解词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品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4.分析词中的意象。
教学重点
把握词中作者抒发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教学方法
朗诵法 讨论法 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古人喜欢用花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但宋代有位女词人却以憔悴的“黄花”自指,同学们知道她是谁吗?(李清照)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工于诗词,长于文赋,以前我们曾经学过她的不少作品,大家能不能背出一两首来?或者说出一两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看起来同学们对李清照的词都相当熟悉。她的词婉丽清畅、精美绝伦,是词中之精品,很值得一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早期的词作《醉花阴》。(板书课题)
二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她的词在苏轼、柳永、周邦彦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 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期,南渡前:内容:闺情(离愁) 词风:清丽明快。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凉、低沉
三 写作背景
宋徽宗大观二年重阳节,赵明诚游宦在外;李清照独居青州,重阳赏菊,无人相伴,故作此词,以抒发寂寞无聊之感。
四 释题
醉花阴,词牌名。初见于毛滂《东堂词》,词中有“人在翠阴中,欲觅残春,春在屏风曲。劝君对客杯须覆”,词牌取义于此。双调五十二字,上下阕各五句,三仄韵。
五 播放朗读,品味诗词
六 自由朗读 提读
七 赏析
问题设置
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哪个字透漏出来的?
2.作者开篇写愁,可是愁是抽象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去表现愁呢?在李清照之前有很多写愁的高手(见导学案)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 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秦观
这些写愁的名句共同特点是运用了( )比喻,将抽象的愁形象化了。李白写愁,说愁是有长度的,可以衡量的。杜甫写愁,从一片飞花的飘落,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何况背后是万点红,愁是有( )数量。李煜把愁比喻一江春水,有长度,宽度,深度;秦观的愁有数量有深度。李清照是如何写她的愁的呢?(小组讨论)
提示
李清照的愁绪延续了多久?哪些字能体现出来?
永昼 半夜 又
李清照的愁思从白天到晚上,甚至更长,佳节又重阳,“又”字说明不止一个重阳节。
李清照写愁是从时间的长度上着手,一年之久,相思成灾
3.词人为何而愁? 思夫
4,词人如何排遣相思之苦,打发空虚生活?赏析下片。提问 明确 喝酒赏菊 重阳菊花怒放,香气溢人,景色越美,词人内心越凄凉。古人说借酒消愁愁更愁,因而“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关于这一句有一个故事,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赵时诚后,赵时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
展开全文阅读
5.“人比黄花瘦 ”这样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小组讨论
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
6.小结 这首词写了李清照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从题材看是闺怨词。是李清照的前期作品。
7.欣赏歌曲再次体会作者情感。
8.拓展延伸
阅读《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 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zé měng)舟 ,载(zài)不动许多愁。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
问题设置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的什么感情?
抒发了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这时她因金人南下,几经丧乱,丈夫已逝,只身流落金华,睹物思人,物是人非,不觉悲从中来。因此她日高方起,懒于梳妆,以泪洗面来宣泄内心的痛苦。
(2)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为写愁名句,这是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巧妙地运用比喻,把原本无形的愁绪比作有重量的东西。变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愁绪表现的自然服帖,不着痕迹。
9.背诵《醉花阴》
10.作业 运用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醉花阴》的画面
于晓杰
标签:
教学设计
高二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二教学设计
醉花阴 教
链接:
浏览相关课件
相关音像素材
备课参考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上一篇:
《氓》导学预案 导学案(人教版高三)
下一篇:
《诗经•卫风•氓》两处写景语句的探究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
教学设计分类检索
人教版
|
苏教版
|
粤教版
|
语文版
|
北师大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教案
|
导学案
|
说课
|
课堂实录
|
教学案例
|
反思
教学论文分类检索
教学反思
|
教学计划
|
教学总结
|
备课资料
|
德育论文
|
作文指导
|
中考指导
|
高考指导
师生作品分类检索
教师随笔
|
学生随笔
|
作品赏析
|
初中习作
|
中考范文
|
高中习作
|
高考范文
|
作文素材
|
散文小说
|
古文阅读
红楼梦
,
神话
,
孔子
,
庄子
,
李白
,
杜甫
,
苏轼
,
东坡
,
李清照
,
赏析
,
唐诗
,
宋词
,
诗歌
,
鲁迅
,
小说
,
散文
,
文学
,
作文教学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